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的光芒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叫坑爹叫坑爷爷

《大汉的光芒》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叫坑爹叫坑爷爷

作者:以爱封城 字数:1735 书籍:大汉的光芒

  真正打听一下才知道,原来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长子刘不害的儿子刘建。

  当初他之所以要立刘迁为太子,完全是爱屋及乌,刘不害的母亲去世后,刘迁的母亲荼氏顺理成章成为王后。

  这样一来,刘不害心里不平衡了,理想幻灭的刘不害,他整日沉醉于声色犬马。

  以致刘迁在兄弟聚会踏青或外出狩猎时游玩,时常会忘记邀请这位兄长,不过是什么居心,大家都心知肚明。

  刘不善没啥本事,不会反抗,他儿子刘建却是一个不安分的主。

  现在不叫坑爹,该叫坑爷爷了。

  刘安没有想到,他这个长子却生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儿子刘建。

  此人不但承继了刘安好学善思、能言善辩的性格,而且对他父亲的被遗忘、被蔑视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结果就是,他似乎从来不把当王太子的叔父放在眼里,总在一些场合突如其来地生出非常之举。

  刘彻的诏书无疑在刘建的心头添了一把火,他燥起来了。

  即将点起火把,开启自燃模式。

  扑咚一声,人都被抓了。

  谁抓的?还能是谁,他叔叔呗,王太子可不会给他面子。

  “混蛋!混账!人未乱我,我自乱也。”刘安发狠地骂道。

  刘安发火了,然后他再也没有心思坐在大殿里琢磨他的《鸿烈》补充了,径直驱车赶往王太子府。

  王太子府就坐落在王府大街的北端,走完长短不一的街道,就只见府前戒备森严,如临大敌,门卫们远远望见王上的车驾,有些吃惊,就急忙禀告刘迁。

  刘安从车上下来时,刘迁已在府门恭候了,做足了好儿子的模样。

  “方才卫士通报,孩儿特来恭迎父王!不知父王驾临有何要事?”

  刘安并不理会,甩开阔袖径直向府内走去,拐过院内萧墙,刘安就向跟进来的刘迁问道:“刘建那孙子现在何处?”

  刘建那孙子?乍一听像是骂人,恍惚间,刘迁就反应过来了。

  刘建可不是父王的孙子么……

  见刘迁不开口说话,刘安冷哼一声道:“还不如实讲来?”

  刘迁见到刘安身旁的伍被,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咬咬牙便道:“父王,他被拘押在后花园的密室。”

  “愚蠢!建儿胡闹,你这个叔叔也要跟着让我难堪吗?”

  刘安愤怒地将手中的小型玩乐用茶壶摔在地上,又是喝道:“为何不奏明寡人就私自拘人,你不怕寡人问罪么?”

  “非是孩儿妄动私刑,实在是因为孩儿得到密报,说刘建暗中密谋刺杀孩儿,孩儿才不得不将其拘押,以绝后患。”

  “呵,你可有证据?”

  “这个……目前尚无确切证据。”

  “他可曾招供?”

  刘迁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刘安捶打着案几,怒斥道:“无证据,又无口供,那寡人看你就是想报一言之仇!还不速传建儿来见寡人!”

  一会儿之后,刘建被带到前庭,虽然脸上、身上伤痕累累,嘴角还有一丝血线,却不曾有丝毫的畏惧。

  伍被上前为他卸去了枷锁,见他站着不动,小声劝道:“还不赶快参见王上?”

  刘建揉了揉疼痛的肩膀,依旧倔强地站着,愤懑地道:“大丈夫死不足惜,为何要跪?”

  刘安生出了给自己脸上贴花的念头,是啥?他觉得这孙儿简直就是年轻时的自己。

  这似乎是每个做长辈所能想到的,一种标配……

  举个粟纸,这孩子这么优秀,像谁呢?总不能说像隔壁老王吧?

  他虽然脸上依然严肃,但说话的口气却缓和了许多:“太子身系淮南国脉,你为何想要加害于他呢?”

  刘建将头扭到一边道:“孙儿光明磊落,只是不满太子盛气凌人,所谓加害,实则借口,纯属陷害。

  倒是太子乱用私刑,上违大汉法制,下背王上旨意,依孙儿看来,枉为太子!”

  “放肆!父王在此,岂容你信口雌黄!”刘迁苛责道。

  刘建嘴角浮现一丝蔑视的笑道:“是啊!爷爷在此,太子你都如此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足见背后是如何疯狂了。”

  刘安用手干抹了把脸,发现一手的油腻,把手背到身后,往衣服上擦了擦。

  接着长叹一声道:“眼下正是多事之秋,你们应当同心同德,共度艰危,怎可同室操戈?”

  刘建道:“王上圣明,孙儿素知王上从谏如流,现在有几句话不知当讲否?”

  “奏来!”

  “王上宽慈,孙儿记得,当年我刘氏太祖创业,铸鼎兴汉,立下嫡长相传之祖制,然而孙儿的父亲虽为长子,却与太子无缘,竟是备受冷落,颓废至今,孙儿每见父亲垂泪,五内俱焚,深觉不能为其分忧!

  现陛下天恩大开,诏命推恩,孙儿替父亲请王上条陈朝廷,封侯置邑,王上非但置之不理,太子又将孙儿拘于府下,乱刑鞭笞。

  如此,则淮南国分崩离析,岌岌可危矣。”

  “这……”

  “王上素喜黄老之说,不会不知道执白守黑的道理吧?

  方今皇帝正值盛年,天下咸归,将军卫青,横扫朔方,势如破竹,白羊土崩瓦解,当此之时……

  倘若王上圣听为太子蒙蔽,试图北窥尊位,无异于引火烧身。

  且推恩诏令颁布后,诸侯国纷纷上奏朝廷,封侯署邑。

  王上若是延宕慢殆,恐朝廷生疑……一旦陛下回转过神来……”

  “杞人忧天!”刘迁止住刘建的话头,沉声喝道:“父王切不可听信这竖子恫吓!现在我淮南国兵强马壮,府库充盈,一旦动起兵戈,大业可期……”

  “王太子少安毋躁,臣以为少将军言之有理,还望王上要明察!”伍被这时也开口插话道。

  刘迁横了横眉毛道:“你等目光短浅,不足与谋。”

  “罢了!事情坏就坏在你这暴脾气上。”刘安瞪了一眼刘迁,上前一步抚着刘建的肩膀,“你虽年少,然思虑深远,无愧刘氏之后。

  扶少将军回府,好生调养,传寡人旨意,即日起草奏疏,上表朝廷,还有,虚则回应,实则为诸子孙封侯,封侯而不裂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