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化茧 第十二章 战前准备

《三国之化茧》第十二章 战前准备

作者:昨晚床上闪了腰 字数:2905 书籍:三国之化茧

  第二天,刘备看着案几上用几张绢布写的所谓的移民方案,还没看内容他就被这字迷上了。

  只见字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从右往左从上至下读来,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正是正宗的颜体,颜真卿就不多介绍了,要不然各位看官就得打人了。前世廖化自拿起笔开始,学的就是颜体,一下就是二十年不间断的练习。靠着这一手,他在官场中来去纵横,才有了一番基业,令人唏嘘。

  刘备虽然是一大老粗,但还是读过几本书的,看了这书法,顿时有了再回炉学学的念头,他赶紧定定神,仔细看下去。

  只见条理分明,一看就懂,没有那些难懂的句子。看完整个计划,他是回味不已。

  忍不住再读了一遍,然后看向那什么细作宣传办法和安置办法。再一看其中的田地借贷条例办法。

  不禁为廖化的精细缜密和奇思妙想惊叹不已。

  刘备巴巴地拿起那张写了安置办法的绢布,指着上面,然后看着廖化。

  廖化眯着通红的眼睛笑道:“主公,这就是整个的全盘计略。还有一些细则。待我睡一觉,研究商讨后,就开始实施吧!”

  刘备笑呵呵的说道:“能把这个交给我保管么,我想收藏着。”

  廖化额上两下两滴大汗。“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啊!”

  刘备像捡了宝似的,将之收好用锦囊装好踹进兜里,嗖的一下就不见了。

  廖化一头栽在塌席上,昏睡过去。

  第二天,见刘备全力配合,要他干嘛他就干嘛的样子后,廖化也动了起来。

  首先跑到族长那里先告诉了老大人自己决定向刘备靠拢等成人后就出仕。与之详谈了一番原因。然后告知了对方移民的计划和目的。最后向族长申请了草药支援。廖象想了想后,点点头当即拍板,全力支持。

  家族力量发动,一下大的惊人,按着廖化单子上防治水土不服的方子(因为廖化实施计划日期在九月,所以防蚊虫疟疾的蒿草也写了上去)把襄阳周围的药材一扫而空,导致药材价格猛涨,刘表也惊动了,问询过后说是廖家新迁来的难民有些水土不服而且其他药材也没见涨价,于是也就没有过问了。

  刘备这边呢,他向刘表报了个到后,就派关羽选了四百脑袋机灵年纪不大的兵士送了过来。

  张飞抓紧时间练兵,一练就是三千,以前的老兵见张飞不时嘘寒问暖,还很少在营中喝酒,喝酒之后也不再打骂士卒,还给以前被打过的士卒赔礼道歉。都面面相觑,见一段时间后,张飞确实改了,还以身作则的训练,不时和他们交流改进营中的一些不良的现象后,张飞的威信慢慢建立了起来,张飞亦是越练越有感觉,越练越开心,和军营里的士兵感情反倒越来越深了。他还发觉了营中的几个人才,比如陈到。还推荐给了刘备,刘备高兴不已。

  另外刘备还派赵云汇合汝南的刘辟龚都,然后就留在汝南练兵,待命而动。

  而后几个月,廖化一边带着近千号人培训,一边带着他们到洞庭湖一带考察,练教结合。中间还回去组织了一次大丰收。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湖边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开了地就能收粮,这次丰收,红薯亩产约两千四百公斤即四十石,由于红薯培育好种苗后易大量推广,种有八千多亩,收获近三十二万石。玉米每亩产粮十石有余,种有近三千亩,获粮三万石有余,加上其他收获共计三十七万石有余!

  由于刘表当时为吸引流民订立的是三十税一制度,也就是农民收获分成十份,交给地主三份,然后地主将收上来的粮食上交百分之三十。由于这些地是借廖氏名义开荒耕种的,廖氏象征性的收了两份,上交了一份即三万七千石。当中卢县县令看着小小不到小半个中卢县规模的土地,产粮竟然赶上了约两个上县,近五个中县产粮量的报告时,瞪时目瞪口呆。

  不相信这个数据的他,亲自跑到税收官那看着堆成山,一车车拉不完一眼望不到头的送粮牛车车队时,事实将他震撼的嘴巴张了近半个时辰。

  吃了廖氏做的红薯粥和玉米糊糊,窝窝头,玉米饼后。县令挺着大肚子,放着屁,疯了似的跑向县府,他要上表,这是天大的祥瑞,天大的喜事啊!更是他的政绩!

  接着南郡郡守跑到粮仓查点后也疯了。当刘表看到这份报告时,他也呆立当场。接着喝了两碗玉米糊糊后,他问蒯越:“这什么玉米,红薯是廖化带新进流民引种的?”

  蒯越也是震惊的答道:“是啊!想不到这廖化在农事上竟有如此奇才,廖家总算是出了个大才啊!”

