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太古剑符 第二十七章 枫叶荻花秋瑟瑟

《太古剑符》第二十七章 枫叶荻花秋瑟瑟

作者:梦想的时光 字数:4684 书籍:太古剑符

  青阳城西方以北,岳岭如潜伏在地上的巨龙,蜿蜒绵亘,地势高低不平,高处似入云,低处可潜平江海。

  云绵盘絮,骄阳高悬,恍如圣辉般的光线笼罩下来,垂入北岭,将那青碧林海渲染得辉煌夺目,岳岭高峰也显得更加峻峭。

  北岭峭峰不绝,如山中林嶂,屹立不倒,笔直冲天,山体陡峭挺拔,恍惚间,似是一把宁折不屈的剑,又似是苍龙的獠牙。

  陡峭山峰之下,是一条暗河,积年无人过,水面上度着一层绿叶碎枝,在岸边还有腐朽的烂叶子,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不过,随着河水湍急的水流,旧叶沉水流向未知之地,崭新绿叶接续附于水面上,随波澜涟漪而卷动,流荡飘游。

  岸畔青石陡峭,一层暗青色的苔藓附生在潮湿石块上,湿滑危险,稍有不慎,便会跌入河中,随湍急水流卷入地下。

  沿着岸畔峰底向北行三里,穿过一处樟树地带,地面渐有枫叶与绿叶混淆,铺洒在地上,绚彩繁盛。

  赤霞铺地,枫叶伴舞,渐入佳境。

  金辉漫天洒下,枫树林植茂盛,火红色的枫叶色彩绚烂,别致优美,成为这片天地最耀眼的特色。

  枫林侧方,是一座巍峨峻山,山岭起伏,地势险要,陡峭峭壁划下巨石,从山坡滚下,入枫林,震荡不平。

  在此荒郊野外的峻山中,有数条修理整齐的石路,蜿蜒曲折,直朝山腰蔓延,岁月悠久。

  石路尽头,乃是山腰平地,围绕着岩石峻峰,建有一座木寨。

  木寨周围立有紧密高大的木桩,木桩顶柱削尖,令欲要入侵的野兽或是人类都无法从此翻跃进入。

  木寨入口正对着蜿蜒而来的石路,立有宽厚如铁的木门,门后两侧设有哨塔,两名布衣缠身的寨民抱着一把寒光凛凛的长枪,站在哨塔顶层。

  木寨中,置施齐全,有农植地青绿色彩修饰,有习武场长枪舞刀,呼声浩大,气势汹汹,弥漫着彪悍的气息。

  木寨民风委实凶猛,寨中男人,皆是身强体壮之辈,而女人,多是身材瘦弱苦丁,布衣缕缕,神色麻木,与之存有极大的反差。

  木寨中,背靠峻山有一处石洞。

  石洞深入峰中,一眼望去,深不可测,犹如是黑洞,深不见底,一片黑暗。

  从洞中弥漫出淡淡的威势,仿佛隐藏着极为恐怖的危险气息。

  木寨寨民不敢轻易接触此洞附近的范围,偶尔望之,也是敬畏有加。

  木寨寨口之上,悬有一张匾额,字体恢宏,彷如一把刀气势如虹,凌空斩下,望者生畏。

  “三刀洞。”

  下山为民,上山为匪。

  不出山时,他们是木寨中培养农植生活的良民。

  出山时,他们就是名震青阳的山中悍匪,杀人、抢劫、纵火......,无所不及。

  这就是青阳城山匪,三刀洞。

  三刀洞中有三刀,从大当家至三当家依次排列。

  一月冬梅雪中浅,周庄烈刀应武吟。

  这句诗是来自于初年,三刀洞大当家周武的成名之战。

  风花雪月戴云华,轻衣袂花春鸯楼。

  此谓三刀洞二当家林儒风,记载林儒风的衣冠风流。

  三刀洞中有一虎,双刀齐出人头落。

  说的便是三刀洞三当家程虎,因样貌与威风而出此名。

  实力同是以排名冠之,周武为最,林儒风次之,程虎老幺。

  .......

  此日,三刀洞中,气氛沉默,多显奇异,较比之往日迥然不同。

  木寨石洞往日里平静无声,门前肃寥,今日却是有很多三刀洞的主事者出入,往来者神色皆是凝重,很是肃静。

  掩藏在寂静中的无声,是风雨欲来之前的前奏。

  一人如此,尚不会引起什么反应。

  可,人数正在逐渐增加。

  一个消息也是在暗中传了出来,引起三刀洞所有人为之怦然色变。

  “程三当家死了。”

  “嗡...”

