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奸臣 第四十八章热血青年曹孟德

《大汉奸臣》第四十八章热血青年曹孟德

作者:四国军棋 字数:2678 书籍:大汉奸臣

  初次见到曹操时,说实话,段增是有些失望的,因为他看到的曹操,完全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份英雄豪气,反而有点像个街头混混。

  是的,当曹操走进蔡府来时,他的头发有些散乱,身穿一身黑色长袍,手中提着一对精铁打造的手戟,身上还隐约能闻到一股酒气;那模样,若非知道来人乃是曹操,段增还以为来了个典韦呢。

  不过当段增仔细观看他的模样时才发现,曹操虽然身材不高,且皮肤较黑,面容也没多少出奇之处,但他那双极为有神的大眼却显得凌厉而充满智慧,让人见了后就会留下深刻印象。

  而等到曹操开口说话后,那豪放不羁的笑声更是让段增好感顿生,心中不由得感叹:“这就是曹孟德啊!”

  且不提段增此时心中是怎么想的,蔡邕在见到曹操这幅模样后,顿时就苦笑道:“看来你刚刚又与人斗殴了?”

  曹操的年龄虽然比蔡邕要小二十多岁,但两人的关系却非常亲密,乃是忘年交,亦师亦友的关系。

  所以来到蔡府上,曹操也显得极为随意,并没有半点拘谨。

  他先将手戟往身前案台上一放,接着端起茶水狠狠饮了一口,这才笑着说道:“伯喈先生,这一次可怪不得某,谁让那人当街行窃被我等撞了个正着,某若不狠狠揍他一顿,如何能出这口气!”

  蔡邕皱眉道:“若只是想出口气,那为何要带手戟?”

  曹操笑道:“这不是有备无患吗?”

  原来,今日曹操与袁绍、袁术兄弟外出游玩,恰好看到有人偷东西,曹操三人连想都没想就冲上去将那窃贼痛打了一顿。

  打完人之后,三人又去酒楼大吃大喝一番。

  吃完之后,曹操想起来喝酒的地方正好离蔡府不远,于是就过来拜访。

  至于袁绍和袁术兄弟,他们俩与蔡邕并无交情,所以吃过酒席便散伙回家了。

  听完曹操的讲述后,段增有些哭笑不得。

  他早就从史书中的一些记载里得知,曹操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喜欢干些劫富济困、除暴安良的事情,经常与袁绍、袁术等人在洛阳城中惹是生非。

  不过段增觉得,那些事情应该都是曹操出仕之前所做的,没想到如今曹操都已经出仕做官好几年了,居然还是像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喜欢打抱不平。

  更让他无语的是,曹操现在担任的职位是洛阳北部尉,放在后世就相当于京城某个分区的公安局局长,管的就是各种治安方面的事情。

  结果在发现有人行窃后,曹操不仅没有“依法”办事,反而直接从上去将人狠揍了一顿,这哪里是个“公安局长”,倒是像个江湖侠客。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正常,刚刚出仕的曹操正处在干劲十足的时候,浑身都充满斗志,做起事情来极有冲劲。

  比如他刚刚担任洛阳北部尉时,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挂在衙门左右,有犯禁者,不管何人都棒杀之。

  就连天子最宠幸的一个小黄门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也毫不留情将其用五色棒处死。

  结果京师震动,无人敢于再犯禁令。

  但曹操也因此得罪了宦官,好在曹家原本与宦官一党就有不错的交情,曹嵩的面子也足够大,再加上蹇硕在宦官中的地位并不算太高,所以曹操才能安然无事。

  从他的种种事迹来看,目前的曹操显然还不是后来那个雄才大略、手握百万大军,征战四方、开创霸业的魏武帝,而仅仅是一个寻常的热血青年罢了。

  ……

  这时,曹操注意到站在蔡邕身后的段增,他仔细看了段增一眼,接着眼神一亮,开口询问道:“这位小友想来就是伯喈先生刚刚收的弟子段增吧?”

  “小子正是段增,见过曹大人。”段增拱手行了一礼。

  曹操连忙起身回了一礼道:“段小友客气了,你既然是伯喈先生的弟子,而某向来也视伯喈先生为师,这么算来你我当是同门。若不嫌弃的话,你称我一声兄长便是。”

  “这……”段增惊讶至极,不过他知道曹操是个爽快人,所以只犹豫了片刻,便欣然拱手道:“那小弟就冒昧了,小弟见过兄长!”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道:“段兄弟,今日难得初次相见,可惜你年龄太小,否则某今日定要带你出去痛饮一番!”

