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化茧 第十五章 江上夜话

《三国之化茧》第十五章 江上夜话

作者:昨晚床上闪了腰 字数:2357 书籍:三国之化茧

  关羽出身江湖,武将作风,不懂政治,虽然极为聪明,但他的思维是直来直去的,对文人的许多事情是看不惯的,不懂得如何与他们相处,加上资历雄厚,所以他与诸葛亮之间总是别苗头,诸葛亮也是头疼不已,诸葛亮在荆州时,廖化夹在他们中间时常做“润滑剂”,是深有体会。

  虽然关羽从没有说什么,但廖化知道,当初华容道故事,他对诸葛亮利用自己树立威信心里是耿耿于怀的。

  他是非得把这局找回来不可。

  武将之间如此做无可厚非,是武将之间的一种良性竞争,然而与诸葛亮掰腕子,性质就完全变了,政治斗争可是极为残酷的,以关羽的脾性他怎么可能掰的过诸葛亮?

  诸葛亮顾全大局才暂时没有与关羽计较,可怕的是关羽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廖化将两人之间的事点到为止地对刘备隐晦的提了一下,刘备一下就懂了,于是当时就调诸葛亮攻打江州支援西川给刘璋制造压力。

  历史上诸葛亮确实没有与关羽计较,但对关羽的事,在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其他的诸葛亮不闻不问,不发一言,更没有提醒刘备注意荆州的变化。

  当时荆州的情况是很复杂的,所谓关羽大意失荆州只是表象而已,事情的发生总是有深层的原因的。

  那时荆州防御是相当薄弱的,关羽守荆州兵力其实极少,仅只有不到五万人,要不然孙权也不会老惦记着,这是一。

  自从曹刘争夺汉中,诸葛亮主张将长沙三郡让与孙权,攻合淝,重汉中轻荆州,就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给一只饿狼尝到了甜头,这头饿狼还会走么?这是二。

  关羽守荆州主力在公安,公安是哪里?与孙权接壤的前线。防御重点不言而喻,然而应对曹孙夹攻,却是力不从心的,即使没有吕蒙偷袭荆州,荆州也是必失的:开始曹操对关羽不是很重视,派于禁,降将庞德攻打荆州被关羽所败,后来曹操回过神集结大军压境,光应付曹操,关羽的情况就不容乐观。吕蒙偷袭荆州也只是为减少东吴的损失以少量的力气获得最大的收获而已,是孙权的高明之处。这是三。

  汉中与荆州前线相距千里,汉中争夺战刚刚打完,孙权就攻打荆州,估计刘备接到消息时荆州都失了,想救都没法救。这是四。

  糜芳刘封事件其实是一种“政治风向标”的体现而已。孟达对刘封说关羽反对刘封为刘备义子,他又与关羽没有仇,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个时候说?孟达是什么人,政治投机者,正是看到刘备对关羽的“不重视,不支持”他才敢这样做。

  然而结果是他错看了刘备,刘备是对关羽非常重视的,他没想到刘备会起倾国之兵为关羽报仇。所以孟达还能怎么办?

  这就是政治,今天还是南风,明天有可能就是北风,看风向是政客必备的本领。而荆州之战前,最能影响风向的人是谁?最能影响刘备的是谁?

  关羽根本就不懂这些,还与诸葛亮掰腕子,呵呵。

  随着局势越来越复杂,廖化不得不对关羽进行深入的沟通,将他点醒。任何人做事都是有动机的,廖化也不例外,关羽与廖化感情深厚是一方面,他与关羽在刘备集团中其实隐隐已经成为了一派,一损俱损,这是天然的。

  伟人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廖化虽然和诸葛亮关系也极好,但是诸葛亮有意也好无意也罢他将荆州弄丢了,虽然他的出发点很有他的道理,为刘备政权将来的稳固,可是为了大局,他不介意与诸葛亮掰掰腕子。

  谁胜谁负还未可知呢。

  “二哥,化来特来讨杯水喝来了。”廖化提着酒菜盒子来到关羽家。

  “元俭,今天要是你不给你二哥一个交代,休说水,坐的位置都没有。”关羽站在门外别着脸道。

  “呵呵,好吧,那化也不怂了,化今日来就是为了马上将要来的战事来的。二哥还要。。。?”廖化笑着指指自己又指指关羽。

  关羽回嗔作喜,赶紧亲热地将廖化拉进屋,好茶好水的侍候着。

  关羽迫不及待的问接下来该打谁?怎么打?

