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有一座军火库 第一八八章 好主意

《我有一座军火库》第一八八章 好主意

作者:清河先生2015 字数:1788 书籍:我有一座军火库

  一个会议开了整整一天。这对于黑水寨而言,破天荒第一次。

  讨论的结果主要有两条:

  一是山寨的薪酬制度暂停,山寨主要收入用于养人。

  二是争取官府支持,要求地主减租。

  山寨的事情,文奎说了算。官府的事情真有些难办。文奎很清楚,要把后世的经验搬到元末来,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为了劳苦大众,再难的事情也要试着去做。哪怕碰得头破血流,也要和腐朽势力较量一番。

  文奎走进信州知府,孟非正在王道生处闲聊。

  孟非看见文奎,脸上生出了些许尴尬。他的耳朵被文奎打飞了,耳部的伤疤有些瘆人。

  想起自己和其其格已经是生米煮成熟饭,文奎恭敬地问候道:“叔叔!晚辈代其其格向您问好!”

  孟非脸上挂不住了,对于其其格的做法,全家人都很恼火,没有一个人愿意原谅其其格。难怪这段时间文奎落得个清闲,连其其格的养母都当她不存在!

  “对不起,我不认识其其格!”

  孟非拂袖而去,王道生连忙起身去送客。不一会,王道生从外面回来,文奎翘着二郎腿,正在悠闲地哼着小曲,品着香茗。

  文奎问:“孟非来干嘛?”

  王道生无奈地叹道:“还不是难民的事情?你进城时也看到了,成千上万的难民流离失守,从北方涌了过来,他们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信州府了。打架、偷盗、杀人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

  文奎不由心生些许感动。原来民间发生的事情,官府并非不知道。看来像王道生这样的官员真算不上一个坏人。

  至少,王道生能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里。这一点,他比尹力强很多。

  王道生在文奎的对面坐下,感慨地说道:“孟非今天来,是专门来和我讨论局势的。目前守卫信州的官兵不足一万人,全国爆发了十几处大规模的起义。小规模的战争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现在,我就像坐在火山口一样,随时会被喷簿而出的烈火烧成灰烬。”

  “是吗?”文奎不禁笑了:“连老谋深算的王知府都看不清局势?”

  “唉,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呢?!那些起义军虽然都是穷人出身,他们除了抢官府,也抢穷人啊,甚至于连庙宇都不会放过。说不定哪天,我这脖子上的脑袋就保不住了。谁叫咱是朝廷的人,拿的是朝廷的奉禄?”

  来自后世的文奎很清楚,王道生说的是大实话。朝历朝代的起义军,风起云涌,刀光剑影。口号提得很响,遭殃的人当中,也包括穷人。

  正如一位词人所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眼下的文奎就是想找王道生商讨这件事。如何解决成千上万流民的吃饭问题。至少不要发生饿蜉千里,百姓相食的惨剧。

  眼见文奎一直保持着沉默,王道生也猜到几分,问道:“文奎老弟此番前来,难倒也是为了此事?”

  文奎苦笑道:“还真让你说对了。”

  于是,他把南山村的黄锦堂涨地租的事情说了一遍。王道生也知道,在这个土地私有制的时代,地主根据市场行情涨地主,地方官员还真的很为难。

  因为土地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王道生抓耳挠腮地问道:“不知老弟有何良策?”

  “办法倒是有,需要王兄的支持。”

  文奎如此这般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王道生被他说懵了,有些痴痴地问道:“你这样办也行?”

  文奎当然不能告诉他,自己是穿越客。已经体会过土地革命的成效了。搞土地改革,当然是破除封建地主利益籓篱最好的招术。

  “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没有了。”文奎答道:“这些狗日的地主,仗着自己有土地,便世世代代躺在土地的温床上,吸取老百姓的血汗。而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说,是他家的土地养活了佃农。试问,这土地是他家里的吗?不是!有的是靠买来的,有的是靠开荒,还有的是靠军功赐封。土地原本就在地球上。没有地主,土地仍然存在。所以,我想在信州府搞一场革命,平均地权,把地主的地平均分配给老百姓。如果胆敢拒绝,就把他们拉出去杀掉!消灭地主,解放农民,社会不但不会乱,还会更加稳定。不患贫,只患不均。农民之所以会起来造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饭吃了。而没有饭吃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土地在私人手里。”

  别看王道生饱读四书五经,说起孔孟之道一套套,文奎的理论提出来,他还真的接受了。因为文奎的话一针见血,洞彻社会弊端。

  让一个老学究和来自七百年之后的灵魂对话,原本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以前,王道生认为百姓造反,是大逆不道,是不忠不孝,是反贼刁民。文奎的说法最简单,百姓造反,就是因为没饭吃!

  活不下去了,有人振臂一呼,全国便风起云涌了。

  “文奎老弟呀,你的说法我认可。但是要实现起来,真的很难呐。你想想,要是我放纵你,由着你在我的辖区里乱搞什么土地改革,朝廷要是怪罪下来,我该怎么办?”

  王道生差点就要哭起来了,仿佛文奎要搞的对象不是地主,而是他自己。

  文奎风轻云淡地笑道:“我知道你很为难,但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你的麻烦。”

  “什么办法?”

  “试点!”

  “试点?”

  “对,试点!”文奎充满自信地继续说道:“我想拿南山村的黄锦堂当作试点,先拿他开刀。这样一来,打击的面较窄,而且他这幺小的人物,不可能手眼通天到朝廷吧?如果他告状告到你这里来,你装聋作哑,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可用。等南山村搞成功了,我们再一个村一个村地接着搞,一直搞到这些地主害怕。当然,我们也不是要抢地主手里的田,而是规定他们的地租,不允许他们乱涨地租。这样一来,你的阻力就小了,并不会对你个人造成任何影响。”

  王道生高兴地说道:“这个办法倒是可以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