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品锦卿 围棋赌酒到天明

《一品锦卿》围棋赌酒到天明

作者:宁长风Max 字数:5732 书籍:一品锦卿

  一天华殿外,百官来朝,行走于众臣之前的沈东来缓了一步,与后面的御史大夫邢清贤相邻而行。当朝两位为首的重臣见礼问候,谈笑晏晏,而邢清贤在闲话之余却有些烦忧之色。

  沈东来觑他脸色,故作随口地问道:“邢大人,听说你的侄儿文远被罢免了?真是可惜了,青年才俊啊,为何会被六部除名呢?”

  这正中邢清贤的心事,他摇头怨道:“沈大人有所不知,这还不是某些人刻薄所致?我这侄儿任吏部侍郎以来一向恪尽职守严以律己,谁想就因为一个小小的过失就被检举免职了,想来真是愤懑!”

  “那是何人检举的呢?”沈东来声音低了些问道。

  邢清贤颇为不平,目光往后斜了一眼,神情刻板严肃的卫如深独行于十步之外,他道:“还会有谁?自然是我侄儿文远的前上级了,某人仗着自己后宫有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好不识趣!”

  沈东来也显露一些厌恶之色,后来面色一缓,离邢清贤更近了些,道:“邢大人何须生这种气?这兵部尚书被撤,尚书之职空虚,待会儿散朝后,陛下必会召见大人,询问邢大人你有何人可荐……”

  他顿了下,邢清贤立马明了在心,两人目光相交,邢清贤面上的愁云顿消,笑意疏朗,感慨道:“妙哉!妙哉!沈大人你这轻轻一语消除我的两件烦心事啊!我明白了,明白了,多谢沈大人点醒啊。”

  沈东来笑笑,点点头,与他一道在殿前换履,率百官踏入天华殿。

  朝散后,荀韶陵果然召见御史大夫邢清贤,询问他朝堂之上谁最适合继任兵部尚书,邢清贤力荐卫如深,言语侃侃,甚合荀韶陵之心。

  第二日,荀韶陵在朝上询问百官对此还有何异议,百官答无所异议。荀韶陵当即在朝上颁旨调任卫如深为兵部尚书,卫如深领旨谢恩。散朝后,百官笑颜舒展,他们心里都清楚卫如深的女儿卫阑珊被封为阑妃,且最得荀韶陵宠爱,故而也不能再似从前那般不屑卫如深了,此次他虽不是升迁而是平调,他们还是争相祝贺。

  邢清贤最为得意,沈东来一言,让他所有的烦愁迎刃而解,而他呢,一来可以了他私怨坐看卫如深笑话,二来卫如深近来甚得皇上宠信他也算是荐人得当,三来他知沈东来对卫如深素有怨念这样一来也能让太尉满意,一举三得,己心,君心,同僚之心皆赚,他何乐而不为?

  自上官天元接手万朝宗以后,荀韶陵正式卸任宗主之职,他专心国政,承梁文帝的遗旨备战南征,万朝宗之事上官天元全权掌控,一心长老辅之,荀韶陵就再没进过万朝宗了,亦无权再进万朝宗了。

  荀韶陵在安延殿召见上官天元,上官天元道:“陛下,老臣听说,兵部尚书由卫如深接任了?”

  荀韶陵回道:“是的,卫如深曾在兵部任职过,只是后来因为直言劝谏惹怒了先皇被调到吏部去任闲差了,依朕近来观得,卫如深才德兼备,做事沉稳,朕觉得他可堪大任,而且邢大夫也举荐他,师父觉得有何不妥吗?”

  上官天元道:“可是陛下,老臣闻知卫如深上个月将邢清贤的侄儿给检举免职了,邢清贤难免会对他心有怨愤,此番举荐老臣认为并非真心。”

  荀韶陵颌首:“嗯,朕也清楚,如今南征在即,兵部首当其冲,而兵部尚书刚被撤职,兵部事多任重却是一盘散沙,这个时候谁接任就是谁正撞在刀口上,邢清贤是有报复之心不假,于是他就将兵部这个烂摊子推给卫如深,但他也算是歪打正着了,朕思虑良久,卫如深的确是最好的人选,顶多就是性格太过耿直了,却是真的忠良贤臣,有才又有德,并非沈东来邢清贤之流。如今沈东来掌军政,朕任卫如深掌管兵部,也是想他能牵制沈东来。之前还担心任他众臣会有异议,而今邢清贤一荐正好堵了百官的口。”

