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钟意 37 劝慰

《钟意》37 劝慰

作者:初云之初 字数:4114 书籍:钟意

  李政不知自己是怎么出的门, 踉踉跄跄的走出去, 却有些站不住身,扶住墙,在门外台阶上坐了。

  双手掩面, 便觉满手凉湿, 他居然也有哭的这样凶的时候。

  钟意静静看着,心里并不比他好受。

  将心里最痛最难过之处说与人听,尤其那人还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尽管也曾见到他的痛楚与眼泪,悔恨与愧疚,但于她而言,不过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罢了。

  好在都结束了。

  虽然痛苦, 但也解脱了。

  最后看李政一眼,钟意伸手将门合上, 冷不防见他站起身,重又回来,目光犹疑哀痛, 低声道:“前世, 前世……”

  钟意手扶门扉, 心平气和道:“前世什么?”

  “方才你说,我们只做了五年夫妻, 我便……”李政心头作痛, 不忍再说下去, 而是另起话头,道:“我那时登基,那么,父皇他……”

  “他很好。退位做了太上皇,然后令你登基。”钟意明白他想问什么,淡淡道:“我比他死的早,后边如何,便不知道了。”

  李政身为皇子,又有作为,若说毫不在意皇位,自然是假话,然而想到父亲早逝,自己登基,却也不会多么快意,故而少不得一问。

  听她说了最后那句,他心中一痛,低声道:“对不住。阿意,我无论说多少,都不足以表达我心里的愧疚。”

  将深埋在回忆中的那些苦痛说出,那感觉的确痛苦,然而一切都说开后,反倒释然。

  钟意淡淡笑了一下,道:“我不想再对你口出恶言,但也不能原谅你。你走吧,从此以后,我们没有再见面的必要了。”

  “阿意!”李政猛地伸手,扯住她衣袖,哀求道:“真的,一点可能都没有吗?”

  “没有。”钟意平静的回答了他,又道:“你可以松手了吗?”

  李政怔怔的将手松开。

  钟意向他一笑,道了声谢,伸手合上了门。

  眼泪自李政面庞上无声落下,他静静的合上了眼。

  ……

  益阳长公主第二日晨起,还未梳洗,便听人回禀,说秦王殿下已经动身回宫了,又惊又怪:“连早膳都没用呢,怎么就急着走?可是宫中有事?”

  “这奴婢便不知了,秦王殿下只说不欲惊扰殿下,不过,”那侍女顿了顿,迟疑着道:“奴婢听说,昨晚秦王殿下往怀安居士那儿去了。”

  “啊?”益阳长公主怔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笑道:“八成又被骂了吧,不用管他,过几日便好了。”

  有侍女端了温水过来,另有人奉了柳枝、香盐,益阳长公主简单梳洗过后,便往前厅去用饭。

  钟意往日里都比她到得早,今日却不知为何,连人影都未见。

  思及李政走的匆匆,她心里不免有些疑影,正想差人去问一声,却瞥见玉夏自院中经过,便令人唤她来。

  “昨晚是怎么了?”益阳长公主询问道:“我睡得早,竟也不知,可是出什么事了?”

  玉夏眉头蹙着,犹疑了会儿,跪下身道:“长公主就当是可怜可怜居士吧,日后秦王殿下再来,便不要叫她相陪了。”

  益阳长公主一惊,不解道:“这话从何说起?”

  “昨晚您去歇了,秦王殿下似乎有事同居士讲,奴婢们都退了出去,也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玉夏有些心疼,委屈道:“他走后,居士哭了一晚,奴婢们劝不住,天色将明时才歇下,眼睛都肿的没法见人了。”

  她道:“居士为何出家,您是知道的,居士先前同沈侍郎有过婚约,长安也无人不晓,现在才过了多久,连三个月都没有呢,哪有秦王殿下这样的……”

  “这个泼皮,不知又胡说八道了些什么。”益阳长公主一时无言,半晌,才叹道:“你也是忠心。”

  言罢,又搁下筷子:“我去看看怀安吧。”

  “您便当做不知道这事吧,”玉夏连忙劝道:“居士面薄,本就不愿张扬,事情涉及男女之情,再说多了,传出去反倒不好。午晚用膳,她怕也会找由头推了,想来过几日便好,您真去了,反倒叫她难堪。”

  “罢了罢了,”益阳长公主叹口气,道:“这是青雀不对,改日我骂他去,你好生照看怀安,多宽慰她些。”

  “是,”玉夏向她叩首,感激道:“多谢长公主体谅。”

  ……

  李政在屋外枯坐一夜,浑浑噩噩,跟失了魂魄似的,直到第二日清早,旭日初升,阳光照在他脸上,方才勉强将他唤醒。

  侍从自院外入内,原是想唤他起身,却见秦王坐在台阶之上,面色惨淡,不知是呆了多久,连肩头都积了一层寒霜。

  “殿下,”他又惊又慌,赶忙上前,唤道:“您还好吗?怎么会在这儿呢?”