  段增有些无语,蔡邕则苦笑道:“孟德,你如今也出仕多年了,你这放荡不羁的性子也该改一改了,总是这个样子怎么行?”

  曹操不以为意道:“等到该改的时候,我自然会改的,伯喈先生放心就是。”

  接着,他突然目光灼灼的看向段增道:“段兄弟,为兄一向对你父亲昔日平定羌乱的战绩感到好奇,你能好好跟我讲述一下你父亲当初是怎么指挥战斗的吗?”

  段增愣了一下,段颎平羌乱都是多年以前的旧事了,曹操为何会突然询问起来?

  他直接开口问道:“兄长为何会突然问起这个?”

  曹操解释道:“实不相瞒,为兄对于兵法很有兴趣,曾经费了一番苦工,但真正的实战却没有经历过,尤其对实战中的排兵布阵还有些困惑。你父亲乃是当世名将,平身身经百战,所以我想从你父亲的作战经历中去了解一二。”

  “原来如此!”段增心中一动,顿时反应过来,看来曹操日后能成为杰出的军事家和统帅,或许与他年轻时就对战争如此感兴趣不无关系。

  他随即有些为难道:“兄长,不是小弟不肯告诉你,实在是小弟也所知不多,毕竟我年龄太小,我父亲平时又很忙,根本没时间和我讲这些事情。”

  这倒不是他故意推脱,而是他的确不知道。

  好在,段颎也说过,等他年龄再大一些后,就会亲自传授他兵法,或许到那时候他就会去了解这些东西。

  曹操听了后顿时露出失望之色,叹息一声道:“可惜,可惜!”

  段增心中一动,对于曹操这样的人物,既然有机会,自然要尽量与之交好;更何况曹操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不错,仅仅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心中就已经有了亲近之意。

  所以他开口劝慰道:“兄长既然对兵法有兴趣,为何不直接上我家拜访,亲自向我父亲询问呢?”

  曹操惊喜道:“这样也可以吗?不会太冒昧了吧?”

  这个时代的兵法都属于极为重要的传承知识,许多统兵的经验都密不外传,而只能由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传承下去。

  段家同样是如此,那些重要的统兵经验,是决不能传授给外人,甚至就是段家的子孙,许多都没有得到传授。

  比如段增的两个兄长,他大哥段塘走的文官路线,对兵法不感兴趣;而他二哥同样如此,所以他们两个都没有得到段颎的传授。

  连段家自己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外人了。

  所以曹操才会担心直接向段颎询问会不会太冒昧。

  “兄长说哪里话?你既然当我为兄弟,那我父亲便是你的伯父,你去向他请教兵法,这有何不可?再者,有我在,我父亲定然会同意的。”段增笑道。

  以段颎的年龄,的确是有资格当曹操的长辈的,毕竟现在的曹操也才二十岁出头而已,年龄比段颎小了三十多岁,这完全是两代人了。

  再加上如今的曹操还仅仅只是个热血青年,官职也不算高;而段颎却早已经功成名就,无论身份地位都比曹操高得多。

  所以让曹操称呼段颎一声“伯父”,这还真不委屈他。

  曹操迟疑了一下,随即点头道:“那就多谢段兄弟了。”

  ……

  曹操今日饮了酒,又与人打了一架,现在这幅样子自然不适合去见段颎,所以段增与他重新约定了登门拜访的时间。

  接着,三人又热烈讨论起书法来,蔡邕和段增自不用说,一个乃是当世的书法大家,另一个有来自后世的见识,在书法上都有着较深研究。

  而曹操本人同样是个书法家,他尤其擅长的是草书,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其章草评为“妙品”,虽不能列为神品、上品,但在全国的书法家中也是数得着的。

  而且曹操还很喜欢与人切磋书法技艺,后世有名的书法家钟繇、梁鹄、邯郸淳、韦诞、孙子荆等人都与曹操在书法上进行过探讨。

  这次三个书法爱好者碰到了一起,自然要趁此机会好好讨论一番。

  其中,曹操对段增“首创”的行书尤其喜爱,前些日子在蔡邕这里刚一见到段增的字帖,便忍不住将其借回家去欣赏。

  此时见了段增,他当场就要段增写了一副字帖,说是要带回家挂在书房里好好欣赏揣摩。

  当然,段增也趁此机会向曹操讨要了一幅字。

  曹操流传于世的墨迹极为罕见,若是自己搜集的这幅曹操“真迹”能流传到后世去,只怕后世子孙光是将其拍卖了就足以成为富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