  上官天元端详荀韶陵,知他已深谙帝王用人之道,甚为满意,但他眉梢微蹙,尚有思虑,道:“陛下所思周全,但兵部尚书一职尤关紧要,还请陛下慎重。老臣旁观朝堂多年,免不得忧虑更多,此前魏南山被贬就有些嫌疑未解,如今卫如深接任……”

  “朕明白。师父无须多虑,既然嫌疑未解,就先解开便是,如果师父对卫如深也有所怀疑,不若在暗中再调查他一番。但目前朝政未稳正是用人之际,也暂时只能这样安排了,等万朝宗真查出了什么再做打算吧。”荀韶陵道。

  上官天元知再劝无意,纵然心里还有疑虑,也不多言了:“是。”

  “师父,沈东来查得怎么样了?是否真是他害了魏南山?”荀韶陵问道。

  上官天元苍老的面容上闪过一丝难言之色,白眉愈加紧蹙,道:“魏南山之控词,尚未被证实,万朝宗的细作们日夜监视他和沈府,也未发现蛛丝马迹……他暂时无罪。”

  “哦。沈东来是没有那么容易查的……”荀韶陵沉吟间话锋一转:“只是,师父,目前备战紧急,万朝宗也不能在这种案子上投入过多精力和人力,还请师父酌情调配,毕竟如今南征为先,我们自己不能先阵脚自乱。”

  他是担心万朝宗对朝堂监视过密而引起臣心惶惶反而不利于朝堂的安定,上官天元也听出了他的话意,望着荀韶陵,他龙袍锦绣稍显刺眼,上官天元心生一丝不安,退后一礼道:“是,老臣明白。”

  卫如深被重用,正如朝臣所猜想一般,上官天元也想到了近来颇受荀韶陵宠爱的阑妃,他之前提醒荀韶陵戒备阑妃,荀韶陵也有意疏远了她,但是近来她又复得恩宠,上官天元打听过其中缘故,荀韶陵对他直言自己信任阑妃,不过也还是会按他嘱咐的提防阑妃,上官天元还是难以安心,如今阑妃的父亲卫如深也被荀韶陵调职重用,他不由得思虑其中是否有牵连之故,他就担心荀韶陵因后宫而左右朝堂失了判断。对于后宫之事,他也不能多加指话,只能旁敲侧击地再三提醒荀韶陵,与魏太后偶有碰面也会请魏太后加以留心。

  锦绣宫里的锦葵其实既不是魏太后指派的,也不是荀韶陵指派的,是上官天元借魏太后为掩安插在未央身边的眼线。他身为外臣出入后宫不便,但会刻意安排几次与未央的“偶遇”,对未央多有试探,未央始终小心提防着。

  上官天元私下招来锦葵问话:“在锦绣宫中可有所发现?”

  锦葵懊恼地摇摇头:“回禀长老,锦葵没用,锦葵观察日久,未见阑妃有何异常。”

  他道:“诶,老夫还是放心不下,这个女子……”他心忧地叹道,目光扫视了下锦葵,想到她年纪尚小虽然是细作中的优异者,可毕竟刚入门没几年难免经验不足。

  “若她真是细作,能一路走到现在也真是个厉害的细作,难查一些也是当然。诶,陛下撤走了监视锦绣宫的眼线,如今只靠你一个人一双眼睛恐怕不够……”

  “长老的意思是?”锦葵问道。

  上官天元在太极阁的内室取出一本厚厚的细作简要名录,这里面记载了目前万朝宗每一位细作所在的位置所行的任务还有他们的一些简单的资料。

  “靠你一个人是难以查出什么,待老夫查查,还有什么其他人可用,也好和你并力行之。”他翻查着名录,目光无意间落到锦葵的那一栏上面,有些讶然地抬起头,问道:“你们家不只有你一个入万朝宗了?”

