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雄霸大明朝 第一百八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

《雄霸大明朝》第一百八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

作者:孤君道 字数:3267 书籍:雄霸大明朝

  马祥麟所部五千骑昼伏夜出,抵达红山口时已经是月初三。

  这日红山口外的原野上落霜,马祥麟等人心也蒙了一层白霜,冰凉冰凉。

  镇虏军以八千之众强袭规模高达八万的河套贼,一日连破三十七座贼营,收复红山口。斩首五千四百级,俘获一万三千人。

  缴获粮食两万一千余石,各类甲胄约三千套,兵器刀枪近四万杆,火铳七百余杆,佛郎机火炮一百一十七门,牛两千余头,马足有一万二千,羊七千头。

  按照边军内部的价格,毕竟军功这种东西是实打实的,首级、俘虏都是要检验的。上头只看有没有这些东西,不管是谁的,所以军功可以私下交易。

  河套贼的首级不值钱,如今最值钱的是建奴首级,一枚五十两白银。河套贼首级是三两,光首级就价值一万千两,俘虏是五两银子,价值万五千两。

  粮食是河套贼一路收的保护费,其没粮食的掏牛羊,边塞的硬通货就是能吃的,能穿的。这些粮食按照市价,也能卖个七万两。

  河套贼的铠甲武器不值钱,也能卖个将近两万两,火铳、火炮价值约在三四万两。

  牛能卖一万千两,马价值超高十万两,羊价值两万两。如果向原、江南贩卖,价格还能提高三成到五成。如今临近冬季,正是贩卖牛羊的好时节,去江南能卖个好价钱。

  粗粗一算,镇虏军得到的东西,价值最少也在三十五万两!

  要怪,就该杨肇基的骄兵之计过于成功,导致河套贼面对突然的反攻,形成大面积的错愕,一处崩溃带动连锁崩溃。

  这样的以弱胜强也不少见,远了有靖难之役时成国公朱能率着三十骑死士,大破南军数万,收降三千余众。

  至于近了,有戚继光乐着。至于眼前,国朝之只有秦良玉有这个底气。而在辽东,以少破多,大面积赶羊的事情,是建奴的专利。

  马祥麟紧握着马鞭,独目阴森盯着传令小旗,又看看红山关口上飘扬的延绥军旗,长呼一口白气:“入关!”

  米脂县,四处城门张贴告示,一名秀才朗诵着:“米脂盖虎儿,地痞无赖也。念其勇招入军效力,阵前不思本职救护伤员,却召集亲旧私藏缴获。事泄不思悔过,反鼓动乡党意图乱军。今枭其首,以典明我镇虏军军纪。特宣告米脂父老,我部军纪严峻,非蓄意如此。另有米脂人高杰,阵前斩首四级,忠勇果敢。选入军甲骑,安家米粮十石,赏马一匹。另有李鸿基、李成栋等七十八人克忠职守,选入我部,各付安家米粮十石。”

  战事停歇,贺一龙带着侄子贺锦挑着山货来米脂出手,站在城门前听着:“我部此战以八千之众破河套三十八部八万之众,军本部将士阵亡一百十八人。缺额尚有十,米脂地贫,然尚武之风鼎盛。是故,有意投我镇虏军者,可前往县衙验身。”

  十石的安家米粮,可比延绥镇的两石高了五倍。听者,俱是哗然。

  “三叔,骁骑将军所向无敌,咱投军如何?”

  贺一龙络腮胡子,摇头:“先等等,你二叔考武举,这回入京考个武进士回来,以后咱贺家也是一方将门。跟着你二叔吃皇粮舒坦,还是跟着外人?”

  贺锦想了想,他眼只剩下十石米粮的安家费了,道:“先投镇虏军历练,学些东西。以后二叔当将军,咱过去也好帮衬。再说了,三叔,这位骁骑将军能征善战,连盖老虎都杀了,可见治军是严谨的,不会欺负外人。”

  贺一龙没动静,贺锦继续低声说:“叔,咱投军会有二十石米粮,能娶个乐好的婆姨。你看,侄儿还能等两年。叔再等着,老了可就没姑娘跟叔过日子了。”

  “成,咱去上一趟。”

  板着脸想了想,贺一龙拍板,贺锦嘿嘿一笑,贺一龙没忍住也笑了起来。十石粮食,真能娶个一乡有名的女子。

  按照成书已有三十年的《金瓶梅》里的物价,正值妙龄的潘金莲还不到十两银子……

  从榆林城途径米脂的张献忠泛黄的胡子拉碴,肚子咕咕叫,背着行囊也走向县衙。

  十七岁半的他本来做着好好的布匹小买卖,可延绥镇爆发战争,被困城,又因为他相貌返祖发须泛黄,被衙役找个借口硬是说他是奸细,直接导致他破产。延绥的粮价太高,他扛不住准备回老家弄读钱,再去乡村里进货。

  可十石粮食等于一个不错的婆姨,这个公式在他脑海打了个转转,立刻决定去当兵。拿到安家费先娶个婆姨,从军里混够时间后出来,两个人挣钱总比一个人快。

  一个婆娘又吃不了多少,十石粮食换一个婆娘,经营的好五年就能回本。运气好,三十岁前,他还可能再娶个年方二八的小妾。

  这买卖不亏,身材高瘦的张献忠一步步抬步迈向县衙所在。

  朱延平看着投军花名册,短短半日时间就有五百余人,没有几个他有印象的名字。他记得李自成是米脂人,是银川驿的驿卒。

  一直以为李自成家在米脂,人跑到宁夏银川那边工作。没想到银川驿就在米脂,可找来找去,根本没有一个叫李自成的驿卒。倒是有好几个姓李的驿卒,一并被他找个由头拉入军营。

  十石的安家费,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丰厚的待遇。

  其实,李自成改名就是和他舅舅高迎祥赌气,只在朋友圈子里传开了。花名册上,还是李鸿基三个字。这年头想要改名字,也是要去衙门改户籍才成。要改,还只能去籍贯所在地去改,谁知道你有没有案底?

