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抉择 第四十一章 埋伏与反埋伏(3200字,求收藏,求推荐)

《明末抉择》第四十一章 埋伏与反埋伏(3200字,求收藏,求推荐)

作者:涅个先生 字数:2909 书籍:明末抉择

  一共四千兵,已经去掉了一百特战队,那就是三千九。三千九里面不但有三千新兵,还有一千多是对面的降兵,何顾觉得自己这一次太大意了。

  撤退?洪承畴不但不会答应,只怕气急败坏之下还会立刻把铁焰镇定性为造反称王直接上奏给朝廷,到那时铁焰镇的发展必定受到多方掣肘,多半也只能走上攻州掠县的道路。可没有了基地积累技术和资源,在大明朝的地盘上自己又能蹦跶几天呢?

  阿瞬随后也出帐去准备出发事宜,特战队是要先行一步的。只剩下何顾一个人心里阵阵烦躁,干脆也起身来到了帐外。

  各营接到命令以后大部没有睡觉,都在帐篷里一边吃干粮喝水,一边聊天。寅时才是4点,寒冬季节夜间行军对热量消耗是很大的,这些士兵也不是NPC,只需将军一声令下便能立刻进入满BUFF状态。

  令何顾有些诧异的是,从这些帐篷里传来的声音似乎情绪都很高涨,好奇之下不由自主的向附近一座帐篷凑了过去。

  “咱们这是终于要开打了吧?”

  “谁知道呢,到时候镇主自有安排。”

  “愁死我了,这一个月净跑腿了,啥时候才有仗打。”

  “嘿,你小子这么爱打仗,当初在原上和我们打倒不见你这么猛哩。”

  “那不一样,那会脑子跟僵着似的,一天天都不知道在干啥,打生打死也就是一顿饭的事,没啥球劲。”

  “现在觉得有劲了?”

  “嗯,有劲,俺想立功,俺想进内城。”

  “哈哈,是不是看上内城里的婆娘了?”

  “你这话说的,俺是那种人么?就是觉得内城里的人带劲。不过,刘哥,都说内城里的婆姨一个赛一个的好看,镇主天天轮着番的睡,是真的么?”

  “屁话!镇主到现在还是光棍呢!”

  “镇主为啥不娶媳妇呢?要是俺,就先娶上十个八个的。”

  “咱镇主太苦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指着他,忙起公务来一宿一宿的不睡觉,哪还有时间去琢磨婆娘。”

  “我听老邓说,刘哥你们这第一批兵就是镇主亲自带出来的?”

  “那一点不假,当时咱镇子还是一个小庄,周围来找晦气的小贼不知道有多少,我才刚跟着镇主从西安府过来,镇子里一共就三十个兵,那镇主打起仗来仿佛变了一个人儿似的,带着我们经常以十敌百,把那些小贼杀得屁滚尿流。你以为咱们镇子方圆百里为什么那么安生,都是当初打出来的。”

  “刘哥就是烟花会那帮兵么?”

  “嗯那。”

  “那怎么才是个副营,人家老邓都副团了。”

  “呸!他老邓祖坟冒青烟,抄上了原上你们这帮怂蛋,老子当时在守城,我要去,打的比他好!”

  “刘哥你这话说的,现在都一家人了还这么损,我们现在跟以前也不一样了。”

  “外面什么人?镇……镇主?!”

  帐篷里的人忽然发现外面站着何顾,立刻放下手里的水壶和干粮,列队而出,右手握拳擎天,齐声道:“镇主!”

  何顾点点头,把视线投向了一个精悍的汉子,刚才蓝猫三千问的就是他,问道:“叫什么名字?”

  那汉子大声道:“徐靖边!”

  他们这边的谈话声顿时吸引附近帐篷里的人全部走了出来,各自列队在旁听着这场对话。

  何顾笑道:“好名字,家是边关人?”

  “是!”

  “想进内城娶媳妇儿?”

  徐靖边顿时脸色一红,结巴起来:“小的……小的胡乱开玩笑的。”

  何顾正色道:“这没什么可丢人的!人就是要有追求有目标!只要打仗的时候不怂,回去我亲自帮你介绍一个内城媳妇!”

  徐靖边先是满脸的不敢置信,但旋激动的神色遍布双眼:“镇主亲鉴!”

  何顾环视附近围观众人,提高音量喊道:“传令下去,此番凡敢战者,回镇全部加升一级;作战勇猛者,亲授铁花勋章,晋铁焰近卫队!”

