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时吴钩 第三十八章 都是北人

《宋时吴钩》第三十八章 都是北人

作者:卷大葱 字数:2812 书籍:宋时吴钩

  第三十八章都是北人

  不过这两种火枪恰如其名,主要用火焰来烧灼敌人,与后世的发射弹丸的枪还有很大的区别。

  真正能发射弹丸的火枪还要再推后大约三十年,也就是历史上南宋灭亡前的二十年。

  诞生地为安徽寿春。名字叫突火枪,这也是在后世较为人熟知的火器。仍然以竹子为筒,内安子窠,先是点燃火药,发出火焰,之后子窠发出,声音很大,即使在一里外都能听到。这是一种能直接击杀敌人的单兵火枪,而且具备了管形射击火器的三个要素。

  一是有了身管,二是采用火药作为推进动力,三是有了弹丸。

  由于突火枪出现在与蒙古人作战的战场上,所以很快就为蒙古人所掌握,制成了竹火筒,后来元人依此形制,开始用金属代替竹子作筒,制成了金属管形火器---火铳。

  所以在公输念槐画出迫击**这一时刻再往后推百年左右,才会出现用金属作枪筒炮筒的火器。

  江海一看到圆形的筒子,自然而然的就与竹筒联系起来,这是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使然,而非是江海这老头的愚昧与冷幽默。

  由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转变,转变的不仅仅是兵器,更是人的思维。

  几千年的冷兵器限制了宋朝人的思维,这是一种习惯,最难改变的也是习惯。

  即使都是冷兵器,使惯了大枪,再去耍大刀,也还要一段适应时间,更何况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武器种类。骤然之间,让这些宋人如何适应接受?

  其实看看宋代的火器史,就能发现,宋人所谓的火器,依然秉承了放火这一冷兵器时代的特点,只是火药的发明,使放火变的更为方便与剧烈而已。

  这固然与黑火药的威力较小,配比尚不科学,基本上不能产生爆炸有关,其实也是冷兵器思维的一种延续,也就是说宋人还没认识到爆炸的威力。

  但是公输念槐来了,一个带有热核思维的后世人的出现,势必会加速这个时代由冷兵器向热兵器转变的速度。

  “这种火器确实不能用竹筒制作,你们看,这种弹丸体形巨大,若以竹筒为体,火药推出弹丸时,竹筒必会四分五裂。”孟珙甩了甩手中的纸片,向还一脸懵懂的江海解释着。

  公输念槐越来越佩服孟珙了,适才孟珙抓着图纸看个不停,公输念槐还以为孟珙看不懂,正恶补呢。

  想不到他竟然看出了迫击炮发射的特点,或者说枪炮的特点。不管是枪筒还是炮筒,实质上是一个承受压力的容器,这个容器要能承受得住瞬间暴涨的压力,否则就会出现后世常说的炸膛。

  听到这里,王坚突然站起来,提了一个空瓷罐过来。先在平地上作了一个原地起跳,然后再站在瓷罐上,奋力起跳。

  “叭嚓”一声,人还未离开瓷罐,瓷罐就发出了一声呻吟,随后散裂开来,王坚的双脚踩在一地的碎片上。

  孟珙指了指王坚脚下的碎片,“正是这样。”

  “如此说来,四百步的射程并非最远的距离喽。”江海看着一地的碎片,手捻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

  “江爷爷说的正是,若这炮管够结实,火药威力够大,射程达万步也是有可能的。”

  公输念槐一不小心嘴里又跑火车了。

  “万步?”三人齐齐惊呼,三张嘴都撮成欧形,吹口哨呢。

  即使后世的重型迫击炮,最大射程也不超过万米,而且从火药到炮筒材料都不是宋代可以企及的。

  公输念槐有些得陇望蜀呢,他还要向这几位大佬推销大炮。当然不是现在,先给他们一个念想。人的胃口是撑大的,人的欲望更是满足不了的。

  “嘿嘿嘿,小侄该打,一不小心说出了不传之秘。”

  “念槐,”江海一边口里叫着念槐,一边从椅子里站起来,向公输念槐走来。

  坏了,老头疯了!这是要打人的节奏。

  公输念槐一手扶着地,屁股就从马扎上抬了起来,老头真要动手,还得快跑,跑慢了肯定落入魔掌。

  若江海疯了,就是打死你也是白打了,精神病人免于刑责。

  “念槐,”江海绕过孟珙,眼前就要转到公输念槐的身后了。

  公输念槐还不敢现在就跑,形势判断不对是很丢人的。两只眼珠子却不敢闲着,滴哩咕噜地转呢,视线一点不拉地投射到江海身上,但眼角余光还得瞟着另两位大佬,好从他们的神情上判断一下江海真正的精神状态。

