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乱扯西游释厄传 第四十回 到底功和过 究竟是与非

《乱扯西游释厄传》第四十回 到底功和过 究竟是与非

作者:凯撒说书 字数:4561 书籍:乱扯西游释厄传

  悟空想起来北方真武荡魔天尊,他如今现在南赡部洲武当山上,请他来搭救师父一难。于是就去拜武当山,见了祖师说了缘由。

  荡魔天尊祖师先是吹嘘了一番自己,如何如何厉害。但是话锋一转,说自己这顾不上啊,而且没有玉帝的旨意的,给猴儿个面子,敷衍着派了什么龟、蛇二将并五大神龙给悟空一道前去。

  看来这个荡魔天尊是在撒谎的,是不想得罪黄眉老怪的,因为这是东来佛祖的手下。但老吴也是在说,朝廷上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大官是不愿意轻易得罪这个太监的。而且,因为荡魔天尊是负责北洲的治安的,有理由怀疑这是个明朝的守北高级将领或是监军。

  那就不出意外了,来的这几个还不如二十八星宿呢,也就让人家黄眉老怪给逮住了。

  猴儿见势不妙先跑了,就有点丧气的,结果小佛神竟然来了,提醒悟空该干活了啊,要不然就要吃唐僧了。

  孙悟空竟然对功曹滴泪道,“我如今愧上天宫,羞临海藏!怕问菩萨之原由,愁见如来之玉象!教我再无方求救,奈何?”

  猛一听可以理解的,将玉帝还有北方真武派来的兵将给折了,前不久还和如来两人半决裂的,那当然是不能再去找他们帮忙了。

  那个功曹笑着推荐了个大圣国师王菩萨及弟子小张太子,或许能够解围。

  悟空就去了,那个国师王也是说了些面子上的话,不肯自己去,就派小张太子去吧。而且在话里提到了佛家收服水猿大圣。这个水猿大圣,有些人认为是孙悟空的原型。

  小张太子话说的挺大,妖王听说,微微冷笑道,“那太子,你舍了国家,从那国师王菩萨,修的是什么长生不老之术?只好收捕淮河水怪,却怎么听信孙行者诳谬之言,千山万水,来此纳命!看你可长生可不老也!”

  这话里话外,老吴肯定又是在歪歪皇室寻求长生了的。

  小张闻言,心中大怒,大家一起上,不久妖精又解搭包儿。行者又叫,“列位仔细!”太子并众等不知“仔细”之意。那怪滑的一声,把四大将与太子,一搭包又装将进去,只是行者预先知觉走了。

  猴儿现在实在是没辙了,就惆怅悲啼起来。忽然有人叫道,“悟空,认得我么?”

  原来是东来佛祖来了,专为这小雷音妖怪也。佛祖道,“他是我面前司磬的一个黄眉童儿。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那搭包儿是我的后天袋子,俗名唤做人种袋。那条狼牙棒是个敲磬的槌儿。”

  行者听说,高叫一声道,“好个笑和尚!你走了这童儿,教他诳称佛祖,陷害老孙,未免有个家法不谨之过!”弥勒道,“一则是我不谨,走失人口,二则是你师徒们魔障未完,故此百灵下界,应该受难。我今来与你收他去也。”

  看到这里,就忽然明白了,这个黄眉老怪其实映射的是刘瑾这个宦官。怪不得神通广大,这么多神仙都遭了难的。

  悟空问如何收服妖怪?弥勒笑着让猴儿将之骗来,再变个西瓜让其吃下,自然就逮住他了。行者道,“此计虽妙,你却怎么认得变的熟瓜?他怎么就肯跟我来此?”

