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闺华记 第二百一十四章、直觉

《闺华记》第二百一十四章、直觉

作者:千年书一桐 字数:1877 书籍:闺华记

  可是话说回来,王妃的儿子或许是没有这个精力也没有这个能力,不过这不代表王府其他人也没有。

  比如说,王妃自己对谢涵有所图,尹嬷嬷作为王妃的心腹,肯定是知情的,所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来见谢涵并套套近乎。

  又比如说,是夏贵妃本人对谢涵有所图,可她的手不够长,只好借助于自己的亲姐姐,王妃自知命不久矣,临死之前把这个任务托付给自己的心腹尹嬷嬷。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位嫡长子和谢涵一样也是重生的,他一直在夏贵妃身边生活,所以对何昶和父亲的案子比较了解,从而也怀疑父亲把那笔贪墨银子留给了自己,所以他也对这笔银子动心了。

  不对,如果他是重生的,他应该知道他母亲什么时候离世,会想方设法提前回来陪伴他母亲,也会避开那些暗算。

  因此,这么一分析,最后一种重生的可能性不大,而前两种情况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可谢涵的直觉告诉她,事实应该不是这样的,她相信王妃,相信那个唯一的儿子不在身边又失去了唯一的女儿的可怜女人。虽然从未谋面,可从尹嬷嬷的嘴里谢涵对这位王妃有了不少直观的认知,这些认知和她想象的几乎一样,王妃是一个善良、宽容、大度的女人。

  可谢涵却不敢相信夏贵妃,虽然何昶一案已经了结,可那笔贪墨银子至今没有下落,谢涵不相信皇上的心里没有怀疑,而皇上怀疑的对象无非就是何昶、顾家、以及自己的父亲。

  如今何昶和自己父亲都没了,顾家又对自己步步紧逼,如果皇上也怀疑那笔银子会在她谢涵手里,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通过夏贵妃来查找一下事情的真相。

  想到这,谢涵吓出了一身冷汗,亏她还想通过王妃的儿子和夏贵妃拉近关系,还想通过夏贵妃阻止去顾钰进宫,这一切都是需要银子打点的,差一点她就主动送上门了。

  只是这样一来,谢涵就更好奇了,如果她的推断成立的话,何昶到底贪墨了多少银两才能让皇上和贵妃如此大费周章,那些银两究竟在不在自己父亲手里?

  还有,父亲留在母亲牌位里的那一百万两银票到底是何昶的还是父亲自己贪墨的?

  谢涵心里犹如千万只蚂蚁爬过,痒痒的难受,可就是没有答案。

  谢涵想不到的是,她翻来覆去琢磨夏贵妃和王妃时,尹嬷嬷也躺在炕上翻来覆去地琢磨谢涵。

  虽然事先听了不少关于谢涵的传闻,对这个小姑娘的聪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即便如此,这一趟会面尹嬷嬷仍是被谢涵惊到了。

  她从七岁起进后院做了王妃母亲的丫鬟,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五年了,四十五年来,她见过了多少闺阁小姐多少世家公子,可没有一个像谢涵这样早熟聪慧的。

  说话行事像个大人也就罢了,早熟懂事的孩子她见过,可那手初见功底的书法和字画是需要时间打磨的啊,难道这也有捷径?

  还有,喜欢看书的闺阁小姐她见过,可七八岁的孩子像谢涵这么喜欢读书的女孩子就少见了,更少见的是七八岁的女孩子居然读什么兵法书。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子?

  还有,好好的小主子怎么会想到给这个丫头送年礼来,而且还特地央求她亲自走这一趟,美其名曰是奉母命,可自家小主子一向顽劣不堪,谁的话也不听,什么时候成了会奉母命的乖儿子了?

  如果他早学会了奉母命,王爷还至于为他顽劣不堪的传闻而动气动怒,甚至于迁怒到王妃身上?王妃还至于操心劳累郁结于心?

  可如果不是奉母命,那会是为什么?难道自家小主子和这个小姑娘有什么牵扯?

  对了,小主子曾经跟着贵妃娘娘去过扬州,既然贵妃娘娘说亲眼见过谢涵,那幺小主子肯定也亲眼见过这个丫头,难道小主子对这个丫头动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不对,这不太可能,自家小主今年才刚十一岁,去年见那个丫头时才十岁,还是一个懵懂小孩,怎么可能会这么早对男女情事开窍?

  而那个丫头就更小了,六七岁的孩子能懂什么?

  而且就算这两人在扬州曾经见过面,可当时有皇上在,自家小主应该没有机会跟那个丫头说话的,因此,两人就算是认识,也仅仅只是一面之缘。

  小孩子忘性大,都过了一年多了,怎么可能还记得一个没有说过话的一面之缘的人?

  可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家主子为什么非要她来走这一趟呢?难道真的是奉母命?

  罢了,明儿看看那丫头会给自家小主送些什么东西就明白了这两人到底有没有私情了。

  琢磨不透谢涵也琢磨不透自家主子的尹嬷嬷在叹了无数次气之后才慢慢闭上眼睛进了梦乡。

  次日一早,尹嬷嬷起来后虽然有点头昏脑胀,可一想到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便没有声张,咬着牙让两个丫鬟伺候她洗漱完毕,便带着她们去找谢涵请辞。

  谢涵见外面积雪有半尺厚,倒有心挽留她们再住几天,可一想到后天就除夕了,这种情形下对方不可能会留下来。好在她早就预料到对方要走,早早通知了灶房的人准备一桌热汤饭。

  待尹嬷嬷用过早餐,谢涵这才把给尹嬷嬷的荷包、布匹以及路上吃的点心拿出来了。

  尹嬷嬷见谢涵只让她带这点东西回去,而且还都是给她的东西,心下虽然松了一口气,可另一方面却又更糊涂了,似乎隐隐还有点失望。

  及至到了外院的大门口,见高升指挥两个小厮往马车上装东西,尹嬷嬷才知道谢涵让管家单给赵王府备了一份回礼,东西点明了是给赵王府的。

  尹嬷嬷接过礼单一看,唐三彩瓷器摆件、木雕套碗、笔墨纸砚、漆器,此外还有鸡蛋、鸭蛋、鹅蛋各一百个,鸡鸭鹅各十只,山羊、黄羊各十只,南方火腿两只,别的也没什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