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化茧 第九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之化茧》第九章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作者:昨晚床上闪了腰 字数:2789 书籍:三国之化茧

  廖化看着自己的手,哑然失笑。

  “伯言,你心中颇不服气啊!”廖化笑道。

  陆逊冷笑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廖化没有说什么,走出门将门外玩耍的可可抱在身上。

  陆逊以为说中了廖化心中所想,默默跟着他走出房门。

  他准备像往常一样送客。

  “伯言,你看。”廖化一手兜着可可一手指着可可正在玩耍捉到的蝴蝶。

  “世间万物皆有其道,人亦如此,上天将每个人分职其中,人生于世间就有其职,各有命数,此乃道也。

  那年汝南干旱,食草之动物如鹿,兔没有吃食,饿死不少,即使活下来的也饥瘦不堪。

  以它们为食的食肉动物包括我们人很难吃到肉食了。肉食动物也饿死不少。

  人也饿死不少。

  看似残酷实乃天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

  陆逊皱着眉头,虽然廖化说的很有道理,悟到了很多东西,但人怎么能跟动物比呢?

  人要是太强大太残忍大家就不会容忍他的存在,是会消灭他的,所以人才有了道德约束,动物哪有道德?

  廖化是在说各有各的命,要我认命吗?哼,想得倒美!

  “然而天道是会给万事万物留一线生机的,有的食肉动物经过上万年的进化学会了吃草类植物成为了杂食动物。

  有的食草动物学会了吃肉。

  还有这小小的蝴蝶,从在地上爬的小虫蜕变为天上飞舞的精灵。

  它们都是经过长久甚至残酷的历经生死的考验,才有今天现在的样子。大自然真可谓多姿多彩,天道之复杂可谓无穷无尽,包容万千啊。”廖化望着远方轻吟。

  陆逊听得如痴如醉,他是读过《易经》的,很多不明不白的地方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通透。

  “所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切都是会变的,我亦不比你强什么,当有一天你的能力就像这蝴蝶振翅飞舞的时候,你自然就拜托了现在的心境,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飞舞吧,伯言!”廖化期待地看着陆逊。

  陆逊低头想了良久,忽而双手轻抬,合拢,下拜。

  。。。。。。

  黄盖此时已是五十四岁老将,再过些年就要退休了,体能已经开始急剧下降。

  儿孙还没有成才,要给他们多多打算才行。

  出身平民于江湖自受孙坚赏识共谋大事以来,打了这么多年仗,黄盖不愿意再像一个匹夫一样的活着了。

  为了江山的稳定。

  为了子孙的荣华。

  索性做一回智将吧!

  “大都督,曹军彼重我寡,今又连船,势不能敌,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黄盖忽然来到周瑜帐中说道。

  周瑜惊讶的问道:“谁教公献此计的?”

  黄盖笑道:“大都督休疑,是我自己的意思,非他人所教也。”

  周瑜上下打量了他一下,点了点头:“我正欲如此,刚才帐中诸将都在,我故意留下蔡中蔡和二人,以通消息。但恨无一人为我行诈降计啊!”

  黄盖笑道:“盖愿行此计。”

  周瑜说道:“不受些苦,曹操怎能相信?”

  黄盖看着他说道:“某世受孙氏厚恩,虽肝脑涂地,也无怨悔。”

  周瑜站起身行礼拜谢:“君若肯行此苦肉计,则江东之万幸也!”

  黄盖认真说道:“某死亦无怨。”

  第二天,周瑜升帐议事。

  “曹操百万大军,联络三百余里,非一日可破也,诸将各领三个月粮草,准备御敌。”周瑜下令道。

  话还没说完,黄盖的出来笑着说道:“莫说三个月,便是三十个月也不济事!要是这个月破得了,就破,破不了就依张子布之言,弃甲倒戈,北面降曹吧!”

  周瑜勃然变色,站起身来叫道:“吾奉主公之命,督兵破曹,敢有再言降者必斩。今两军相敌之际,汝敢出此言,慢我军心,不斩汝首,难以服众!”

  喝左右将黄盖斩讫报来。黄盖也发怒了:“吾自随破虏将军,纵横东南,已历三世,那有你来?”

  周瑜大怒,喝令快点斩了。

  蒋钦进前替黄盖说好话:“公覆乃东吴旧臣,望宽恕之。”

  周瑜恼怒地喝道:“汝何敢多言,乱吾法度!”狂吼左右将他乱棒打出。

  众官都跪着给黄盖求情。

  周瑜怒不肯平息。

  众官苦苦求情。

  周瑜最后说道:“若不看众官面皮,决须斩首!今且免死!”

  然后命令左右:“拖翻打一百脊杖,以正其罪!”

  众官又求情免些。

  周瑜推翻案桌,叱退众官,喝叫行杖。将黄盖剥了衣服,拖翻在地,打了五十脊杖。

  众官又复苦苦求免。

  周瑜跳起来指着黄盖说道:“汝敢小觑我!且寄下五十棍!再有怠慢,两罪并罚!”恨声不绝的回到帐中。

  众官扶起黄盖,发现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进流,扶回本寨,昏绝几次。来看望的人,无不下泪。

  鲁肃也前往看问,回来后到诸葛亮船中,责怪诸葛亮。

  “今日公瑾怒责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范颜苦谏。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观,不发一语?”