  铁花勋章,目前还是仅指挥使级别的少数几个人才有,那是铁焰镇目前至高荣誉的存在,是内城人上人的象征……房子,老婆和丰厚的薪水都已经不能叫事,戴上铁花勋章,意味着无论在内城还是外城,所有人都会对你投来艳羡的目光。

  何顾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多虑,王嘉胤旧部对他没有任何归属感,就更不要谈论什么忠诚了。

  洪承畴骑快马赶到的时候,已经接近寅时了,何顾旋即把自己的判断告诉对方,并分配了遇袭之后的各部反应,两支部队遂先后起拔,直奔王嘉胤的埋伏圈而来。

  所以,当王嘉胤盯着何顾一步步走进大炮射程的时候,隐蔽在对面火炮阵地二百米以外的铁虎特战队也在注意这个问题,只不过他们必须要赶在何顾进入大炮射程之前开火。

  这铁虎特战队是何顾花了最大心血建造的,在编总共二百人,本次随行一百人。这支部队的花费颇为浩大,甚至可以说养活一名特种兵比养活两名骑兵还要贵。如果算上装备投入的话,那一名特种兵可以顶三个骑兵了。

  平时的食物都是最好的,肉,蔬菜,以镇里的最大承受能力进行供应。因为他们的训练量是普通士兵的四五倍,营养跟不上身体根本就盯不下来。

  大部分训练科目都是由何顾根据近代特种兵模仿而来——当然,仅限于可以在影视剧里看到的那些,还有一些何顾自己根据时代特征增加的。

  比如昨晚涉及到的隐蔽渗透,这些特战队员在吕梁山里进行过的侦查和反侦查的训练就不下百次,早就摸索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一套心得。即便面对最精锐的明朝正规军也不在话下,何况是这些散兵饥民。

  训练只是基础,关键还是装备。每人配备一把铁焰镇目前已经验证可行的最先进火器——火线枪。这把火枪上面基本已经体现了何顾能想起来的所有枪械原理。

  子弹一体化,制式化;折杆式后膛装弹;制式膛线;初始枪管射程一百五十米,通过螺纹加装一截七十厘米的枪管可以将射程提高至二百五十米。

  需要单独提一下的是在何顾跨时代思想指导下生产出来的奇葩子弹,这种子弹虽然是弹壳内置火药并加装弹头,但由于何顾并不知道现代子弹底部里面有一个燧石击发装置,所以这子弹采用的是子弹底部加装一个火药小帽,然后用燧石和火绳进行双向击发。

  之所以采用双向击发,是因为虽然引燃火药已经进行了数十次改良,但使用燧石击发的时候依然存在十次至少有两三次不能顺利引燃火药的状况。考虑到突袭和稳定的两个层面,这种不伦不类的射击方式就此诞生。

  但正是在这种一次次看似不伦不类的技术改革之中,一些火药和枪械的革新节点正被一个个提前发现,比如弹头。大明朝的子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做散射用途的铅子,一类是做点射用途的铁丸。

  何顾由此产生好奇,为什么近代子弹都是铜制,而且是尖头底碗的形状?

  一系列的试验因为何顾的疑惑而产生,惊喜也随之而来。铜的质量比铁更重,比铅更稳定,再加上尖头造型以后,射程直接飙升了三成。而弹头底碗的作用更是巨大的惊喜,以前为了将火药爆破力利用最大化,弹丸往往是和枪管直径严丝合缝的,这就导致装弹极为不便。

  而这个弹头底碗的构造,原来是为了利用火药的爆破力将其稍稍撑开,从而达到和枪管直径的高度契合,进而将射击力最大化。

  当然,这种子弹也有一种致命的缺陷——铜这玩意儿,可不便宜……砸扁了刻上字就是货币……

  如果说蒸汽机引导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何顾的出现至少也引发了一个明朝火器再进化的小高潮。而所有熟读明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个时代,正是华夏火器领先世界的年代。在不知不觉之间,铁焰镇站在明朝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看向了更远的方向。

  而此时,阿瞬和蒋冲驹各率五十名特战队员分为两队,又五人一组分为二十个小组,正端着将近两米的火线抢对准一个个炮兵阵地进行斩首式射击。会放炮的只有那些穿着破烂军装的明朝士兵,一轮齐射过去下面的炮兵阵地就乱了营,两轮齐射过去架在半山腰的三十架火炮周围便一个活人都没有了。

  紧接着,一颗颗黑色的手雷被丢进了乱哄哄的人群里,随着数十声轰然巨响,六盘山上至少两三里长的伏兵阵地登时溃散,一起连滚带爬的向南边溃逃,中间失足从山腰坠谷的不计其数。

  其实这种手雷匪兵大可不必如此害怕,因为这依然是不伦不类的跨时代产物。虽然外面包裹了凹刻方形花纹的铁皮,但由于个头太小,火药爆破力有限,这种手雷通常只能迸成四块,而且杀伤力也很感人。

  这么说吧,五个人站在一起,把手雷扔他们中间,如果运气足够好,五个人都可以毫发无伤,最多就是有点耳鸣。如果运气比较差,那无非就是被铁片划个口子,对战斗力毫无影响。如果老天爷看你特别不顺眼,一铁片正中哽嗓咽喉,眼珠子太阳穴……那就是你该死了。

  杀伤力不足没关系,震慑力十足就行了,在大明朝,震慑型武器不一定要是核武。

  王大梁蒙了,他还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就看见北边的伏兵阵地忽然溃散,然后一窝蜂的向着自己的方向溃逃过来。

  紧接着,山谷中原本是被伏击的对象反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