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闺华记 第二百六十三章、搬不搬(月票一百五加更)

《闺华记》第二百六十三章、搬不搬(月票一百五加更)

作者:千年书一桐 字数:1875 书籍:闺华记

  谢家的分家闹剧终于在众人的劝说和郑氏的磕头认错下平息下去了,只是张氏心里的这口气一直压着,除了对几个小辈,别的时候几乎没有笑模样,连带着新月弯月也是战战兢兢的,生怕一不小心又说错话,至于小月就更不用说了,除了低头做事,连话都不怎么说了。

  好在张氏心里的这口怨气在八月初二见到杜廉亲自上门来送节礼时总算消散了不少。

  杜廉是因为八月初八要进考场,幽州是直隶省,省城在燕州,马车过去要三天时间,所以便提前半个月上门了。

  这次登门,除了正常的节礼之外,还把聘礼和礼金一并送来了,聘礼是一百亩地,头面首饰各四套,四季衣料各四套,礼金是一百六十六两银子,此外还有茶叶、点心、高粱酒若干。

  张氏默算了一下,这些东西也超过了一千两银子,可见杜家的确很中意小月,从这一点上来说,郑氏也算功不可没,

  为小月挑了户好人家也挑了一个好姑爷。

  再进而一想,这些年郑氏在谢家也不是一无是处,不管怎么说,人还算勤快,能吃苦,做事也麻利,又生育了四个孩子,功劳苦劳都有,如今到了这个阶段,一个当娘的,想为自己的女儿多谋划一点嫁妆,也不是什么大的罪过。

  于是,张氏放下了对郑氏的成见,一心一意地为小月的亲事筹划起来。

  而郑氏在见到这份礼单时更是连嘴也合不拢了,对张氏的那点小怨气在听到张氏吩咐人把东西抬到小月的屋子里去时也无影无踪了,实心实意地帮着张氏打理起家务来。

  谢涵这段日子也挺闹心,那天杜廉离开前,特地跑到她家来,把前几次她借给他的书一并还了回来,还说了一番奇奇怪怪的话,说什么人这一生要背负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小的时候盼着长大,可长大了后却又盼着能变小,盼着时光能停止,盼着能随心所欲地为自己活一次。

  一开始谢涵还以为他是因为乡试的压力太大,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感慨了几句,便很是劝慰了他几句。

  可谁知临走时,杜廉突然摸了摸谢涵的头,哽咽着说了一声“好好保重自己。”随后连头也没回地跑了,这个动作引起了谢涵的怀疑。

  联想到杜廉那次在幽州听到尹嬷嬷的话之后便莫名其妙地急急离开,后来连给她的书都没送进来,这个大夏天也只是打发司画来借过几次书,他自己是一次也没来过,再联想到方才他离开时的不舍和迟疑,有一个答案呼之欲出了。

  不过谢涵摇了摇头,把这个想法甩了出去。

  不可能的。

  她才多大,她相信杜廉对她有同情有怜惜有共鸣,可绝对不会有爱恋。

  她还是一个孩子呢,杜廉应该是拿她当小妹妹般疼爱的,怎么可能会有那种不可思议的念头。

  一定是她自己想错了,一定是的!

  好在谢涵并没有纠结两天,因为孙氏生了一个男孩,又是洗三又是下奶的,家里就没有断过客人,谢涵也没空去琢磨杜廉的心思了,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去琢磨琢磨怎么应对身边这些魑魅魍魉呢。

  这不,刚到八月初八,尹嬷嬷便又带着一车的东西上门了,一直在谢涵家住到八月十三,见顾家没有来人,徐侧妃也没打发人来,便和从京城送礼回来的杨冰一起回幽州了。

  令谢涵意外的是,这次杨冰从京城回来,竟然给谢涵捎了一大堆东西,有皇上送她的书和笔墨纸砚,也有夏贵妃送她的衣料首饰和各种吃食,此外还有王公公送她的几样宫制小玩意,七巧板、九连环、鲁班锁、华容道等。

  看着这堆东西,谢涵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皇上收下了她送的虎皮,也还记得她是谁,所以才会给她回礼。

  忧的是如果何昶的案子真的有进展,如果父亲的秘密真的被查出来,皇上会不会后悔自己错看了人,把对父亲的迁怒转嫁到她身上来?

  谁知就在谢涵犹豫着要不要让高升去找童槐的人偷偷打听一下何昶的案子有没有进展时,高升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说是幽州城外的村子有被鞑靼人洗劫一空的。

  高升的意思是想让谢涵搬到幽州城里去住,并把家里的贵重东西也搬到城里去,毕竟鞑靼人想要攻下幽州城不是一件易事,可绕过幽州城进村子里烧杀抢掠就容易得多了。

  谢涵听了寻思起来。

  她知道这场仗应该一时半会打不起来,鞑靼人之所以跑到这边来抢东西应该是跟他们今年大旱脱不了干系,眼看着这边已经开始秋收了,鞑靼人肯定得把这冬天的粮食备上,自己没有,只能抢别人的了。

  而谢各庄离幽州城有百余里路,鞑靼人就算是抢,应该也不会跑这么远来,一天的时间根本打不了一个来回。

  可任何事情都有意外,她不敢赌那个意外。

  因为方圆百里之内,谁不知道已故两淮盐政谢纾的女儿在乡下守孝,光行李就拉了足足有十来辆大骡车,更别说皇上为她筹集的那些金子和银子。

  自古以来便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谢涵更怕的是附近山上的山匪,山匪们既然落草为寇,还管他什么皇帝不皇帝,有银子抢才是真的。

  可问题是谢涵不想去幽州,一方面是不想离赵王府太近,谁知道那个徐侧妃知道她在幽州了会不会又来打她的主意,还有王妃的嫡长子说不定也会打着关照她的借口登门;另一方面,战事一起,谢涵知道顾家肯定得来人,先是顾霖,顾霖病没后是顾家的其他子侄,三年孝期之后,是顾琰和顾铄父子两个。

  “这样吧,你去找一趟杨冰,看他什么时候还会出来公干,咱们跟在他们的人后面把一些贵重东西搬到幽州去,此外,你和李福、阿金、还有陈武几个在每个院子里都挖个地窖,藏点粮食和菜蔬,记住,这件事千万别传出去。”

  高升听了思忖了片刻,这才点点头,答应着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