  木寨正中央的区域是一片习武场,场中有一尊铜钟,此刻正有一人赤臂推动,钟声传遍木寨内外。

  闻钟声,木寨寨民皆是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寨中各处匆匆而开,神色凝重。

  三刀洞这尊铜钟,为三刀洞镇寨之物,常年唯有重大事件才会以钟声为号,聚集山寨内外,闻者莫敢不从。

  自打三刀洞由周武执掌以来,这钟声只曾响过一次,是为一场三刀洞腥风血雨,险些崩灭的战争。

  而今天,这钟声再次响起,不知又将是掀起何等风暴。

  习武场中,木寨寨民渐渐涌至。

  熙熙攘攘的声音在场中,无比的吵杂。

  “大当家的有这么大的反应,看来三哥这一次真是凶多吉少啊!”

  “哪是凶多吉少啊,而是让人一剑砍成两半,直接分尸了。”

  “啊?不能吧,咱们三哥可是先天强者,虽不抵修仙之辈,但在我等凡人境界中,即便不敌,逃命谁又能杀他。”

  “可不就是嘛。”

  “我跟你们说,这事啊,你们还别就不信。这次程三哥带出去的人中近乎全灭,只有大当家的长子侥幸活着回来了。”

  “这事我也听说了,周涛回寨里即刻找到了大当家禀告这一消息,据他所说,他们是在临近弥妖山脉的一处山村中遇袭,对方只有一人,但手段诡异至极,居然可以改变环境,凝雨化冰,生出一种不详的黑雾,像是魔神手段。”

  “嘶,这哪是像啊,能改变天地的只有神魔啊!”

  “三哥是遇见修仙者了?怪不得下场如此凄惨,被一剑分尸。”

  “非也,非也。”

  那人摇头,显然对这件事情的了解比其他人要多的多,道:“大当家的也是这般怀疑,但周涛一口确凿,认定对方并非是修仙者,只是先天之境,那等手段可能拥有未知原因。”

  “你是说,异宝?”

  “很有可能,大当家也是如此猜测,能令先天境强者有修仙者这等不可思议的手段,怕是非异宝莫属了。”

  “若说起异宝,恐怕只有二当家最有发言权吧!”

  “那当然,不过二当家他性情风流,在青阳城久居,不知道现在他是否知晓此事。”

  “寨中有人传,大当家已经传讯,如今二当家应该正在路上。”

  “唉,三当家一死,我三刀洞相当于少了一只臂膀啊!”

  “血债必须血来还,他日我三刀洞必将拿凶手之首级祭奠程三哥在天之灵。”

  .......

  习武场挤满了寨民,摩肩接踵,平日里训练用的刀剑抢戟等兵器被肃清,置于场外,随意的摆在天然巨石上。

  习武场正南方的石墙上,筑建有一亭阁。

  亭阁古朴典雅,内饰色彩简素,较为深邃。

  一鼎香炉摆在亭阁正中心之位,散出袅袅白气,清雅儒香,氤氲朦胧,弥漫于阁中,溢散而出,蔓延至习武场中。

  刀、剑、棍、戟、枪、鞭等系列精品武器列于阁中东侧。

  阁中首位,置有三椅。

  分为大当家周武、二当家林儒风、三当家程虎之位。

  此乃是他们三人平时观习武场之所,为林儒风所筑,风格也是按照他的性子装饰,看起来淡雅祥和,清净优雅,但阁内却有几束粉彩薄纱,意为风流之用。

  恰时,阁中走出一人,背对着空无一人的三椅,俯瞰阁下寨民。

  此人白冠束带,腰戴玉佩,配一红坠,衣衫单薄,丝毫没有武者之风,反似柔弱,手无缚鸡之力。

  他手持一印,漆黑如铁,看似平常,但却令寨中所有人望之为垂首俯礼。

  因为这印乃是三刀洞大当家周武的钢印,象征着他的命令与口谕,凡寨中之人,望之如见本人。

  而持钢印这人便为三刀洞军师,张从文。

  张从文神色倨傲而严谨,将黑印放置于墙上,俯瞰着熙熙攘攘的寨民,大声喊道:“大当家口谕。”

  习武场寨中寨民尽皆拜倒,生如叠浪,渐渐高昂。

  “诺。”

  张从文淡定从容,文人风骨不失,这种场面他经历的次数太多,已经在他心里掀不起任何痕迹。

  “三当家程虎之陨,想必大家现在已经有所耳闻。”

