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回明朝当暴君 第3章 裁撤驿站的争论

《重回明朝当暴君》第3章 裁撤驿站的争论

作者:牧童骑神牛 字数:2292 书籍:重回明朝当暴君

  无论你多么不容易,都要明白,什么的苦需要自己去体验。

  生活的难需要自己去承认,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风顺,也休要想一帆风顺。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有人来,有人去,有人笑有人哭。也有人愤愤不平,有得意的,有失意的。体验留给自己,评价留给别人。

  生活一半来自于现实,一半来自于想象,那个你最爱的人来自于心灵深处,来自于和你一样的星球。

  每个人都在构建自己的江湖,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而活着,用自己的梦想实现别人的理想。

  王振明的家门口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通向未来,小的时候,经常从那而过,路变了,人变了,景色也不同了。家乡不见了。

  吃一个鸡蛋不算是梦想,但小的时候不容易,什么都不容易。生活很不容易,每天都很艰难。就像是一场生存之战。那些只是想要银子的人是没错的,哪怕是文邹邹的文官,和酸溜溜的读书人有这样的想法都是没错的。

  官场之上,不容易,有上司压着,有时喘气都困难。但这并不能代表,更不能说明生活都是糟糕的,只不过很难说清楚而已,其中必定有苦有乐。

  北方建奴刚刚消停下来,朝堂之上却又为了该不该裁撤驿站之事开始了争论。

  三位来自未来的教授,已经待命,等待着王振明的接见。或许他们能够为王振明解答一些问题,一个无关自身利益,置身于局外的人或许会更加的公正。

  就像小时候讨论“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这个话题一样,皇帝让百官分班左右,此刻议题却变成了,“裁撤驿站有益和裁撤驿站未必有益!”

  大臣们分班站立,拜了皇上以后,却是犹豫不决,不知是站立在哪一边,并无自主见,只是一味的跟风站队。

  这就很明显了,觉得有益的站立的后面大多都是平日里所交好的朋友,觉得无益者同样也是平日所交好者,大多数人选择的不是议题,而是朋友。

  王振明看到此情此景,有些不悦,道:“尔等如此跟风站队,是何居心?尔等是否摸着自己良心,真正为朕的大明所考虑过,为江山社稷考虑过?”

  此话一说,又有不少了从左边移动到了右边,同时也有几个人从右边移动到了左边。

  给事中刘懋是极力建议裁撤驿站的,甚至第一个发言道:“臣认为如果裁撤驿站,不但能禁止官员们揩国家的油,还能因裁掉了驿站工作人员而节省数十万两银子的财政支出。”

  此话说的有理有据,不得不让人佩服,以官员揩油为例子,可谓好杀伤力及大,大家都看了看皇上的脸色,见皇上并没有立即表态,于是也没有马上做出反应。

  直到崇祯象征性的点了点头以后,大小官员这才跟着点起头来,表示确实是这样。

  关于裁撤驿站的原因,起初却和一个官员娶小老婆有关。

  毛羽健考中进士,由知县升为御史,调入京城,于是养了二奶。

  没想到,有一天老婆突然从老家到京城来捉奸,被抓住的二奶被她打个半死,一贯怕老婆的毛羽健也被罚跪一天一夜。

  跪得两个膝盖红肿的毛羽健开始不明白,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婆为什么来得这么快?

  想着想着,他忽然眼前一亮,明白了老婆回京的快速通道就是因为设立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驿站。

  于是,他认为自己的这场无妄之灾都是驿站惹的祸。他恨透了这些大大小小的驿站,便上疏崇祯皇帝,废除驿递制度,撤销各地驿站。

  这个荒诞的建议,让人啼笑皆非。

  有言官道:“朝廷财政困顿,从天启末年到崇祯二年二月,延绥、宁夏、固原三镇兵饷已积欠整整三十六个月!士兵因无衣无食大量逃亡。国库空虚已是事实,故此臣以为裁撤驿站及其妥当!”

  有同意的就有反对的,但是后世大多把裁撤驿站导致大量驿卒失业以及后来的李自成造反联系在一起,王振明却觉得这有点太扯蛋了,以为并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驿站系统的裁撤,使得在米脂郊外银川驿当驿卒的青年李鸿基下岗失业,最后无以为生,只好前去投奔自己的舅舅。驿卒李鸿基的舅舅,正是大名鼎鼎的高迎祥,而这个驿卒李鸿基,就是后来推翻明朝,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闯王李自成。

  一念及此,虽有些后怕,崇祯皇帝已经知道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了,但是不管怎样,他不会裁撤驿站,即便是没有李鸿基变成李自成这档子事儿,他也不会裁撤驿站。

  裁撤驿站的危害,是战略性的。因为驿站作为当时沟通天下、传递讯息的唯一一个相对健全的官方渠道,一旦裁撤,中央与地方就会失去相互联系的一条重要纽带。

  历史上,驿站系统被裁撤之后,朝廷的政令不能正常传达到地方,而地方的公文奏疏也不能如期或者安全报送朝廷。整个大明朝廷的运转,都出现了上下沟通不畅的问题。

  后来,崇祯皇帝认识到了裁撤驿站是个错误,逐步恢复了一些战略要地的驿站系统,但是为时已晚,中央朝廷因为驿站系统的消失,而逐渐失去了对天下州府的掌控。

  “陛下,臣兵科给事中许国荣反对裁撤驿站。臣以为刘懋所言,实乃误国之论。太祖设置驿站,为的是沟通上下、连接南北、传递军情、移送公文,本非为营利而设。一旦裁去,每年虽可省银数十万,但朝廷上下沟通不畅,军情传递受阻,滋生的弊端则远超数十万银钱所值。如今驿站或有靡费之情弊,然则决不可因此而废弃。臣请陛下三思。”

  班列之中,又走出一人,上前跪地行礼,然后大声说道:“臣督察院御史姜思睿启奏陛下。”

  崇祯道:“请讲!”

  “刘懋所言,实在荒谬绝伦。祖宗设立驿站,所虑之深远,所谋者远。遍设驿递,以其笼络草莽间强有力之人,使之肩挑背负,耗其精力、销其岁月,糊其口腹,使之不敢为非。若裁撤驿站,天下数十万驿卒,一朝失业,无以为生,朝廷如何安之?若其沦为盗匪,朝廷又该如何平之?安之又平之,所耗之银,又何止每岁六十万两耶?故此臣以为,驿站虽有弊病,但却决不可妄言裁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时间气氛被彻底点燃,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纷纷表示确实说的再理。

  孙承宗、徐光启、李国等纷纷表示不可裁撤驿站,贸然裁撤驿站此乃是因小失大,最终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最后崇祯又把目光转向了三位教授,道:“三位博士怎么看?”

  三人相互一视,心领神会,道:“我们也都认为贸然裁撤驿站实在不妥!”

  这时崇祯皇帝露出了满意的表情,再也没有人敢提出反对裁撤驿站之事。

  崇祯道:“诸位大臣,爱卿!皆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朕实在是欣慰不已!”

  “朕…以为驿站万不能裁撤,不但不能裁撤,朕还要多多增设驿站,不过所多耗费的白银,朕已经有了来路!”

  听皇帝这么一说,众大臣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特别是主张裁撤驿站的大臣无一不觉得惊呆不已的,不但不裁撤驿站,还要增设,崇祯皇帝究竟要做什么,再没人猜透。

  崇祯道:“诸位大臣,此事就到此为止吧!若是今后再有人提出裁撤驿站之事,就休怪朕不给情面!”

  话已说到此,众大臣纷纷俯首拜君,不敢再多言一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