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灼华年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兄弟

《灼华年》第一百四十一章 兄弟

作者:梨花落落 字数:1851 书籍:灼华年

  前世的夺嫡之争,谢贵妃赔了夫人又折兵,并没有讨到半点好处。

  这些事情何子岑自然不能同德妃娘娘细说,只安抚地望着她,认真说道:“人心隔肚皮,她们此时结盟,并不是铁板一块,母妃大可放宽了心,儿子并不畏惧。”

  德妃娘娘喜忧参半,面带疑惑望向何子岑。从前何子岑对这些并不上心,极少愿意就着夺嫡的话说下去,今日却一反常态,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喜的是儿子终于肯对着那个位子使劲,忧的却是谢贵妃横插一手,想要觊觎那九五至尊的高位。德妃娘娘拍着何子岑的手说道:“不管怎么样,你还是要小心应对。与子岱兄弟二人拧成一股绳,咱们一家人同仇敌忾。”

  “那是自然”,何子岑冲母妃暖暖笑着,那明亮和煦的目光无端让德妃娘娘觉得心安。她认真打量着何子岑清隽朗润的眉眼,有种吾家儿子初长成的感动。

  何子岑早便下定了决心,今世依然要登上大阮的皇位。上一世未曾守住的江山,这一世一定要守住;上一世害得大阮战火流离,这一世要还百姓们一个海晏河清。唯有想到与陶灼华未了的那段情,心间依然是止不住的疼痛。

  用过午膳,他便与德妃娘娘说过,多日不曾进宫,想出去走一走。德妃娘娘素昔有午睡的习惯,想要去补个眠,再说也不愿拘着何子岑,便要他自便,只嘱咐他早早回来更衣,莫误了晚间的团圆宴。

  何子岑答应着离去,头顶簌簌的雪花,脚步便不听使唤般依然走到了青莲宫外那片植着荒竹的山坡上。他寻了块干净的石头,便悄然坐了下来,独自凝望着不远处那一道长长的九曲竹桥,目光中充满了怀恋。

  何子岱与几位世子们打了一场马球,回去换了衣裳,入宫时已是申时。

  德妃娘娘午睡已醒,听得小儿子入宫格外高兴,嘴上埋怨着何子岱贪玩,却早已命人摆了他喜欢的果碟。

  何子岱环视殿内不见何子岑的身影,便问德妃娘娘兄长的去处。

  德妃娘娘笑道:“你兄长说久不进宫,想要出去走走,大约到了御花园吧。你来得正好,去将他寻回来,咱们也好预备着晚间的团圆宴。”

  何子岱答应着出来,披了厚厚的黑毛大氅,又撑了把宽大的油纸竹骨伞,想也未想便摒弃了御花园,直奔青莲宫的方向。

  果不其然,自家兄长独自一人坐在那片荒草漫漫的山坡上,头上、肩上都结了片片霜花,却依旧专注地从山坡上俯视着青莲宫前头那处湖面。

  一道九曲竹桥,原是兄长与陶灼华的断肠之处。如今兄长不晓得前世的陶灼华曾经是他的良人,目光却依旧时常在她的周围眷恋,那份倾慕的表情怎么也掩饰不了,那是何子岱最不愿意瞧见的事情。

  亦曾为兄长与陶灼华情比金坚的深情感动,可他们在自己的爱情里从来做不得主。若是今世的陶灼华依然无法摆脱瑞安的桎梏,那么她便始终是一根尖利的刺,不是扎伤自己便是深深刺入何子岑的心扉。

  伤了他们哪一个,都是何子岱不想要的结果。一想到洋溪湖畔孤独的墓碑旁,陶灼华曾为何子岑苦守四十年,何子岱便无法原谅自己加诸在她身上的伤害。

  那时的何子岱不止一次想过,若是一切可以重来,他可以代替何子岑好好照顾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让她不受瑞安的伤害,也不成为何子岑的负累。

  他可以让她这一生过上快乐简单的生活,不必夹在瑞安与何子岑的夹缝里,只能一次一次言不由衷。

  难言的酸涩在何子岱心间蔓延,飞雪中何子岑一动不动的身影宛若石雕泥塑,他身上的落雪那样苍白而又刺目,如片片飞扬的利刃,狠狠刺在何子岱心上。

  何子岱好看的眉眼微微蹙了蹙,似是想到了极好的主意。他足尖轻轻一点,几步间便跃上了不高的假山山顶,故意大喝一声,如飞鸟般忽然出现在何子岑面前,到把沉浸在遐思中的何子岑吓了一步,喝道:“又胡闹什么?”

  何子岱替何子岑拂净了身上的落雪,又将自己身上的大氅解下,想要披在何子岑身上。见何子岑一味推让,他便以脚尖勾起被自己扔在一旁的油纸伞,顽皮地说道:“我撑着伞,兄长却是手上空空,还逞什么强。若受了凉,岂不是叫母妃担心?”

  似是配合何子岱的话,何子岑正巧打了个喷嚏,不由面上一红,也不与他客气,便接过了大氅。何子岱再变戏法般地掏出一小口袋瓜子,递到何子岑手上,有些讨好地说道:“瞧了半日,兄长只是枯坐,特意来给兄长解闷。”

  那一袋瓜子酸中带甜,甜中有涩,好似五味俱全。何子岑心中百感交集,望着稚气未脱的兄弟,到有些羡慕他的单纯与恣意。

  前世的兄弟情谊历久弥坚,今世依然会是最好的兄弟。

  何子岑想起就在这个地方,自己将怀有身孕的陶灼华托付给唯一的亲弟弟,命他一定护她们母子周全,也不晓得何子岱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嘱托。

  想起那只有两个月左右的胎儿,何子岑的心痛油然而生。有多想问问何子岱,他的孩子是男是女,又是否平安长大?瞅着一脸顽皮的兄弟眼中那样清澈澹然,他也只能打消这个主意。

  兄弟二人各有所思,又都只能将各自想说的话藏在心里,谁也不敢表达。

  何子岱眼望通往青莲宫的竹桥,忽然发现了由远及近的那一顶水墨绫山水画的绢伞,还有伞底下那抹窈窕的身影。他忍着心间的歉疚,故意蓦然瞪大了眼睛说道:“兄长您瞧,那位质子郡主出来了。”

  何子岑急切地抬起头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瞧去。果然九在曲竹桥这上出现了陶灼华纤瘦若竹的身影,她披了件黑毛月白缎子大氅,手里撑的伞遮住大半的容颜,娇娇小小的身影在融融雪光中格外醒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