  锦葵回道:“是的。”

  未央的气色好了很多,内殿里,锦葵和如意给她当镜理红妆。这时正是清晨,她方才送走了荀韶陵,待装扮完毕,早膳正好送来。荀韶陵疼惜她体弱,特意嘱咐过御膳房给她单独做些更精细的吃食,然而再好的吃食,她也没有什么胃口。

  外庭传来欢笑声,一个妙龄女子,提着一只鸟笼,一边欢快地唤着:“阑妃姐姐!阑妃姐姐!”一边径直跑了进来。明明是嫔妃的装扮,却一点没有嫔妃拘束的仪态,拖着长长的锦袍,略施粉黛,她就这样轻快地跑着,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样子。

  未央转头看她,眉目舒展,亲善地一笑,锦葵和如意对她见礼:“见过周美人。”

  周锦瑟掠过她们,一步不停地扑向未央,把手里的鸟笼举给未央看:“阑妃姐姐!你看!这是我捉到的百灵鸟,你看漂亮吧?我追着它追了一早上呢!”

  未央点头赞道:“的确是很有灵气的鸟……不过你看你,头发都跑乱了,来,给你理理吧。”

  未央伸手给她整理云鬓,她巧笑嫣然,眼眸里的光如同孩童一般纯净,青春逼人。

  头发还没理好呢,她眼睛一转,看到桌上的东西,就不拘礼数地跑去拿吃食了,见她如此,未央受了她的感染也心里明朗不少,和她一起共用早膳。

  周美人算是宫里的另类,她最为活泼也最为简单,不像是居于后宫的嫔妃,倒像是被宠着的公主,她向来无意争宠,也直来直往的,不喜欢跟王美人那些嫔妃交往,却独独喜爱未央。

  未央去给魏太后请安时注意到了她,之所以会注意她,不是因为她在太后面前有多显眼,反而是最不显眼,别人在忙着讨好太后,只有她默默地立在最后面,她开始以为她是性格内向,后来在别处见她,却雀跃欢脱的样子,知道她的心思后,未央就十分欣赏她,后来王美人有意寻衅未央,她耿直地为未央出言冲撞王美人,未央就更加喜爱她的纯善,两人由此交好,愈加亲热,未央待她如妹妹。

  晚间,确实了今夜荀韶陵不会来了,如意支开了锦瑟,四处巡看,确定锦绣宫周围没有眼线。

  未央与唐剑一在老地方按着老方式相会,隔窗轻声对话,唐剑一告诉她:“近来与你交好的那个周美人,我已经查过了。”

  在昭明殿外,沈画音迫不及待的推着嘉懿往前走,“你可得帮我多说些好话,我可就指望你了。”

  “可是……”嘉懿却完全不似她这般有兴致,迟疑道:“皇姐不一定答应啊,这……”

  沈画音道:“你可是她的亲弟弟,你说话肯定管用的!”

  “非罗云门之人不得问罗云门之事……若是皇姐生气了怎么办?”嘉懿为难地说道,踌躇不决。

  沈画音不推他了,停下来跟他说道:“嘉懿哥哥,你就帮帮我吧,我是真的想加入罗云门,你也知道我从那么远的地方来,为了这事煞费苦心啊,你不帮我我就真的没办法了。你去说,殿下就算生气也不会对你怎么样啊,毕竟你是她最疼爱的弟弟啊,我求求你了,你就帮我这一回……”

  她拉着嘉懿的手,对他撒娇,不由得他不心软。嘉懿望着她,似有话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妥协,点点头:“好,我去说……”

  沈画音喜笑颜开,“好!你最好了!”

  嘉懿看看她,又看看前面的昭明殿,微微皱着眉:“那你先在外面等下吧,我去劝皇姐,如果她不生气我就叫你进来,要是她生气了也免得你遭难。”

  “嗯!”沈画音答应了,站在昭明殿庭外的扶桑树下,催促他赶紧进去。

  “殿下,五皇子殿下来了。”凤歌给嘉懿见礼后,进殿通传给嘉宁,然后嘉懿就走了进来,给嘉宁行礼,嘉宁扶他起来:“嘉懿,今天怎么想起来看皇姐了?”

  嘉宁笑道,转头看了下,莫离已经回避了,就问:“长乐这些天怎么样了?还在闹脾气吗?”

