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乱扯西游释厄传 第二十五回 吴侬软语地 谁个吃得消

《乱扯西游释厄传》第二十五回 吴侬软语地 谁个吃得消

作者:凯撒说书 字数:5056 书籍:乱扯西游释厄传

  话说那大路旁叫唤者谁?乃山神土地,捧着紫金钵盂让圣僧吃饭啊,莫辜负孙大圣一片恭孝之心也。因你等不听良言,误入妖魔之手,致令大圣劳苦万端,今日方救得出。

  这是山神本意给猴儿说好话,但起的效果却相反了。

  三藏道,“徒弟,万分亏你!言谢不尽!早知不出圈痕,那有此杀身之害。”行者道,“不瞒师父说,只因你不信我的圈子,却教你受别人的圈子。多少苦楚,可叹,可叹!”

  呵呵,都是金钱的圈套罢了,世人概莫能免俗,不进这个金圈,必入那厢银套。要想脱出圈套,得付出代价的。这才是,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可呀。

  八戒听不懂,“怎么又有个圈子。”行者道,“都是你这孽嘴孽舌的夯货,弄师父遭此一场大难!”

  三藏闻言,感激不尽道,“贤徒,今番经此,下次定然听你吩咐。”

  唐僧三谢孙悟空,八戒挨猴儿训,沙僧心里抱怨猴儿表功劳,为后来上演的四人离心离德创造了有利条件啊。

  猴儿看似埋怨,其实心里乐开花了。这次,你们道佛相争,俺让你们斗个痛快,使劲斗。最重要的是连如来都给耍了,割了佛爷的心肝宝贝呀。

  吃了饭上路,忽遇一道小河,有个声音娇转却是老眉苛察眼的摆渡老妇人将师徒白马送过河了。付了几文钱还,但妇人没有嫌多少,笑嘻嘻径入庄屋里去了。猴儿还纳闷怎么没有梢公,只有梢婆,原来到了女儿国了。

  三藏八戒因为口渴,便喝了子母河水,不想就怀孕了。老妇人告诉说,“我这里乃是西梁女国。我们这一国尽是女人,更无男子,故此见了你们欢喜。你师父吃的子母河水,我那国王城外,还有一座迎阳馆驿,驿门外有一个照胎泉。我这里人,但得年登二十岁以上,方敢去吃那河里水。吃水之后,便觉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那迎阳馆照胎水边照去。若照得有了双影,便就降生孩儿。你师吃了子母河水,以此成了胎气,也不日要生孩子,热汤怎么治得?”

  三藏哼着道,“婆婆啊,你这里可有医家?教我徒弟去买一贴堕胎药吃了,打下胎来罢。”算不算杀生呢,现在也顾不上了。

  那婆子告知必须去解阳山,破儿洞里有一眼落胎泉。须得那井里水吃一口,方才解了胎气。却如今取不得水了,向年来了一个道人,称名如意真仙,把那破儿洞改作聚仙庵,护住落胎泉水,不肯善赐与人。但欲求水者,须要花红表礼,羊酒果盘,志诚奉献。

  行者闻言,便自告奋勇前去取水。那婆子端出一个大瓦钵来,递与行者道,“拿这钵头儿去,是必多取些来,与我们留着用急。”一群老太太们要这个水干嘛,现在不太清楚,光知道这个能打胎的。

  大圣到了地方,见一个老道人,上前问讯。那道人是如意真仙老爷的大徒弟,专门负责收花红酒礼的。

  那真仙一听得说个悟空名字,却就怒从心上起,取一把如意钩子,跳出庵门,叫道,“孙悟空何在?”

  行者和真仙聊了会儿天,知道了人家的来历。那真仙原来不是仙却是妖怪,还是牛魔王的亲兄弟,认为侄子圣婴大王还是自在为王的好,胜过与人为奴。也算是个正理,话不投机就开打。

  牛魔王的亲兄弟,咱就也用先生这个词来代替。那先生与大圣战经十数合,敌不得大圣就往山上走了。

  大圣不去赶他,吓跑了前面那个道人,就要打水,又被那先生赶到前边,使如意钩子把大圣钩着脚一跌,跌了个嘴啃地。大圣爬起来,使铁棒就打,他却闪在旁边,就是骚扰战术,不许大圣打水。大圣一手轮着铁棒,一手使吊桶打水,分心二用,又被人家给勾了个跟头,没法了,且去叫个帮手来。

  这是怎么回事,猴儿的武艺呢?原来是猴儿也心里知道,自在为王的确是胜过与人为奴啊,所以自己心虚,有本事也使不出来了。

  好大圣回来叫沙兄弟与自己同去取水,三藏道,“你两个没病的都去了,丢下我两个有病的,教谁伏侍?”额,也算有理,唐僧还挺注意保胎呢。

  那个老婆婆说自己家人能够照料的,而且还是你们师徒有造化,来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们也不得囫囵了!

