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和那只疑似猞猁的动物,僵持了大概一个多小时。
后来估计是衡量了一下双方的战力,那猞猁觉得秦汉并不好对付,所以主动退却了。
等它离开之后,秦汉一看时间,得,一上午又走了不到两里路。
按这个速度走下去,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把帐篷找回来。
可是又没其他的办法,想要不迷路,他只能沿着这条溪流找下去,如果离开溪流的话,他连回山谷的路都找不到。
秦汉只得咬咬牙,坚持着继续往溪流下游走去。
但今天似乎注定了不是一个顺利的时间,秦汉又走了一两里路,就不得不再次停下来。
这次他遇上的,不是猛兽,而是暴风雨。
京城经常刮风,偶尔也吹沙尘暴,但秦汉记忆里,京城下暴风雨的次数似乎并不多。
不过今天这场暴风雨,却让他真正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威力。
狂风夹杂着闪电,突然间就在他头顶来了声巨响,秦汉还没反应过来,黄豆那么大的雨水就劈头盖脸的朝他身上砸来。
哪怕头顶上有层层叠叠的树冠,但也无法阻挡这场暴雨的侵袭,天地间仿佛连成了一条白线,举目四望,到处都是珠帘般的雨水,一串一串不要钱似的往地上猛砸。
地面被砸起一个个小坑,就连潺潺的溪水,仿佛也像被砸碎的镜面一样,反射着破碎的银光。
这么大的雨,还夹杂着闪电,可把秦汉给愁坏了。
他原本想躲在大树底下,等挨过这阵暴雨之后,再继续前行。
但暴雨就像是老天爷的眼泪一样,滂沱浩荡,好半天都不见收的意思。
秦汉浑身都被淋得跟落汤鸡一样,风一吹过,立刻感到两只膀子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
不好!
他心里暗叫。
这时候可不能感冒,因为在这样凶险的环境中,又没有药物,一旦感冒,就意味着他很可能会死掉。
这不是开玩笑,在青霉素发明出来之前,感冒一直都是困扰人类的一大“顽疾”,就连很多皇帝,都是死在感冒引发的并发症里,比如我们熟悉的康熙、明武宗朱厚照,以及朱厚照的老子明孝宗朱祐樘,这几位养尊处优的天子,全都是因为一场感冒送了性命。
秦汉可不想躲过了恐龙,杀掉了巨兽,最后好不容易抢到一块地盘,却轻描淡写的死在一场小小的感冒上面。
于是他冒着雨,开始寻找其他可以避雨的地方。
比如山洞。
也不知是他运气好,还是运气太差,这次秦汉居然没有花太多时间,就找到了一处高大的山洞。
山洞位于一处峭壁下面,十分开阔,很远就能看到它那巨兽一样张开的“大嘴”,秦汉暗自欢喜,心想自己走了好几天背运了,今天终于有一件事稍微顺了点儿。
但等他走到山洞下面,秦汉瞬间就连骂娘的心思都有了。
因为山洞里,早已经有“客人”比他先来一步。
而且这个“客人”他还挺熟,正是那只追了他两次却始终被他逃掉的剑齿虎。
其实秦汉也不知道山洞里的这只剑齿虎,到底是不是曾经追杀过他的那两只,因为从外表来看,他根本分不清这种动物细微的差别。
只是在看到剑齿虎的那一瞬间,秦汉本能的转身就想逃跑。
但刚跑了两步,他又停了下来。
因为他发现一件很稀奇的事,那就是在这山洞里,不仅有剑齿虎,竟然还有别的其他许多小动物。
山鸡、兔子、野猪、狼獾,几乎森林里秦汉曾见过的小动物,都聚集在了这里。
甚至还有几只迅猛龙一样的小型恐龙,抱团缩在角落里,用百无聊赖的目光打量着在门口徘徊的秦汉。
这绝逼是迅猛龙!
秦汉第一次认识迅猛龙,还是从一部叫做《侏罗纪公园》的电影。
后来他又去恐龙博物馆参观过,对这种产自亚洲蒙古地区的小型食肉类恐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迅猛龙又称伶盗龙,大约生活在白垩纪时代晚期,它们身上长有羽毛,却不会飞,捕猎主要依靠上身的两只爪子。迅猛龙的爪子很有特色,只有三根手指,但却像刀锋一样锋利,还能大幅度弯曲,如果从侧面看的话,有点儿像螳螂的手臂。
这种恐龙是群居性食肉动物,捕猎的习惯和狼群比较相似,都是注重团队协作,它们通常是几头或者十几头一群,同气连枝,所以它们的体型即使较小,但是在恐龙族群中,却拥有着赫赫凶名。
就像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演的那样,在这部电影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那只体型巨大的霸王龙,就是这群连霸王龙都敢上前撕咬的“小东西”了。
秦汉心里有些打鼓,但也同时有些好奇。
为什么这个山洞里会有这么多动物?