  嘉懿因为心里惦记着答应画音的事,反应有些迟钝,回道:“哦……哦,他还在跟舅舅闹脾气,在府里整天不吃不喝的……也不上凌烟阁修课了……皇姐,莫离姐姐呢……”

  嘉宁颇显烦忧,朝内殿看了一眼,摇摇头,叹气道:“诶,算了,就由着他闹两天吧,舅舅会管教好他的。”

  嘉懿有些狐疑,点点头:“好吧……”他低着头,不知道该怎么把话说出来。

  嘉宁问他:“嘉懿,你今天来不是只为了请安吧?皇姐看你似乎有心事啊,是不是?”

  嘉懿抬头,抿了下唇,在嘉宁面前跪下,道:“皇姐,嘉懿有一事相求……”

  嘉宁看他这么郑重,就凝眉问:“什么事?你跟皇姐但说无妨。起身吧。”

  嘉懿没有起身,他顿了下,似在打消自己内心的疑虑,下定决心了,道:“请皇姐收沈画音沈姑娘入罗云门!”

  他一说完,就垂下了头,准备接受嘉宁的训责,然而嘉宁并没有对他发怒。

  嘉宁缓了下,面色依旧平和,拉他的手让他起身,道:“沈姑娘有入罗云门之意,之前还去求过莫离,皇姐早就听莫离说过了,料想她也只是一时玩心,今日又让你来为她求情,她还真是固执。但是罗云门可不是好玩的,也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嘉懿啊嘉懿,这么荒唐的想法你也由着她?”

  见嘉宁神色柔和毫无愠色,嘉懿松了口气,遂为沈画音解释:“皇姐,画音姑娘不是一时贪玩才想入罗云门的,皇姐你应该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为了入罗云门,她煞费苦心,又是习练武艺,又是钻研细作之术,她是认真的,绝无轻视罗云门之意。”

  嘉宁道:“嘉懿,非罗云门之人勿论罗云门之事,这你是知道的,切勿再为她求情了,这种事不是你们可以谈论妄想的。皇姐念你和沈姑娘尚且年幼,原宥你们不懂事,不追究你们的过错。你再劝皇姐也没用,还是去劝沈姑娘早些打消这种荒唐的念头吧。”

  嘉懿还是不愿放弃,有些任性地继续尝试:“皇姐……为什么她就不可以入罗云门啊?她出身名门,身手出众,敏锐聪颖,这条条件件不都很符合罗云门选细作的要求嘛?而且,上回我偶然听清源长老说起过,罗云门正是急需人才之时,为什么皇姐你就不能给她一个机会呢?”

  “皇姐不准自然是有原因的……”嘉宁语气强硬了一些,转而望向嘉懿急切的面容,问他:“嘉懿,虽然你是来劝皇姐收她入罗云门的,但,你真的想吗?”

  知弟莫若姐,她一下就戳中了嘉懿内心的疑虑,嘉懿顿时哑然,不知怎么回答了,避开了嘉宁质询的目光。

  嘉宁上前一步,再次追问:“嘉懿,你真的愿意让沈姑娘入罗云门吗?”

  对啊,他只是照画音的意愿想帮她而已,可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入罗云门意味着什么,他岂会不知?

  沉吟良久之后,嘉懿仰起脸,艰难地回道:“我……不愿意。”

  随着他的回答,殿门外有了一下异样的响声,声音不大,嘉懿却心里一惊。

  嘉宁喝了一声:“谁!”

  嘉懿转过身看去,只见沈画音从殿门一侧现出身来,两人隔着一段距离,对视一眼,沈画音面色紧绷,目光冷冽如冰,让他心寒彻底,兀自羞惭。

  沈画音走近了,却没再看嘉懿了,无视他一般,跪下向嘉宁行礼致歉:“小女子沈画音参见公主殿下。画音无礼,在殿外偷听,愿受殿下责罚。”

  嘉宁俯视她,又瞥了嘉懿一眼,并不追究她偷听之过,直接问她:“沈姑娘,你为何执着于要加入罗云门?”

