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宠妃 第五章 第五佾朝

《宠妃》第五章 第五佾朝

作者:沾衣 字数:2761 书籍:宠妃

  泰和殿上,一班朝臣低眉敛目。

  元成帝刚刚在朝堂上发了火。前青州巡抚郭建平被撤职查办,总兵宋玉停职,交刑部审查。其余一众要犯全数收押,稍后再审。又责令吏部尚书三日内上奏新任巡抚人选。元成帝行事,历来雷厉风行,此次也不例外。

  退朝后,元成帝不着痕迹朝众皇子处望去。却见大儿子宗政淳正与太子宗政晖面上和睦,兄友弟恭,搭肩说话。六皇子宗政霖一张冷脸,面对朝臣恭维,只点头示下,稍有不耐。另一旁,五皇子宗政明笑容温和,甚有风仪,应对着三五朝臣寒暄。

  元成帝遍观诸子,之后领着总管太监顾长德往御书房行去,眼底黝黯难明。

  朝堂上的变故,着实打了各路人马一个措手不及。私底下波涛暗涌,都盯着挪出来的肥缺,瞅着怎么安插自己的心腹属官。

  宗政霖倒是一如既往,事不关己,冷淡得很。摆明不愿在此事上纠缠,不知道的还以为青州大案与他无关。

  然则事实却是,六殿下早在太子之前就打起青州的主意。之后不留痕迹,顺水推舟。该安排的,老早已布置妥当。此后诸皇子必定明里暗里的较劲儿,各路人手也会频繁调动。而他的人,会在这场争斗中,由他们亲手推上去,巡抚一职,离收入囊中,不远矣。此事隐秘,便是卫甄这等心腹近侍,也不知情。可见宗政霖手上,隐藏的势力,不容小觑。

  太子虽较宗政霖年长,可惜好大喜功,稍显浮躁,看中眼前利益。自幼被立为诸君,一直以来对自家兄弟都是颐指气使,高人一等。很多事情认为理所当然,仗着元成帝宠爱偏袒,私下里不合规矩的事干得不少。

  对于宗政霖这个六弟,一边拉拢,一边防备,可心里又觉得老六为人呆板,不通人情,着实看不上眼。倒不是觉得宗政霖没威胁,只要是这皇宫里长大的皇子,从来没有简单的,所以人人都得防备。不说六弟宗政霖平日做派,即便是伪装又如何,到底根基弱,资历浅,凭他还翻不了身。

  如今最大的刺头,依然是大皇子宗政淳!李贵妃母家乃百年望族,宗政淳外祖父是当朝安国公,娘舅又占着护军统领一职,助力不可谓不大。

  此次借青州巡抚一事,打宗政淳一巴掌,只能算作利息。更多的帐,有的是时间,与他一笔笔清算!

  却说青州这边,慕夕瑶也没闲着。她虽是内院女子,各路消息受了限制,却往往能在晚饭前,从慕大人和于氏的闲话中,得个只言片语。

  今日又听慕大人告知于氏,过几日晚饭不在家用,全因五皇子不日将往锦州办差,路经青州会停留两日。

  “五皇子”三字一出,一个人的名字,豁然跃入慕夕瑶脑海:第五佾朝(yìzhāo)!!

  第五佾朝,此人大才!深谋远虑,其智近妖。非首席谋士不能与之争!师从一代名士穆远禛。此人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意科举,又颇有风骨,只静待明主。

  与第五佾朝的智谋一样闻名的,是此人爱妻如命。即使其妻因在闺中时为人所害,生养不易,只得一女,第五佾朝也不以为意,甚至违抗母命,誓不纳妾。未免妻子在家时受母亲责难,携妻女常年在外另居,一生也只得一妻一女。

  前世第五佾朝妻女,曾在青州城外法华寺,遇纨绔纠缠。恰逢宗政明经过,施以援手。当日晚间,第五佾朝便递拜帖登门道谢。又与五皇子畅谈至深夜,方才离去。自此二人结识。

  后宗政明回京,多次写信表示仰慕其才华,欲聘为幕僚。第五佾朝看宗政明为人端方,礼贤下士,谦虚仁义,自有一番政见。觉其虽无圣主之才,但也有明君的潜质。又感念其对妻女的援手之恩,遂自愿入府,为其谋划。

  宗政明得其助益,在日后夺嫡斗争中,多番得了好处。更神不知鬼不觉,借八皇子宗政涵之手,一举将太子一系重创,并嫁祸大皇子有不臣之心,惹得元成帝暴怒,废了大皇子安王头衔,终生圈禁盛京。如此惊天巨变,第五佾朝居功甚伟。

  却不想五皇子府中有小人不忿第五佾朝受到重用,恐其动摇分化了既得的好处,几经谋划,使人挑唆五皇子宠妃所出之庶女,在府内宴席上,联合所邀京中贵女,处处孤立第五佾朝之妻女,对两人明嘲暗讽,言辞不堪。又暗指第五佾朝之妻毫无贤德,独占夫主。即使两人有心避让,也没躲开之后的是非。在有心人暗中推动下,第五佾朝幼女被五皇子庶女失手推入莲池,大病一场。