  八戒哼哼的道,“不得囫囵,是怎么的?”婆婆道,“我一家儿四五口,都是有几岁年纪的,把那风月事尽皆休了,故此不肯伤你。若还到第二家,老小众大,那年小之人,那个肯放过你去!就要与你那啥。假如不从,就要害你性命,把你们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儿哩。”

  汗,这女儿国的民风好彪悍啊,男人的肉都能当香料用,就喜欢闻那个阳刚之气的。显然西梁女国的青壮女子个个都憋的杠杠的,这让哪个男子受的了啊,估计一天到七天之内就真爽的死了,是要论男子体质而说的。

  行者道,“你家可有吊桶?借个使使。”那婆子即往后边取出一个吊桶,又窝了一条索子,递与沙僧。沙僧道,“带两条索子去,恐一时井深要用。”咱们看沙僧,相当的细心谨慎,没有冒然喝子母河水也能证明呀,尤其是有女子在场时,更是行事倍加小心的。还记得在奎目狼百花羞那儿的时候,能够一番话忽悠妖怪,说明沙僧见多识广,这种替女子遮掩的本领早历练出来了。

  更能判断出沙和尚心里有鬼的,打破玻璃盏之说定有隐情。大胆揣测一下,玉帝和某个高级女神仙在私下里偷情,沙僧负责外围放哨。但是沙僧并不知道具体是谁,结果在蟠桃会上,敬酒的时候,一看或是一听之下,就想起来了,原来是眼前的这位,不禁走神了,手没拿稳杯子,给掉了。引起女神仙尴尬,导致玉帝不满,给差点将沙僧灭了口。赤脚大仙求情饶了死罪,但是下界后,玉帝还是不解恨呀,便让其每隔几天,就要受飞剑穿肋之苦啊。那当然,沙僧肯定不敢说出来事实,那就死定了,但是后来对女人便是相当的惧怕了,畏之如虎的。

  还说沙僧接了桶索,随大圣还去。那先生也是个笨货啊,听了徒弟的忽悠,就胆子大了,来跟猴儿打斗。

  先生道,“泉水乃吾家之井,凭是帝王宰相,也须表礼羊酒来求,方才仅与些须。况你又是我的仇人,擅敢白手来取?”真是牛魔王家的人,毫无疑问了,都是财迷啊。雁过拔毛型,谁来也得付钱,都不带怕死的。最后一句话才是最真心的,反正你要是不给钱,说嘛也不给你打胎水。

  但是,其中一句话,玄机颇多的,凭是帝王宰相,也须表礼羊酒来求。嗯?怎么帝王宰相也需要这水呢?按说不应该啊,这有权有势的女帝王宰相们,想要生孩子继承家业,就喝子母河的水就行了;要不想生孩子,不喝子母河的水不就成了么。绝非刚喝了子母河的水下去,马上就后悔了这么简单荒谬的。因为这喝了子母河的水,一般不出意外三日后就要即将生产的。

  先还看先生和猴儿打斗,沙和尚将先生的徒弟打伤,但饶了其性命,不是沙僧慈悲心,而是不肯将事情做绝罢了。

  沙僧中满满的打了一吊桶水,望着行者喊道,“大哥,我已取了水去也!饶他罢,饶他罢!”沙僧世故谨慎,不愿多惹是非。

  大圣用调虎离山计,取了水去,就打算罢手,那妖仙不识好歹,被猴儿推个跟头,还将如意钩折为四段,就还饶了先生一命,返回去给唐僧八戒打胎。这孙悟空的先前的内疚已然没了,因为看出来了,那先生说的大义凛然,其实是为了钱。那当然猴儿的真正本领就发挥出来了,也让那先生战战兢兢,忍辱无言。但是猴儿估计是看在牛魔王和红孩儿的份上,饶了他,还是将这打胎水的管理权交给那先生了,事情不能做绝,这是猴子的做法,也是一种心性变化。

