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梦魇 第一百七十六章 背叛

《三国之梦魇》第一百七十六章 背叛

作者:一而再而三 字数:3493 书籍:三国之梦魇

  洛阳皇宫,一间偏殿之中。

  张让、段珪等十常侍中人齐齐聚在这座偏殿里。

  看了一眼众人,张让开口道:“既然人都齐了,咱家也就不卖关子了。董太后密召我等,虽然未曾明说干什么,但是相比想必诸位也都心里有数。只是,咱家也不妨明说,当初我等受陛下遗诏,助董太后以图辅佐陈留王继位也就罢了,可是现在天子已然登基,大将军独揽大权,一切已成定局,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再想着帮陈留王夺位,无疑是自寻死路。况且,何后现在也待我等不薄,天子也还需用到我等,所以,咱家可是不想弄什么么蛾子了。你们怎么看?”

  闻言,其余人等也都纷纷应和。

  “是啊,现在军政大权皆在大将军手中,我们拿什么帮陈留王?董太后现在若还是想要扶持陈留王登基,就有些异想天开了。”

  “就是就是,这一次我们可是好不容易才逃过一劫,这种送死的事情,我们可不能做。”

  这时,张让身边的赵忠皱了皱眉,道:“话虽如此,可若是我们不奉诏,董太后出手对付我等又该如何是好?不管如何,太后终究是太后,况且外面还有一个骠骑将军。”

  这时,中常侍夏恽突然开口道:“董太后让我等助陈留王夺位,和逼死我们没什么区别。既然如此,就不能怪我等心狠手辣了。依我之见,我们直接把这件事告诉何太后,我们奈何不了董太后,可不代表何太后对付不了。”

  看着夏恽眼中的狠辣之色,其余众人对视一眼,最终皆是点了点头。

  ............

  永乐宫。

  “你是说,那个老不死的还念念不忘想要让陈留王继位?”

  听着张让的汇报,何后眼中不禁闪过一抹冷色:“老不死的,之前处处和本宫作对就罢了,现在吾儿登基,本宫都没有为难她,现在她居然还觊觎吾儿之位,真是岂有此理。传令下去,设宴,请那个老不死的过来,本宫倒要看看她想干什么。”

  ............

  “宴请本宫?”

  永安宫。

  董太后冷哼一声:“摆驾永乐宫。”

  ............

  永乐宫与永安宫,皆是供历代太后居住的宫殿,相隔并不远。

  因此,董太后的车架很快就来到了永乐宫。

  看着何太后身边的张让,董太后冷哼一声,也没说什么,便径直入座。

  酒至半酣,董太后率先开口道:“本宫来了,酒也喝了,汝宴请本宫所为何事,也该说了吧?”

  闻言,何太后起身捧杯,淡淡道:“既然如此,本宫也就直言了。陛下驾崩,大将军谨遵陛下遗诏,扶吾儿登基。如今天下已定。吾等皆是妇人,朝中之事,不宜过多干预,昔日吕后因手握大权,肆意妄为,身后宗族千余口皆被戮,犹在眼前。还望太后明鉴。”

  “汝这是在威胁本宫?”董太后大怒,冷喝道。

  何太后冷哼一声,淡淡道:“太后乃陛下生母,本宫岂敢威胁太后。本宫只是劝太后莫要想一些不合实际的东西,以免受到牵连。”

  董后大怒道:“汝昔日因心存嫉妒,鸩死王美人。今日依仗汝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莫非还敢鸩杀本宫不成?岂不知吾侄取汝兄性命,易如反掌!”

  何后冷声道:“本宫好言相劝,太后何故生怒?”

  怒哼一声,董太后起身道:“汝家不过屠沽小辈,一朝得势,也敢狂言。岂不知他日身死族灭,莫要后悔!”

  说完,董太后直接拂袖而去。

  看着董太后的背影,何太后沉默良久,然后一把掀翻了面前的几案:“老不死的,不识抬举!待本宫令吾兄入宫,倒要看看你还能翻天了不成!”

