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宦 275 孔锡之女

《女宦》275 孔锡之女

作者:江南梅萼 字数:2840 书籍:女宦

  当钟羡从丰乐楼出来时, 已经月上中天了。因着丰乐楼离太尉府并不算太远, 而钟羡为了备考在家中闷坐了几个月,想着趁机活动筋骨也好, 他就没有坐车过来。

  辞别了朋友, 他沿着街道缓缓向太尉府的方向走去,竹喧在一旁给他提着灯笼照路。

  今晚月色不错, 走了一段路之后,钟羡仰头看看夜空中的那轮月亮,忽然发现这一闲下来,他又开始想起长安了。

  去年中秋他们还互送月饼来着,到了今年中秋,月还是一样的月, 人却已经不联系了,还真是应了那句物是人非。

  他不知道自己为何对长安这般念念不忘,是因为他这辈子除了长安之外还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位朋友绝交过, 还是因为……别的什么。总之每次想起这件事心口都很堵, 而且这种抑郁的情绪还完全无法用其他方式来排解。

  他知道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他不愿意为长安送那封信给陶行妹,他难过,但他不后悔。如果一段友情需要用别人的安危来冒险才能保持的话,他情愿不要,情愿独自难过。

  念至此,他稳了稳心神, 摒弃杂念大步向前走去。

  为了抄近路, 主仆二人从长街中段拐进了一条窄巷, 走着走着,钟羡的步子突然慢了下来,最后停了下来。

  “少爷,发生何事?”竹喧莫名其妙地问。

  钟羡伸手:“把灯笼给我。”

  竹喧将灯笼交到他手上,他拿着灯笼凑近地面一照,地上有星星点点的深色液体,零散地沿着巷子往前头延伸。

  “少爷,这……”竹喧终于也闻到了血腥味,刚想开口,却被钟羡抬手制止。

  钟羡沿着血迹走到窄巷的十字路口,有户人家门前贴着墙壁种着两株小桂树,那血迹到桂树那儿就不见了。

  “出来。”钟羡看着左边那株桂树靠墙的那侧不停颤抖的枝叶道。

  藏在后头的人不吱声。

  “竹喧,去报官。”

  “不要,求公子开恩,奴不是坏人。”桂树后忽然出来一位背着包袱身形伶仃的女子,跪在地上向钟羡求道。

  “既不是坏人,如此深夜受着伤躲躲藏藏,必是为人所加害,缘何怕见官?”钟羡问。

  “奴、奴不能说。”那女子低着头,语调悲苦道。

  钟羡看着那女子沉默了片刻,最后决定既然她什么都不肯说,那他也就不多管闲事了,谁知道这会不会又是一个陷阱。

  他将灯笼还给竹喧,转身离开。

  主仆二人走出去也就二十来丈远,忽闻身后传来一声女子惨呼。

  钟羡怔了一怔,转身就向十字路口跑去。路口已不见人影,他正四处张望,竹喧一指右边的巷道道:“少爷,在那儿!”

  钟羡扭头一看,果见右边的巷道中倒着一人。两人奔过去一瞧,正是刚才那女子,腹部中刀,血流了一地,身上挎着的包袱也不见了。

  钟羡探了探她的鼻息,见还有一口气,忙抱起她问竹喧:“附近有医馆吗?”

  竹喧也懵了,原地转了两个圈,才一指东边道:“那边街上有个回春堂。”

  “前面带路。”钟羡道。

  主仆二人刚走到半道,那女子醒了,在钟羡怀中声息孱弱道:“公子……”

  “你坚持一下,前面就有医馆了。”钟羡足下生风。

  “公子,不必费这功夫了,奴知道,奴不成了。公子,你能否停一下,奴……有一事相求。”那女子一边说,血一边止不住地沿着她唇角往外溢。

  钟羡见状,知道这女子八成是救不回来了,遂停下脚步,蹲身将她放了下来,让她靠坐在墙边上。原因无他,男女授受不亲,若他不能救她,他也不想在肢体上占她便宜。

  “公子,你我素不相识,你能出手相救,可见你定是个心地纯善的好人。奴本不该将你卷进这件事中来,但事到如今,除了你,奴已没有旁人可以托付了,请你原谅。”说到此处,那女子伸手解下身上系着的腰带,递给钟羡。

  钟羡迟疑。

  “公子,那些追杀奴的人想找的东西,就在这腰带里面。奴姓孔,家父乃是原兖州知州孔锡,奴是他的外室女,母亲亡故后,奴就以丫鬟的身份一直侍候在父亲身边。三月前,父亲忽给奴一封信,连夜送奴出城,让奴将这封信送来盛京交予丞相大人,并派了两名孔武有力的家丁随身保护奴的安全。谁知奴启程没多久,便在沿途听闻了父亲的死讯。奴的这趟差事,竟成了父亲的临终嘱托,又因临行前父亲曾一再叮嘱,说兹事体大,让奴务必完成他的托付,奴便没有回去奔丧。不曾想路上竟遭追杀,保护奴的两名家丁先后遇害,奴愈发觉得那封信可能是害死奴父亲的元凶,担心他日奴死了,恐怕也会不明不白,所以就私自拆了信来看。看后才知,为何奴的父亲会突然暴毙,为何一路上都有人追杀奴。奴恐信为贼人窃去,便将信纸一张张折起,缝在了腰带里面。谁料千辛万苦终是到了盛京,却还是未能亲自完成家父的嘱托……”

