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腔 第二十一章 试水

《官腔》第二十一章 试水

作者:葫芦斋主人 字数:2061 书籍:官腔

  一秒记住【.la】,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一觉醒来,天色初亮。

  “咣!咣!咣咣!”刚刚起床,杜远舟便听见外面建筑工地的噪声。

  站在旅馆的窗前,看着不远处的工地上,机器轰鸣,许多农民工如忙碌的工蚁一样忙上忙下,场面恍若前世。

  从古至今,三教九流,谁最苦?百姓最苦。有一位诗人说得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似乎是一个恒古不变的道理。

  虽然现在如名义上已是工农阶层主宰的社会了,但百姓真得全部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吗?未必。

  这个时代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显然多是胆子比较大的人。毕竟刚刚经历十年动乱,如果没有一定胆量,生活实在没办法,大家绝对不敢出来打工,因为专政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可是,很多人虽仗着胆量出来打工,也只能干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赚最少的钱。即使这样,很多农民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还是经常拿不到工资。

  到了二十一世纪,类似农民工讨债事例也不鲜见,甚至黑窑工奴事件也接二连三被曝光,可谓惊世骇俗,让人难以置信。

  唉!社会公平吗?可能公平吧!但这种公平是一种相对的公平,不可能绝对的公平。譬如权贵与权贵之间、平民与平民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公平,这种公平建立双方实力相当的基础上,而绝非法律层面的。

  “呵呵!真是杞人忧天。自己又不是救世主,自然管不了那么多,尽管努力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人,照顾好自己所爱的和爱自己的人就可以了。至于其他人,如果有能力的话,能帮多少就帮多少,一切顺其自然吧!”杜远舟不由得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转过身,看见刚刚进入卫生间洗漱的陈乔元,暗暗地想道。

  昨天一直忙到中午,大家才将大部分山货搬到仓库内。周南一定要尽一点地主之谊的,于是在卸完山货之后,就去野味馆吃饭,吃完饭,又在那里聊东聊西,这一来二去,就到了下午两点多。

  然后,周南又带着杜远舟几人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商量一下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山货。晚上就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了下来。

  本来周南还想让杜远舟和陈乔元到他那里去住,他和周北租的房子,足够宽敞,放上两张床,多挤两人绝对没问题。

  但杜远舟没有同意,毕竟大家都是他带来了,如果他和陈乔元走了,却将其他人扔在了旅馆里,有些说不过去。

  看见大家起床了,杜远舟便带着大家在附近找一个小吃店,叫了油条豆腐脑,还有面条。

  等大家狼吞虎咽吃完早餐之后,便用货车将半车山货拉到市场边上的空地处,然后一袋袋卸下来。

  这十来平方米的空地,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大,也是昨天下午向其他商贩好不容易租借来的,不然市场周边根本没有空闲地方,位置稍好的地方,都早已被人占用了。毕竟这年代来特区做生意的人也不算少了,相比其他地方,不仅赚得利润高,而且有货根本不愁卖。

  等卸完货,杜远舟便找了一张一米多高的硬皮纸和一支大头笔,在最上面一笔一划写了五个大大的大字“卖东北山货”,然后在下面用小一号的字工工整整写上木耳、松蘑等山货名字、价格。

  在昨天下午的时候,杜远舟早已经买好了一些笔、纸、钱袋、台秤、塑料袋等卖货用得上的东西。当然,如台秤、纸笔一类的东西,野味馆也有,本来借用一下就可以乐,但杜远舟想了想,还是买了一些,毕竟这山货买卖是一件长期的事儿,总不能一直免费用人家的吧!

  至于价格,杜远舟和陈乔元他们早已商量好了,任何山货都比市场价每斤便宜一元钱,如买得多还比可以便宜一些。例如纯野生木耳市场价是一两七元钱,他们就六元一两,十五斤三两。

  上午八点多钟,路面上的人渐渐多了,市场也开始热闹起来,一些卖菜的小商贩一边忙着整理摊位上的货,一边不时地大声吆喝着。

  今天第一天摆摊,只有杜远舟、陈乔元和周北,还有司机毛大坤帮忙,至于其他司机和雇来押车的两个人,吃过早晚就赶回锦城了。毕竟人手暂时不用那么多,让人家留在特区一天,就要给人家一天工钱,吃喝拉撒睡同样要花钱,这绝不是一笔小费用。

  后来陈乔元一说,杜远舟觉得有道理,便立刻同意让他们回去了。至于毛大坤,是陈乔元的表亲,绝对信得过,另外也确实需要一辆车来回运货,所以就让他留了下来。

  其实,留下毛大坤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由于野味馆那边需要有人照顾,因此周南平时根本帮不上多少忙,即使算上周北,杜远舟他们也仅仅三个人,这样毛大坤不开车时就可以帮得上忙了。

  眼看周围人来人往,却无人问津。不仅陈乔元着急了,杜远舟也有些急了,仔细观察一下周围,立刻发现了没有人上前问价的原因了。原来他们摊位本来就很偏僻,在加上山货只打开了袋子口,还没有吆喝,自然很少有人注意了,尤其他们还陌生的面孔,没有回头客。

  “纯天然长白山野生木耳,六块钱一两,六块钱一两,便宜卖了……”想通了问题,自然就想到了解决办法,陈乔元开始放开胆子,扯着嗓子,和其他商贩一样,大声地叫卖起来。

  杜远舟和周北也没闲着,在地上铺了几个大号尼龙丝袋子,将原来只打开袋口放着的山货全部倒了出来。而陈大坤又从车上搬下几袋子山货,堆放在地摊后面。这样看起来,一下子比其他摊位抢眼了许多。

  经过这一顿折腾,他们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

  “小伙子,你们这么多木耳,都是野生的?怎么卖呀?”听到吆喝声,一个五十多岁穿戴比较讲究、头发有些微白的老太太,溜溜达达地走了过来。她一边用手拿抓了把木耳,一边问道。

  “千真万确,大姨,这绝对是长白山纯野生木耳,你看看这色泽……这都是我们从老家运过来的,你听听我们口音你就知道了……”周北赶紧上前答话,一边故意扯着嗓门大声解释,一边将先前泡好的一碗木耳递了过去。

  他这么一嚷嚷,周边的人也都听到这些山货全部从长白山运来的了,立刻有几个中年妇女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la观,跟官网同步更新.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十一章 试水)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