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明末抉择 第十三章 袁崇焕(上)

《明末抉择》第十三章 袁崇焕(上)

作者:涅个先生 字数:1882 书籍:明末抉择

  这种需求,当然会被满足了。宫里虽然没银子,但这种各地送上来的贡品眼下还不缺。

  何顾很满意,这大包小包的野山参老灵智,还有三根上品虎鞭……都不用吃,光是看几眼何顾就觉得全身燥热要流鼻血了……

  王御医回去后不久,崇祯的传召便过来了。显然王御医已经把何顾的‘真实病情’汇报了上去,何顾在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功的迈过了崇祯心中的最后一道门槛。

  曹化淳亲自推着何顾再往文华殿,只是这次进文华门却没有再上前面那高高的台阶,而是进了旁边一座偏殿。这里台阶低矮,明显是为了方便何顾这个残障人士进出。

  崇祯身为皇帝,从来都是人等他,所以何顾在偏殿里又坐了快半小时,崇祯这才终于姗姗而来。

  历史都说崇祯简朴,几个宫女鱼贯而入,陆续摆上四碟点心,两碟水果,两碟干果,一盘薄牛肉,两壶香茶。这从皇上的角度来看,也许应该的确是很节俭的。

  何顾上次进宫赶上特殊情况,没有经过什么觐见皇帝的礼仪培训,现在只好眼巴巴看着崇祯又复述一遍老词:“陛下,臣久居山林,实在不知道和天子吃饭有什么规矩……”

  崇祯现在心情大好,眼前这位小同志经过了他的考验,自己兜里也终于有了俩闲钱,于是率先拿起一块水晶饼来咬了一口,道:“无需忌讳什么,何爱卿只管敞开来吃。”

  何顾也是真饿了,听到让自己敞开吃,便也不再客气,岔开双手撩开后槽牙打开腮帮子,径直就是一顿猛吃海造,吃的犹如长江流水风卷残云不说,嘴里还吧唧吧唧之声不绝于耳……

  崇祯见状不但没有厌恶,反而看的津津有味,在饭桶光环的感染下,甚至他的饭量都比平时大了一倍。

  吃货这种人设,并不是始于现代演艺圈……

  说到人设,现代的演艺圈真是有点跑偏,见别人自黑和吃货能圈粉,自己也自黑也吃货……可她们/他们却忘了其中根本,观众是否喜欢根本不取决于你吃了多少个馒头,而在于你自己是否原本就招人喜欢。

  多少情商和智商双缺的明星演人设把自己演砸了的。这种东西,得浑然天成发自肺腑——比如现在的何顾。

  他是真饿了,一来溜溜一天没吃东西,二来肚子又刚刚排空了,三来伤口愈合又需要大量营养。这才吃出了吃货的真本色。

  这一份真崇祯即使看不到,也能感受的到,这让他的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错觉——何顾在真诚待我。即使朱由检的理智告诉他,君臣之间不可能存在真诚,但片刻的迷茫总是难以避免的。

  看到何顾似乎特别爱吃水晶饼,崇祯亲手把整盘的水晶饼端到了何顾面前,这要换成别人,估计立刻就要跪下谢主隆恩了,可何顾坦然受之,抓起来就吃,只是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谢谢啊。”

  这种反应更让崇祯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慰藉……其实这不难理解,我们不用去套崇祯的身份,只说近代的马某云和马某腾,如果你在他们那样的身份地位上,又如何辨别一个人接近你讨好你终究是真心对你,还是纯属巴结?

  位高权重,注定高处不胜寒。每多一个朋友,那都需要机缘和眼缘。

  现在崇祯越看何顾越顺眼,忍不住顺嘴拉开了家常:“何爱卿可曾娶妻生子?”

  听到这个问题,对李康妃还有心理阴影的何顾不禁有些警惕,答道:“家里有四正妻二妾。”

  “啊?”崇祯笑道,“还没听说过谁有四位正妻,自古一正之下皆为辅。”

  何顾擦擦嘴,道:“陛下,臣这四个正妻都曾跟着我吃过不少苦,实在难分高低,无论哪个做大,臣心中都难免有愧,索性一并扶正任由世人去骂,只管自己心中坦荡。”

  崇祯大笑:“好一个只管心中坦荡,何爱卿倒还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所谓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短暂,崇祯紧接着话锋一转,带入了正题:“下午何爱卿所言之事,朕皆依之,唯独袁崇焕此人不可饶。”

  何顾终于停下了吃东西的动作,道:“愿听陛下教诲。”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粤语叫‘点解?’;东北话叫‘啥意思?’;普通话叫‘为什么?’;大白话就是说:“皇上,为啥不能饶了袁崇焕啊,你给解释解释。”

  崇祯忿然道:“欺君之罪实不可恕,若此番放纵,则诸臣眼中越发无君!”

  这段时间何顾已经明白了辽东军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崇祯心里有一道过不去的坎——明明老子才是皇帝,怎么命令关外诸将就这么费劲?

  袁崇焕其人其事,作者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展开讨论一下,因为这个人实在太敏感了,作为一个网文作者最明智的选择是不碰这部分内容,应该选择草草略过,免得引起争端。

  可作者不写偏偏又过不去自己心眼里这道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而且,理智讨论不正是历史题材网文很重要的一部分吗?

  现代关于袁崇焕的争论主要聚焦在两点,一派认为其是汉奸卖国贼,一派认为其是明末希望,民族栋梁。

  我个人觉得,袁崇焕既不是什么汉奸卖国贼,也和民族英雄不沾边,他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明末武将。

  争论起源于乾隆忽然给袁崇焕一案改了性质,有历史爱好者翻出了这一篇,据此断定袁崇焕是被中了反间计的崇祯给冤杀了,并由此倒退袁崇焕平生,最终得出来一个民族英雄袁崇焕。

  这里面破绽太多了,首先给此案改变性质的就是牛皮大王乾隆,此君号称十全老人,对于沽名钓誉是何其热衷不用我多说。

  如果这个案子是雍正定性的,那还有几分可信,可这个案子是被一个牛皮大王定的性,这事件本身就很令人玩味了。

  这就好比你去银行贷款,如果需要保人,那保人自身至少得满足信用良好这个条件。他乾隆是个什么玩意儿,从本质上来说他还不如崇祯呢。明末那种情况崇祯能坚持十七年,换成乾隆估计五年就倒闭了。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