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闺华记 第三百四十一章、三思

《闺华记》第三百四十一章、三思

作者:千年书一桐 字数:1819 书籍:闺华记

  谢涵一行是六天后回到乡下的,不知是不是因为有王府的几个护卫还是别的什么缘故,总之,一路很顺畅。

  尹嬷嬷在谢涵家住了一天,次日一早便回了幽州,她出来也有些时日了,委实放心不下家里的朱泓。

  而谢涵在送走尹嬷嬷之后,也跟着张氏去了一趟谢耕梅家,谢耕梅于半个月前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是谢涵第一次正式去亲友家做客,也是她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农家。

  谢家虽然也是农家,可如今的生活条件比一般农家好太多,且谢家的房子是才盖没两年的青砖大瓦房,家里也有几个做粗活的婆子,还有好几百亩地佃给了别人,因此,谢家算得上是小地主了。

  可单家就不一样了,单家倒也是一个大家庭,单勇兄弟三个均已成亲,因父母健在也没有分家,一家十几口人全挤在一处低矮的院子里,谢耕梅一家五口,不对,是六口,一家六口住在西厢房,屋子倒是有两间,可屋子里除了两张大炕几乎就没有别的空地了,唯一的家具是炕尾的几个箱子。

  谢涵万万没想到自己唯一的姑母竟然住在如此逼仄破旧的地方,当即眼泪便落了下来。

  依她的意思是想出银子给谢耕梅盖一栋大房子让他们搬出来,可张氏不同意,说是谢耕梅没有分家,单给她盖房了她也不能一家子搬出来另住,那样会被人诟病的,视为不孝。

  而单家之所以拖着不分家,一方面是因为老人在,老人一般都喜欢儿孙满堂;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谢耕梅。

  他们知道谢家早就今非昔比了,谢耕梅时不时地带着孩子回娘家打点秋风,单家多少也能借上点光,因为每次谢耕梅回去都不空手,且每次回去的东西基本有一半进了单母手,更别说谢耕梅带着孩子们回娘家住的日子还能给家里省不少嚼用呢。

  不然的话单家这么大一家人想要脱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时间长了张氏也不傻,养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外孙女自是没有意见,可想要她掏银子养单家那一大家子是不可能的,因此,她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在农闲时把谢耕梅和几个孩子接来打打牙祭以及每年给孩子们做几身新衣,别的她做不到。

  从单家回来,谢涵仍有点闷闷不乐,好在没两天梁茵来了,和张氏吴氏一起拿着李榆和新月的庚帖去了一趟附近的观音庙,回来后张氏是一脸喜色,说是两人的八字也很相合。

  于是,很快梁茵回幽州后很快便遣了冰人前来,纳采、问名、纳吉,六礼很快完成了三礼,新月的亲事就算是定了下来。

  拿到聘书的那一刻吴氏也乐得合不拢嘴,不管怎么说,新月的夫家是正经的官宦人家,出手也大方,给的定礼不比杜家的少,且新月的夫婿也是一个知道上进的。

  因此,吴氏一扫那些日子被郑氏压制的郁闷,走路也带起了风,见人就笑,恨不得宣扬得全村都知道新月找了一户官宦人家。

  谢涵没有心思去关注吴氏郑氏之间的明争暗斗,她在谢耕梅出了月子之后打发文福和陈武去了一趟单家,把谢耕梅和几个孩子都接了过来,直接住进了谢涵这边,顺便把张氏也接了过来。

  这天,谢涵正领着谢澜和英子几个在后花园玩耍时,只见司宝跑了来,说是李家来人送节礼了,张氏让谢涵过去一趟。

  家派谁来的?”谢涵随口问了一句。

  她知道李榆五月份得去燕州参加院试,应该是没有时间来乡下送节礼的。

  二小姐的夫婿。”

  谢涵一听觉得有点蹊跷,忙紧走几步去了外院,只见李榆正和张氏还有谢耕梅几个坐在堂屋的高几上说话,张氏和谢耕梅的脸上均有点忧色。

  什么事了?”谢涵顾不上和李榆见礼,先问道。

  没什么大事,是我母亲托我来转告你们一声,说是前些日子边境那边又出事了,我母亲的意思是左右你们在幽州城里有房子,不如都搬过去大家住在一起我们也安心些。”

  境出事?这么快?”谢涵微微拧了拧眉。

  她记得上一世是这一年冬天鞑靼人闹事,顾霖过来巡视,没几天便病倒了,回去之后躺了不到一个月便走了,消息传了出去,鞑靼人才开始大规模地进犯,单方面挑起了战事,逼着大夏不得不迎战。

  可现在才是夏天,怎么就开始闹事了?

  境线那边越来越多的村子开始修建城堡,鞑靼人急了,这不,眼看着我们就要夏收了,他们又开始打上了我们的主意。”李榆说道。

  谢涵一听沉默了。

  她知道李榆的父亲是千总,对战事肯定比别人要清楚得多,而且如果不是情形不好的话,梁茵应该不会让她搬到幽州城里去住。

  我们这离幽州还有上百里路呢。”张氏问道。

  她是不想搬去幽州,她去的话吴氏郑氏肯定也得跟着,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肯定闹得谢涵也不安生,还有,谢沁的婚期定在了八月十八,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时候跑去幽州,用不了两个月还得回来,何必折腾?

  亲说了,凡事以最坏的情况去做准备总好过临时抱佛脚,母亲说表妹读过的书多,懂得的道理肯定也多,母亲让表妹三思。”李榆看向了谢涵。

  三思,这多半是梁茵的暗示。

  梁茵想必也是听说谢涵带了一笔丰厚的银子回乡下定居,有心人随意一打听便知道,银子、田地、庄子、铺子谢涵都有,也就是说金银细软外加粮食,这些不仅是鞑靼人的目标,也是山匪的目标。

  虽说这村子里有一座村墙护着,可光有城墙没有人懂得守护也是不行的,只能挡挡那些不入流的山匪盗匪,遇到真正的军人肯定是守不住的。

  道了,麻烦表哥回去告诉表姨娘一声,我会好好考虑她的提议的。”谢涵回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