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回明朝当暴君 第46章 还有谁要辞职?

《重回明朝当暴君》第46章 还有谁要辞职?

作者:牧童骑神牛 字数:1905 书籍:重回明朝当暴君

  崇祯满肚子的火气,每天听到的都是哪里哪里又缺少银子了,哪里哪里又发生水灾旱灾了。

  这些大臣只知道开口要银子,却从没一个大臣给出个主意,怎么赚银子。

  崇祯看了看诸位大臣道:“既然你们都没有主意,那朕就给你们出一个主意,列为臣工觉得怎么样?”

  听似亲切带关怀的话,大臣们却觉得皇上这是话里有话,纷纷低头,害怕被点到名字。

  崇祯缓了缓道:“朕听说,王化吉大人爱好收藏,且对收藏品颇具慧眼,不仅如此,朕听说你藏品颇丰,不知此事是否属实?”说完这话穿着乞丐装的崇祯皇帝把目光望向了大学士王化吉。

  此时的王化吉像被泼了一盆凉水,突然就定住了,有好几秒的时间不能够反应过来。

  家里有藏品这件事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并且平日里王化吉为人低调,从不张扬。他是打死也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会知道自己有藏品。

  王化吉还是崇祯皇帝继续问下去,便主动开了口,出班道:“臣家里确实是有些藏品,不过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家之物,并无什么名人所留之物,并不值什么银子。”

  崇祯道:“不知各位是否听说过一个《此地无银300两》的典故?”

  崇祯没有理会王化吉,继续道:“古时,有一个叫张三的人,把银子埋藏地下,又害怕别人来偷,于是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居王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王二不曾偷”。

  大臣们听后皆是纷纷大笑,有些甚至笑得都趴到地上去了。

  崇祯讲完这个故事以后,道:“诸位以为这个叫张三的人何以为此啊?”

  巡抚杨元道:“臣以为此人实在无脑,既然不想让别人知道,又为何要写下此地无银三百两,这和贼喊捉贼有什么区别?”

  礼部尚书道:“此人实在愚蠢!顽固不化,不知变通!”

  崇祯道:“不错,埋下银子的张三固然愚蠢,可是王二又何尝不是如此,那么朕就不明白了,究竟是张三愚蠢还是王二愚蠢?”

  诸位大臣皆是不语,被崇祯皇帝套路了一次,纷纷羞愧的面红耳赤。特别是大学士王化吉更是羞愧的要钻到地下去了。

  场面气氛陷入尴尬,没人在说话,崇祯拍了拍手,几个太监抬出了一件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崇祯从系统里面用魅力点兑换出来的,崇祯准备用他们大做文章。

  现代人对这东西丝毫不陌生,可是几百年前的大明朝却没有人见过这些东西。

  大臣们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哪里见过这些玩意,别说是没见过,就是听也没听说过呀。

  第一件物品是一件现代常见的镜子,高:170公分,宽60公分。几乎与真人等同,其制作工艺也是利用现代的最先进的技术。

  这间物品刚一亮相,就亮瞎了大臣们的眼睛,与真人等同,完全呈现其貌。当几位老臣看到自己镜子中的样貌,纷纷捂住了老脸,不忍直视。甚至让他们产生幻觉。

  “诸位大臣,你们不是喜欢搞收藏吗?你们给朕估一个价,看一看朕的这件藏品是否入的了诸位的法眼。”

  有大臣动了心,却未敢说出口,直愣愣的看着镜子中猥琐的自己,那一刻没有一个人不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渺小。

  什么尚书,什么太师,什么巡抚,此刻都显得那般微弱无力。眼前的这面镜子,不是镜子,倒是像极一面照妖镜,让他们无处可躲,无地可藏。还未等崇祯一一问话,每人都现出原形,心里防线已经动摇。

  这时崇祯皇帝的这身装束,呈现在这面镜子面前,反倒更加亲切更加妥帖。

  “王化吉,王大人,王大学士,你博学多才,说一说朕的这件藏品与你家里的那些藏品相比,是朕的藏品略胜一筹,还是王大人家的那些藏品更佳呢?”

  崇祯的问话分明是话里有话,此刻无论王化吉如何回答,都得不到好处,于是便道:“回禀陛下,臣愿意为国出力,捐出家父穷其一生的所有藏品,臣定当以万死之躯报效朝廷,报答先皇和陛下的知遇之恩,臣…”

  王化吉再也说不下去了,开始抽噎起来,一想起王姚龙的下场,整个人都要晕倒过去。

  “罪臣近日身体状况愈发不如从前,臣望陛下开恩,让臣告老还乡…”

  王化吉此话一说,众大臣纷纷傻眼,其实王化吉只不过是看起来来,真实年龄不到四十。居然说自己要告老还乡,让大臣们费解不已。

  崇祯但也爽快,道:“朕准了,王承恩明天去王大人家里拉东西…”

  “朕就要问了,除了王大人以外,还有没有要告老还乡的,都到朕这里来报名。”此时的崇祯的态度已经有了几分严厉,没有人再敢乱加揣测。

  王化吉原本以为崇祯皇帝会念在其父是老臣,而给他一个面子,没想到崇祯皇帝却借坡下驴一口答应下来。

  此时王化吉真的进退两难,不知道如何是好,不但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且有些不知所措。

  若是平日里人缘好的,或许还有同僚为其说情,可是并没有,竟然都闭了口。真是墙倒众人推啊,王化吉突然间有了一丝悲凉之感,眼神瞬间变得有些迷离起来。

  见大家气氛都已不大好,崇祯顿了顿道:“列位臣工,怎么了,是昨夜没有休息好吗?朕这里有好几瓶六味地黄丸,说不定正好符合尔等的病症。”

  崇祯又继续挥了挥手,道:“这是朕的第二件藏品,请列为臣工们给鉴赏鉴赏。”说完又命太监抬出了第二件物品。

  第二节物品是一辆自行车,光是那造型,呈现在这古朴典雅之大殿内都显得格外突兀,别提是否见过,就是做梦也梦不到。

  话说末代皇帝溥仪第一次见到自行车时,便非常喜欢。不仅仅是溥仪,当时北京城的贵族都在狂热的追求着自行车。并且溥仪为了学骑车,花费了一百银元请了一个老师来教自己骑车。最为疯狂的是居然让人锯掉了紫禁城部分宫殿的门槛。

  民国初年的中国许多人都未见过自行车,更何况十七世纪的明朝。

  见到这辆油光发亮自行车,大臣们纷纷开始猜测这究竟是何物,有人说是铁马有人说是西洋车,更有人说这是不祥之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