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娱之王 第三章 一代骄雄离奇殁 十里长亭辞东坡

《宋娱之王》第三章 一代骄雄离奇殁 十里长亭辞东坡

作者:字语冰 字数:2684 书籍:宋娱之王

  日落时分严政醒来,有些头痛欲裂,好在没有断片,不过脑海中似乎多了一团事物,其状如冰,缓缓消融。

  苏轼还在酣睡,毕竟将奔六十的老人了,狂饮一顿抵过去五顿,几位大牛的管家倒是早就抬着轿子把各自主人好生接回了府宅。

  晚膳毕,头痛缓解许多,那团冰块也消融出个结果,原来是被夺舍之人的记忆。

  此人也姓严名政,并无表字,祖籍山东,自小离家,也曾是个热血儿郎,走南闯北拜师求学,可谓遍常酸楚,历尽艰辛,惜时运不济,无人提携,至今仍旧寄人篱下。

  两个重要信息惊呆了严政:

  一是苏轼同甘共苦的的夫人月余前刚刚离世,仕途不顺便罢了,痛失挚爱的打击令他意志消沉,郁郁寡欢,怪不得动辄黯然神伤,缘是思念成疾。

  其二更是吓人:

  这是一个平行世界,开国皇帝赵匡胤并非依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基为帝,而是亲率谋臣猛将百战定江山,英武君天下。故而并未右文抑武,而是全面发展,大致的历史方向不变,诸多历史人物悉数登场,只是命运发生变化。

  赵匡胤一统中原后,出台了轻徭薄赋,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经济,革新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大兴教育、完善科举、重视匠造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两百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大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史称“建隆之治”。

  国力强盛后,赵匡胤又喊出了“富民强军平天下、开疆扩土日不落”的豪言壮语,誓要超越强汉盛唐,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前所未有的江山大一统。

  可惜他在五十寿宴上,众目之下离奇化作虚影消失,只留下半句话:盗号可耻......此事震惊朝野,天下皆知,举国上下不知如何是好。

  朝堂争论撕扯月余后终未举丧建陵,于汴梁北郊兴建一片宫殿园林,规模远在陵寝之上,名曰“大宋圣仙太祖祠”以为大宋宗祠供奉,又不伦不类的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至明大孝圣仙皇帝”,史称“圣仙太祖”。随后其弟赵匡义以“金匮之盟”为由,改名赵光义继承大统,大宋又回归了正常的发展轨迹。

  由于太祖白日飞升留下圣训,朝野上下对鸡鸣狗盗之徒零容忍,轻则刺配三千里,重则铡刀伺候,皇旗飘扬之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倒是共襄出一个文煌武烈的繁华盛世,唯一遗憾是圣仙太祖未竟收复幽燕之壮志。中原骄雄的刀锋终于归鞘,四方夷族举国欢呼,仿佛逃过天劫一般。

  最大不同应属十国之一的南唐,国主李煜并未向大宋投降,在明降暗抗失败后,认为实无胜算,精心筹备后,率十万残兵败将裹挟无数百姓逃至吕宋岛,摧枯拉朽一般,半年平定全岛,后建都南安,仍号大唐,直打的八方来朝,四夷宾服。

  李唐数代举国用命,不断征伐南洋诸岛,屠灭部族无数,如今傲然雄踞海外,号称:“千岛帝国”。表面上与大宋相安无事,不断贸易往来,实则处心积虑、励精图治,暗地里掳掠大宋人口。不过大宋如今边患连连,朝廷美名其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千岛帝国笑待渔翁之利。

  如今江南地区时有小股游击势力打着南洋李唐旗号神出鬼没,彰显存在,大宋连年征伐,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今也是顾不得了。这些记忆简短模糊,并不详实。

  严政险些跪下,这哥们不用说也是穿越者,不过人家是游戏穿越,自己却苦逼的连个打火机都没带,更别提金手指了,依旧**丝一枚,吃了上顿没下顿。好在这个严政一身所学正被自己逐步融合,不至于重新啃书练字,虽说慢了点,总强过十年寒窗苦读。

  他怀疑这是某个高级文明开发的时空游戏,可能就叫“十国争霸”,赵匡胤或被李煜盗号,或者故意放走南唐军马延长任务时间,那李煜的行事风格也酷似玩家。会不会有别的玩家依然存在或者陆续登录呢?难道金国的完颜阿骨打也是个玩家?大宋这里还有别的玩家吗?到时候要不要抱个大腿?胡思乱想中,不觉沉沉睡去。