  大圣赶上沙僧,得了真水,得意归来。那婆婆却也欢喜,几口儿都出礼拜道,“菩萨呀,却是难得,难得!”即忙取个花磁盏子,舀了半盏儿,递与三藏道,“老师父,细细的吃,只消一口,就解了胎气。”八戒道,“我不用盏子,连吊桶等我喝了罢。”那婆子道,“老爷爷,唬杀人罢了!若吃了这吊桶水,好道连肠子肚子都化尽了!”老太太说的固然有道理,但肯定别有用意,对这落胎水是垂涎三尺啊。

  顺利打胎成功,老婆婆觉着自己伺候的不错,便对唐僧道,“老师父,把这水赐了我罢。”那婆婆谢了行者,将余剩之水,装于瓦罐之中,埋在后边地下,对众老小道,“这罐水,彀我的棺材本也!”众老小无不欢喜,整顿斋饭让唐僧们吃了。

  哦,这水还能卖钱呢,肯定卖的还不少,不仅仅够老太太一个人的棺材本的,因为众老小无不欢喜。那么说明女儿国内有一个不正常的打胎需求,而且规模不小,甚至是以有权有势的女人为主要消费者。因为那穷苦人才不会花这个冤枉钱啊,肯定是直接生下来就行了。

  次日天明,师徒们到了西梁国都城东关厢街口。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果然那个老太太没有说谎,这里的女人是真憋得慌啊。虽然皆恐惧,不敢上前,一个个都捻手矬腰,摇头咬指,战战兢兢,排塞街旁路下,都看唐僧。

  师徒们转湾抹角,忽见有一女官侍立街下,高声叫道,“远来的使客,不可擅入城门。请投馆驿注名上簿,待下官执名奏驾,验引放行。”

  猛一看,没有什么,很正常。但是这个女官为什么不憋得慌?且表现的十分镇定从容,但是她的那手下人尽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之类,你看他拿茶的也笑,连小丫鬟都喜欢男人的。这里面有问题的,就是有权有势有钱的女人看来并不太在意人种,为什么?除非她家里有现成的人种,才能解释说明这个现象。

  那么现在恍然大悟!

  通天河畔陈家庄的种种不解,女儿国的种种可疑,在这里就都明白了。两个地方存在个巨大的地下市场,人口买卖!各方又由此存在了巨大的利益纠缠,盘丝错节,好个顽空!

  陈家庄那里的市场价格,一个童女100两银子,一个童男50两银子。但要是将一个童男送到女儿国去卖,那么就能卖到5000两银子!

  在女儿国买本地一个童女才需花费一两银子,但要是回到了陈家庄,就能翻成了一百两!

  那个陈家庄的陈清陈澄,名字好听的很,其实是买卖人口的贩子!这俩家伙,年轻的时候,没什么钱,便将自己的亲生子给贩卖到女儿国,估计十来年之后,有了启动资本了,便从车迟国内贩买童男,(家里随便就有三四十个僮仆,就能间接证明的,真要是陈家庄的人都相当有钱,那么这僮仆哪里来的?肯定是从其他地方买来的),是运到女儿国去卖的;收购女儿国的童女,回来车迟国贩卖出手。

  在一个四五百户不大不小,交通不便的乡村,怎么可能只凭着正当收入,就能攒下偌大家产的。老陈头的话里,对于几万两银子都不太在意的。要是真能花个几万两白银,买到个和自己女儿一样容貌重量相同年月大小的,那是立马就掏钱成交啊。

  俩老头都几乎同时在五十岁左右纳妾生下后代,这就是荒唐啊,说明他俩根本不是自身有儿女困难的毛病,而是将自己先前的亲生孩子给卖了赚大钱了!

  那为什么非要是童女童男啊,这太好解释了,孩子的反抗能力比大人要小的多,容易控制,轻易不发生问题和意外的。

  后来俩老家伙到了四十来岁的时候,家业已经很大很大了,但没有继承人啊,就着急了,纳妾准备生子女。但是心里内疚有鬼的,便行善好施斋僧,反正家里有的是钱,几年下来,请和尚念经修塔什么的,花费了大约三十斤的黄金啊,终于才有了所谓的独苗。

  但是观音知道这里的一切,便让金鱼专门吃亲生的子女,让这些人都彻底的害怕恐惧,再加上良心不安的,就会对佛门愈加迷信。猴儿的到来,自己收走金鱼,出面做好人善人,那么这里的百姓从此必然是虔诚不已的佛教徒了,以后会乖乖的自发上供的。

  那么在女儿国这边呢,那肯定童女有的是,所以卖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喝子母河的水,有个问题就是只能生出女孩儿来。但是那么多的青壮女子,憋得慌咋办?