  这句话,就验证了悟空的变化能力甚高的,绝大多数的仙佛都分辨不出的。

  但还是有能认出来的,不过只有佛祖道祖级别的才行。弥勒将右手食指蘸着口中神水,在行者掌上写了一个禁字,教他捏着拳头,见妖精当面放手,他就跟来。

  悟空现在高兴了,黎明就要来了呀,就真个将妖怪给整到瓜园来了。依计行事,果然妖怪贪吃结果把孙悟空给吃到肚子里了。

  弥勒却现了本象,收了黄眉老怪,行者见此法力,怎敢违误,只得引佛上山,回至寺内,收取金碴。佛祖将散金收攒一处,吹口仙气,念声咒语,即时返本还原,复得金铙一副,别了行者,驾祥云径转极乐世界。

  这老吴仍然是在嘲讽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哩。

  但是要注意的是,悟空“只得”如此,就是在说,悟空是真不乐意让佛祖拿走金银,那是善男信女的上供,是黎民百姓的血汗。

  悟空将小妖尽皆打死,救了唐僧、八戒、沙僧。这个时候有意思的,就是猴儿是知道还有帮忙的神仙们捆在地窖呢,但是先没有理会。

  自己等人先吃饭,然后慢慢聊天,才将众神给放了。休息多时,第二天一早才上路。临行时,放上一把火,将那些珍楼、宝座、高阁、讲堂,俱尽烧为灰烬。

  悟空损啊,将天赐黄眉老怪的珍阁给烧了干净,不能给佛家留下啊。但真正映射的是后来刘瑾失势,被抄家而已。

  刘瑾,1451—1510年的人,本来是姓谈的,小时候被个姓刘的太监所收养,后来也就跟着当太监了。他长大后就服侍明武宗,深受宠爱,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后来成为“八虎”之首,权势滔天,人称“立皇帝”,将明武宗称作为“坐皇帝”,也因为这个外号,才被老吴在书里描写胆大包天,竟然冒充如来的。

  那么后来刘瑾被抓抄家,从其家中查出金银巨大,怎么也得有600万两的。无论如何,这太有钱本身或者就是罪,于是刘瑾因为意图谋反、贪污、迫害同僚等等被判以凌迟,说是割了三千多小刀儿的。

  在1505年的时候,刘瑾和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一起被人称“八虎”。刘瑾比王振还能讨主子欢心的,专门让皇帝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那么下面的诸多大臣,如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尚书张升、五官监候杨源,户部尚书韩文一大帮子都要求诛杀刘瑾的。

  但是吏部尚书焦芳却通报了刘瑾。刘瑾便连夜率领那七虎,给皇帝玩苦肉计什么的。结果明武宗就心软了,还令刘瑾掌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又沉重打击了那些正义的群臣太监们。

  不过呢,这个刘瑾啊,还是个懂点儿治理天下的家伙。他竟然能够自己做出批复奏章的建议,由大学士焦芳给修改下子,内阁李东阳把关,也是说明是极有才能的。更加有意味的是,刘瑾对明朝的官员制度都能作了很多有益的改进,还有“刘瑾变法”,很是不简单的。

  刘瑾提出的一些改革,包括设立内厂,以监督东西两厂,是有一丁点儿可取之处的,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是严重走了样的。

  对于大臣们的过失,主张严刑,还同时让这些官员上缴罚款。因为涉及的大臣太多了,就得罪了群臣。

  刘瑾建议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但是也侵吞百姓土地。

  刘瑾还是个反礼教斗士呢,主张寡妇改嫁;实施死者火化。这就将部分儒家也给得罪了,弄得人神共愤啊。

  所以这个刘瑾,是个很奇怪的家伙,也算是有个性有才华有见解的人物,可惜被割了一刀后,心性扭曲过甚。这太监没了家伙儿,就特别热衷权和财,搜刮了偌大家产。

  这个刘瑾对于犯了过失的官员,要是罢官下狱就算了,要是不足以动用律法的话,就用棍子招呼。前前后后,杖责了包括戴铣、王守仁等等太多的名人啊。后来刘瑾觉着太单调了,就发明了枷法,享受过这个的官员也是不少,连锦衣卫的官员也一样照样收拾。开始刘瑾揍人还汇报请示皇帝,后来明武宗都烦了,随便你去揍人吧。

