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贞观风流 第二十二章 为词正名

《贞观风流》第二十二章 为词正名

作者:胡田六月即飞雪 字数:3498 书籍:贞观风流

  文会,大都是文人墨客饮酒作诗,或者是切磋学问的聚会。不过曹宪举办文会的目的,却是为了考核年轻学子,提携后进俊彦。故而,曹宪宣布开始后,众人并不像普通文会那样踊跃发言。再加上刚才被金浩的事情震惊,大家反而正襟危坐,倒像是在学堂一般。

  曹宪虽然年纪大了,却不是拘泥于形式的人。见众人显得很拘束,气氛很不活跃,想了想对张焕招招手,张焕起身走上前去。

  曹宪微笑道:“前日听曹岩说起,你对茶之一道见解十分新颖,今日备下了茶具,可否让我等见识一番?”

  张焕也微笑道:“曹大夫有命,学生自然遵从。”

  曹岩听了,吩咐下人摆上了器具。张焕一看,虽然器物不全,不过也勉强可用了。因此时喝茶,都是把茶叶碾碎了,制作成茶团。张焕特意交代了,今日取来的是散的碧螺春。

  张焕令人用上好木炭烧起了小火炉,又命人就近去山泉汲水。借此空闲,将那日和曹岩来阶所说的茶道,再次娓娓道来。张焕今日依旧一身白色儒衫,一脸淡然微笑,举手投足间颇有名士风采。

  不久,两名仆人取来了山泉水,在火炉上迅速烧开了。张焕取了几只精致的茶杯,又取了一瓢滚水。水稍稍凉下来后,倒入茶杯后,不久又将水倒掉。

  “此谓‘烫杯’,乃是为了让茶叶的清香更好地发挥。”

  随后张焕取了茶叶,却放入了半块竹根雕刻的小葫芦中,那小葫芦大头挖了个小洞,蒙了一层均匀的纱布。张焕将水倒入,冲洗了一遍茶叶,这才将茶叶放入杯中,加上了滚水。不一会,茶叶缓缓下沉。张焕见这杯茶捧给了曹宪,又如法炮制了几杯分给来跃等人。

  几人端起杯子,见这杯碧螺春颇有雪花飞舞,叶底成朵之意,看一眼已经心旷神怡,齐声赞叹。

  曹宪先品了一口,轻声赞叹:“齿颊留香,余味无穷啊!果然比那煮茶好了许多。”

  来跃等人也相继饮了,各自赞叹不已。

  曹宪笑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叔珩啊,人也不算太多,给大家一人品尝一杯吧。”

  张焕答应了,换了茶瓯,依法泡了一壶茶,给众人分了下去。众人一来稀奇,二来这茶确实比煮茶好喝,一杯下肚,就有人过来讨要第二杯,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曹宪见气氛活跃,捻须微笑,朗声道:“诸位喝了好茶,也要做出好诗才是啊!今日不妨先以茶为题,做几首诗词如何啊?”

  众人闻听,都安静下来,回了自己座位思考起来。

  曹宪微笑品茶,眼光却一直留意着曹岩,来阶和张焕这几人。曹岩和来阶还在沉思,张焕已经提起笔,下笔如风。

  ‘潇洒荐冰盘,满座暗惊茶香。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得知?草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留取酒醒时刻,助茗瓯春色’。

  这次张焕再不藏拙,所用字体乃是瘦金体。洗完后轻轻吹干墨迹,起身捧着放于曹宪案几上。

  曹宪一眼先看见那字体,已经吃了一惊。这字体铁钩银划,瘦直挺拔,如同刀砍剑刺一般,前所未见。

  “这字体,从何而来?”曹宪一脸惊讶,来跃等人也都凑了过来观看。

  “学生家贫,买不起纸张,无奈之下用蕉叶等物练字。蕉叶滑润,因此不得不加大力气书写。久而久之,就练成了这笔书法。”

  曹宪叹口气,这书法看的出来已颇具神韵,显然是习练多日了。这张焕,真是让人惊喜良多啊!