  当晚,何太后连夜召大将军何进入宫。

  第二日,大将军何进上书奏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依旧例应迁于河间安置。

  天子应允,下诏限董太后于当日出洛阳。

  又有言官谏言骠骑将军董重贪墨军资,天子下诏交由大将军何进查办。

  大将军何进当即点禁军包围骠骑将军董重的府邸。

  与此同时,遣送董太后的文书也被送到了永安宫。

  “迁本宫于河间?”董太后坐在椅子上,冷眼看着宣召的中常侍高望,道:“好,很好!”

  仿佛没有看到董太后发怒一般,高望只是淡淡道:“这是陛下的旨意,还望太后莫要让臣为难。”

  “吾侄董重呢?”

  微微摇了摇头,高望淡淡道:“太后还是准备上路吧。骠骑将军贪墨军资,自身难保,恐怕顾及不了太后了。”

  看着高望眼中的嘲讽之色,董太后本就年事已高,此时眼前一黑,却是昏了过去。

  见状,高望冷哼一声,对着永安宫的宫女道:“准备送太后出宫。”

  是日,骠骑将军董重于府中自刎。

  董太后出洛阳,赴河间。

  ............

  “这一手,倒也是做的干净利落。”

  书房中,楚江听着一名黑衣人的汇报,淡淡道。

  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地把纸上的墨吹干,楚江把手中的信纸朝着房中的黑衣人扔了过去。

  “把这封信,送到张让手中。”

  黑衣人接过信纸,悄然退了出去。

  ............

  “那个老不死的送走了?”

  永乐宫,何太后喝了一口茶,漫不经心的问道。

  站在一边的张让连忙应道:“回太后,是的。现在太后便是这皇宫中唯一的太后了。”

  满意的点了点头,何太后又问道:“那件事安排好了吗?”

  “太后放心,大将军已经做好了安排,董太后会因水土不服,病死于赶赴河间途中。”

  “很好。”

  看着志得意满的何太后,张让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太后,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嗯?”淡淡的看了张让一眼,何太后道:“但说无妨。”

  “太后,恕臣直言,今日之前,朝中还有骠骑将军可以钳制一下大将军,现在骠骑将军畏罪自杀,虽然是为陛下拔除了一个掣肘,但是同样,朝中已经无人可以钳制大将军了。大将军之位本就总领天下兵马大权,而且大将军还兼领尚书事,总领朝政。娘娘不觉得大将军的权势有些过大了吗?长此以往,臣担心天下百姓只知大将军而不知陛下啊!”

  “够了!”何太后怒喝一声,然而张让却直接拜道:“太后恕罪,虽然臣知道妄自非议大将军乃是死罪,但是臣句句皆是肺腑之言,还望太后三思啊!”

  何太后看着跪在地上的张让,眼中阴晴不定。

  即使张让不说,她也觉得何进现在的权势有些过大了。

  而何进的权势大一分,刘辩手中的权利就会少一分。虽然现在刘辩年纪尚小,但是日后刘辩长大,何进真的会甘愿交出手中的权势吗?

  她不能不多想。

  虽然何进是她的兄长,但是刘辩是她的孩子!

  沉默良久,何太后看着面前的张让,淡淡道:“若要削弱大将军的权势,你觉得该怎么做?”

  闻言,张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异之色,不过很快就消散。

  “娘娘,以臣之见,大将军如今权势之盛,朝中已经无人可及。所以,想要削弱大将军的权势,只能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

  何太后微微点了点头。

  事实上,她的确想过该如何削弱何进的权势,但是却是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头绪。

  张让继续道:“所以,以臣之见,正面动不了大将军,我们不如从大将军的名声上动动手脚。”

  “名声?”何太后微微一愣。

  张让点了点头:“只要把大将军鸩杀董太后的消息传播出去,就算是大将军,恐怕也要头疼一阵子吧?当然,这件事没有证据,最后肯定会不了了之,但是在这之前,大将军若要避嫌,总要把一些权力交给别人代管的。而权力这种东西,只要交出来,能不能收回去,就不好说了。”

  何太后愣住了。

  鸩杀董太后?还能这么做?

