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杜家小娘子 第六十八章 竹蜻蜓

《杜家小娘子》第六十八章 竹蜻蜓

作者:莫染流离 字数:2136 书籍:杜家小娘子

  第六十八章竹蜻蜓

  杜小喜瞅着二嫂优哉游哉的享受模样,. 首发哦亲

  自己不过顶着师父的名头说了两句,村里的孕妇们天天扎堆晒太阳,嗷嗷要吃肉。

  前一个还好,反正太阳不烧钱愿意咋晒咋晒,后面一条让村里不少汉子斜着眼睛看杜老爹,里里外外就一个意思:杜诚为了卖肉也是拼了,竟然让小闺女帮着撒谎,知道你家卖肉的,也不用这么没下线的推销。

  被打趣儿的杜老爹气的小半个月没回杜家村,时刻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着咱家的猪肉面向的是广大的县城市场,而不是你们这群买斤肉都要扯到小时候一起上山打鸟下水抓鱼,友情天长地久应该抹个零头的好兄弟。

  ‘被骗子’的杜小喜则是捂脸喊冤,她上辈子真的看过一个报道说吃肉不仅影响体型,更影响智商啊!不管怎么说大脑壳总比小脑壳容量大吧。

  “四郎喝口水歇歇。”赵宝珠洗完衣服回来见着还在忙的丈夫贴心的端了热水出来。

  杜至忠闻言赶忙放下手里的锯条双手随意在身上抹抹接过茶碗,憨憨的回了句“你也歇会儿。”

  杜小喜瞅着两人相顾脸红红,嘿嘿偷笑。

  真是奔放又含蓄的少男少女啊!见面没几次已经可以理直气壮的滚被窝,嘿嘿嘿,却又羞羞答答的表纯洁。

  两人秀恩爱完毕,一个进厨房帮着做午饭,一个接着倒腾手里的木片。

  自从上次风靡杜家村乃至山水县甚至还有飞出县城的‘纸飞燕’这一发明后,杜小喜一直在想着怎么帮家里发家致富奔小康。

  纵使和县城里当一不二的柳家成了亲家,也改变不了杜家是个人多钱少的普通人家。

  古代娶媳妇儿嫁女儿全是一锤子买卖,聘礼嫁妆新娘子过了门那都是别人家的了,婚后明目张胆的贴补娘家三姑六婆非喷的同族的小娘子没脸嫁出去。也就是说杜小喜以后哪怕过的再好,也不代表娘家跟着天天吃香喝辣。

  杜小喜想着自己和师父怎么也是见识过大千世界的现代人,不说成为富可敌国的巨贾,混个小地主总可以吧。

  喜乐大师父表示现代自己真是个和尚,义务教育没上完,六根清净,得道高僧的那种,否则自己也不会天天追着徒弟问这问那。

  师父靠不住,杜小喜撸袖子自己上。

  上辈子咱是医学渣,药材中成药神马的还是算了吧,以新东方为目标的吃货美食会做的不少,可鉴于年龄太小烧火丫头还没混上,厨艺高超现在纯属扯淡,过两年能掌勺了才能提上日程。

  思来想去没想到好办法的杜小喜看着院子外飞来飞去的纸飞燕眼睛一亮,纸飞燕受欢迎,耐玩的竹蜻蜓肯定更受欢迎。

  大钱咱捞不到,先挣点小钱花花。

  想着竹蜻蜓,杜小喜便缠上了家里木工不错的四哥,嚷嚷着要做一个好玩的小玩意儿。

  杜家是个有田有祖传手艺的人家,杜老爹这一支的老祖宗出过木匠,五服之内不少都是手艺不错的木工。杜家老太爷便是当时有名的木匠,大爷爷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杜爷爷则觉得族里的木匠太多了,干脆跑外面拜师学了杀猪的手艺。到杜老爹这一辈,大爷爷家的两个伯伯子承父业,杜家只有杜至忠杀猪的同时对木工活儿感兴趣,便跟着伯伯学了几分手艺,桌子柜子这些小家具不在话下。

  竹蜻蜓制作简单,虽然杜小喜不会做,但小时候也是玩过,用树枝画了个草图,接着比划了比划,经过两兄妹小半个时辰的实践终于做好了。

  杜小喜接过竹蜻蜓试了试,双手使劲一搓,竹蜻蜓飞了起来。

  “飞起来了!四哥快看!飞起来了!”

  杜小喜乐的直围着杜至忠绕圈圈。

  杜至忠摸着脑门嘿嘿一笑:“我再给小虎小云他们做几个,他们肯定也喜欢。”

  杜小喜见杜至忠一副接着干的态度,赶忙上前喊停,捧着竹蜻蜓道:“哥,我们多做一些拿出去卖好不好,小孩肯定都喜欢。”

  “这个太简单了,拿着菜刀就能削好,没人会掏钱买。”

  “咱就卖便宜点,一个一文钱,肯定有那手笨的愿意买。”小孩子买东西全是一时兴趣,特别是这个宠儿子的时代,父母一不给买吃的玩的,大街上哭着拖着不肯走的可不少。杜小喜相信家长们还是愿意花一文钱哄孩子的。

  杜至忠还是不相信一根木棍加上一片扭曲的木片能卖钱,“这东西做着太简单了,别人一看就会,都做了出来卖挣不了钱。”

  “我们可以一下子做很多在他们做出来之前卖完。”

  眼瞅着杜至忠还要反对,杜小喜吐吐舌头,扭头就跑“不跟你说了,我找爹爹去!”

  刚过了年家家户户吃足了油水,加上又是三月里不少信徒过斋月吃全素,猪肉铺子正是一年中最冷清的时候,杜老爹干脆把铺子交给儿子照看自己回了杜家村忙春播的事情。

  因着去年稻田养鱼杜氏族人得了天大的好处,今年族里不用族老们督促各家各户上赶着把所有的水田都养了鱼。去年投放鱼苗的时候稻苗已经老大,今年不少人便想着早早放了鱼下去,一年里也能收上两批鱼,结果放下去才发现不少鱼把小稻苗都给啃了,这几天村里是人仰马翻想着把鱼给捉出来。

  最后还是村里一个老把式想了个办法把田垄堆的更高让鱼够不到稻苗,村里人觉得效果不错纷纷在自家田里挖深沟堆田垄。

  经此一事七太爷可是被吓怕了,这稻田养鱼的说法太多,鱼养多了要死,养杂了要互相吃,甚至无缘无故自己翻了肚皮。七太爷他们才认识到去年的成功太幸运了,他们对稻田养鱼只知道大概,很多东西还不了解。

  杜氏一族已经得了皇上的嘉奖,稻田养鱼也被当做增产的新法子早早的宣传到各地,若是其他地方也发生了稻苗被啃的事情,对于把粮食当命根子的百姓来说这无异于毁了他们的活路,真要出了什么事情最先受到埋怨的还不是提出稻田养鱼的杜氏一族。

  想到其中的危害,七太爷三爷爷里正几个是觉都不敢睡,急急把族里出息的人召集起来,最后决定给皇帝写一道请罪书,诉说他们还未掌握稻田养鱼技术的时候就宣扬开来实在不该,又陈述了稻田养鱼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已经他们想到的解决办法,林林总总厚厚一叠诉说杜氏一族的惶恐。

  好在当今圣上圣明并未予以追究,不过事后七太爷他们却和稻田养鱼杠上了,天天守在地头研究怎么多养鱼,多收粮。

  杜老爹作为连接喜乐大师的关键纽带,回到杜家村后自然天天被七太爷他们抓着跟在身边,就等着什么时候杜老爹和喜乐大事提提,大师能够指点几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