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奸臣 第一百三十八章召见

《大汉奸臣》第一百三十八章召见

作者:四国军棋 字数:2727 书籍:大汉奸臣

  傅燮的一番话铿锵有力,体现了他的风骨与气节,更是道出段增的心声:凉州之地乃先辈们一手一脚打下来的,绝不能轻易让给那些被发左袵之虏;若是让那些羌人得了凉州,必然会成为华夏之大敌。

  后世北宋就因为朝廷面临的短期困难,而对西夏一味的姑息养奸,结果仅仅得到半个凉州的西夏便实力迅速扩充,最后成了北宋的大敌,可以说这与宋朝那些执掌大权的所谓“名臣”们的目光短浅是分不开关系的。

  所以段增对傅燮的话大为赞赏,一时激动起来,便忍不住出声叫好。

  上首御座上,天子刘宏对于傅燮的慷慨陈词同样极为欣赏和赞同。

  他这个人作为天子,的确是贪图享乐了点,而且重用宦官,将朝政搞得乌烟瘴气,说他是昏君并不为过;但真要说起来,此人也是个极为聪慧之人,并非一味昏聩,他尤其欣赏那些铁骨铮铮的忠烈之臣。

  傅燮刚才的慷慨陈词,更是说到他的心坎里了,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出言夸赞,便听到下方有人在叫好,顿时朝发出声音的人群望去。

  “咦,这不是段增吗?不过与当年相比,似乎成熟了许多啊!”

  刘宏微微一笑,开口询问道:“段增,刚才是你在叫好吗?”

  段增连忙站出来道:“回禀陛下,刚才微臣听了傅议郎的慷慨陈词后,心中大为激赏,一时不察,冲撞了陛下,请陛下恕罪。”

  刘宏摆了摆手道:“无妨,你身为凉州人,前段时间又领兵与叛军交过手,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是,陛下!”段增原本是不打算发言的,毕竟他一个初入官场的小辈,还是藏拙来得好;不想却因为一时不慎,被皇帝给盯上了,此时只好硬着头皮准备发言。

  不过该说的道理刚才大家都说了,而且一个个引经据典,口才十分了得,段增自认为在讲道理方面也难以超过这些大臣,所以他要发言,就必须另辟蹊径,否则不过是重复他人的话,容易让人轻视。

  他在心中斟酌了一下语言,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凉州决不能放弃,各种道理刚才诸位大人都已经讲明白了,臣在此只说一点。”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今凉州虽然乱了,但我凉州子民却依旧心向朝廷,大家无一日不在期盼着朝廷大军能早日赶到。若是朝廷一旦做出放弃凉州,将凉州百万子民弃之不顾的举动来,那么不但是朝廷在凉州的民心尽丧,便是天下百姓又会如何看待朝廷?一个连自己的子民都不能守护的朝廷,又如何能维护自己的威信?天下的民心又将如何收拾?”段增声音恳切,说道后面时,更是如同在大声质问一般。

  接着,段增大礼跪拜下来,对刘宏道:“陛下,微臣斗胆,谨代表凉州百万子民,恳请陛下尽早出兵,平定叛乱!”

  皇甫嵩、傅燮等凉州出身的官员,也都跪倒在地,大声道:“恳请陛下尽早出兵,平定叛乱!”

  ……

  如果说之前傅燮的慷慨陈词,已经将崔烈等人的气焰给彻底压倒的话,那么此时段增的一番话更是凝聚了一股大势,凉州的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军事问题或者财政问题,它已经变成了关乎天下民心的根本问题。

  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崔烈等人一个个都只能沉默不语,不敢出一言来抗辩。

  刘宏当即站起身来,大声道:“诸位爱卿请起,既然凉州百姓心向朝廷,朝廷自无抛弃自己子民的道理。朕心意已决,不日之后,便当调派大军,进剿凉州叛军!大将军何进听令!”

  “微臣听令!”何进连忙站出来。

  “朕命你在三天之内,必须尽快拿出出兵的方案来,不得有误。”

  “臣遵旨!”

  “太尉邓盛,司徒崔烈,司空张温,你等三人,必须配合大将军,尽快准备好大军出征所需的粮草军械等一应物资,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

  刘宏接着又发出一系列诏令,整个朝廷上下都开始运作起来,为出征凉州做准备。

  ……

  朝会结束之后,大将军何进随着邓盛等三公以及皇甫嵩、朱儁等将领留下来商议出兵事宜,段增则随着百官退出朝堂大殿,正准备去傅燮来结交一番,这时身后突然有声音传来:“段都尉且留步,陛下召见你!”

  段增心中一惊,连忙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正是小黄门蹇硕,连忙问道:“不知陛下召见到底所为何事?”