  张从文目带仇恨与杀机,环视阁下众人,道:“大当家正在洞内悼念,特予我在此宣布,此事不平,以血偿之。”

  “血债必须要由血来偿,此仇必报,杀人者株连九族,不留活口。”

  说罢,黑印收于袍中。

  三刀洞大当家周武口谕毕,张从文俯瞰下方众人,神色漠然。

  “尊大当家命令,血债必须血来偿。”三刀洞寨民纷纷俯首听令,气势轩昂,声传天际。

  林中回音漫漫,余音缭缭。

  “此次复仇之战,由大当家亲自率领,周涛领路,必杀凶手,以祭三当家在天之灵。”张从文背手而立,道。

  “杀。”

  习武场中杀气逼人,直入天际。

  张从文额前散发微乱,随冠带飘扬,目光淡漠的看着气势汹汹的寨中土匪,袖袍中的手掌紧紧的握住钢印。

  山间清风徐徐,火红色的枫叶伴风席卷而来。

  寨中旗帜簌簌作响,旗杆摇曳,亭阁飞檐落叶积尘吹落。

  这风来的似乎颇为邪异。

  “嗯?”

  站得高,望的远。

  张从文当先有所察觉,一抹虹光映进他的眼帘,恰时余光一撩,仔细看过那道虹光的形状。

  火红耀目,像极了黑夜中的烟火,在高空中骤然散开,彷如天女散花般的火花从空落下,渐渐消失,化作灰烬。

  在璀璨落尽当中,似有莫名之意垂落下来。

  张从文神色凛然,翘首望烟花,冠带倾斜而不知,眼瞳凝聚在那一道虹光,收缩到极致。

  寨中寨民闻啸声而望去,烟花映于目中,掀起一片光澜。

  “寨中所有人,提高警戒,准备御敌。”

  阁台上,张从文一声厉喝,传遍场内。

  那道虹光便是三刀洞的信号弹,唯有当敌人入侵的时候,守在木寨外的暗哨才会发出这道信号。

  习武场中,众人心生惊意,不曾预料到如此之时,寨外居然有敌人暗中觊觎。

  前有三当家之陨,后有外敌入侵。

  难倒,是祸不单行?

  “寨中所有人听命,即刻准备御敌,不得有误。”

  如此敌袭之事,事关山寨安全。

  虽不知敌方实力几何,但张从文更不敢疏忽大意,神色严谨,没有丝毫轻视,望向阁下在寨民中立于前方的一人,命令道:“李桥,你领三十人下山,前去信号发射的枫林位置调查信号弹之事,遇敌便退,不得有误。”

  那人抱拳领命,道:“属下遵命。”

  “张晓,你带百人出寨门,立哨卫,镇守上山之路,随时准备接应、支援李桥等人,若见非寨中之人,一律杀无赦。”

  “属下遵命。”

  “朱万,你领寨中精英十人分布寨外各处,以防敌方从侧方偷袭,一旦遇之,立回寨中禀告于我,不得有误。”

  “属下领命。”

  ......

  张从文面色虽凝却处变不惊,在很短的时间内,条理清晰的将一道道命令发出,顷刻之间,将三刀洞布置成一个铁桶。

  任何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脱开三刀洞的视线。

  若敌至,三刀洞可即刻出击。

  “暂且如此,寨中其余没有命令在身的人镇守本寨,等待接下来的命令。”

  张从文拂袍垂于身侧,握紧了钢印,俯瞰下方数百人,道:“敌袭之至,本军师之命,不得有任何人耽搁,如有违反,事后追其失职,若因其疏忽而造成重大损失者,一律杀无赦。”

  张从文此言杀意凛然,铿锵有力,以文躯盛威名,令寨中有心思别异之人皆是不敢再有此心思,垂首听之,身心俱颤。

  “属下必承军师之命,不敢有异。”

  “此事不得耽搁,我立刻去洞中将此事禀告给大当家,你们也不得有误,立刻执行命令,遇敌能杀则杀,不敌则退,禀告寨里。”

  “诺。”众人轰然应诺。

  “解散。”

  说罢,张从文拂袍转身,持大当家周武钢印从阁中走下,疾步而去,举止匆忙,神态凝重,抹额倾斜自不知。

  “先是三当家程虎命陨,如今之日又有敌袭将至,这两件事接续发生在三刀洞身上,未免太过巧合,是否有人从中作梗,针对三刀洞。”

  张从文心有疑虑,眉毛似也刻上一丝忧愁,更不敢有所耽搁,抱起钢印,小跑起来。

  习武场中,李桥、张晓、朱万等奉张从文命令之人也随之领寨中寨民持兵器按照各自之命前往。

  一时之间,这座木寨的气氛变得喧嚣了起来,有一种血腥的紧迫感弥漫。

  木寨出口,寨民持兵器走出,气势也在这刹那变得不同。

  寨中为民,寨外为匪。

  如今,他们才是名动青阳城的山匪。

  ......