  “我无事,”李政的嘴唇似乎也僵住了,室外太冷,一夜过后,有种不正常的僵紫,他无意识的舔了舔,才道:“吩咐人动身,准备马匹,不要惊动观中人,我们回宫去吧。”

  侍从见他如此,委实不安,劝道:“殿下不妨稍加歇息,再行动身。”

  “不必了,”李政站起身,许是彻夜枯坐的缘故,他身体都有些僵直,缓了缓好一会儿,方才道:“按我的吩咐做吧。”

  侍从见他抬举坚决,只得应声:“是。”

  一行人打马归宫,入得宫门,不过卯时初。

  李政回了武德殿,打发人退下,倒头歪在塌上,直到午后方醒。

  过了一上午时间,他精神恢复了些,心中却总觉空落落的,说不出的难挨,钟意那些话轻飘飘的,落在他心头,却似有万斤重。

  他不知道该如何弥补,更不知如何撬开她心扉,前所未有的,他感觉到了无力。

  他真的会对结发妻子会做那种事吗?

  前世她死后,一双儿女又是以怎么的目光看他呢?

  他有些难以置信,但一切未明时,只能暂且默认。

  在塌上僵坐了许久,也不知此刻是何时,如同年幼时受了委屈会去找父亲一样,他摇摇晃晃的站起身,往太极殿去了。

  ……

  钟意直到午后方醒,便觉眼睛肿痛,想是昨夜哭的太凶的缘故。

  玉夏守在边上,早就备了热水,见她醒了,忙拧了热帕子过去,轻轻敷在她眼前,道:“居士不要睁眼,暖一会儿会舒服些的。”

  钟意轻轻应了声,连嗓音都哑的厉害,她清了清嗓,方才道:“什么时辰了?”

  “刚刚过了午时二刻,”玉夏没问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而端了玉碗过去,温声道:“奴婢吩咐人煮了些消肿汤药,您喝一口。”

  钟意手指扶住眼前巾帕,笑道:“你惯来是体贴的。”

  “今日是初七了,”玉夏低声道:“居士原还打算过了十五,再往绥州去寻表姑娘,近日既然无事,不妨早些动身。”

  也是暂且离开京师,躲开秦王一段时间。

  当然,这话她没有说。

  钟意的手一顿,末了,又叹口气,道:“也好。”

  玉夏笑着应了声是,同玉秋交换眼神,后者随即道:“该准备的都准备着了,奴婢再去库房看看。”

  敷在眼间的帕子渐渐凉了,钟意眼睛也不似先前肿痛,她将那块帕子拿下去,笑道:“有你们在身边,真是我的幸事。”

  “居士不要这样讲,”玉夏温柔道:“这原是我们该做的。”

  她顿了顿,又跪下身,道:“方才居士未醒,奴婢自作主张,同益阳长公主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请居士责罚。”

  钟意心思一转,猜出几分:“昨晚……李政的事?”

  “是,好端端的便招惹了这么个混世魔头,”玉夏低声道:“秦王殿下也太欺负人了,居士不说,奴婢都替您觉得委屈。”

  早先城门劫人,后来又在年夜说些有的没的,莫说居士是出家人,不该牵涉姻缘,便是想牵涉,也还有青梅竹马的沈侍郎,哪里轮得到他?

  “你是好意,我有什么好责罚的,”钟意下了塌,将她扶起,温和道:“不过你也尽可放心,他以后,不会再来了。”

  玉夏听她这样讲,反而更加不安,秦王那种强硬的性情,哪里是一席话,几滴眼泪便能改变的?

  她有些忐忑:“居士……”

  “真的,”钟意莞尔,既有些说出一切的释然与解脱,还有些身体被抽空之后的空洞无力:“他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我也一样,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山水遥遥,再无相逢。”

  她低下头,轻轻道:“这其实也很好。”

  ……

  燕德妃被废为才人,其实与打入冷宫无异,因为在那之后,皇帝再没有见过她。

  她是不是还活着,以什么位分活着,享受什么待遇,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若干年之后,史书提及她,也不过是寥寥几笔,最多,便是“才人燕氏,生越王李贞”这样简洁的一行字罢了。

  皇宫这种天下第一等富贵地,皇帝这样的人间至尊,身边永远不会缺少花一样娇婉,水一样灵秀的解语花。

  不会有女人永远青春美貌,但这世间,永远都有女人正青春动人。

  尚是午间,皇帝刚用完膳,半靠在塌上,听几个新晋的年轻宫嫔唱江南小调,那曲风柔绵缱绻,分外动人。

  内侍轻手轻脚的入内,通传说秦王来了,那几人便识趣停了声,垂首侍立到一侧去。

  李政大步进去,也不看其余人,便往皇帝身边去,跪下身,将头埋在他膝上,有些委屈,还有些彷徨无助的唤了声父皇。

  皇帝心中一动,摆摆手,其余人便默然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天家父子二人,而皇帝摸着儿子的头发,温声道:“这是怎么了?”

