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混迹天涯 第352章 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

《混迹天涯》第352章 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

作者:墨筇 字数:1826 书籍:混迹天涯

  借着烛火的灯光,林雨辰小心翼翼地撩开了斗笠上的黑纱,顿时已是大惊失色,一动不动地端详了许久,也未说一句话,而那表情是越来越凝重……“有困难吗?”却听徐子凡低声问道。

  林雨辰摇了摇头,而后不禁深吸了一口气“不是有困难,而是非常困难。真没想到他们还有这么一手,竟然在血滴子上装了个千机变。”

  这当真是完全出乎了林雨辰的意料,想过难但是没想到这么难,难怪那罗宥会那般有恃无恐,这么看来也不全然是狂妄,倒是颇有几分艺高人胆大的意味了。

  说起那让江湖中人威风丧胆,还谬居唐门武器榜第一位的血滴子,其实并不起眼,就是一个套着根绳索的铁圈,手腕儿粗细,铜镜大小。

  机关不动,根本看不出任何异样,若是个不懂行的,大眼一瞧,说不定还会以为是哪个实诚人做的栓狗的项圈,就这么开玩笑地随意套在了这人的脖子上。

  不过机关一动,那可就另当别论了,诸多变化诡秘难测,实战威力更是骇人听闻。一个血滴子在手,若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那还是有些言过其实,不过若是想螳臂当车、蚍蜉撼树怕就未尝不可了,江湖中常见的武器之中,要说以小搏大,以弱胜强,这唐门血滴子若说是第二,那还就没人敢说是第一了。

  至于这千机变嘛,就是那人头上的斗笠和斗笠下生出的连接着血滴子的数十条锁链,锁链纵横交错,环环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最损的是那些铁链的连接处还根据那人头部的轮廓进行了缩紧和舒展以至于现在近乎是完全贴在那人的头和脖子上。

  这千机变本是没有杀伤性的,而那血滴子本身也是没有禁锢性的,可是现在却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想要取下血滴子,就先得打开千机变,然而那千机变只要一受损害,就会立即触及血滴子的机关。

  林雨辰真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还要徒手解一次千机变,这也当真是不枉自己学了这好几年的唐门机关术了。

  见林雨辰又是一动不动地端详了许久,徐子凡不禁问道“解起来很难吗?”

  “不难。”林雨辰再次摇了摇头“若是找对了地方,轻而易举。”

  一听这话,徐子凡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可是若是地方不对,这血滴子的机关就会立即触动,倒时候真就是弄巧成拙了。机会只有一次但是,但是可能性却又百余种。”

  “这?难道没有钥匙吗?”

  “啊?”林雨辰却是一愣,回头看了看徐子凡,不禁微微一笑“千机变,千机变,要是一把钥匙就能开的话,那还叫什么千机变啊,来来,你注意到这些小孔了吗?”

  徐子凡也连忙弯下了腰,顺着林雨辰的手指看去,这才发现每个铁链的交汇处上都有那么一个小孔,粗略估计,这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少说也有百余个“这是什么?”徐子凡问道。

  “这里面有一个是这千机变的锁心,只有找到那锁心,这千机变才能解开,而除了锁心之外的其他所有的小孔都是机关,一旦判断有误,机关便会被触动。”

  “这?那这锁心有什么特点吗?就是说和其他小孔不同之处。”

  “没有。”林雨辰摇了摇头,说着已然绕到了那人的身侧。

  “那这根据什么判断呀?”

  “这就是硬功夫啦。”却听林雨辰说道“首先必须摸清这所有铁索的脉络走向,判断出其中的机关设置,将整个机关网都记在心里,而后通过精密的计算将注条机关线完全解构,最终推断出那锁心的位置所在。”

  “这?这不是比登天还难吗?”

  “那可不。”

  “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没有。”林雨辰再次摇了摇头。

  “这?”徐子凡已是双眉紧锁,暗自思量着,许久,忽似猛然想到了什么,一脸兴奋地看着林雨辰“磨损,对了,磨损状况,既然别的地方都是机关,那么平时一定不会有人去触碰,而那锁心因为经常开关锁的缘故,所以它周围一定会有一定的划痕和磨损。”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林雨辰不禁微微一笑,抬头看着徐子凡,说道“有勇有谋,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你这么片刻之间就能想到的东西,这些唐门弟子又怎么会想不到呢,弄出点儿划痕或者磨损这种事情不过是轻而易举,而且若是这些人想要欲盖弥彰,故意将一个机关磨得很严重呢?要知道咱们的机会只有一次,这种草率的判断方法是根本不可取的。”

  “是我冒失了。”

  “诶,有想法就是好的,只是有些时候必须得一板一眼,规规矩矩地来。”林雨辰说着又低下了头“你要相信我,要知道我可是你徐大才子的师父,没有这个金刚钻,我又怎敢揽这瓷器活。”

  做事有时候就必须得一板一眼地按规矩来,没有一点儿捷径可走,更不能存有一丝投机取巧之心。

  这是吴三有给林雨辰上的第一课,同时也是林雨辰从吴三有那儿学得第一个道理,那九连环摔碎了,真的能算是解开了吗?不能,只能说庆幸那是个玉的,还能那么牵强附会地说摔碎是解开,但是那要是个铁的呢,又该怎么办?

  荀子《劝学》中有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枝而穷。诗曰 :‘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