  那女子强撑着一口气说到这里,终于力不能支,身子一歪便要侧倒。

  钟羡忙伸手扶住她。

  “公子,看在家父一片赤胆忠心为国捐躯的份上,求你……务必将此信交到丞相手中,大恩大德,奴来世……来世必报……”那女子说到此处,头一歪,没了声息。

  钟羡探了探她的鼻息,将她缓缓放倒在地,对一旁的竹喧道:“去报官。”

  女子的尸首被京兆尹的衙役带走后,钟羡回到太尉府,更衣沐浴之后,拿了把剪子来到灯下,将那条染血的腰带剪开,从里面找出四张折叠成长条形的信纸。

  信的确是写给丞相赵枢的,署名是兖州知州孔锡,而信的内容,是说赵王刘璋通敌。

  钟羡无法判断这封信的真假,但,那女子却是真真切切地死在他面前了。

  然而就算那女子死在他面前了,他依然无法确定这件事就是真的。官场黑暗,以人命来给对手设陷阱的事并不鲜见,他必须慎之又慎。

  钟羡思虑了片刻,将信纸夹在书架上的一本书里,然后上床就寝。

  因心中有事,他睡得不熟,半梦半醒之间隐约觉着屋中似乎有动静。他睁眼一看,果见书桌那边有道黑影。

  “什么人?”他从床上一跃而起。

  不想那人反应也甚是敏捷,竟然一转身就从书桌后头的窗口翻了出去,动作干脆利索,看样子是个练家子。钟羡紧跟着追出去,那人身形一晃便没入竹林之中。

  钟羡艺高人胆大,跟着追进竹林。林密叶茂,将月光阻挡了大半,以致竹林内光线非常昏暗。夜风拂过,竹叶婆娑作响,将那闯入者的声息也掩盖了。

  钟羡在林内逡巡半晌不见其人,又恐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忙又返回屋中,所幸那信纸还在书中夹着,并未被闯入者窃去。

  他不想因此事惊动父亲以免又要被盘问,于是便没有让护院搜查那名闯入者,反正此番已经打草惊蛇,他也没有必要再来第二次了。

  至于这封信上所述之事,钟羡也想明白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他不会依那女子所言将信送去给丞相,丞相官位再高,他也不过是臣,也可能为了一己私利枉顾黑白与人交易。

  只有一个人不会凭借此事牟利,这个人便是——当今陛下慕容泓。

  钟羡第二日便向宫中递交了求见慕容泓的帖子。

  第三日一早,长安和袁冬刘光初他们去鞠场踢球。刚走到甘露殿前见殿中出来一武将装束之人,约三十出头,面白无须相貌俊朗,身材颀长英姿飒爽,让人眼前一亮。

  “这人谁啊?”见松果儿站在殿前,长安凑上前去问。

  松果儿道:“新任卫尉卿韩京韩大人。”

  “啧,这位韩大人,莫不是靠选美选上的卫尉卿吧?”长安看着他的背影眯眼道。

  长安与袁冬等人前脚进了含章宫,钟羡后脚就到了长乐宫。

  慕容泓看完他带来的信,问他:“关于此事,你有何看法?”

  钟羡斟酌着道:“草民一介布衣,本无权置喙政事,但若陛下一定要问草民的看法,草民的看法是,赵王乃位高权重的开国元勋封疆大吏,而兖州的地理位置又特殊,若确有其事,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慕容泓叹气道:“前头的顾渊,还有这位孔锡,确实死因蹊跷。然现在的兖州显然已是刘璋一手遮天,朕也无可奈何。若想再派人去,有两位知州的前车之鉴在,又有谁敢去?若是第三任知州再死了,你说朕该怎么办才好?”

  钟羡闻言,也是愁眉深锁。虽然如今有刘光初在盛京为质,但自古以来,人质这种东西,都不过是交恶双方给彼此的一个台阶罢了,何曾见过真有人会为了区区一个质子就收心敛性忠贞不二的?

  朝廷若不派人去兖州,就无法摸清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若是派人去,去一个死一个,丢的却又是朝廷的面子,是皇帝的面子。贼寇未灭,除非有刘璋通敌的铁证在手,否则慕容泓便拿他毫无办法。

  “除非,能找到一个轻易让他不敢动的人……”慕容泓喃喃道。

  钟羡心中一动,刚想说话,慕容泓却又突然转移了话题,问他此番考试考得如何?钟羡一一答了,两人闲聊半晌,钟羡便差不多该告退了。

  然在告退之时,他却又面露迟疑。

  慕容泓看他:“还有何事?”

  钟羡犹豫再三,还是道:“陛下,草民能见一见安公公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