  改名字这么麻烦的事,虽然李鸿基也在衙门系统工作,人在本地又无案底,可去衙门要花钱的,所以至今,他官方名字依旧是李鸿基。

  若无意外,全米脂的人都称呼他为李自成,可他户籍上的名字,还是李鸿基。李自成这个名字,流传的并不广,也仅限与李自成的小伙伴,还有他舅舅高迎祥背后那层关系。

  这年头出来做事情,都要起个像样的名字,乐着个张三李四的名字,也会被人看不起。

  看完花名册,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物,朱延平眉头紧紧皱在一起。李自成这个人他还算熟悉,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汉化党项人,是西夏王族李氏的后人。和古今大多数公务员一样袭父职,难道现在李家老头子还活的好好的,李自成还乐着李大、李二之类的名字混日子?

  想了又想,朱延平放下这件事情。李自成而已,起码是个熟悉的。以后这家伙真反了,当上闯王,砍了就是。换个不熟悉的人来当闯王,那才是麻烦事。

  他的事情太多了,比如延安府知府邹人昌马上就要来这里劳军,这位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与徐日久同科。很巧的是,徐日久当过上海知县,随后是邹人昌接任。后来徐日久去了边塞搞军事至今,邹人昌还在太仓州干过通判,勉强与朱延平有一番渊源。

  朱延平怎么可能记起八年前的父母官,可人家邹人昌记得,派师爷先来通报,还故意讲了邹人昌的屡历,将亲近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

  这是一个,此外绥德州知州,万历四十七年三甲进士李尊应士绅乡人所请,重修扶苏、蒙恬庙,估计是为了纪念他们死在这里;并新建一座更壮观的韩世忠庙,算是纪念本土英烈。按照朱延平的看法,就是这边要剪彩,因为战事而拖延,现在战事平靖,要重新剪彩,请他去转转。

  这一仗他打的实在是太出乎意料,所有人都认为镇虏军在等祖大乐、周世锡这两部三营万余精锐。结果一日内,堵住榆林城的三十八部河套贼,足足八万之众让朱延平给扫了。

  可以预料,朱延平的前途是何等光彩瞩目,本人又有大背景,现在近水楼台,还不表示表示,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这些只是他知道的事情,米脂的士绅也没闲着。

  举人艾诏与老仆驾着牛车,出城向西行走在颠簸、险峻的山路上,去崇山峻岭深处,距离米脂县城西八十里处的韩家庄,这个庄上听说有个女子,年方十四,美艳名声已传到县城。隔着重重大山,又是封闭不畅的环境下,能出这样的妙人,实在是上苍赐下的一番机缘。

  看着镇虏军缴获的战利品,艾诏已经熄了拿礼物交结朱延平的心思。他没去京师等待会试,不是他没钱去。而是他已经去了三次,十年时间去了三趟,他这个绥德州有才名的青年俊彦考成了年人,他已熄了这个心思。

  门路,这是他最缺的东西。恰好,在朱延平身上他看到了通天捷径。哪怕朱延平打个招呼给吏部,他去吏部参加会选,也能一步到位直接当个百里侯,当个一县之尊。

  “老爷,那是监生城西赵广恩的牛车!”

  老仆,也是艾诏自幼陪伴到现在的书童指着曲折山路另一头说着,艾诏一看:“打的好主意,快快追上去!”

  山路里,牛比马好,一是牛比马有耐力,第二是平缓方便驾驭,不容易翻车掉进山涧里。马失蹄带着车朝坡下跑,会不顾一切跑,常常会想着挣脱;而牛据说不会跑,而是减速,甚至会跪下来拖住滑落的车身。

  反正,走山路多是牛车。

  前面的牛车里,两名花钱买了国子监监生身份的青年裹着锦衣棉袄,吃着麻子,商讨着如何讨好朱延平这位挂着国子监监生头衔的同窗。

  毫无疑问,朱延平那头不缺钱。

  而米脂的婆姨,又是远近八方,历史留名的美。岂不闻,貂蝉也是咱米脂出去的?

  赵广恩摇头晃脑:“那位大战之后气血沸腾,正缺温柔乡消磨消磨火气。这回,攀上这么个过江龙,以后咱哥俩儿到了京师,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意思就是米脂的女人最美,绥德的汉子最为俊朗。

  这也是有历史地理因素的,米脂这地方的姑娘自然如西北女子一样,身段窈窕矫健,十足的背影杀手。可西北地处高原,脸蛋一般会有血丝,被称作高原红,不是很好看。

  而米脂的水种出来的小米,也就是粟,据说煮的米汤能熬出油来,这也是米脂地名的来源。这种水质,米最是养人,弥补了西北女子最大的短板。

  至于汉子俊朗,原因就是这地方自古汉胡杂居,一代代混血下来,又有最养人的水,还有恶劣的环境,出来的汉子面目俊朗性情不失刚毅,身体也锻炼的棒棒,自然是深闺怨妇最喜爱的对象。

  十七岁半的李自成,也就是李鸿基也托媒人去韩家庄,他也听说过那个少女。以前没袭职的时候,帮艾诏家里放牛的时候,还偷偷摸摸去韩家庄溜达了一圈。

  十石米粮做底气,应该能将那个姑娘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