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中的火焰 风中的火焰(13)

《风中的火焰》风中的火焰(13)

作者:欧阳丞 字数:2051 书籍:风中的火焰

  就看见一个敞开穿着款式落伍、又因色泽灰暗而显得极为老旧的人造革夹克、脸型与刘强飞相类但两腮有些横向鼓出来、面色红里透黑、眉毛短粗、双睛突出、应该超过35岁的高大壮硕男子,就站在程裕昆座椅旁,指着屏幕,用不知中国哪个地方的浓重口音、我基本靠猜才能听明白一部分的口齿说:“你剁(打)开,你剁(打)开你那篇,至少两猝(处)严从(重)错误,校对那不给气(记)大错才怪讷(呢)。”

  “剁?啊,你说打开那篇报道?哎呀,你都微信给我那几句了,我知道了,还打开干嘛呀?我这忙着呢好不好。再说了,校对如果记大错,也是我的对吧,跟你有什么关系呀?”坐着的程裕昆满脸的不耐烦,不过慢条斯理的说话习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总(怎)摸(没)关系啊,这关臆(系)到国家禁语(信誉),你这么最(随)便说肯定不行,还是不是扃(中)国人啊?”他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程裕昆的电脑,嘴巴半张着,不断地传出来急促的呼吸声。

  “啧。”程裕昆嫌恶苦恼的样子稍稍挪开些座椅,脸也撇向另一边说:“哎呀,你这哈气,熏死我了…我标题已经写得明明白白是‘西媒’,是外界的说法,又不是中国的媒体说的,这没违反公司规矩啊。再说,印度就是没选中国的高铁,选了新干线,你要不服气,你去印度把人家说服了,跟我这发什么横呐?”

  “我没缩(说)印度什么,我死(是)缩(说)你报的里面,说较(小)鬼子的金(新)干线最喃(安)全、最苏死(舒适),这明显死(是)误导读者的错误,不知道的万一信了外媒的胡侧(扯)呢,你负得了责吗?”他双手叉腰道。

  “哎,怎么是胡扯啊?人家两个国家政府发的声明的。”程裕昆白了黑脸大个子一眼说。我对面的头发蓬松者已经同时起身说:“哎呀好啦,卜大哥,全众窗都知道您最愤...最爱国,最讲原则,可也不用老这么高调滴提醒我们啦,回头要是昆哥真被记过罚款,活该他呗,你先回位子消消气。”

  横腮的黑脸男子甩开蓬松头拉他胳膊的手,突然口齿清楚了好几个层级地说:“可我兼着公司报道监察委员的职务呢,不管有失职的责任,你端(担)啊?而且你就是答应端(担),公司阴(认)吗?”

  “阴吧,呵呵。再说,阴不阴的,就看公司了呗,呵呵呵呵,玩笑玩笑啊。”蓬松头笑嘻嘻地说。程裕昆则抬头扫了一眼,无奈地说。“好好好,我把那句改了得了吧?卜大书记,你别再和他闹急了,我责任更大了就。”

  那人又唠叨了我完全听不明的几句,才回了与鲁道瑄同一排,但处在另一头的工位。我扭头对霍庆芳小声说:“那人干嘛的,这儿还有报道监察呐,而且是书记?”

  “书记是大家那么叫他,监察是真的,再说了,你不知道中国对媒体管得最严?那人叫卜呈仁,可是公司里出名的老愤青,又浑又横。”霍庆芳脚下用力,将转椅滑近我也是压低了声说。由于滑动的声响大,没听清的我问道:“什么,胡混的大粪?…这是什么鬼?”霍庆芳掩嘴笑得似乎难以把持,放下手说:“我说的,是老愤青,你什么耳朵。不过不用搭理他,看他长得凶,再怎么这是办公场所,他不敢怎么着的,要不你看小程动都不动,大家也都习惯了,随他说什么,就跟咱们这儿电视一直放着那个台的新闻一样,大家都不听,忙还忙不过来呢。”

  “霍姐,你这话还是小声点儿吧。”对面蓬松头探身过来说,又向上提了提自己的耳朵,“丫听力跟瞎子的似的,倍儿灵。”

  霍庆芳再次笑得令掩住嘴巴的手难以维持在脸上,“就像你声音小似的——他最坏,典型你们北京的,嘴特损。”霍庆芳指着蓬松头说,“叫的名字就古怪,姓吧,是涂,糊涂的‘涂’,哈哈哈,就挺不常见的,名字叫个什么‘正熙’,乍一听以为棒子呢,如今韩国那个已经要完蛋的朴槿惠的老爸,不也叫正熙嘛。”

  “我的不一样啊,100%中国人,名字比棒子的有文化多了,告诉你们来历就明白了,可都是咱中国当年的一把手,闹着玩儿呐?‘正’,是蒋委员长的那个中正的‘正’,康熙的‘康’,啊不是,康熙的‘熙’。”蓬松头忙不迭的更正,再次引起了霍庆芳的笑声,而且这回周围人听到的也笑起来。我被感染了跟着刚咧开嘴,就看见卜呈仁直眉瞪眼地走过来,站到涂正熙旁边冲我说:“岳精卫,似(是)叫岳精卫啊?”

  “岳清辉。”我更正道。

  “对,岳精卫。”他大声说。

  我对“精卫”这个发音很不乐意,明知是他的口齿胡乱造成的问题,也没好气地说:“清辉,清水的‘清’——”

  “资(知)道啊!”他不耐烦地打断我说话,“经水的‘经’吗,不就似(是)?”

  “啧!”霍庆芳与对桌的年轻女子不约而同地发出表达厌恶的声音——“说什么呢,讨厌!还老这么臭,杯子都污染了!”那个梳着马尾辫、额头很宽、戴着副黑框眼镜的女子起身,狠狠地甩下这句,端着一个大肚水杯走开了。

  卜呈仁毫不介意地只管盯着我说:“你来一下。”

  我只好跟着走去他的工位,这时才发现,都是一排有着6个办公桌的布局,只有卜呈仁的旁边,一连空着两个工位。而且与没有坐人的桌子空空如也的景象反差极大的,尤属卜呈仁的桌上景象。

  和其他人都把显示器摆在正中不同,卜呈仁的这个紧靠桌子左侧,还用很多废报纸垫高,最上面一张露出了“人民日报”字样,颜色老旧得仿佛50年前孑遗的“文物”。中间靠玻璃隔断的则是排列整齐的几册都很厚实的共和国当世大作,有《…治国理念》、《不忘初心》……正要被书名的光芒万丈晃得避开视线,赫然看见紧挨着显示器的一本,是比《牛津字典》还厚、深褐色精装版、烫金字的《厚黑探秘》。

  伟大的书籍前,则是公司也发给了我的最廉价的记事本和水笔,另外有些印刷品、键盘和鼠标之类,凌乱地散放在桌面各处。如果还有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桌子右角上一把几乎有老式暖瓶高度、装满了水的小口玻璃瓶,造型有些像满清时皇帝习惯赐给大臣用的赏瓶,还以为是他浇水用的家伙亦或花瓶,虽然眼前没有任何养眼适心的植被。却看他左手抄起来就咕咚咚地灌了自己两口,指着不知为何会隐隐泛着一股腐味的桌面、突然以我完全听得明白的语音说:“公司的《思想规约》,隋芳芳给你了吧,我想——”

  “没有啊?”我打断他说话道,一边以不引起他注意的幅度稍稍向左边挪了一小步,好尽量少闻到他实在浓重的口臭。

  “啊?”坐下来的卜呈仁扭着脖子、只撩起眼皮看向我,脸上横着的所有纹路都流露出不相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