  李政静默片刻,方才低声道:“儿子昨晚跟您说,自己仿佛做了一件错事。”

  皇帝颔首,温柔道:“可父皇也跟你说,你可以尽一切所能去弥补。”

  “可是父皇,我发现,”李政眼眶发酸,有些哽咽:“那件错事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的多,甚至于,甚至于根本无法弥补……”

  皇帝轻轻笑了起来。

  “我这么难过,”李政心里难过,一阵委屈,闷声道:“父皇你还笑!”

  “这对你而言,或许是好事,”皇帝轻轻拍他肩膀,道:“你前半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遇上点波折坎坷,加以磨砺,这对于你,对于朕,对于大唐,都不是坏事。”

  李政听出他话语中的勉励与希冀,沉默不语。

  “世间没有渡不过的坎坷,只是无能的、没办法度过坎坷的人。”

  皇帝回忆起往昔,缓缓道:“你阿翁不喜欢朕,又或者说,是忌惮朕,想要维护嫡长继位的传统。最初的时候,朕以为那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于是就努力叫自己做得更好,叫自己压隐太子一头,也叫你阿翁知道,谁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于是朕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功劳比谁都多,可到最后,他只是加封朕做天策上将,储位仍旧给了隐太子建成。”

  “于是,父皇走了另一条路,”他顿了顿,道:“虽然血腥崎岖,但仍然能够到达终点。”

  而那条路是什么,世间无人不晓。

  李政抬起头,有些惘然的看着父亲。

  “你还太年轻了,青雀。雏鹰到了即将成年的时候,会将自己幼年时的趾爪与尖喙褪去,那个过程会很痛苦,鲜血淋漓,但结束之后,它才可以展翅翱翔,”皇帝注视着他,这样道:“对你而言,也是这样。”

  “在父皇这儿睡一觉,醒了再吃点东西,”皇帝拉着儿子起身,叫他躺在塌上,又替他脱了靴,帮他拉上被子:“然后,再重新想你遇上的问题。”

  李政原是想再说什么的,然而看着父亲温和睿智的目光,最终也没有开口,他合上眼,睡着了。

  再次醒来,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映入,那暖光带着些淡淡的温柔,叫他感伤的心绪也略微淡了些。

  李政翻身坐起,便见皇帝端坐案边翻阅奏疏,思及前不久那个自己,他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下了塌,轻轻唤了声“父皇”。

  “醒了?”皇帝看他一眼,又转头吩咐内侍:“摆膳吧,一直叫人温着,再不吃就凉了。”

  李政混混沌沌过了一日,连口水都没喝,内侍们奉了膳食来,才觉腹中饥鸣,顾不得说话,先扒了两口饭下肚。

  胃部略经充盈之后,他终于有些缓过来了,转向皇帝,不好意思道:“今日之事,父皇可不要对别人说。”

  “原来你还知道丢脸?”皇帝哼了一声,没好气道:“跟丢了魂儿似的,灰溜溜的从外边回来,好容易进了太极殿,可你呢?就差没抱头痛哭了,这种丢人现眼的事,难道朕会对别人讲吗?”

  李政被说的羞窘,低头不语。

  “朕真有些后悔,”皇帝恨铁不成钢,道:“早知如此,早几年就该派几个人过去照顾你,免得你跟没见过女人似的,碰上点事就要死要活。”

  “我哪有要死要活,”李政赧然,又道:“父皇年轻的时候,难道没碰上这种事吗?”

  “没有,”皇帝道:“朕那时要打天下,还要维系与世家的关系,娶的纳的皆要思量周全,哪有闲心去儿女情长?”

  “还有,”他嗤笑道:“父皇年轻的时候,可不会为一个女人,把自己搞成你这幅德行。”

  李政放下筷子,闷闷道:“父皇再给我泼冷水,以后有话我也不跟你说了。”

  “好吧,那就不泼你冷水了,”这样赌气的话,倒像是小孩子说的,皇帝听得笑了,将奏疏搁下,到他身边去落座,关切道:“到底怎么了?你竟这样失魂落魄。”

  “她不喜欢我,超乎我想象的不喜欢我,”李政略加掩饰,道:“还说,从此以后,再没有跟我见面的必要了。”

  皇帝忍俊不禁:“就是为了这个?”

  李政道:“这还不够吗?”

  皇帝顿了顿,忽然道:“青雀啊。”

  李政抬头道:“怎么了?”

  “你前几年在封地,虽然时常写信,但有些事,父皇以为是理所应当的,所以也没问过,”皇帝揉了揉额头,无可奈何道:“你不会……还是元阳之身吧?”

  李政赧然道:“父皇!”

  皇帝有些不可思议,道:“真的还是吗?”

  李政闷闷的生气,站起身要走了。

  皇帝笑着拉住他,叫他坐下,无奈道:“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呆瓜。”

  他道:“怀安居士不喜欢你,还说从今以后都不想再见你,是这样吗?”

  李政郁卒的点头。

  皇帝笑道:“要是市井之间的三流话本子,估计还会再加一句,说下次见面,必然不会手下留情。”

  “父皇,我好难过,”李政道:“你就不要再取笑我了。”

  “父皇没有取笑你的意思,”皇帝拍了拍他的肩,笑道:“可青雀,你也要知道,嘴上那么说的人,多半都没有做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