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仙女巷 第135章 T台变舞台(下)

《仙女巷》第135章 T台变舞台(下)

作者:了则 字数:2671 书籍:仙女巷

  顾盼的身后,升腾一道烟雾,一个个模特穿过彩虹门依次走上T形台。

  七彩的灯光营造出一种效果,仿佛从花楼上飘下的七彩丝线,飘落到这一个个刚刚走出彩虹门的模特身上,然后幻化成一套一套的服装。

  他们穿着时装,仿佛穿过时光的迷雾,向观众走来。

  业内人士都知道,骆家华是女装设计师。这时候,突然看到一个个男模走上T台,大家都是吃了一惊——什么时候骆家华开始设计男装了?

  让人们惊掉了下巴的事情还在后头,这哪里是时装表演,简直是复古——不,这就是带有岁月痕迹的衣服,因为走在靠前模特身上的衣服,虽然看上去是新的,可明显有些褪色!

  大家恍惚间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这是博物馆的古代服饰展?

  也不对呀!这些衣服充其量也只能到民国,从对襟大褂到中山装,式样明显带有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可这些还算不上古代服装吧?

  慢慢的,细心的观众品味出来了,这些衣服的布料有点特别。相互交流,大家忽然想起来,这个时装展的主题是“最后的七彩棉”,那么,这面料应该就叫“七彩棉”了。

  眼尖的观众可以看出,这些面料都是手工纺织的,每件衣服上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可在这些模特身上,一点都不显杂乱,这些花色大多很素雅,通过巧妙地裁剪和配色,各种花型图案大多出现在衣领或者滚边处,使得衣服在整体上呈现一种在庄重中显活泼,在端庄中显灵动的特点。

  观众在怀旧的音乐中,慢慢看出一些门道了:走在前面的模特年轻,越往后年龄越大。前面的衣服样式久远,越往后样式越贴近现代式样。前面的衣服褪色严重,越是后面的色彩越艳丽。

  最后,所有的模特跑向后台,然后簇拥着一个拄着拐杖满头银发的长者,身穿七彩棉裁剪制成的对襟大褂,这个人就是肖斯和!

  他眺望着花楼,聚光灯打到顾盼身上。此时,深沉的画外音在“秋日私语”的伴奏音乐声中响起:

  “一位织娘等待外出未归的丈夫,一等就是五十年。这五十年的光阴里,她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坐在花楼上等待。按照安惠的习俗,她每年织一套单衣,两年织一套夹衣,三年一套棉衣。这五十年,一共纺织了多少匹布?不知道。她织了多少件衣服?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她留下了多少套衣服,她给她丈夫总共留下了七十九套,装了满满两大箱子。这些都是留给外出未归的丈夫,尽管她不知道丈夫会不会回来,能不能回来。可是,她给自己只留下了一套嫁衣——当年嫁过来穿在身上的那套嫁衣,她要穿着这套嫁衣入殓!”

  配合这段画外音,大屏幕闪现着一副一副的画面:一套一套七彩棉裁剪出来的各式各样衣服,放大了的衣服上各种花型和纹饰,还有高大的大槐树,斑驳的仙女巷,低矮的两间大瓦房,潺潺流淌的碧溪河,窗口洒下的阳光,以及阳光下的花楼……

  突然,一个晴天霹雳,花楼上,刚刚坐在那儿的顾盼不见了。此时又响起了画外音:

  “五十年等待,丈夫终于回来了,可织娘乐极生悲,溘然长逝。造化弄人啊,被等的人回来了,等待的人却走了。短暂的相聚,又是永久的别离!”

  聚光灯打到肖斯和老泪纵横的脸上。观众这才想到,这男模穿着的一套套服装,都是这位织娘的作品,都是为出门未归的丈夫准备的。

  “五十年的思念,化作了一缕缕丝线,编织成最后的七彩棉。这不是云霞,是梦想;这不是蝴蝶,是相思;这不是荷花,是忠贞;这不是童话,是记忆;这不是衣服,是温暖……”

  “斯人已逝,可她的七彩棉还在,她的手艺还在,她的爱还在!”