  欣赏了一番书法,曹宪等人才开始看内容。一看竟然又是词,而且意境也很不错。

  赵夫子看完后,微微摇头:“张焕,这词毕竟是小令,还是多在律诗上下功夫才是啊!”

  张焕点头称了谢,却不赞同:“夫子此言,学生有些不同看法,还望夫子不要见怪。”

  赵夫子眉毛一轩:“说来听听。”

  “学生认为,不管是诗还是词,都是一种文学形式罢了,都是用来表达某种事物内涵,或者某种感情的。既然如此,只要准确表达出了内涵,什么格式就不重要了吧?”

  张焕这话也是他的心里话。词,始终是要大放异彩的。既然如此,自己不妨将它先推广开来。一来提前让词进入主流文化,二来自己也有私心,想博个大好名声。

  张焕这几日思考良多,这次金浩暗下黑手,依仗的自然是身份。金浩是县尉之子,而张焕只是个穷士子。若非自己运气不错,又靠庙会名声鹊起,得到曹宪帮助,只怕死了也就白死了。

  张焕以前自己总想着,搏个名声,借此中个举,然后娶几个情投意合的美女混日子过。这件事也让他幡然醒悟过来,这次金浩只是个县尉之子,就敢下黑手,下次再来一个官阶高点的,自己如何抵挡?远的不说,漕运使候思齐,就是必须要面对的。

  这个时代,名声往往比官职还重要。自己名气越大,得到的助力越多,对手也不敢轻易下黑手。鉴于此,张焕决定将诗词之争闹大点,引起天下皆知。而且自己也有把握,将‘词’全面推广,达到和‘诗’对等的地位。

  张焕深知词的发展历史,知道如此一来,自己必然成为文坛大家。再加上那手瘦金体书法,将来成为文坛宗师也未可知。即使不做官,想必也没人敢轻易动自己。

  可以说,此时的张焕,说白了就是胸无大志,只求小富即安。至于后来,事情的发展却不随张焕的意思,因此不得不卷入纷争,甚至牵动天下风云,却不是他此刻可以预料的。

  曹宪将他这几句话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不管是诗、还是词、赋,都是表达事物内涵或者某种感情的,只是格式不同罢了。曹宪本来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词的作用,这下心里更是肯定了许多。

  笑了笑,曹宪问道:“你们怎么看?”

  赵夫子遇见学问问题,就有些傻气,也不顾尊卑,抢先道:“陆平原曾说过‘诗缘情而绮靡’。词,却大都表达相思之意,难等大雅之堂啊!”

  赵夫子所说的陆平原就是西晋大文学家,大书法家陆机。陆机这话的意思是说,诗用来表达主观情绪,因此华丽而细腻。此时的词,也确实都是表达一些男女爱情,就连张焕那几首词,也都是如此。因此,赵夫子才重诗而轻词。

  来跃和王钰也都点点头,很是赞同赵夫子所说。

  张焕再次摇摇头:“学生不敢苟同赵夫子所言。学生愿意作几首词,证明词和诗一样,也能华丽细腻而且豪迈大气。”

  曹宪还是笑了笑:“既然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张焕回了座位,一边思索一边磨墨。妙玉一直没说话,这时上前接替他磨墨,两人相视一笑。曹宪见了,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张焕也没思索太久,就开始书写起来。妙玉在边上,看得真真切切,一双妙目满是赞赏和情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观看秋月春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首破阵子,就连张焕这样清淡的性格看了,都有些热血澎湃,更别说曹宪等人了。曹宪读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时,心胸澎湃不已。自己历经两朝,都深得皇帝看重,如今退隐江都,虽然两鬓斑白,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无遗憾了。这首临江仙,慷慨悲壮,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同时又给人一种心境淡泊宁静,淡然看待成败的寓意。

  “好!好!好!叔珩大才,老夫都自叹不如啊!这词之一道,自今天起,必然名扬天下,再不复‘诗余小令’之名了!”

