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汉的光芒 第十八章造纸术!!

《大汉的光芒》第十八章造纸术!!

作者:以爱封城 字数:1885 书籍:大汉的光芒

  卫绾被刘启叫到宣誓殿去了,听说是为太子找了一个伴读的习武高手,自从回京复命以后,皇上对太子便多了很多关注,此次还特意找了一个伴读的候王子弟,督陪太子读书。

  对于这件事,太傅卫绾也说不上支持或反对,静观其变好了。

  曲身一拜,“微臣叩见皇上。”

  “起来吧,太傅可知我找你所为何事?”

  “臣还是知道一点的,陛下为太子殿下的学业担忧,想要找一个伴读督促太子,让太子约束一下行为,收放一下大胆的品性。”话虽然是这般开口,但卫绾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用,太子身份高贵,除了皇上和太后,也没人敢整治他吧。

  收放他的大胆?这刘启可不敢想,他只是单纯觉得对太子的关心有点少,伴读似乎可以做个决定。

  “你觉得弓高候韩颓当的孙子韩嫣怎么样?其善骑射,颇有其祖父之风,以弹弓射鸟,长安孩童皆随其尾行,拾取鸟类回家而食,想必可以教彻儿的有很多,太子年幼,是该找个人来消解无聊了。”

  卫绾也想过他,知道韩嫣的名气,来之前便猜想了几个人,其中便有他。

  “如果是此人,陛下倒是可以放心,其良善好学,武功出众,长相也不难看,俊朗的很,太子殿下应该会接受吧。”

  “那劣子最近可有不听你管教?若是他有些过分了,你尽可以向我禀报,朕会亲自治治他!”管教其他儿子倒是没什么成就感,但刘彻就不同了。

  这小子仿佛是招黑体质,惹得一个不喜争斗的汉景帝和他对着干。

  “那倒不至于,太子殿下就是有些性子跳脱,时常语言有点古怪而已,一般还是认真研读诗书,学习兵家之道的,臣一定会尽心教习他,陛下大可以放心。”

  门外传来黄门的声音,“弓高候之孙韩嫣求见”

  “让他进来!”刘启开口说。

  看来刘启已经打定主意了,韩嫣人都找来了,方才问卫绾,也只是象征性的表示礼节而已。

  “那有劳太傅领韩嫣小兄弟去见见彻儿了,他也是初次进宫,很多东西也不太熟悉,需要你教导一番。”

  “微臣领旨!”不作停留,卫绾便领着韩嫣出了殿门。

  刘彻这时候大概已经在等自己上课了,他一向准时上课,全然没有富家子弟的骄纵,这一点,卫绾倒是很满意。

  “韩伴侍,今后与太子殿下相伴,别与太子一同胡闹,太子做事要是欠考虑,你可得督劝他及时改正,不要入了下风,闹出笑话。”卫绾不胜其烦的交代着。

  “太子殿下好相处吗?他可曾有些霸道无理?都说帝王心思变化无常,太子也不会这般吧?”

  卫绾看了他一眼,这才低声道,“你大可放心,太子尊师重教,守礼的很,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有一点我得提醒你了,你可不许整天奉承太子殿下,小孩子心思最受不得哄骗,若是让我发现你这样做,我可以上告皇上,你得好自为之!”

  韩嫣听到这话,并没有什么不高兴,“太傅您放心,我可不会做那些奸人佞臣,但凡对太子殿下有利的事,我才会去做,可不会去摇唇鼓舌,做那等粗鄙之事。”

  来之前,他爷爷已经苦口婆心的和他说了一大堆,他们家世代忠诚,也做不得那种事。

  当刘彻见到韩嫣,他发现,什么现代人的娘炮都弱爆了,这才是真正的美男子,俊美温朗,相貌堂堂,带有些许阴柔之美,面如冠玉,色若琥珀。

  可欣赏,并不代表他有这样的倾向,他觉得自己的性取向还是很正常的,他绝对不会去学好男风这种鬼东西。

  “弓高侯之孙韩嫣见过太子殿下!”韩嫣刚开始见到刘彻,是觉得他有些英武不凡的,少年气魄展露无遗。

  “太傅,这是父皇给我找的伴读?”

  “太子殿下,你怎么知道?莫非陛下事先找过你了?”卫绾惊道。

  不知道才怪呢,这么一个和汉武帝搞基的人,刘彻怎么能不清楚?

  只好微笑着说,“猜的,我猜的,我这年纪是该找一个伴读了,从这些王公贵族里面找,韩嫣他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原来是这样?刘彻在卫绾的心中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韩伴侍,本宫听说你以弓箭见长,不知可否让本宫见识见识。”

  “微臣愿意一试,臣之弓箭之术,还是值得一观的。”对于此道,韩嫣还是很擅长的,他足以自夸。

  “打住打住,先上课再说!等我讲完课,你们再去操习也不迟!”

  还没上完课就想走了,真是少年心性。他虽然不以习弓箭之术为下乘,相反还比较推崇,但也得讲个先来后到啊。

  到开春的这一个月,刘彻一直在盘算着造纸术一事,偷了蔡伦的看家手艺,但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刘彻想来应该不叫的。

  造纸术分为几个步骤,刘彻这一个月已经想好了

  第一是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第三是抄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席子)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造纸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期,竹、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页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

  把这些步骤抄在纸上之后,刘彻觉得得找一个能自由出宫的人帮他做这些事,这个韩嫣一直对汉武帝忠心耿耿,倒是可以把这事交给他。

  “韩嫣,想和你商量个事儿,我这有张纸,是关于造纸,你能不能出宫帮我办一下?建几个造纸厂,推广一下。”刘彻开口道。

  “造纸?臣听闻倒是有人造过了,可那纸质粗糙,还掉渣,不堪一用。”

  “本宫不一样”

  “不一样?”

  “对,我们不一样!”

  “好吧,这几天我就出宫帮太子你办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