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万界旅游笔记 第十四章 半月

《万界旅游笔记》第十四章 半月

作者:刊青 字数:2001 书籍:万界旅游笔记

  第二日,叶瑜依旧很早就起来了,这是读书是养成的习惯。高中学业繁重,叶瑜每天天未亮便起来读书,如此才能争取考出更高分数。所有学子都是如此,并不是谁都有李白般的天资,所以只有比其他人更加勤奋一点,才能脱颖而出。叶瑜还是无法消受这种贵族般的生活的,或许以后会习惯,但现在,他早早的洗漱完毕,准备出门前往食堂食用早饭。

  但他一推开门,只见一个童子恰好端着早饭过来,叶瑜不由得嘴角一抽:“这位师侄劳烦你了,今日还请带我去食堂之中走一遭,日后我自己去食堂便可。”

  童子微微有些失望,但也点点头,恭敬行了一礼:“好的,等师叔用过早饭后,师侄便带师叔过去。”

  “嗯。”叶瑜应了一声,接过早饭,一碗米粥,配上一碟几乎没有什么油水的青菜与两个包子,这就是早餐了,恰好足够填饱叶瑜的肚子。

  由于一路走过来,米粥温度降低得刚刚好,叶瑜很快的便享用完这顿早餐,之后收拾一番,就随着这位勤劳的童子前往食堂。

  叶瑜身上的道袍与一般弟子较为不同,道家在服饰上还是比较讲究的。虽不如后世那般有种种定制,但亦分灰袍、青袍等。如初入道门者,则着灰布杉,样式简陋。而二者可着灰裙,三者可着灰袍,四者着玄袍青裙……

  叶瑜算是等级很高的弟子,着青裙玄袍,有褐帔灰纱,可戴玄冠。只不过一般场合用不着这么正式,所以玄冠可以不戴。故而一路上,有不少准备前往学堂区的弟子向叶瑜投来诧异的眼光,而后恭敬的行礼。

  “见过师叔。”

  叶瑜微微点头,这么多人若叶瑜还要一个个还礼的话,恐怕得半个时辰方才得以解脱。童子将叶瑜带到食堂区域,叶瑜也没有进去,只是记住方位即可。

  而后别过这名童子,他倒不急着去学堂区。逍遥子今日便外出了,昨日他便说,在他外出期间,叶瑜可自行适应。大抵逍遥子回来后,才会安排叶瑜去学堂上课了。

  于是叶瑜以食堂为圆心,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将道家大半的地方走一遍。道家俨然像是一个小城市一般,占地广阔,风景别致,假山花卉独具匠心,不知道花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就。

  道家是个古老的门派。而道家目前是一分为三的,天宗、人宗及其阴阳家。

  天宗更讲究顺应天意,任由事态自然发展下去;人宗则是强调人力,以人力执行天意;而阴阳家,于五百年前脱离道家,剑走偏锋,自成一派,追求天人极限,创出了很多威力巨大的招数,世代有俊杰辈出。

  如今百家中,阴阳家的实力算是首屈一指的。不过若是以前还未分裂的道家,恐怕要稳居于百家之首。

  叶瑜不曾研究过秦时明月,只是闲时观看过而已,加之原著各门派只显山不露水,所以他也不确定各个门派的实力划分。譬如东皇太一,自然是没有突破天人合一的,但至于是只差临门一脚,还是如何,便不得而知了。而日后号称当世无敌的剑圣盖聂,与逍遥子等人的实力到底是否伯仲之间,也不得而知。

  叶瑜微微叹了一口气,如今的时间约是公元前238年,根据叶瑜推测,天行九歌故事,便是发生在5年后的韩国,而空山鸟语也包含在天行九歌之中。

  那个救了他一命的女孩,自然卷入了其中,叶瑜要想改写这场闹剧,那就必须有实力,而如今,他大约还有五年的时间,他也不确定空山鸟语到底发生在哪一年哪一月,只能估摸一个大概。

  叶瑜一弹袖袍,踏着丝履,一席青袍在风中摇曳,回到自己的住所之中修炼。

  叶瑜现在拥有五百奖励点,可以兑换十个单位的精纯真气,不过叶瑜并不急于一时,他打算先修炼出气感之后,再考虑兑换事宜。毕竟这是筑基的过程,还是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走才好。而且奖励点就在那里,跑也跑不掉。

  盘膝坐在房内,叶瑜再一次进入沉寂之中,隐约间仿佛意识化作了一条小鱼,在身体内游动,沿着《道玄真经》的功法运行路线,一遍遍循环游动,可始终不见有气感出现。

  很快晚上又到了,晚上与中午的饭菜依旧是有专人送过来,逍遥子离去前早已有吩咐,嘱咐叶瑜专注修炼。叶瑜自然是遵循的——叶瑜也不清楚其中的门道,便顺着逍遥子的意思去做了。

  在与童子的随意交谈之中,叶瑜似乎知晓逍遥子为什么要如此做了。约是不想叶瑜过早陷入这种利益圈之中。

  对于叶瑜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掌门关门弟子,许多人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理——见见叶瑜是否真如传闻中那样,有神人之姿,有比之儒家子房更加深远的见地。

  其中也不乏有那些王子王孙,他们对于叶瑜的兴趣最大。至于是否心怀鬼胎,就不得而知了。叶瑜的身份,让道家上上下下的弟子对他的态度很暧昧;能被逍遥子收为关门弟子,其本身亦需要有过人的天资;有道家的庇护,日后定然可以成材,这样的一个人,恐怕日后可左右天下——如纵横二子,一念诸侯惧。

  仅仅是道家的底蕴,就不得不让这些王族子弟重视。一时间许多人的算盘都打得啪啪响,开始权衡利弊,是否要去接触叶瑜。古代少年本就早熟,从小在子曰诗云中长大,先贤们的话语时常诵读、体会,从中学习处世之哲学,治国之道理。

  即使日后处于信息大爆炸时代的祖国青少年们,或许在算数、物理等方面可轻易碾压这些古人,但若说文学素养,为人处世等可就拍马不及古人了。毕竟后世教育是横向扩展,高中、大学才会更进一步。而古代教育便是直接纵向挖掘,深度不一样,范围也不一样。

  加上这些王族子弟,更是从小耳濡目染帝王之术,能被送来道家,大多是聪慧之辈,行事自有一套。

  叶瑜对此也无什么态度,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可。叶瑜多年来的学校生活,受过追捧,亦受过冷眼,他对于这种事情早已经看淡了。此后半个月,叶瑜一直过着深入简出的生活,只有少数人,能够在食堂中遇见他,不过那也是叶瑜吃完早膳回房的途中了。

  除了每天必要的打坐之外,叶瑜还适当的有扎马步、俯卧撑等练习,内容不算太重,每次量力而为。

  叶瑜基本上都在屋内呆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