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贞观风流 第二百零八章 纺织城的建立

《贞观风流》第二百零八章 纺织城的建立

作者:胡田六月即飞雪 字数:3068 书籍:贞观风流

  第二百零八章纺织城的建立

  贞观十七年二月十八日辰时,典合城。

  从西而来的寒风呼啸而过,风中还夹杂着细微的沙粒,城主府大门口的几个仆人不停地跺脚取暖。这时一辆马车从前方街道缓缓而来,到了大门口停了下来。车帘掀开之后,阎立德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抬头看了一眼阴云密布的天空,搓搓手哈了口气,紧紧衣襟走上前来。

  “阎大人,请进!”最近一段时间阎立德时常过来,城主府的奴仆全都认识他。

  “张大人在哪里?”

  “张大人在北厢房,吩咐说大人来了直接进去。”

  “知道了。”阎立德点点头,径直走了进去。

  北厢房里,地火龙烧得正旺,屋内十分温暖。张焕盘膝坐在火炕上,看着手中的一张图纸,眉头微微皱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高阳坐在书桌前,正在书写一幅字帖,图尔坎站在她身后,一边观看一边伸出右手,跟着高阳的笔画在空中临摹。

  小痴蹲在靠近门边的地毯上,微笑着轻轻鼓掌,在她前方一丈开外,张昭、青青和张迈正在卖力的向她爬过来。

  张昭早出生了几个月,要强壮很多,很快就爬到了小痴身前。

  “昭儿真有出息。”小痴笑着摸摸他的小脑袋。

  张昭小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转过头看着身后的弟妹。

  张迈虽然年纪比青青小一些,不过小家伙手脚并用,竟然比姐姐爬得更快。青青眼看落后了,忽然一把扯住张迈的裤脚,张迈小手一软,扑通一声小脑袋撞在了地毯上,顿时放声大哭起来。

  青青咧嘴一笑,丝毫不理会哭泣的弟弟,趴到母亲身前伸出手要抱抱。小痴假装生气的瞪了她一眼,指了指张迈。青青嘟嘟小嘴,跌跌撞撞走到张迈身前,蹲下来拍拍弟弟的头,嘴里还咿咿呀呀的以示安慰。

  张迈抬起头看了一眼图尔坎,见母亲丝毫不理会自己,小脸上满是委屈。青青忽然从衣兜里取出一块糖,塞在了弟弟嘴里。张迈愣了一下,伸出舌头舔了一下糖果,自己爬了起来。张昭也走了过来,很是老大的拍拍弟弟的肩膀,还伸手替弟弟擦了擦眼泪,三个小家伙很快又玩在了一起。

  看到这一幕,张焕笑了笑,将目光转回到手中的图纸上。

  去年重伤之后,因为不能长途跋涉,张焕只好留在了典合城调养。幸好张伯益医术真的不错,又去信向孙思邈讨教了几次,张焕的伤势恢复的十分理想。

  当初张焕下落不明,委实吓坏了很多人,后来得知他性命无恙,众人才放下心来。媚娘姐妹整天忙着终南山药厂的事,妙玉要操持家务,苗影又远在扬州,而且还要操心南洋船队的事情,经过妙玉和高阳的商议,决定让高阳和小痴带着儿女到典合城照顾张焕。

  听说高阳公主要来,图尔坎十分担心。毕竟高阳是大唐最尊贵的公主之一,而且又是张焕的嫡妻,自己和儿子将来想进张家的门,必须要高阳和妙玉点头才行。为此图尔坎多次向张焕打听高阳的喜好,提前做了很多准备。

  去年七月初,高阳和小痴结伴来到了典合城,图尔坎特意出城五十里前去迎接。见面之后,图尔坎毫无半分在张焕面前的强势,态度和礼节都十分到位,给高阳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后来薛仁贵拜见的时候,告诉高阳一件事,他说图尔坎当初调集了突厥全部兵力,准备若是张焕有个三长两短,就要不顾一切血洗伏俟城。得知这件事情之后,高阳心里已经将图尔坎看做了自己人。又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关系已经十分融洽,高阳时常教图尔坎写字。

  七月底,李世民在伏俟城设立了青海湖都护府,由阿史那社尔任大都督,率领四万唐军镇守伏俟城。随后张焕上书,建议再次从疏勒城调集五万突厥兵马到伏俟城,此举一来是为了加强伏俟城的兵力,二来张焕准备逐渐将突厥人全部东迁,开始缓慢地融入大唐,最终彻底将突厥民族的印记抹去。

  李世民询问过契苾何力之后,同意了这个建议。如今突厥主力一分为三,疏勒城大概有四万兵马,典合城三万,伏俟城五万,而且李世民还下令让这些士兵的家眷随行,彻底将突厥主力打散安置。等到他们的后代成长起来,已经完全适应了农耕生活,不会再造成大的危害。

  由于西域全都在种植棉花,大唐在贞观十六年的下半年,足足向西域各地调遣了九十五万石粮食,用来补贴棉花种植,不过七成都给了突厥人。有了房屋和耕地,突厥人已经习惯了定居生活,再加上没有战争,生活也逐渐好转起来。在突厥人的带动下,就连突骑施和吐火罗也开始种植棉花,试图从大唐换取粮食和金钱。

