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门辣妻:傻夫,吹灯上榻 第584章 大良逆行者

《农门辣妻:傻夫,吹灯上榻》第584章 大良逆行者

作者:李林中 字数:1841 书籍:农门辣妻:傻夫,吹灯上榻

  九贤王到了蓉城之后,满头银发惊呆了蓉城的官员,大家都在小声议论,九贤王这是得了什么病,怎么一下子苍老成这个样子,九贤王没有做任何解释,下了马车,立刻进了城主府,负责建造公主府的大臣,向九贤王汇报了公主府建造进度,以及建造中遇到的困难,九贤王强撑着身子,听完汇报,又特别指点了几处,刚打发了这几个大臣,躺下不久,就有暗卫求见,暗卫求见,肯定是发现了不寻常的事情,九贤王不敢怠慢,立即传了进来。

  面对满头银发的九贤王,那个暗卫稍微愣了一下,便返回常态,用生冷的口吻,说了他的发现,在郑国境内,有人跟踪齐玉璃的运粮队伍,对方有好几次动手的机会,可是却没有动手,只是远距离跟踪,他担心这些人的目的是蓉城粮库,所以特来向九贤王提个醒。毕竟蓉城是圣公主的封地,一切都得听从圣公主安排,现在圣公主不在,九贤王作为亲王,责无旁贷。

  这个消息又将九贤王拉回现实,在文家的这段时间里,他好不容易忘记了这些尔虞我诈,可是刚一回来,就不得不面对蓉城的困境。蓉城去年年底割让给郑国,对于大良而言,蓉城是一块失地,对于郑国而言,蓉城是一块未被郑国权利染指的地方,所以这里有大良的遗老,又有郑国的新贵,各方势力更是错综复杂。

  如今有人竟然打起了蓉城粮库的主意,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只能报以同情,暗卫能提醒他,自然也能将消息传给宋昌盛,或许宋昌盛已经有了后续的计划。

  九贤王想了想,问那暗卫还有没有其他事情,那个暗卫又说了,最近有人放出消息,说是九贤王派人杀了大良的一位妇人,这个消息传的有模有样,连详细的经过都说得清楚。

  九贤王微微笑了笑,待暗卫退下之后,九贤王让吴尚派人守好粮仓,如今蓉城存放的粮食,不仅要供几十万边防军开销,还得预备着碰上灾年,赈济百姓所用,另外还有齐家存放在粮库的粮食,这么多粮食都在蓉城粮库,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

  可凡事总有万一,万一他这里出了问题,这些宵小之辈,也不一定能奸计得逞,任何小看郑国的人,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不过污蔑他杀了大良的一位妇人,如果他是大良的官员,即使真的发生这件事情,他也一定尽力遮掩,因为用一个普通妇人的性命,换取大良的脱胎换骨,这是一笔只赚不亏的买卖,可有些人,对到手的利益不屑一顾,一心想着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九贤王心里冷哼一声,既然能杜撰出过程,自然能杜撰出结果,可笑的是,官府都没结案,这些愚弄人的说辞,却传的有声有色,谣言止于智者,但是胆敢污蔑他的人,也真是勇气可嘉啊!

  劳了一会儿心神,九贤王沉沉的睡去,吴尚回来之后,轻轻的坐在一旁,以前总觉得九贤王不务正业,流里流气的,可真正认识九贤王之后,他才发现了,九贤王对郑国所做的一切,他的隐忍、他的周旋、他的坚强、他的智慧,他一直默默的守护着这片山河,而他心中的这片山河,必将绵延恒久,所以九贤王对郑国的爱意,是深沉厚重的,只可惜他不是郑皇。

  到了十月初二,巧姑和荣华,还有黄婶,一起来到文家,黄婶是过来人,刚进门看到白锦荷脸色不好,再看了华浅脸上的红斑,便知道白锦荷的悲惨经历,不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人的福报和业债都是公平对应的,就看老天让你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柳氏和黄婶年纪稍大,所以听出了黄婶话里的意思,不过白锦荷没太在意,不管福报,还是业债,都是她人生的组成部分,她没有因为那些苦难,而对这些遭遇抱有不平,过程虽然痛苦,可是她却拥有了华浅。

  巧姑看着白锦荷的样子,羡慕的不得了,不过顺带着,又说了冯渊几句,离家那么久了,只捎了四封家书,家书只有四个字“一切安好”,能写四个字,就能写八个字,巧姑对冯渊不顾家的习惯,很有看法。

  不过这些抱怨,从巧姑嘴里说出来,少了几分责怪,多了几分牵挂,然后巧姑又向白锦荷介绍了一位州府的神医,说他们家福泽身子弱,没想到吃了神医三副药,现在抱在手里,有劲折腾了,连奶娘都说福泽顽皮了。

  巧姑留了那个神医的住址,白锦荷生产时大出血,现在身子亏得厉害,亏了身子,又不能恶补,得慢慢调养才是,另外华浅的身子也弱,也得细心照料,要是留下什么病症,就毁了华浅的一生。

  白锦荷感激着巧姑,百忙之中,还记得她们母子,如果福泽的身子能调养过来,他们华浅的肯定没问题,福泽是先天不足,华浅是因为胎位不正,出生时间太久所致,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而巧姑介绍的这位神医,正好打消了白锦荷这几天的顾虑,让白锦荷悬着的心,放松了不少。

  不过冯渊离家这么久,去了哪里?又在忙着什么事情?他是仁心庄的掌柜,他所做的一切,或多或少都和仁心庄有关,如果和仁心庄有关,就会牵扯到粮食上面,今年文家的粮食产量骤减,供给仁心庄的粮食少了很多,难道冯渊外出,是为了寻找稳定的粮食供应者。

  但是大良的百姓,都分到了人口地,第一年就收到粮食,仁心庄为什么还囤积这么多的粮食,新法限定了粮食价格的上限,依靠价格差获利,比登天都难。但是齐玉珍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他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难道说他预见了,新法实施之后的饥荒,或者由新法引起的冲突灾荒,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白锦荷对新法也不抱什么希望,但是她敬佩着莫子阡这样的逆行者,所以用自己的行动,支持莫子阡逐梦之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