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梁仕容传记 998章 真实与不真实

《梁仕容传记》998章 真实与不真实

作者:洪韵 字数:956 书籍:梁仕容传记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极乐世界走到极点,证到这里。实是得道了,证果了。

  《维摩诘经》最后第三十二位是文殊菩萨,暂且不谈,这是第三十一位菩萨,到头了。

  真学佛是真现实的,一学佛就要得果,以成佛为究竟,不然学他干嘛?成了道证果就叫乐实,到了实际理地。

  乐实菩萨说,真实与不真实是相对的,真得了道证果的人,连果都没有,没有一个实际的道,何况假的道?

  真都不存在,哪里还有假呢?

  这才是真,假名为真。你觉得自己得了道,那就是神经病。

  一个学问真好的人,对人都很平和的没有脾气,“学问深时意气平”,不像我老是骂人。

  其实我有时讲话很急又大声,像是说,你这还不懂啊!是恨铁不成钢,并不是真骂人。

  真得了道的人,怎么还会装出得道的样子?如果有一副得道样子的人,这种人你千万不要去信他,他那个道是黑漆漆的隧道,不是明亮亮的真实大道。

  为什么呢?因为道非肉眼所能见,是智慧的眼才看得见。

  那智慧的眼在哪里?菩萨塑像常见在眉心有一只眼,你见过哪个人长这样的眼?

  除非是开刀来的。这一只眼真有没有?有的,是进去在间脑神经那里,智慧高了,智慧的眼就开了。

  京戏中诸葛亮的徒弟姜维,他的脸谱就是在脑门眉心上画了个太极图,就说明这人一脑子的聪明。

  佛菩萨塑像的这一只眼,代表的就是智慧之眼。这是表法,表达法的意思。

  见道是智慧的眼才能见,将来你们出去说法,讲到《楞严经》见道的一段,你可以引用《维摩诘经》这一段,这样说法就灵光了。

  这慧眼既看不见又无所不见,有智慧的人,什么东西一看就懂,那个笨人看一百遍也不懂。

  记忆不是智能,思想也不是智慧,智慧是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想都不要想就通了,用不着加以思想的。

  要考虑一下才懂,就已经是后天的聪明,不是智慧。

  智慧也不是直觉或灵感,灵感仍然是意识境界,所以“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换句话说,真得道的人,无得无不得。

  因此你就懂了,《金刚经》中须菩提对佛说,佛啊,你许可我证得清净梵行,因为我了不可得,所以你才许可我证得清净梵行。

  本品是很严重的,是这一本经的中心!已经有多位菩萨连续作了报告。

  《楞严经》上也有二十五位菩萨把他们修行的心得作了报告,叫作二十五圆通法门。圆通就是说一门深入,只要这个门进去了就统统到了,随便哪个门进来都一样。

  有人问过一门深入,这样叫一门深入,懂了吗?

  本经的三十一位菩萨所报告的,也是一门深入,只要一门进来了,就入了不二法门。

  不二就是一,你说我要修道该不该剃头发?不二法门,剃与不剃都一样,你剃头发可以悟道,不剃也可以悟道。不悟道时,留发不悟道,不留发也不悟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