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皇长女她开始狂野建城了 第178章 京城哗然(二更)

《皇长女她开始狂野建城了》第178章 京城哗然(二更)

作者:猫有渔棠 字数:1972 书籍:皇长女她开始狂野建城了

  这会一个个的扬眉吐气,他们这么厉害的禁卫军,刚才打起架来还不是得让神策军帮忙,不管谁来搭话都不搭理他们,让他们看不起人。

  就连赵广都凑到吴冲面前开始套近乎,这样的武器谁会不心动,他可是十分的好奇。

  “兄弟,喝口酒不。”赵广拿着酒囊走到吴冲的面前。

  吴冲将王大人从马车底下拽出来,给马顺顺毛,整理一下马车,“不喝了,明天还要给公主殿下驾车呢。”

  喝口没几度的酒哪里会耽搁驾车,吴冲纯属就是不想搭理他。

  之前赵广一直将吴冲当做给苏棠驾车的车夫呼来喝去的,一会让他养马,一会让他喂水,是苏棠说不让和他们计较,他才一路忍着,现在终于忍到头了。

  赵广也不恼,将酒囊塞进吴冲的怀里,“之前不知道你们的能耐,公主殿下的安全那么重要,我实在不放心交给不熟悉的人,我们都是为了公主殿下的安全着想。”

  人家一个宫中郎中令,是个大官儿,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吴冲也不好再摆脸色,便喝口酒将酒囊还给他,“喝酒归喝酒,别的我啥都不知道。”

  “你就给我说说你们那铁疙瘩为什么会着火?”

  “不知道......”

  “那从哪来的?”

  “不知道......”

  “用啥做的?”

  “不知道......”

  “好用不?”

  “不知.....好用。”不知道说顺口了,说了一半又拐回来,好不好用的今天不都看见了吗?这还用问。

  赵广知道是问不出个什么,“要不你借给我一个看看,我明天再还给你。”

  “那可不行,要是在被窝里给炸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吴冲说完就走了,不在这听他废话。

  好奇的禁卫军们和神策军打了一晚上的招呼,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苏棠一觉睡醒,收拾收拾东西出发的时候,发现今天的队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被挤在最后面的神策军,现在可以和禁卫军并排跟在车队的后面。

  前面探路,寻找水源,打猎这样的事情也变成轮流完成。

  很显然,经过昨天的一战,神策军的实力突显出来,受到了禁卫军的尊重,像他们这样的习武之人,对有实力的人都心怀尊重。

  在加上苏棠这个危险探测仪,一行人一路向京都的方向杀去,势如破竹,谁也别妄想能取她的性命。

  随着她离京城越来越近,此时的京城陷入一片哗然,彻底坐不住了,尤其是在今日的朝堂之上,针对苏棠展开一场口枪舌战。

  “父王,永乐公主当初通敌叛国,并且她亲自认罪,理当论处,是父王念及父女情谊,饶她性命,将她发配边境的封地,如今突然召她回京,若是她再做出对冷安国不利的事情可如何是好。”二皇子上前一步对着王位之上的人直言。

  大殿之中的文武百官都仔细观察眼前的这一幕,判断目前的形势。

  帝王一封诏令就将永乐公主喊回来,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没搞清楚帝王的心思之前,最好是闭上嘴巴好好的观察。

  “陛下。”另一侧留着白胡子的丞相走上前去,“去年仅凭几封书信根本就无法坐实永乐公主通敌叛国的罪行,并且永乐公主前往封地是自己请求,以此自证清白,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永乐公主在边境安分守己,并无逾越之举,自当召永乐公主回京。”

  二皇子对丞相的言论颇为不屑,“无逾越之举?各位大臣想必都有所耳闻,永乐公主在边境自诩天命之女,父王如今还龙体康健,她就敢自诩天命,这不是摆明了要造反继承王位,这也叫安分守己?”

  下面的大臣听了纷纷点头,只有陛下才能称之为天命所归,永乐公主自诩天命,确实是大逆不道,偷偷瞄眼上面的帝王。

  剑眉入鬓,一身暗金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微垂的眼帘俯视万生,面上看不出表情,只是搭着手静静的听着二皇子和丞相之间的争论,谁也猜不透帝王心思。

  “臣已派人前往烟杨郡查探,天命之女的称呼并非永乐公主自诩,而是百姓对公主的称赞,可见永乐公主在边境勤政爱民,深的百姓的尊崇,呈上来。”丞相对着大殿外喊道。

  不一会就有人捧着一个托盘走上殿来,丞相一一的为帝王还有文武百官介绍,“此乃土豆和红薯,土豆每亩可产三十石,红薯每亩可产五十石,一年可种植两季,不用我多说什么,各位官僚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听闻烟杨城的百姓有了这两种农作物,已经没有饿死的情况出现。”

  “天呐,五十石,百姓种的地一亩地能出五石的粮食就是老天开眼了,五十石怎么可能。”那些缩着脑袋不敢说话的大臣瞬间哗然。

  他们作为冷安国的朝廷命官,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冷安国北临晨阳国,南临夕昭国,三国战乱不止,

  常年征战,为了养边军,冷安国内只能不停的给百姓增加赋税,导致很多百姓粮食不够吃,冻死饿死。

  可是他们也没有办法,常年征战,对钱财粮食的消耗都是巨大的,要是不加大赋税支持边军,等到他国铁骑踏进冷安国之后肆意屠杀,家破人亡,下场只会更惨。

  一边给边军输送粮食,一边还要把控住力度给百姓留下够吃的口粮,

  不然把百姓逼急了纷纷揭竿起义,那可就是真的内忧外患,所以这些文武百官两面权衡,过的精打细算也是不容易。

  如今天公不作美,又逢南面大旱,也是需要银子需要粮食的地方,可是他们哪有那么多粮食拿出来,一个个早就愁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土豆和红薯的产量要是真的有这么多,种一年就能抵上十年的产量,那么他们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那个时候不仅边军有粮,百姓也能吃饱肚子。

  粮食,国之重,亦是民之重。

  丞相再次拿起一张图纸,“这个叫做水车,是一种大型的灌溉工具,我们虽然一直都致力于兴修水利,让更多的地区有河流穿过,广开农田,但是依旧有很多高地,离河流较远的田地无法顾及,

  若是有了水车将河水引向那些离水源较远的地方与高地之上,我们冷安国上下,又能多开出多少良田,又能多种多少粮食,相信陛下和各位官员心里都有成算。”

  “皇长公主发现这么高产的粮食,发明水车,可让天下人吃饱肚子,臣认为被百姓称之为天命之女是理应的。”丞相冲着龙椅之上的帝王拱手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