  沈画音无惊无畏,道:“请殿下先屏退左右,再容画音详禀。”

  嘉宁对凤歌摆摆手,凤歌让所有宫人退出殿外,嘉宁望向她,道:“你也出去。”秦凤歌心头一揪,只能尴尬地退出去。

  她是知道莫离还在殿内的,然而嘉宁却只道让她出去,却没说要莫离也出去,而且对她如此冷淡,想来最近的事都没让她参与过,她不禁地猜测是嘉宁已经堤防她了,还是只为上次季长安献花的事而对她心生不悦?

  殿内,嘉懿站在一旁,沈画音跪在嘉宁面前,明言她到长安来的整个过程和目的,将自己的心意剖白,“……画音浑浑噩噩地白活了十六年才知晓父亲大人的忠心,也才知道自己的亲生姐姐还存活于世,既然父亲大人和姐姐都在罗云门为国效力,画音绝不愿独自在外偏安求全,请公主殿下恩准画音入罗云门,为罗云门效力,为国尽忠!”

  嘉宁神色不改,道:“你年方二八,不谙世事,想加入罗云门只不过是一时冲动,还是尽早打消这个念头吧,你父亲不会愿意你进罗云门的,你姐姐……要是知道的话也不会愿意你进罗云门的,你死心吧,我绝不会让你入罗云门。”嘉宁果决地宣判。

  “可……”画音仍不甘心,激动起来,道:“画音是年幼,但殿下,画音素来听说殿下接手执掌罗云门时也才十六岁,画音不敢与殿下的高才相论,但我姐姐五岁就入了罗云门!画音知道自己能力不足,但画音愿意在罗云门潜心受训,成为一个合格的细作!请殿下成全!”

  嘉宁的余光扫了下内殿的纱幔后,佯怒道:“沈画音,毋须多言!我是不会准许的!再要妄想,我定会将此事告知丞相,且会传书与你父亲!退下吧!嘉懿带她出去!”

  嘉懿见嘉宁怒了,怕沈画音再多言会受责罚,急忙劝她起身,拉她一起告退。出了殿门,沈画音一下甩开了嘉懿的手,冷着脸,不理睬他,眼里含着倔强的泪水,快步向前走去。

  嘉懿失措地去追她:“画音……”

  沈画音回头,瞪了嘉懿一眼,“我以为你是支持我的!”

  他们离去后,莫离从后面出来,眼眶微红,低头向嘉宁致歉:“殿下,画音年幼给殿下徒添惊扰了,请殿下恕罪。”

  嘉宁道:“惊扰倒是没什么,只是她性格如此倔强,就怕她还是不死心……方才你在后面都听见了,她是知道你的存在的,还有想入罗云门与你这个姐姐相认的意思呢。”

  莫离颌首,更显心酸:“是,她有这个心,莫离甚是感动,可是……无论如何,她都不能入罗云门,有我和父亲投身于此,已足矣。”

  几日后,就到了国师的封号典礼。南成帝特准典礼在颐天殿外举行,昭明公主苏嘉宁,二皇子苏嘉胤,三皇子苏嘉裕,四皇子苏嘉宸,五皇子苏嘉懿尽皆盛装出席典礼,以师礼敬贺谭老先生。

  击鼓鸣金,奏响礼乐,南成帝亲自向谭老先生奉授金印玉杖。谭老生白须道袍,神色泰然,年近七旬却立如松柏行带劲风,白眉下,一双眼睛平静中却又似有如海的澎湃,立于金殿高台,依旧傲然清肃,宠辱不惊,别有风骨。

  仪式既闭,按照礼数,嘉宁将要上前向谭老先生道贺称扬,然而南成帝已到他身侧,笑谈几句,对苏嘉胤招了招手,示意他先上前来向谭老先生道贺。

  苏嘉胤颇显神气,直接越过前面的嘉宁,上前去作恭歉之状,南成帝连夸了他几句,看向谭老先生时多有暗示:“谭老先生一生传学于天下,却从未收过入室弟子,今已封国师,朕想请国师多多教导朕的皇儿,这是朕的二子,嘉胤,自小聪慧……”他一面说,嘉胤一面对谭老先生奉上贺礼。

  南成帝还未说完,谭老先生不看他,也不看苏嘉胤,神色肃然,道:“既是二子,为何不分长幼之尊?”

  他们两人尴尬失语,苏嘉胤木讷地收回手,南成帝让他退到一边,以顽笑掩过,遂让长女嘉宁开始献礼致贺,实则尤为不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