  诸葛亮笑着说:“子敬欺我。”

  鲁肃稀了奇:“肃与先生渡江以来,未尝一事相欺。今何出此言?”

  诸葛亮说:“子敬岂不知公瑾今日毒打黄公覆,乃其计,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如何要我劝他?”见鲁肃顿悟,又嘱咐他:“不用苦肉计,何能瞒过曹操?今必令黄公覆去诈降,却教蔡中、蔡和报知其事。子敬见公瑾时,切勿言亮先知其事,只说亮也埋怨都督便了。”

  鲁肃告辞后入帐见周瑜。

  鲁肃问道:“今日何故痛责黄公覆?”

  周瑜反问:“诸将怨否?”

  鲁肃说:“多有心中不安者。”

  周瑜问:“孔明之意若何?”

  鲁肃说:“他也埋怨都督忒情薄。”

  周瑜笑了:“现在必须瞒过他啊。”

  鲁肃疑惑的眨了眨眼睛。

  周瑜说道:“今日痛打黄盖,乃计也。吾欲令他诈降,先须用苦肉计瞒过曹操,就中用火攻之,可以取胜。”

  鲁肃无奈地缓缓点点头。

  这两个家伙你斗我,我斗你。自己夹在中间真不好说什么了,日子难熬哇。

  蔡中蔡和就将周瑜军中白天发生的事情汇报了上去。

  曹操以为自己乱周瑜军心,拉拢愿意投降的将领的谋略开始奏效了,欣喜不已。

  就派联络的人递信过去要他们开始拉拢黄盖。

  两人就跑到黄盖的军帐中看他,几个人在里面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了。

  曹操收到信就以为黄盖有了心思,等他来降。

  在周瑜的脑海中,就差最后一块拼图了。

  然而当他忽然看到向北飘扬的旗帜的时候。

  再看到军中各个将领像个草包一样的杵在那的时候。

  周瑜是气急不已,一口血闷在肚子里一口喷了出来。

  众人莫名其妙,震惊过后慌乱不已。

  周瑜无奈躲进帐篷疗养,见这么多天还是无人说话,心中气急,这病怕是好不了。

  最后还是诸葛亮一笑,帮他把最后一块拼图拼上了,观察了几天算了个日子,心里有数后通过鲁肃告诉了周瑜他有办法设坛借风。

  周瑜接到诸葛亮的传话后,心中欣喜的同时对诸葛亮是忌惮不已,痛恨不已,江东怎么没有这样的人才?

  行动的那天顺便将他也收拾掉罢,此人绝不可留。唉。。。。。。

  诸葛亮早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一边建祭坛一边看刘备接应的人来了没有。

  看见江边一叶小舟飘来荡去,左右徘徊,诸葛亮的心是安定下来了。

  我们再来看周瑜。

  周瑜此时的心态很是有意思的,这一番动作表现看起来让人很不理解,他在想什么?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他此时的心态了。

  台湾的企管高层翁静羽有天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开车行到一半结果发现胸前有颗扣子松了,马上要掉的样子,她越担心就越弄它,越弄它就越出鬼,拨了两下就扯下来了。

  她的秘书和助理刚好又不在身边。

  于是她就把车开回酒店找到酒店的服务小妹说她的扣子掉下来了要她帮忙缝缝。

  服务小妹就帮她缝好了。

  翁女士穿上上车走到半路,结果她又发现其余的两颗扣子松了。

  翁女士叹了口气,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还是太少了。。。。。。

  做事用心的还是太少了,缝了一颗,你为什么就不检查其它的扣子是否有同样的问题呢?!

  此时周瑜的心态就是翁女士现在这个样子的,在江东危急的时候,还要自己一个年轻人站出来,没人才能扛住大局就算了。

  现在这些人能力平平,普普通通也就罢了,可做事的又没几个像样子的。

  外人不能明白自己的作战思路。周围的心腹自己看的中的人,在周围看了这么久难道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吗?!

  火烧难道不靠风向?烧自己?连个提醒的人都没有!

  更让人着急的是自己都喷了口老血,躺在帐篷那么多天还是无人能出来把这事提提,哪怕把自己心里的郁闷说说自己也宽慰些。

  可到最后还是人家外人诸葛亮看出来了。

  这江东尽是听话和心思各异的将领而无帅才,打仗还有些好手,可这连个机灵警醒的人都没有,以后江东的未来可怎么办啊?怎么办?

  什么都要自己操心!

  周瑜心中是很焦急的,连自己都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他都可能弄来东南风!真乃神人也,在才能上不能不承认自己是不如孔明的,内心深处他是很明白这点的。

  那么将来江东还有什么人能扛起重任?到那时还有谁能抵抗诸葛亮?!

  唉,尽人事听天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