  “嗯,还写出了《千字文》整理出了《百家姓》,虽然姓氏只是粗排,但其影响力也是不小啊!廖家自我上任荆州后是第一批南迁靠拢的大族,一直都无人在朝堂任职,耕读传家,现在出了人才,我不能不照顾啊,异度,你到廖家祖祠问问,看廖化是否愿意出仕,就给他举孝廉后一个户曹参事吧。”刘表回想这么多年廖氏的支持,心里一阵感激,有心扶持一把。

  蒯越眼睛一眨,这是要重用的节奏啊,户曹自古就是重要部门,能以参事起步,可谓入了刘表的青眼了。而且廖象廖公不就是自己侄儿的老丈人么?

  “谨遵主公之命。”蒯越笑着答道。

  刘表拿着竹简笑着看了眼蒯越而后点点头。

  这天,廖化又带着学生们出门到了最远的靠近鄱阳湖的地方考察,他考察一方面是看地形看环境,一方面也是打听当地的大地主,然后记下来。逛遍了整个长沙郡,信息收集了一车木简。

  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鄱阳湖,廖化一阵感慨。后世还没这六分之一大呢。这里飞鸟成群。往南飞的大鸟都在这栖息,湖里还有许多野藕,野菜地,芦苇荡。要是船走上面可是会迷路的。

  沿着湖走了十里路后,廖化正准备回返,只听一阵铃铛声响起。

  廖化眼睛一眯。

  孙权刚刚继位,还没开始实施招揽。人才还没开始投效,现在估计还在长身体,读书呢。

  大权都在周瑜张昭一帮子手中,毕竟孙策刚死,不好闹的太过。

  再说廖化心中的那个人投靠孙权时,已经是208年的事了,那时赤壁之战都要开始了。

  此人是廖化心中必定要得到的人之一,现在完全来的及。不想在这碰到了,倒省了自己多跑一趟。

  廖化将队伍整好,慢慢向铃声处靠近。只见,芦苇中划出一条小船,船上一人对他们大声质问:“你等何人,为何靠近水寨?”

  “我乃襄阳廖化,廖元俭。今带学子游历至此,近闻江上有一好汉,披蜀锦,体挂铃铛。行侠仗义,替天行道,不想在此偶遇,相逢即是有缘。烦请通秉一声,廖化来访。”廖化高声道。

  “哦?汝等且在此等候,容我通秉。”这人说完一撑竹篙,消失在芦苇丛中。

  “先生,此人是何人,竟劳先生拜见?”廖化旁边出来一青年疑惑的问道。

  “叔至,天下英雄辈出,这人武艺谋略不在北面曹操帐中张辽之下,不可小觑。其尤其精于水战,主公帐下正缺此一员大将,不可错失啊!”廖化欣赏的看着青年道。

  原来这人是陈到陈叔至,从汝南跟来的刘备帐下的骁将,之前一直没发现,倒被张飞发现了。廖化知道后,就要了过来,此人精于练兵,曹操手下有虎豹骑,刘备手下也有这么一只类似的队伍,但还只是个雏形,现在被赵云带着。历史上这只队伍成形于陈到之手,最是擅长山地作战。

  廖化考察一段时间后,觉得他确实是个人才,不到三个月就领悟出了自己练兵的精髓,作为副手用实在是顺手,就把他留在了身边,很是看重。

  陈到很是稳重,听了廖化的话后心里很是好奇,但也没有多问。点了点头默默继续安排队伍的扎营事宜。

  过了近一刻钟,一炷香时间。只见一人头扎锦鸡鸡尾羽毛,额头绑一红布带中间有一枚铜像缝在上面,身穿蜀锦,手肘绑有铜套,腰间挂一对铃铛双手负在胸前站在船头出现了,那出场要多拉风有多拉风。

  廖化憋着笑,好家伙,看年龄也才二十刚过一点,整一个装必少年犯,谁把越他当回事,他表面越不在乎心里越重视你的那种类型。

  廖化等候船靠岸的这段时间整理了一下思路,不一会只见他灿烂一笑。

  “前方可是甘宁甘兴霸甘将军!”

  “正是在下,你就是最近名闻豫州的廖化廖元俭?”原来甘宁也听过廖化的名头,这次劫了商船回来后,正在往湖心岛水寨停靠,突然听到有一名自称廖化的书生来访,很是惊奇。也想见见这位小有名声的书生是个什么模样。可一看,对方乃一体壮的汉子,心中很是惊讶。

  “如假包换!”廖化在岸边揽手,对方顺势跳下船,听了这话,两人一起哈哈大笑。

  “将军真乃奇人也,也不怕我在林中埋伏捉拿于你?”廖化笑问。

  “一见先生,某就知道先生乃性情中人,就不要与某玩笑了。不知先生有何见教啊?”甘宁豪爽道。

  “将军爽快人,化就直说了,不过在说之前,化有一事想问将军。”廖化笑道。

  “请说”甘宁请到。

  “不知将军对刘荆州如何看?”廖化问道。

  “你是刘表派来的?”

  “将军为何如此问呢?”

  “若先生是刘表派来的说客,就请免开尊口了。”甘宁不高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