  枫林,枫叶似火。

  苍茫大地上铺着一层枫叶,仿佛穿着新衣。

  林中,有一道被枫叶所掩盖的路,但透过枫叶的缝隙还可以清晰看见褐色的路,这条路蜿蜒曲折,直通远方。

  在此路曲折拐弯的路边有一巨石,似是从峰顶滚下,落在地上,经历风雨打磨,棱角已经磨平。

  石面虽不光滑,却也算平整,铺着一层浅红色的枫叶,其上站着一人。

  白袍戴身,长发搭肩,腰束黑带,飘然若仙,气质脱凡,似不食人间烟火。

  此人正是觅踪奔波而来的古道子。

  眺望峻山,仿佛能穿透林中叶色,看见那座木寨。

  古道子静止如屹立在石上的雕塑,任枫叶落于发上而不动容,仍旧望山。

  在巨石壁下,躺着一个彷如睡着的人,一身赤色布衣,与枫叶似融为一体,躺在枫叶地面上,很难分辨而出。

  在他身侧,放着一节竹筒,一端仿佛被火燃烧过,敷着一层黑炭。

  古道子未曾低头看过这人一眼,始终望着峻山,似那里的美景比脚下的枫林还要美。

  古道子不曾踏出一步,也不曾退后一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在想些什么。

  峻山,一望高丈,巍峨陡险,满山青翠,林枝茂盛,隔着远岸望去,有一种危险的壮阔之美。

  山中有一道惊险的山路,土沙铺路,沿延直上,渐入林中,为青树所遮,消踪匿迹。

  静止已久的古道子忽然有所动作,侧头望去那条山路,眼底渐生白光,如缥缈的雾。

  山路陡峭多变,有青树环绕,此刻在山上走下一人,腰配长刀,锦衣戴身,视脚下惊险如无物,一掠而过,沿山路径直下山。

  其后更有数十人跟上,动作轻灵,似悄然无声,连林中之鸟都不曾惊扰。

  枫林中,随山路中有人下山。

  古道子袍袂如锦絮云雾,轻晃之间,已然落在地上,背对巨石踏步而去,有所决意。

  沿路直行,直朝通往峻山的山路而去。

  枫叶如絮,飘飘落下之时,一抹剑意自林中升起,彷如有剑轻吟,清脆悠长,彷如一首名家之曲,荡气回肠。

  剑出,勇往无前。

  林中枫叶折半,残叶蕴锋意,似斩破一切,将眼前一切阻碍尽皆斩掉,无人可阻。

  “你是什么人?”

  片刻之后,枫林中响起一声震惊的怒吼。

  无声回应,自有一剑出枫林,划过空间,映照天空。

  “锵.......”

  剑锋轻鸣,铿锵作响。

  金铁的交鸣声如叠浪般波涛汹涌,响彻枫林。

  林中枫叶随战斗的劲风而逝,化作齑粉,归于天地。

  “杀了他。”

  一片狰狞的肃杀声如翻涌的海浪,声震天际。

  枫树倒地,轰隆作响,掀起满地尘土,遮住了战斗的景象。

  肃杀之音如潮水般退去,林中血腥气息弥漫。

  ......

  青阳城门外,一道蓝彩挟着白马腾跃出城,彷如飘落般踏在地面时,看似轻飘如云,却响起一记清雷般的蹄音。

  城门口排列入城的行人只觉脚下大地颤动,随即分散于城门两侧,避让其锋芒。

  如此行大不韪,却没有丝毫阻碍而去,城门兵士不曾多望一眼,仿佛没看见。

  白马踏地而疾,翻跃过一丈高的马厢,如是踏空而飞行。

  在此驻足间,便可见出,白马背上之人是一位俊郎如少年的公子,一袭蓝袍,袍袖迎风翻飞,恍如大海的浪涛壮阔雄起,座下白马皮毛色白若新雪,细密如云雾,远望如海岸地平线上升起的云间雾霞。

  一人一骑如离弦之箭,起落之间便冲出城池,直踏官道,踏起尘土,城门口处的人只能望着那被飞扬而起的尘土遮掩的背影,徒增感叹。

  不知这人又是青阳城中何等天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