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征战星辰 第七章 划算与否

《征战星辰》第七章 划算与否

作者:闪烁 字数:1882 书籍:征战星辰

  火星,首都市,联邦最高统帅部。

  亚历山大•肖走进来的时候,中间的投影显示区域里面,最后一批十五艘小型拖船正在进行紧固作业。

  此外,其他拖船依次以对称点火的方式检查锚点是不是足够牢固。

  “蓝色海洋”号在“水母”的正后方,中心锚点在“水母”的质量中轴上,以此保证拖拽减速时的平稳性。

  在直径达到数百千米的“水母”面前,“蓝色海洋”号就是一个小不点。

  何况,“蓝色海洋”号的动力舱段已经脱离,四十八台聚变发动机分成十二个单元,均匀的部分在舰首前方十二个钟点方位。等下拖拽的时候,将由十二组发动机控制“水母”的姿态。

  为了让“水母”保持现在的姿态,已经固定好的小型拖船得以中心对称的方式点火。

  在一百二十艘小型拖船完成定位,以及进行全推力测试之后,“金手指”行动将进入最后的实施阶段。

  用一百六十个小时,也就是大约七天时间,把“水母”的速度降低到火星围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也就是约每秒二十五千米。然后用几个小时进行微调,让“水母”以同步速度进入第二拉格朗日点。

  虽然要用数十年时间消化“水母”上的数亿亿吨水,但是五十亿火星人类从今往后再也不用为水发愁。最迟五十年,最快三十年,火星人类就能像走出家门一样走出天幕,享受阳光与海滩。

  当然,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水母”顺利减速。

  十多分钟过后,最后一批十五艘小型拖船完成对接,固定在了锚点上,并且准备进行全推力测试。

  虽然很少过问“金手指”行动的情况,但是亚历山大•肖对该行动有一些了解。

  严格说来,这是火星联邦成立后,发起的最昂贵的特种工程行动,花费差不多是建造谷神星空间站的十倍。

  迄今为止,“金手指”行动烧掉的资金肯定超过了一百万亿联邦信用点。

  这是什么概念?

  在150年,火星联邦的人均产值仅两万信用点,即火星联邦在150年的总产值才一百万亿信用点。

  为了推进与实施“金手指”行动,环境保护税已经连续上涨十年,在去年达到了十七万亿信用点。

  联邦内部,已经有人提出了质疑。

  虽然大部分联邦公民支持“金手指”行动,也愿意承担高额税赋,但是这种由对未来美好希望支撑起来的发展方式肯定无法长久,更别说一直维持下去,能够保持十年不乱就很不错了。

  有部分质疑者提出,如果“金手指”行动失败,哪怕只是没达到预期结果,战争将立即爆发。

  为啥?

  数千年来,发动对外战争都是转移内部矛盾的手段。

  跟用掉的海量资金相比,“金手指”行动的工程量其实并不大。

  迄今为止,也就建造了两艘超级拖船,一百二十艘小型拖船,并且把火卫二拖到了第二拉格朗日点上。

  建造谷神星空间站,那可是行星级大工程。

  耗费如此之大,关键就是采用了大量极为昂贵的设备与材料。

  别的不说,只是电磁激励单晶复合纤维就用了上千万吨。

  这是什么概念?

  建造火星的同步轨道环,以及九十部轨道电梯,总共只用了大约五千万吨电磁激励单晶复合纤维。

  只是生产这些超高强度复合纤维就用掉了三成资金。

  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值得吗?

  在“金手指”行动开始之后,有人算过一笔账,得出了一个结论。把花在“金手指”行动与环境改造工程,即“神赐”工程上的钱用来进口水,还更加划算,至少在未来两百年内不会亏本。

  那么,两百年后呢?

  显然,没人能想象两百年之后的事情。

  不要忘了,在两百个火星年之前,也就是大约三百八十个地球年之前,即地球历的公元二十世纪六零年代,人类才刚刚掌握宇航技术,首次飞出地球大气层,到六零年代的最后一年才首次登上其他星球。

  那个时候,能想到人类不但成功殖民火星,还在火星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

  在过去十年里,亚里亚大•肖同样在思索这个问题。

  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耗费巨资捕捉“水母”确实不划算,远远比不上从其他星球进口水。

  其实,水在太阳系里面并非稀缺资源。

  比如,天王星的四颗大卫星的含水量都在50%以上。就算天王星离得太远,土星与木星的卫星上面也有水,而且多到能满足整个人类文明数亿年的需求,在理论上根本不存在不够用的情况。

  只是,开采外星球水资源的耗费同样巨大。

  不要说天王星,即便是土星,也太过遥远。

  一艘速度达到每秒二十五千米的货运飞船,即便在最有利的时候出发,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往返一趟都得用上一个火星年。如果错过了最佳时机,就需要更多时间,最长的话需要差不多三年。

  货运飞船的正常使用寿命不会超过三十年!

  此外,还得算上船员的人工开支。

  如果安排战舰护航,就得把相关费用算上。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也只有木星的几个大卫星才有开发价值,其中又以表面覆盖了上百千米冰层的木卫二为最。

  可惜的是,木星与土星的卫星是“已探明天体”。

  什么意思?

  按照《维克托-奥德赛和约》规定,火星联邦与地球联盟均无权单独开发、利用已探明天体。

  开采木卫二上的水资源?

  没有问题,不过必须获得地球联盟的同意。

  其实,火星联邦一直从木卫二进口水,只是每年都得跟地球联盟签署换购协议,拿在木卫一上面开采的氦3来交换,准确说是拿出口氦3的配额来换取进口水的配额,毕竟地球联盟最缺的就是氦3。

  根据去年签的合同,地球联盟每进口一吨氦3,火星联邦能进口两亿吨水。

  要说战略价值,两亿吨水肯定比不上一吨氦3。

  可见,就算木星的大卫星上有足够多的水,除非用武力抢夺,不然很难通过正常渠道增加采购量。

  如果不是如此,火星联邦早就利用进口水来实施环境改造工程了。

  那么,耗费巨资推进“金手指”行动又有什么错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