  两位大佬神情只有些微的惊愕,坐在椅子里稳稳当当,全没有出手相助公输念槐,更没有出手阻止江海的举动,看来公输念槐只能自保了。

  “念槐,小老儿给你施礼了。”江海绕过公输念槐,站到公输念槐的眼前,口中说着施礼,身子也没闲着,左手握右手,上身微微前倾,就要弯下腰去。

  “嗳!”公输念槐吓坏了,比江海过来抓着他的衣领子,拎小鸡一样提溜起来,都让公输念槐害怕。

  这次他是真害怕了,并不是说公输念槐怕折寿,而是这么一来,以后就不好痛快地玩耍了。这有点像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的意思,累死了也是活该。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嘛。

  “哗啦”一声,公输念槐连滚带爬地站起来,马扎也被带倒了,跟头把式地直起腰,探出双手去托江海的双臂。

  跟这些古人在一起,真是累啊,一不小心,就会被这种方式给绕进去。

  “江爷爷,您还是绕了小子吧,小子若没了,谁去给您造这种迫击炮啊!”

  公输念槐都带着哭腔了,这尼玛继续下去,自己就成了异类了。鹤立鸡群固然风光无限,但鸡群是不乐意的,即使一时捧着你,但时时刻刻想着的是怎样把鹤打倒,再踏上无数双凤爪。同样,若鹤还没昏了头的话,最痛苦的就是鹤了。

  “江爷爷,您是宋人,我也不是别人,您是汉人,我也不是湿人,您是炎黄子孙,我也不是白加黑,您想驱逐鞑虏,我也想饮马黄河,您想封狼居胥,我也想北极耍企鹅啊。”

  封嘴啊,公输念槐从没有脑子这样好使过,一溜儿词从嘴里滚滚而出。

  咱们有老幼之别,那是你出生的早,但不能以此要挟我,你想表达你的忠心,不能拿我的自由作筹码。

  “咄,住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你小子听着,给你施礼,是我个人行为,你江爷爷也是北人啊。北人啊,小子你明白吗?”

  江海连吼带叫,终于给公输念槐施了一礼。这个礼公输念槐不好拒绝,人家说了,他是北人。

  而北人要回到北方,两种方式,一个是南宋小朝廷收复北方,二就是跑到北方投降金人。

  投降金人肯定不能做,至少现在不能做。因为金人能否抵挡得住蒙古人的进攻还两说着。若抵挡不住,今天是金人,明儿说不定就是蒙古人了。这三姓奴才也不是好当的。

  依靠朝廷收复北方,就南宋小朝廷的尿性,能守住江南一隅就烧高香了。

  但现在不同了,若真像公输念槐所说,造出射程万步的超级神器,打金国驱蒙古,不说如探囊取物,也满满的胜券在手。朝廷不玩,自己带着忠顺军就能把这事给办了。

  回到北方,给老祖宗烧些纸钱就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了,而是望而可即的小事了。

  江海一带头,尤其那句爱是北人,惊动了孟珙与王坚。为何?都是北人啊。

  孟珙祖上是山西人,跟着岳武穆东征西讨,后来就定居于随州。估计祖坟在哪里,孟珙恐怕也不知道了。

  而王坚更是不久前的北人,南归也就十年吧,老家就离枣阳不远,北边,金人控制下的邓州。

  两人也站起来,给公输念槐施礼,公输念槐只好弯着腰,绝对的九十度。幸而两人并不说话,只是默默地施礼。

  这什么事啊,一时间院子里树影摇曳。

  重新坐好之后,公输念槐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腰,呲牙一笑,“三位大佬,小子图也画了,三人操作的三弓八牛弩也有了交待。若没小子什么事的话,嘿嘿,这神药还得小子盯着呢。”

  江海看向孟珙,“璞玉,今日本是你与念槐的比赛之日,因何取消,你并未讲明,却又令我二人前来,不会是让我与锐之看看念槐的神药吧。”

  江海虽然不是忠顺军的将主,但却是忠顺军的元老。当年孟珙的父亲孟宗政创建忠顺军时,江海就是孟宗政的助手。而王坚就是那时加入忠顺军的。

  江海在孟珙面前,既是长辈,又是军中元老级人物,所以和孟珙说话不会顾忌什么,他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底气。

  公输念槐的目光看向孟珙,他也不明白孟珙因何会向江海王坚隐瞒昨天试验火药的事情。

  孟珙将迫击炮的图纸拿起来抖了抖,“皆因念槐的火药所起。走,到我院子里再说,这里快变成念槐的制药作坊了,我们几个就不打扰他们作事了。”

  “念槐的火药?璞玉,念槐的火药制作出来了?”江海一边从椅子里站起来,一边看着孟珙。

  “昨天就试验过了,详情待会璞玉再一一禀上,只是便宜了严实那个小作头。”

  江海与王坚一头雾水地跟在孟珙身后,向院外走去。

  公输念槐当然要恭送了,连猫在屋里的孟之经与张言也跑出来恭敬地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