  曹宪连声陈赞,来跃几人也是一脸惊诧赞叹,使得众学子十分惊讶,都停了手上的笔,看了过来。

  曹宪哈哈一笑,对妙玉说道:“妙玉姑娘,请把这两首词配了乐唱出来吧。”

  这破阵子,本来就出自《秦王破阵乐》。妙玉十分熟悉乐曲,稍微一思考,抱起琵琶调试了几下,就轻弹起来。琵琶声初始清脆,有如珠走玉盘,忽而音调一高,有如疾风骤雨,扑面而来。妙玉清越的歌声响起时,琵琶声再次转为高昂,有如飞石击碎池水,又如千军万马齐举刀枪厮杀一般,令人胸中热血沸腾,恨不能即刻上马杀敌!

  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妙玉的声音也带了一丝悲怆。曲终之时,妙玉微微一声叹息,随手在弦上一拨,声音袅袅不息。

  众人中有懂乐理的,为妙玉的琵琶技艺和歌声赞叹的同时,也为这首词的慷慨激昂折服。不懂乐理的,更加留意这首词,虽然大多数学子都不擅长作词,不过也被这首词的深深吸引。

  曹宪首先鼓起掌来,众人回过神来也都鼓掌赞赏。赵夫子虽然迂腐了点,却也是正直君子,见到这两首词,已经改变了心意。这时也起身鼓掌,一脸微笑。

  曹岩叹口气:“来兄,以后有叔珩在,我等怕是只能争夺第二了。”

  来阶点点头,一脸同感。

  张焕取了杯茶,过去递给了妙玉。妙玉微微一笑,接过来慢慢细品,心里却想着临江仙如何配乐。

  妙玉喝完茶,将琵琶给了钱兰儿,自己拿过了萧,呜呜的吹了一段。“兰儿,这段乐曲记住了吗?”

  钱兰儿点点头:“记住了。姑娘让我伴奏?”

  妙玉点点头,示意她试试。钱兰儿经常和钱翼一起俗讲,配乐是家常便饭,当下捧起萧,吹奏了起来。妙玉见没有问题,令她做好准备开始伴奏。

  钱兰儿箫声起先有如江水,连绵不息,妙玉的歌声比较雄厚。最后几句时,箫声转为一片空明,妙玉的歌声也转为清亮,最终归于宁静。

  这次不等曹宪带头,众人都纷纷鼓掌叫好。张焕也没想到钱兰儿还有这本事,对她一笑以示鼓励,钱兰儿做个鬼脸,藏在妙玉身后。

  曹宪压了压手,众人逐渐安静下来。

  曹宪笑道:“诸位学子自问,可有超过张焕这两首词的?”

  众人齐声叹气,摇头不已。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即使超不过张焕,也必须给曹宪留个好印象。包括曹岩在内,大多数人都拿了作品,放到曹宪案几上。

  曹宪对待学问十分严谨,虽然知道肯定没人超过张焕,不过还是认认真真将这些诗看完。最后又和来跃几人商议之后,选取了几份出来当众宣读了。因刚才曹宪要求了,以茶为题,这几首诗都差强人意得很。

  曹宪也很不满意,又另外命题,让众人再显身手。还笑言道,张焕不许再做,以免众人没信心。张焕淡然一笑,回了座位和妙玉一起品茶闲话。

  这次的诗作,成色比刚才的好多了。最后选取时,曹岩,来阶,张焰和王良飞的都入选了。还有另外一名寒门学子叫做赵良的,竟然力压这几人,诗作被曹宪评为最佳。

  曹宪点评完之后,除了来阶王良飞是府学的学子,不需要县学生徒名额之外,其他几人连同张焕,都被人羡慕万分。不出意外的话,这几人今年县学考试之后,铁定是生徒。来年去长安,说不定就高中了,那时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时何等荣耀。

  张焕一脸平静,正在和妙玉小声说着话。忽而感觉到一道目光,抬头对着曹宪淡然一笑。

  曹宪低声和来跃说了几句话,来跃一脸笑意频频点头。

  “张焕,老夫有意收你做入室弟子,你可愿意啊?”

  曹宪语气清朗,一脸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