  去年十月底,西域各地的棉花收获完毕,李世民下旨让契苾何力统计产量和种植亩数。随后得到的结果,让李世民和张焕都大喜过望。得益于张焕派去的那十几个老农的努力,培育出了巨量种子,整个西域棉花种植大概有三百万亩。虽然亩产不足后世的两成,不过也收获了三亿多斤籽棉!这么多的籽棉,足够大幅度推行纺织业了。

  张焕出使吐蕃的时候,阎立德已经着手对水力纺织机进行最后的改进,到了八月底,改进后的水利纺织机已经和张焕所知的没什么差异了。李世民随后亲自去了皇家庄园,观看了纺织机的演示,亲眼见到棉花很快变成布料,当即龙颜大悦重赏了阎立德。随后李世民派出重兵,护送阎立德和大量造好的纺织机前往西域,准备就地加工棉花。

  典合城水利充足,再加上张焕在这里养伤,随时也可以提提意见,因此阎立德的队伍径直来了典合城。阎立德到来之后,各地的棉花都开始运往典合城,如此大规模的运送,消息很快就传遍天下。很多人都四处打听,这些白叠子到底有什么用处。可惜张焕调集大军,日夜看守着且末河畔的水利纺织机,那些工人也严禁离开工棚,外人根本打听不到半点消息。

  “阎大人,今天怎么有空来了?”纥干承基提了一壶酒正向外走,刚走到院子里就看见了阎立德。

  “有点事找张大人商议。你又去找薛将军喝酒啊?”

  “嘿嘿,阎大人猜对了。薛将军昨天射杀了几只野物,请我过去饮酒。要不要给阎大人带一只过去?”

  “好啊!就送到我的住处就好。”

  阎立德并没住在城里,而是住在且末河畔,以便随时解决纺织机出现的问题。

  纥干承基答应一声,径直走了出去。

  阎立德搓搓手,向北厢房走去。

  “大人,阎大人求见。”

  高阳刚把一副字写完,丽玛就进来禀报。

  张焕放下手中的图纸,抬起头道:“请他进来吧。”

  听说阎立德来了,高阳三女抱着孩子去了后面,丽玛捧着高阳那副字也跟了过去。

  阎立德进来摘下帽子笑道:“这西域的冷风,真是厉害得紧!”

  “阎大人请坐!”张焕笑着站起身,替他看了一杯茶,“喝杯茶先暖和一下。”

  阎立德道了谢,坐在火炕上喝完一杯茶之后,脸色才转为红润。

  “阎大人,今天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张焕替他添上茶水,坐下后笑着询问。

  “也不算什么好消息。”阎立德笑着摇摇头,“上游的浮冰越来越少,最近的织布速度又提了起来。”

  且末河源自昆仑山,每年的十二月到二月,都会从上游夹杂大量浮冰,对水力纺织机的影响很严重。张焕和阎立德想了很多办法应对,不过效果都不明显。

  “好啊!”张焕抚掌微笑,“前阵子浮冰太多,再加上过年的缘故,布匹产量大幅度减少,为此皇上还下旨询问过。”

  “大人放心,今年五月底,一定交出皇上要求的布匹数量!”

  “我相信阎大人会做到!事成之后,阎大人十有八九会被封爵!”

  “哈哈,那就多谢张大人吉言了!”阎立德十分喜悦,“今天过来,还想问问张大人何时回转长安?”

  “不出意外的话,大概在三月初。”张焕欠欠身,将身前案几上的图纸递给阎立德,“这个东西,还请阎大人试着做做。”

  阎立德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就惊讶不已,“这似乎是一种床弩!不过看上去十分不同。”

  “阎大人果然见识非凡!”张焕笑着赞扬一句,“这确实是床弩,我叫它八牛弩,估计射程可达两千四百步!”

  “两千四百步?”阎立德再次吃了一惊,“这可是件大杀器啊!”

  张焕郑重道:“还请阎大人秘密研制,这张图纸千万不可泄露。”

  前阵子张焕得到消息,高句丽人似乎又不安分起来,和营州都督张俭起了多次冲突。李世民似乎有征伐高句丽的意思,不过鉴于眼下正要进行事关重大的经济战,征伐高句丽一事只好向后推一推。张焕知道辽东城十分难攻,前朝隋炀帝在哪里铩羽而归,最终葬送了隋朝江山。唐军眼下的抛石机和冲车,都不足以完全攻克辽东城,张焕最近无聊,就凭借记忆画出了八牛弩的图纸。如果能造出来,在目前来说就是威力最强大的武器。

  “大人放心!”阎立德也知道事关重大,“这件事我会亲自去做。大人,那我就先回去研究这张图纸了!”

  阎立德此人不喜欢做官,最喜欢的莫过于稀奇古怪的设计,就因为这样,才和张焕的关系十分密切。如今得到这份图纸,心头早就痒痒起来。

  张焕知道他的为人,也不强留,笑着将他送了出去。

  三月二日,张焕一行离开了典合城,准备先去兰州府再转道伊州,看看休勒思那边培养良马的情况,再返回长安。

  张焕离开之后,图尔坎带着张迈也回去了疏勒城。而阎立德继续留了下来,一边研制八牛弩,一边全力制造棉布。

  仅仅两年之后,典合城成为了大唐最大的纺织城,典合城以及周边地区涌进来了五十多万人,为大唐的经济转型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