  所以黄眉老怪的软兵刃狼牙棒,估计指的就是廷杖还有枷法的结合之物。

  廷杖老早就有了呀,为什么就一定是刘瑾的呢?以前明朝揍人屁股,那很文雅,让犯事的官员身上还盖着个毯子的。刘瑾呢,损透了,是让大臣光着屁股挨揍的。那还不得罪热爱礼仪的儒家大臣么,恨死这个太监了。

  刘瑾得罪的人太多了,基本上除了自个,见个官儿都敢打啊揍的,给下狱下厂死了的也相当多。肯定有些不大不小的太监也是不服刘瑾的,像太监李荣、黄伟几个,也让刘瑾给收拾过的。时间长了,连七虎中的人都对刘瑾恨之入骨了。

  到了1510年,安化王朱寘鐇发动叛乱,明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杨一清平定叛乱后,和张永一商议,干脆借这个机会搞掉刘瑾吧。

  果然太监张永就在个合适的时候,故意让皇帝喝高了,就说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明武宗就把刘瑾给逮起来了,但第二天醒了,觉着有必要亲查问的,就到刘瑾家中看看。结果发现那么海的金山银山的,还有一些等违禁品。

  那明武宗就要求三堂会审,不出意外的,刘瑾被判以凌迟。内阁焦芳、刘宇,吏部尚书张彩,兵部尚书曹元,锦衣卫指挥杨玉、石文义,这都是刘瑾一伙儿的。

  结果张彩在牢里不知道怎么就给弄死了;其他的大臣都给贬官了。这是因为张永以刘瑾的前车之鉴,建议皇帝手下留情的。

  当时的明武宗朱厚燳,也就是西游记中弥勒佛临时映射的人物。

  明武宗他爹明孝宗奉行一夫一妻制啊(但细细考证下来,也并不那么回事的),因此只有俩儿子。一个还早早就死了,就剩了朱厚燳一个独苗,所以对其照顾关怀备至,从小就将儿子给惯的相当爱玩的。

  朱厚燳这个皇帝也很奇怪的,既有贤明的一面,也有贪图享受的一面。而且这还是个马上皇帝呢,曾经亲自率军和鞑靼军队当面交锋的。还知道爱兵如子,鼓舞士气,在应州那里,用损失五十多人的代价,宰了十几个敌人,这其中还包括了皇帝亲自斩杀的一个的。估计也是别人给包围住了个鞑靼兵,给揍得半死不拉活儿了,才让明武宗给宰了的。不过这场战斗也是很可称道的,鞑靼骑兵的作战能力远非当时的明朝官兵可比。当时一看敌人冲过来了,很多明军兵士都想撒腿跑路的,还是朱厚燳先大喊一声,冲了上去,才振奋了军心的。

  那时候,明武宗带的军队只有五万来人,鞑靼小王子也是五万骑兵。但是按照战斗力,草原上的骑兵骁勇的多,和此时明朝的半吊子骑兵比较,以一挡三那是毫无问题的,马也比明朝的强了太多的。明武宗时期的明朝骑兵和朱元璋那时候没法比较的,和朱棣时期的骑兵相比也差了老鼻子了。那么人家明武宗这场战役打得就算是够可以的了,甚至来说是创造了个小神话的。在后来明武宗的堂弟继位,就是嘉靖年间,明朝军队和鞑靼人根本就没法进行野外作战。除了著名的将领曾铣采用火炮远程攻击,弓弩辅助杀敌,步兵战阵防御之外,旁人和鞑靼人作战,都是输多赢少啊。过了几十年,鞑靼人十万骑兵后来侵犯到了北京城郊,嘉靖的十万兵马根本就不敢迎敌的,后来还是答应了鞑靼的条件,人家才撤军的。这就和明武宗的应州战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我们应该是要为朱厚燳鼓掌的。