  要知道,鸩杀董太后是她的意思,何进只不过是帮了她一把。现在她反而要拿这个来对付何进......

  何太后犹豫了一下,只是一想到刘辩,她便坚定下来:“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莫要露出马脚。”

  “臣明白。”

  走出永乐宫,张让眼中浮现一抹精芒。

  他在殿中所做的一切,皆是源自于之前收到的一封信。

  只是,何太后居然真的答应了对付大将军,楚子玉对于人心的把握,当真是可怖啊!

  ............

  光熹元年六月。

  河间传来噩耗,董太后因水土不服,病死于河间。

  天子下诏举柩回京,葬于文陵。

  与此同时,一个关于大将军何进的流言也在洛阳出现。

  大将军府,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让左右侍从皆是心惊胆战。

  书房中,何进一把把一块上好的砚台砸在地上,怒喝道:“察,给本将军查清楚,这个流言究竟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看着何进勃然大怒的样子,站在何进身后的阴鹜年轻人道:“属下已经派人去查了。只是,河间一事,凡是参与到其中的军士皆已经被属下派人灭口,所以,属下看来,此事应该不是从我们这边传出去的。”

  “本将军不想听你找借口!这件事知道的人就那么几个,不是从我们这边传出去的,还能是!”

  何进的声音戛然而止。

  青年看了一眼何进,问道:“大将军,怎么了?可是想到了什么?”

  深吸了一口气,何进扑通一声坐到了椅子上。

  “这件事不用查了。本将军大概明白了。”

  闻言,那青年迟疑道:“可是不查的话,外面的流言......”

  “本将军说了让你不要查了!”何进声音猛地拔高了一大截,喝道。

  “至于流言,随它去吧。”

  ............

  光熹元年六月,洛阳城中盛传大将军何进鸩杀董太后,大将军何进为避嫌,称病不朝。

  车骑将军何苗代为处理诸事。

  ............

  一转眼,何进称病不朝已经过去了月余。

  这一日,大将军府中。

  袁绍推开房门,走进了书房。

  书房中,何进正坐在书案后面,正在看着什么。

  “绍参见大将军。”

  “是本初啊。”没有抬头,何进淡淡道:“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回大将军,不出大将军所料,属下买通了永乐宫的几个宫人,消息确实是从永乐宫传出来的。”

  虽然早已经有了猜测,但是从袁绍这里得到了确定的回复,何进还是心里一沉。

  袁绍虽然没有看到何进的表情,但是也能想明白何进现在的心情,于是开口道:“大将军不必介怀。最近十常侍与娘娘往来密切,想来是太后娘娘受到阉党蒙蔽,才做出这等事来。此事理应不是娘娘的本意。”

  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何进道:“悔当初不听本初之言,斩草除根,方让张让等人今日有此可趁之机啊!”

  听到何进这么说,袁绍面色一喜,连忙道:“大将军此时明白过来尚且为时不晚。虽然现在大将军称病不朝,但是朝中诸事皆在车骑将军的掌控之下。一切仍然没有脱离大将军的控制。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诛灭阉党,不过反手之间。若今朝不除阉党,日后必为大患。当初窦大将军便是前车之鉴。”

  沉默片刻,何进道:“好,既然如此,本初,今晚叫阿苗来府上议事。”

  ............

  “兄长要杀十常侍?”

  大将军府。

  听出何苗话中的不对劲,何进眉头一皱:“怎么,不行吗?”

  何苗放下酒杯,站了起来,道:“兄长,恕我直言。如今兄长身为大将军,辅佐新君,理应行仁慈之事,勿要专务杀伐。如今若是无端诛杀十常侍,此乃取乱之道。”

  何苗的声音在厅中回响,厅中一片死寂。

  看着一脸正色的何苗,何进这一刻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弟弟很陌生。

  “阿苗。”何进站了起来,走到何苗身前,直视着何苗的眼睛。

  何苗毫不回避的看着他。

  这一刻,所有人已经明白,何苗,已然和何太后站到了一边。

  突然一巴掌打在何苗脸上,何进面无表情的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前:“滚。”

  何苗看了背对着自己的何进一眼,转身,离开。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