  于是从陈家庄的人贩子手中购买童男,五千两一个啊,太贵了,怎么这么贵啊?也可以理解一点儿,八百里通天河拦路,还有妖怪在之间占山为王的,贩子要赚钱,没有巨大的利益谁肯做这要命的买卖呢?从书中后面来看,女儿国西面有人间土匪经常出没,再往西几百里火焰山拦路,交通更加困难,路途更加遥远,即使运过来,价格只会更高。

  这女儿国的一般穷人只能几家合伙偷偷儿买一个俩的,但是狼多肉少,各怀心思的,用不了几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那肉就给耗死了。所以,贫苦人家只能是女儿国的地下童男消费市场的散客罢了。

  真正的大主顾是有权有钱的女人,估计一个女人都能买几个童男,养着来受用的。等童男快真长大了,便赶紧出手给穷苦人家,几天时间肯定能给折腾归天,便能保住这个秘密,也能维持住童男买卖的交易市场。

  但是有权有钱的女子家里也有个棘手的问题,也没有避孕的有效手段,这肯定是要怀孕的,而且是怀孕十个月的,时间长了很难瞒住旁人;还有就是偷偷的怀孕之后,万一肚子里面是个男婴怎么办?这是要惹麻烦啦,对名声和官声会造成不利影响的。

  那怎么办?也有办法的,有照胎泉的鉴定之后,再决定是否去喝落胎泉水即可。市场慢慢扩大,渐渐的这打胎水就成了抢手货了,牛魔王知道以后,派了兄弟前来,在上面默许之后便占住宝地,收费卖水,替你消灾,咱来赚钱。而这个购买打胎水的主要客户肯定都是有权有钱的主儿,所以那个先生才会说,凭是帝王宰相,也须表礼羊酒来求。这才是那个梢婆得了这剩余的打胎水,全家如此高兴的原因,值钱的很啊。

  可还有个疑问,就是周边的国家为什么不灭掉女儿国呢?原因很多很复杂的,一个是人家西梁女国的女人们很是彪悍,肯定有女子军队的。别说军队了,就连个普通之更年期都过了的梢婆老太太,见了唐僧,都还曾经有那想爱怜一二的念头哩;一个是如果战争爆发,女儿国的女子抓住旁国的男俘虏之后,肯定就给那啥致死,制成人肉香袋了呀,这个后果是绝大数的旁国男子不能想象也不敢轻易付诸实施的。

  但更重要的是道佛妖三家都有或者想有各自的利益在里面,是不会容忍有外人破坏这个市场,非但如此,肯定有一只大手在操纵维持着这一切罢了。

  老吴看到了,明朝的商业市场是庞大多元扭曲变形的,牵连甚广的。但也出于儒家对商人自古有之的不屑,才拿此劝谏万历和张居正的。但是效果甚微,后来的东林派人,很大程度是代表新兴商业利益的,和其他派别之间展开了恶斗,此起彼伏,极大消弱了上层的凝聚力,这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也间接说明,明朝在隆庆朝万历朝初期,民间商业已经相当的发达,但和宋朝的商业还不太一样。如果明朝真有了对商业的绝对控制和资金注入的话,或许还能应付过几十年后的连年大旱。很可惜,明朝的万历皇帝没能把握住最后的机会,一来他也根本不想控制,二来说得容易做来难啊。

  那么在民间或是社会中下层呢,即使克伦威尔一样的人物,就算有七八个,也无法顺利地短期内改变什么,封建王朝的传统势力仍相对来说强大无比,历史还是没能够打断,仍是被社会底层的流民给牵动了,却沿着轮回缓缓向前。

  西梁女国看似温柔乡,其实是男儿的恐怖梦魇。老吴这是在劝谏世人啊,莫要沉溺其中不自拔。色乃头悬利刃,谁说女子不如男啊。欲知女儿国还有甚么离奇,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