  应州这场战斗大概是用了十个小时左右,双方都还算是试探性进攻,所以伤亡都不大。最后,明军还是抵御不过了,只好撤退。那鞑靼军队就追,可是老天帮了明军一个忙,天降大雾,笼罩多日。那么两方一看,这是上天不允许这场战争啊,就都撤兵了。

  因为在皇帝的亲自冲杀的鼓舞之下,相同人数但是战斗力却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能够打成那样,相当不错的。而且鞑靼小王子看到皇帝竟然如此勇猛,心里没底呀,再加上怀疑老天都在帮助明武宗的,就很长时间内不敢再冒然挑起战争了。

  开战之初,那明朝的官员是坚决抵制明武宗御驾亲征的,但是朱厚燳没有让一个文臣随行,全是武将包括江彬在内,自封为大将军朱寿领军迎敌。所以,应州之战甭管到底是怎么样的,明武宗功不可没,咱们是要客观公正评价的。

  明史里面仅仅是这么记载这场战役的,“冬十月癸卯,驻跸顺圣川。甲辰,小王子犯阳和,掠应州。丁未,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辛亥,寇引去,驻跸大同。”具体怎么战斗的,一点儿也没有提及。看来,张廷玉等人也知道,应州战役其实并不光彩。

  后来的江西宁王朱宸濠起兵作乱。朱厚燳又是用大将军朱寿的名号御驾亲征。但是走到半路上,王守仁已经将宁王给活捉了。朱厚燳就郁闷,不搭理王阳明的献俘。王阳明也是极其聪明,就说是大将军朱寿给逮住的,这才结束了这一场的冷遇。但是没完,不行,你王守仁这样说,大家都不相信啊。于是明武宗就将宁王还给假意放了出来,然后再亲自给抓住,终于结束了这个闹剧。

  明武宗专门搞了个大将军府,不让其他大臣去那里找他的。在立春那天,朱厚燳找了百十个和尚还有年轻女子,在车上一边走,一边玩。让和尚们拿光头去碰女子手持的彩球,皇帝看着就乐不可支的。

  这个情节,也被老吴给有所引用写进了西游记,就是在第七十二回,唐僧看人家三个蜘蛛精在那玩气球,就欣赏了老大一会儿啊。

  而且,明武宗还喜欢在半夜,带领一些人,专门大街上转悠,看到有大户人家,就可能就冲进去了,需找女子作乐。虽是荒诞不经,然我们也要知道,朱厚燳从来没有直接欺负穷苦人家。

  明武宗年仅三十一岁驾崩,临死前说过,“朕疾不可为矣。其以朕意达皇太后,天下事重,与阁臣审处之。前事皆由朕误,非汝曹所能预也。”

  明史评价明武宗可实在是不怎么样啊,大致意思就是,明朝到了武宗的时候,国势衰微。皇帝能够除掉刘瑾,且亲自带领军队抵抗外来侵略者,还算行吧。不过皇帝太爱玩儿了,喜欢跟小人们在一起,不爱当皇帝却喜欢当武将,令人瞠目结舌的。好在朝廷之上还是有不少的能臣,给勉力维持着,才没有丧家辱国。要是这个皇帝肯听他爸爸的遗言,好好干,怎么会落得个被后人非议的下场呢?看了半天,连一句好话也没给明武宗写啊。

  但这朱厚燳到底是个如何如何的皇帝,大家就各自评说罢。

  那么西游记里面的弥勒佛,明显是映射了明武宗的,描写的笔墨虽然不多,但颇为传神,下笔有力,落字甚深,对朱厚燳褒贬不一。颇为不解的是,弥勒佛的口头禅,“认得我么”,是叫个想不明白的;黄眉童儿就是刘瑾;猴儿请的二十八星宿代表了受陷害的权臣;四方请来的其他神仙却极有可能隐指了朱厚燳重用的一些官宦。金铙、人种袋子、狼牙棒却是刘瑾用来对付看不顺眼人的刑具罢了。

  看来老吴笔锋一转,又将矛头指向了明朝其他的皇帝和大臣什么的,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