  第五佾朝何其护短之人,爱妻幼女就是其不能碰触之逆鳞!精明如他,如何猜不出内中猫腻,却不愿自家妻女因此受半分委屈。遂施展手段,携妻女安然离开,全身而退,再不复出。慕夕瑶怀疑,此间种种,有六皇子宗政霖之手笔。

  既然记起此事,便不可错过第五佾朝此人。仔细核对时日,正是这月,第五佾朝举家到青州访友。十六日,其妻女到城外法华寺上香许愿。

  慕夕瑶才进映水轩,便让蕙兰吩咐,传唤一人。

  半柱香后,却见一高大青年快步行来,方才站定,便朝慕夕瑶恭敬一礼。此人目光清明,身材健硕,脚步沉稳有力,一看便习了武艺。

  此人乃慕敬箴贴身侍卫赵云之幼弟赵青,年二十有一。慕夕瑶平日里外出,均是赵青随侍护卫。慕敬箴便干脆把赵青拨给慕夕瑶,算是半个映水轩的人。慕夕瑶自得了赵青,每次出行都让其跟随,平日里但有所需,也吩咐他外出采买办事。经了一年观察,发现赵青为人忠实,行事干练,头脑灵活,难得的是不仅懂武,还识字,乃可用之才。此番寻他,却是为一桩大事。

  “此次唤你,是有一事,需得你去办。”慕夕瑶难得端正坐着,神情认真,颇为严肃。又吩咐伺候的丫鬟全数退下。

  这是赵青头一次看见二小姐如此慎重行事,立马打起几分精神,仔细候着。

  慕夕瑶又言,“此次事关重大,即便是大人问起,也不可说。除我之外,仅能入一人耳!你可否做到?”

  什么叫“只能入一人耳”?那便是说,除了慕夕瑶本人,只能赵青一人得知。

  稍微犹疑,赵青大着胆子看向慕夕瑶,然后低头躬身:“赵青定当竭尽所能。”敢这样应答,赵青不是没有考量。

  自从慕大人让赵青跟随二小姐以来,虽然还不满两年,但赵青是个聪明人,自然看得出些许端倪。平日里在映水轩,二小姐行事便与在长辈面前有所不同。只看她小小年纪,就能把自己院落打理得滴水不漏,便知道这位不是表面上天真无邪,不知世事。赵青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从没看清过这位虚岁才十三的二小姐,仿佛自己看到的都只是一种表象。

  二小姐平日里安排院里各人事务,似乎并不是兴致使然,仿佛是有某种关联,不过却无法窥见。纵然有这种奇怪的想法,赵青也没有跟任何人提起,只一心去办主子交代的差事。这也是为什么慕夕瑶独独只相中了他的缘故。

  “这月十六,我会去法华寺……”如此,慕夕瑶慢慢告知赵青那日需做的准备,事无巨细,缜密非常。

  赵青越听脸色越怪异,却始终没有询问,只默默记下,行礼告退。

  十六日,天光放晴,初冬的暖阳,让人心情愉悦。

  慕夕瑶带着一众护卫丫鬟,告别于氏,坐上马车,往法华寺行去。

  今日慕夕瑶特意做过打扮,遮掩了平日的慵懒妖娆,一派大家小姐,官家贵女的模样。所用也是青州顶好的物什,连外罩湘妃色织锦镶边斗篷,上面的熏香也是调香馆新出的名品“汀芷”。

  后面马车中,各丫鬟穿戴整齐,俱是一溜儿的大方得体,鲜活而不张扬。侍卫中俱是精挑细选,高大壮硕之人,统一深青色服饰,很是精神。赵青尤为突出。

  到了法华寺山脚下,慕夕瑶下了马车,神色一整,一副果真是来山上许愿,希望祈求佛祖庇佑,以保全家顺遂安康的架势。

  作为唯一的知情人,赵青跟在一众女眷之后,瞄了眼自家小姐脸上那分外虔诚,圣洁端庄的表情。佯装跟众人一般无二,忍得很是辛苦。

  到了寺院门口,慕夕瑶只留丫鬟跟随,其余侍卫皆在外等候。进去之后,自是上香,祈愿,卜吉凶,又让蕙兰去捐了香油钱,过场走了个遍。午时又在寺里用了斋饭,稍微歇息,才估摸着时辰,带人离去。

  赵青在门口一眼看见自家二小姐出来,招呼众人跟过去,慢步向山下行去。心里却很是好奇,二小姐这样费尽心思,安排这出,到底是为哪般?

  更何况还有官道上,自己听令安排的两个混混无赖,这又是要阻拦何人?虽说自己全然听吩咐办事,但其中的缘由却是分毫不知的。正想着,却听前面传来吵杂声。

  慕夕瑶眼中精芒一闪而逝。并不着急赶过去,只稳稳当当,依旧一副闺秀做派,如同根本不知前面情形。只回身,吩咐赵青着人查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