  一连数日,苏轼都在忙着交游朋友圈,听说外调之事已定,果然出任中山府知军州事。中山府为今石家庄定州一带,此处乃兵家必争之地,大宋边防重镇,听说那里军政糜烂不堪,边防驰废,辽军在北持弩虎视,随时可能纵马南下,一旦发生战事,必然不攻自破一败涂地,那日的醉话竟然应验如斯,真叫人揪心不已。

  苏轼俨然换了个人,每日兴致勃发,仿佛青春再现,外出必带回各色礼物,其中竟有兵甲刀枪,还不时身着戎装夜读兵书,五十八岁的一代文豪,竟然想要投笔从戎,看的府里上下心惊肉跳。

  严政几次要求随行北上赴任,均被苏轼一口拒绝。今日又说,苏轼愠道:“苏某纵然马革裹尸,也是死得其所,你之忠义,不应为我,既已荐书与你,难道让我食言而肥?此事休要再提!”

  严政无奈,转想苏轼好像是从海南岛返程路上病死的,此去北疆无恙,心中大定。

  朝廷催促苏轼即刻赴任,此去不得携家带口,只有一名王朝云的小妾随行。严政听说此女乃是苏夫人当初在杭州买下的歌女,聪慧伶俐,善解人意,无论人间天堂,还是荒蛮之地,十余年来始终如一的追随着苏轼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从不言苦。

  如今夫人已去,王朝云大有希望扶正,且为苏轼产下一子,是最为贴心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她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

  苏东坡为她感叹作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其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

  真是个好女子,苏轼艳福不浅呐!严政艳羡不已,果然是一代天王偶像巨星,老牛吃嫩草就像喝杯水那么容易,据说女人崇拜男人的爱情饮水比蜜甜。

  九月十九,离别之期,旭日初升,车马出行。苏轼劲装骑马,腰挎宝剑,布衣老者及其子御一辆双骡太平车载着王朝云轻装赴任。

  送行者多达百人,除兄弟苏辙、三个儿子及家仆外,另有至交好友和大群同僚相送。苏轼笑道出行当趁早,莫等日头低。众人含泪惜别,队伍逐渐化作一条长龙,那些走不动的,依然驻足摆手,到城外十里长亭处,还剩二十余人。

  此时已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断鸿零雁悲声鸣,残叶飘入枯草丛。苏轼下马苦笑道:“诸君留步罢!如此这般仿若生离死别,难道皆以为苏某魂断边疆?”

  众人色变,正欲告罪,远处传来一声大喊:“如何来的恁慢!酒菜早已凉了!”

  严政抬手齐眉眺望,竟是那个不拘小节的王诜早早带了几个家仆在此摆酒等候,怪不得刚才没见他,原想此人重色轻友,却是错怪了好人。

  苏轼一副早知如此的模样,牵马阔步而去。

  王诜今天极为讲究,不仅身着礼服,而且桌凳、炉火、酒菜、文房四宝一应齐备,就连酒具都是专门准备的铜爵。严政感觉跟这个装逼惯犯又学到了些东西,尤其是看到几个家仆送到车上的锦袍、程仪和数十个酒葫芦后。

  众人眼见搞了这么一出堪比汪伦送李白的佳话,纷纷围拢过来刷脸。

  王诜却不像众人这般一副苦瓜脸,他两眼放光、兴奋之至:“兄长此去执掌数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吹角连营,屠灭契丹如狗,运筹帷幄,纵横沙场无敌,侵掠如火,贼寇片甲不留!恨不能为兄擂响鼓,振我大宋军威来!痛饮这樽出征酒,祝兄长旗开得胜!”

  苏轼等了半天,这骚包总算说完了,一仰脖子,二两半的酒咕咚下肚。

  众人嗔目结舌,严政却是暗自点头,这老帅哥至情至性,果然与众不同,渣男驸马真不是一般人敢当能当得了的!

  王诜还要再敬,苏轼笑着拦住了他,拱手对着众人道:“蒙诸君不弃,厚爱至此,苏某铭记于心。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去北疆赴任,乃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诸君应替某高兴才是。想当年曾为团练副使,庸庸碌碌,无寸尺之功,如今恨不能两肋生翅,飞到定州。此番若无功而返,便如这桌角一般。”

  说完,仓啷一声拔出宝剑,唰的削掉方桌一角,精准无比,力道十足,那剑锋仍然微微颤动,有若龙吟一般。接着挽个剑花,锵的一声,收剑入鞘,端的是潇洒无比,仿佛练过千百万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