  T台上出现了女模特,这才是骆家华今晚要展示的作品。

  前面两两一组,身穿的都是顾盼练习时纺织的五彩棉。这些服装一出场,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每件衣服都是骆家华精心制作,他把时装的流行要素与中国的传统审美相结合,将小立领,云纹坎肩,筒裙等等中国特色糅合在时装里,在追随时代潮流的同时,又保留自己的民族特点。

  “这是用织娘留下的最后的七彩棉制作的时装——”

  最后一个模特,如同身穿七彩霞衣,出现在众人面前,让人眼睛不由得一亮!一身立领长裙,头上青螺髻,胸口处一朵素雅的绣花,手中一个荷包,亭亭玉立,光彩照人。

  前面出场的四个模特簇拥着七彩棉的模特走到肖斯和面前。

  “这个时代消逝了,这个人离开了,这么美好的七彩棉会不会成为最后的七彩棉呢?”解说的声音适时响起。

  聚光灯再次来到肖斯和身上,他捧出一个册子。

  “从织娘留下的七十九套衣服上,织娘的丈夫整理出来的一百四十七种图案的编织图,还有他多年在海内外收集整理的编织图册,总共三百一十二幅,每一幅都是这位老先生亲手绘制的。今天,他要将这些交给织娘的徒弟,让她把织娘的七彩棉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聚光灯来到七彩棉模特脸上,这个人竟然是顾盼!只见她双膝跪下,摊开双手,郑重接过这个图册。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这个图册对于七彩棉的纺织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把提花纺织机比作一个人的身体的血肉,那么花型式样就是一个人的灵魂!

  “最后的七彩棉”走秀结束,从观众的热烈的掌声,满脸的泪痕中,骆家华知道自己的这次服装展大获成功。他在众模特的簇拥下来到前台向观众致谢,这个时候,他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到后台,许多同行上前向他表示祝贺。骆家华向所有人员表示了感谢,来到顾盼面前,不顾周围还有许多人,突然张开手臂,把顾盼紧紧地搂在怀里,久久不愿松开。顾盼明显感受到了骆家华的激动,她有些羞涩,也有些害怕——有些害怕骆家华的热情。

  难怪“时光·风情”组委会把这个展览当做压轴节目,因为这组时装完美的体现了这个时装展的主题。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骆家华把T台变成舞台,把时装与人物故事相结合,增添了时装展的话题性。一时间,三亚秋季时装展成为当下的新闻热点。

  走下T台,七彩棉火了,方织良的爱情故事火了,肖斯和和顾盼成为记者追逐的对象。

  试验成功了,刘厂长也愿意追加投资了,钱到位了,攻关小组的干劲就更足了!再加上古朗今天一包烟,明天一瓶酒,天天赔笑脸,说好话,从试验机到验证机,短短八天时间就告成了,气的李工吹胡子瞪眼:“平时在厂子里,怎么没见你这么卖命?”

  恒丰的几个工人笑着说:“李工,你要是像古朗一样天天这么孝敬我,我也干得这么欢实!”

  李工笑着踢了他们一脚:“滚!”

  刘厂长还是很抠门,古朗要五十台,可刘厂长只给二十台。他说,有二十台作为验证机就足够了!多要可以,拿钱来!

  古朗也据理力争:“我们给你们厂做验证,就不需要花钱么?”

  刘厂长笑着说:“这个项目我们都是股东,为我验证,不就是为你们验证了?”

  古朗实在是斗不过这个狐狸,只好按照刘厂长的说法,二十台免费,另外花钱定制了三十台。

  不过,这次可没有按照刘厂长给的价格——每台一万元。他充分利用自己就是项目组成员的优势,完全按照成本价购买,而且是材料成本——每台六千七。

  同时,古朗还带走了恒丰厂三个工程师,理由是这些人要一起过去做验证,好让这套设备尽快定型生产。

  有了这三个人帮忙安装,进度就快了很多,往往请来的工程师休息了,可古朗还在车间里,一边安装,一边培训车间的修机工,给他们讲解这些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一切都准备好了,现在古朗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整理车间拿着九色丝线,可不知道怎么穿经。

  现在懂得提花纺织的只有顾盼一个人,正好,顾盼的时装展正好结束了,她的电话来了!

  顾盼知道,新闻只有一段时间的热度,这时候,如果能够把七彩棉快速推向市场,可以节约一大笔推广费用,而且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出来快一个星期了,不知道厂子里现在是什么情况,顾盼于是打电话问问,这才知道厂子里一切都准备停妥,只等着自己归来!

  好在三亚是旅游城市,飞机票很是便宜,顾盼与肖斯和一起乘坐飞机回去。吴承刚还要装运花楼,本来是顺路的,可这时候也就不节约这点路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