  廖化看看左右,就是不说话。

  关羽明白了,走出门外看了看,廖化却想了想也起身,邀请关羽一起晚上单独到江上赏月。

  很多和关羽的话不能让第三者听到一个字,两人甚至可能会有激烈争吵,谨慎起见乘小船到江上一游就极为保险了。

  关羽一看廖化这慎重的架势,就知道他有很多机密重要的事要说,也不反对,来到水营点了一艘乌篷小船,支开周仓自己驾着小舟和廖化划到了江中。

  江水在月光下波光涟涟,船外水浪拍打着船,水起水落哗哗作响,心都宁静下来了。

  “二哥,在谈荆州战事之前,我们先来聊聊你和孔明的事吧。”廖化喝了一口酒后说道。

  “哼,他有什么好聊的,远在千里之外毫不相干的人,提他作甚?”关羽知道廖化了解他和诸葛亮之间的事,也不掩饰什么。

  “二哥,这是很重要的,你且听我慢慢与你分析。二哥,你与主公相识有多少年了?”廖化吃了口菜放下筷子和关羽聊道。

  关羽听着江水不觉中陷入了回忆:“嗯,想当年桃园结义以来,不觉已经三十余年了,一晃二哥都年届知天命之年了,那时与大哥相识仿佛还在昨天。”

  廖化说道:“是啊一晃三十年,主公今年也有五十有八了,公子禅今年也有十二岁了吧?”

  关羽一听廖化话里有话回过神来问道:“元俭为何说起此事?”

  廖化看着关羽道:“二哥,主公年已近甲子,公子禅又年幼,不知你将来有何打算?”

  关羽瞪了廖化一眼:“大哥在一日就是我的大哥,大哥倘若不在了,当然是扶持幼主,怎做他想?元俭你有话直说,二哥听着呢。”

  廖化认真道:“二哥也知道这点,然而二哥是否想过,现今正是多事之秋,主公想成帝王伟业,须广揽英才,胸襟广阔,才有今日气象,主公虽然一碗水端平,但在主公心中二哥是不可替代的。”

  关羽听了高兴地摸摸胡须点点廖化说道:“还是元俭了解大哥啊。”

  廖化却严肃地劝关羽道:“因此二哥更应该小心谨慎,不可清高矜傲,计较得失,您已经不是当年的您了,在主公帐下,您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拿二哥您与孔明的事来说,孔明固然有不对的地方,但您处理的也极为不妥当,不客气地说当时您做的那些事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您认为是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却在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主公怕事情扩大才调走孔明的,您应该引起警惕。”

  关羽顿时感悟,对廖化拜了一下受了这个情,同时问道:“那元俭认为二哥应该怎么做才能消除这些影响呢?”

  廖化见关羽听懂了,心中一松,意识到问题就好,怕就怕执迷不悟。先前还准备着关羽万一发怒呢,看来关羽的思维已经开始适应变化了。

  这就好办了。于是他笑道:“汉初,高祖与萧何乃同乡发小,而良、平和韩信都是后来追随的有大功,高祖重此三人,萧何不计得失,不计官阶大小,爵禄多少,最后是国家的栋梁,二哥可多看看萧何。

  此外,既然二哥和主公是一条心的,为何不跟着为主公着想?放下自己,团结志士,这样上下一心,二哥您相反还能获得大家的敬重,不争就是争啊。

  依此思想,化相信二哥自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往后将来自有自己的处世之道。说句不该说的,以二哥您名扬宇内的器量,还须在乎那点小小的面子问题?”

  关羽哈哈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