这么多动物齐聚一堂,却表现得安安静静,一点儿都没有发生厮杀,这又是怎么回事?
难道这些动物是在这里开会吗?
心里刚冒出这个念头,秦汉就晒然一笑,把它从脑海里赶了出去。
这怎么可能?
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碰到一起,怎么可能安安静静的没有一点儿厮杀?
但眼前的一幕,却又让他不得不推翻了自己的常识。
难道这些动物都是在这里躲雨?
秦汉想了好一会儿,觉得这可能是唯一说得通的解释了。
对于动物来说,除了火以外,它们最害怕的就是打雷。
雷声在中国的古神话传说中,代表着天神的愤怒,这种说法当然在现代已经被人们摒弃,但是对动物来说,雷声却是实实在在让它们感受到畏惧的东西。
想想看,每当打雷的时候,天地间轰然作响,一道电光像是劈开了天地般,从几万米的高空直落地面,带起一阵地动山摇般的震荡,这种威势,有什么动物能够抵抗?
所以在动物们心里,雷声是破坏的标志,是不可抵挡的存在。
或许正因为如此,这些剑齿虎和迅猛龙之类的凶兽,才能和平的跟这么多小动物同处一室。
它们现在心里根本就没有进食的欲望,有的,只是对老天爷的畏惧,对大自然毁天灭地的威势的臣服。
看到这一幕,秦汉立刻动了躲进山洞里避雨的念头。
没办法,现在外面的雨下的这么大,如果他不赶快找个躲雨的地方的话,等到全身都被淋湿,再被冷风那么一吹,铁定会感冒。
感冒就等于送死,在没有药物可以治疗的情况下,秦汉并不想拿自己的小命来冒险。
所以他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朝山洞里靠了过去。
秦汉的举动,引来了洞口几只猛兽的关注。
这些猛兽,除了之前看到的剑齿虎和迅猛龙以外,还有几条豺狗一样的犬齿类动物,一只棕熊,以及一头狼獾。
狼獾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月熊,它的学名又叫貂熊,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虽然属于鼬科动物,却和熊长得很有几分相似。
从外形上来看,它简直就像是一只小号的狗熊。
而且狼獾不仅长得和熊很相似,它的生活习性,也跟熊有几分雷同。
狼獾喜欢吃肉,特别是腐肉,它们经常会盗食林中猎人的猎物,而且喜欢躲在林间的小路上,等到动物经过的时候,突然扑出来用自己的利爪和尖牙干掉猎物。
它的凶残程度,就连之前秦汉遇到的那只猞猁也稍有不如。
不过这种动物一般躲在深山老林中,现代社会,更是只有西伯利亚和北美才有踪迹,所以秦汉也不认识。
它只是从这些动物飘忽的眼神中,隐隐感受到了一股敌意。
但秦汉没有就此打退堂鼓。
凭什么山鸡野兔都能在这里避雨,我就不能?
别忘了,人类才是万物之灵,说起凶残,还有什么动物能比得过人类?
我生气起来的时候连自己都打我跟你说!
秦汉一方面不想被雨淋感冒,另一方面又觉得这里已经有那么多动物了,也没见那几只猛兽大开杀戒,估计它们现在并没有进食的欲望。
于是他大着胆子继续朝山洞里走去。
山洞里出现了一阵小小的混乱,主要是那些“弱小”的食草动物,看到秦汉朝它们靠过来,不由自主的产生了骚动。
但随着秦汉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这阵骚动很快就平息了。
一切似乎又回到了最开始的模样,食肉动物跟食草动物,共处一室,大家都默默紧守着自己的地盘,没有厮杀,没有捕猎,全都用无精打采的目光盯着洞外帘幕般的大雨。
秦汉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坐下之后,心里莫名的有些唏嘘。
以前他在书里曾读到过这么一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当时他不太能理解,但看到今天这一幕,却让他突然间有了一种领悟。
原来在大自然的天地之威面前,恐龙也好,狮虎也好,草鸡也好,兔子也好,不管你平时是多么凶猛、又或者多么孱弱,但是在那无可抵抗的威势面前,你不过都是为了求生存而苦苦挣扎的一介弱者。
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