  蹇硕笑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段都尉快随我去觐见陛下。”

  “好,有劳了!”段增当即跟着蹇硕身后前去面见天子刘宏。

  穿过重重宫殿后,蹇硕带着段增来到御书房旁边的一处偏殿,然后便让段增在里面等着,这一等便是一个多时辰。

  正当段增以为是不是召见取消了的时候,外头终于有了动静,蹇硕小跑着赶过来对他说:“段都尉,快,陛下召见你,就在御书房!”

  段增不敢怠慢,连忙随蹇硕一同来到御书房,刚进去,就发现里面除了天子刘宏和中常侍张让、赵忠等人外,并无旁人。

  段增连忙上前拜见天子,等见礼过后,便老老实实的束手而立,等待刘宏问话,心中却在暗自思考着刘宏突然召见他的目的。

  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刘宏接下来并没有和他说什么大事,反而跟他拉起了家常。

  “段增,你今年多少岁了?”

  “回陛下的话,微臣今年二十一岁。”

  “二十一岁?只比朕小了几岁啊!对了你可娶妻了?”

  段增心中奇怪,但还是老老实实答道:“回禀陛下,臣已经定了亲,但还未成亲?”

  刘宏笑道:“不知你定的妻子是哪家的闺女?”

  “回陛下,是臣的老师伯喈先生的女儿。”

  “蔡邕?”听到这个名字,刘宏愣了一下,随即面色有些复杂。

  曾经他对蔡邕也是极为信任和重用,不过后来却受阳求、刘郃等人的蒙蔽,因蔡邕与党人来往密切的缘故,将其下狱流放至边塞,后来虽然赦免了,但蔡邕也没有再回到洛阳。

  当初在决意处置蔡邕时,刘宏心中固然是格外气愤,觉得蔡邕罔顾自己的信任,竟然暗中与党人往来,所以才会做出极为严厉的惩处,若不是爱惜蔡邕的才华,只怕那时已经将蔡邕杀了。

  不过蔡邕毕竟是他曾经信重的臣子,所以在后来气消后,便在中常侍吕强等人的劝谏下赦免了蔡邕。

  如今随着黄巾之乱的爆发,连党锢的禁令都已经取消了,刘宏对蔡邕的气愤自然也早就消除干净了。

  他沉默了片刻后,这才问道:“你老师蔡邕如今在何处?”

  “回禀陛下,臣的老师这些年一直都在吴郡,除了去年桥太尉过世是曾经回来过一趟外,其他时候没回来。”

  “留在吴地?”刘宏开始还有些疑惑,自己不是早就赦免他了吗?为何还要呆在吴地?不过随即他便醒悟过来,知道蔡邕这是害怕仇家报复,所以才逃亡在吴地。

  蔡邕得罪的那些仇家,真要说起来,还不是为了尽忠国事?尤其金商门的那次事件,更是因为天子本人做事不密,导致蔡邕的密奏泄露出去,得罪了一大批人,结果遭到报复,至今都有家难回。

  想明白这一点后,刘宏心中顿时有了一丝愧疚之感。

  “段增,当年朕处置你老师,也是受了阳求等人的蒙蔽,如今朕也知道当年做的有些过了。朕想将你老师再召回朝廷来,你觉得如何?”

  “这个……”段增有些迟疑,这些年他与蔡邕也没有联系,他们两个一个在西北武威,一个在东南吴郡,地方相差太远。

  如今蔡邕到底怎么想的,段增自己也把不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当年之事对蔡邕的影响极大,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的他比起当年来,已经多了一些明哲保身的想法。

  如今朝堂上的局势与当年相比,除了王甫、曹节两人被张让、赵忠取代外,其他方面并没什么变化。

  在这种时候,蔡邕是不是还愿意回到这处泥潭里来,段增真的说不准。

  他试探着道:“既然陛下有意让老师重新回到朝堂,那为何不派人去见见老师呢?”

  刘宏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觉得派何人去合适?你看蹇硕如何?”

  段增听了心中想到:“看来皇帝对小黄门蹇硕的确是非常的器重啊,怪不得后来在设立西园八校尉时,会让蹇硕来担任上军校尉,位居八校尉之首。”

  不过段增可不敢让蹇硕去见蔡邕,谁不知道蔡邕与宦官一党的关系向来恶劣,让蹇硕去吴郡,到底会有什么后果可就难以预料了。

  他连忙劝说道:“陛下,微臣以为,最好还是派个与老师相熟的人去,这样有些话也好说一些。微臣记得,射声校尉马日磾马大人,就与老师相交莫逆,陛下何不派此人呢?”

  “马日磾?那好,便派此人前去吧。”刘宏也没多想便点头道。

  接下来,刘宏又询问了段增一些事情,最后叮嘱段增要好好为国效劳,便打发段增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