当前位置 首页 闺华记 第七百六十一章、叙旧

《闺华记》第七百六十一章、叙旧

作者:千年书一桐 字数:1780 书籍:闺华记

  再说谢涵跨过长廊的门槛,站到了圆通指着的那间禅房前,刚要敲门,只见明远大师的声音响了起来,“进来吧。”

  谢涵见此推开了门,屋子里有点暗,不过也能看得清一个身穿灰色僧袍的长者正盘腿坐在炕上,面前有一个炕几,炕几上有一盏油灯,火苗如豆粒般大小,尽管如此,谢涵还是看清了炕几上摆着一张棋盘。

  “扬州一别九年了,大师可还无恙?”谢涵一边问好一边上前屈膝行礼。

  不过她的身子并没有弯下去,因为一股力道拂向了她,她只得站住了。

  “不可,施主现在贵为亲王世子妃,老衲是方外之人,这种俗世的礼节还是免了吧。”

  谢涵听了笑笑,“大师也说了自己是方外之人,在大师面前,小女子也不是什么亲王世子妃,就是一个普通的俗世之人,或者说是故人之后。”

  不知是不是“故人之后”几个字打动了对方,明远大师的脸上明显有了几分松动,看向谢涵的目光也有了几分暖意,“孩子,你过来。”

  谢涵听了莞尔一笑,走到了大师身边,随即也脱了鞋子上炕盘腿坐在了他对面。

  “这些年过的如何?”

  “有好也有不好,最大的幸运是遇见了他并嫁给了他,因此我很感恩,也想把这份幸运延续下去。”

  明远大师听出了谢涵话里的双关,与谢涵对视了片刻,终于笑了笑,“你很聪明,做的也好,会有这一天的。”

  “多谢大师。”谢涵双手合掌说道。

  “是你自己的福德如此,无需谢我。来,老衲看看你的身子如何?”明远大师伸出了自己的手。

  谢涵见此把自己的手伸了出去,这才留意到棋盘上是一局残棋,而且还正是前些日子她和龙泉寺的方丈大师对弈的那局残棋。

  “这?大师见过龙泉寺的方丈大师了?”谢涵直接问了出来。

  对方此时已经捏住了谢涵的手腕,凝神诊了起来,并没有回答谢涵的话,谢涵见此也闭住了嘴。

  约摸过了半盏茶的工夫,明远大师放开了谢涵,“怎么后来又被伤了身子?”

  “大师想必也清楚我和顾家的恩怨,当年父亲仙逝之后,顾家一直说父亲欠了他们的东西,可怜我父亲尸骨未寒,连棺都没入我二舅就带人把我家翻了个底朝天,对我也是又哄又骗的,见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便想把我带回顾家,我不肯,于是便有了那些恩怨。”谢涵苦笑了一下,简单解释了几句。

  “难道你父亲临终之前真的什么也没有告诉你?”明远大师看着谢涵问道,同时也看了看谢涵空空的两手。

  “父亲给了我一份手抄的《心经》,是大师的笔体,嘱咐我说如果我二姨父何昶的案子牵扯到父亲的话便让我拿着这《心经》来找大师换一样东西,如果没有,这份《心经》便留到我笄年或成亲之后再找大师讨换,不过父亲还嘱咐了我一句话,这件事谁也不能告诉,否则我便有性命之忧。”谢涵半真半假地试探道。

  真是指何昶的案子,假是指笄年或成亲后要讨还这些东西,其实父亲当年的原话是指十年后如何没有动静,这件事就此作罢,明远大师会帮他处理这些东西的。

  可得知大师和徐氏的渊源后,谢涵对明远大师也不那么信任了,因此,她想把东西要回来,哪怕自己亲手毁了这些东西也比放在对方那里强。

  “《心经》呢?”

  “在京城,这次出京比较匆忙,我又是穿的男装,一路策马颠簸,我怕弄丢了,没敢带在身边。”

  明远听了点点头,“老衲信你。”

  的确,谢涵能说出《心经》的秘密,也能说出当年谢纾和他的谈话内容,他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彼时谢涵是谢纾唯一的骨肉,又聪明绝顶,这么重大的事情谢纾也只能是托付给谢涵。

  不过这些年顾家没有从谢涵手里讨到半点便宜,这点倒是令他颇有几分惊讶。

  不对,不光是顾家,还有赵王府,还有皇上,这些人谁又从谢涵手里占到了便宜?

  想到这,明远大师坚信了自己的判断,也试探地问道:“说起来你当年也不过才六岁,你父亲教你的话你都记住了?且你是怎么瞒过那些外人的?”

  “很简单啊,不管他们问什么我就说不知道,我父亲就是这么教我的。”

  对方听了这话似信非信的,看着谢涵露出了一丝颇有深意的微笑,倒是没有继续方才的话题,而是对着面前的棋盘示意了一下,“听说你就是解了这局棋才得到玄慧方丈的青睐,来,陪老衲把这局棋下了。”

  谢涵不知对方到底是何意,可也耐着性子陪他把这局棋下完了,最终她以二子落败。

  “看来,这些年的棋艺长进不大。”对方摇了摇头,似乎有些失望,又似乎有点点的释然。

  “乡居的日子没有名师指点,别说进步,没有退步就已经很是不错了。”谢涵回道。

  “那倒也未必,你志不在此,没有长进也是必然的。老衲倒是听闻这些年你做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听说你对兵法、阵法、兵器、器械还有五行八卦等颇有研究,极力辅佐你的夫君赢得了这场战事,老衲能不能问问,你的目的是什么?”

  谢涵听了这话瞪大了眼睛,“目的?大师何出此言,小女子能有什么目的?”

  不过,问完之后,谢涵又接着解释道,“要说目的也不是没有,一是想早点结束这场战争,让两国的百姓免于战乱之苦;二是为夫君分忧,我们既是夫妻,我自然视他为依靠;三是为皇上解难,大师也清楚,当年父亲仙逝之际,多亏了皇上护我周全,我才得以摆脱顾家回到乡下祖父家。不知大师对这个回答还满意否?”

  明远大师显然听出了谢涵语气中的怨气,想了想,“你信人有前世和来生吗?”

  谢涵点点头,她知道,接下来的谈话才是今天的重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