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庶女的日常 56 问责

《庶女的日常》56 问责

作者:狐酒 字数:2738 书籍:庶女的日常

  求收藏~~~

  王氏带着孩子们在水月庵住了一晚,第二天听了半晌的课,拉着庵主通明的手不舍道,“回头庵主一定去我那里坐坐,再给我讲讲经。”

  听得曼春寒毛直竖。

  折腾着收拾了东西回城,半道上又被姐姐拐了去街上看衣料,却险些被一伙市井男子给唐突了,偏偏还是在水月庵遇见的那一伙人,回到家姐妹俩什么也没说,可这种事哪里瞒得住?

  王氏大发雷霆,让跟去的李嬷嬷、葛嬷嬷、赵七家的、童嬷嬷、宋大家的这几个跪在院子里,“我看你们平日里行事妥当,才放心把姑娘交给你们照顾,你们倒好!出了事,被人围起来了,一个个成了缩头乌龟!”

  唐曼宁几次想插话,都被王氏瞪了回去,直到王氏要处罚这几个嬷嬷,她上前请罪道,“母亲,这次是我思虑的不周到,应该多带些人出门,也是事先没有想到能遇上这样的事,嬷嬷们当时围在车子四周,也曾呵斥那些人,只是对方人多显得闹哄哄的,好在不是不明理的,要不然我们也没那么容易脱身。”

  曼春也跟着道,“还请太太宽宥她们一二,她们并非不尽心,实在是事发突然……”

  王氏哼了一声,打断了她的话,对唐曼宁道,“你思虑的不周到,那是你年纪小,可她们是干什么的?她们就是伺候你的,她们做事不周到,险些将你置于险地,就是她们的错!——一人去领二十板子,罚半年的月钱。”

  唐曼宁临时决定要去街上,派谁跟去,派多少人跟着,这都是王氏点了头的,不过她生气要处置人,这些嬷嬷谁又敢回嘴?二十板子难挨,半年的月钱也不少,不过总比被打发出去要强得多,几个嬷嬷磕了头,当场领了罚。

  行刑用的板子是两尺长、一寸宽的竹条,挨打的人趴在一张条凳上,从臀到小腿来回的抽,打完一个,就来两个婆子把人架开,然后打下一个。

  曼春死死的掐着掌心,事情太过突然,又有王氏看着,就是想给行刑的婆子塞钱也不成,她眼看着童嬷嬷和宋大家的挨打,却什么也不能做。

  唐曼宁一会儿看看院子里受罚的嬷嬷们,一会儿看看妹妹,面上露出焦急,咬紧了唇,伸着脖子往外看了看。

  王氏将茶杯往桌子上一搁,“你那是什么样子!”

  唐曼宁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低头坐直了。

  院子里静悄悄的,竹条打在皮肉上的声音让人听了便是一哆嗦。

  王氏冷笑,“她们是伺候你的,合该凡事想在你前头,真出了事,再怎么后悔也晚了,今天就是叫她们长长记性,也是提醒你……你们俩,你们好了,家里太太平平的,你们要是不好,那就是给家里蒙羞!再有一次,直接赶了出去!”

  待打完了,几位嬷嬷已是站也站不直了,互相搀扶着下去了。

  唐曼宁小心地看了一眼母亲的脸色,“……是不是叫个大夫来?”

  王氏冷着脸,不理她。

  曼春再也待不住了,起身道,“今日忙了一天,想必母亲也累了,您早些休息,女儿告退。”说罢,不待王氏再说什么,也没去看姐姐的脸色,匆匆离开了。

  一见童嬷嬷和宋大家的这副模样,几个小丫头都吓着了,好在姚氏还算镇定,扶了两人去童嬷嬷屋里趴下了,叫小丫头们打水的打水,拿药的拿药,先替两人把身上擦了擦,刚要抹药,曼春回来了。

  童嬷嬷拦着不让看,曼春还是掀开被褥看了两眼,这两人从臀到小腿没有一处好地方,或青或紫,满是一条条血痕,肿起来有半指多高。

  曼春见姚氏手里拿着药瓶,拿过来见瓶身上贴的纸条字迹已经模糊了,凑近闻了闻,“这是什么?棒疮药?”

  姚氏答道,“闻着像是金疮药,小屏姑娘给的。”

  小屏赶紧道,“这是西屋抽屉里找出来的,嬷嬷说过受了伤就用这药。”

  “这药都不知是多久之前的了,还有没有药性都不好说……”曼春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对姚氏道,“你拿钱去街上找家医馆或药房问问,看这个药对症不对症。”

  童嬷嬷要劝,宋大家的趴在床上也道,“姑娘,这会儿天不早了,不如明天再去,要不然让人知道了又是事儿。”

  曼春一拍额头,“瞧我,险些忘了。”

  她对童嬷嬷和宋大家的道,“今天也算是遭了无妄之灾,你们好好歇着养伤,别的事就不用操心了,晚上的饭叫前院厨房安排。”

  她嘱咐姚氏,“你这就去找守信家的,让她安排人带你去找药房,再告诉她,这几日我们这里没有人做饭,让她或者安排个厨子来,或者每日前院厨房做好了我们去领。”

  宋大家的勉强支起身,“姑娘,不必叫人来,让小五做吧。”

  曼春看看正紧张地瞧着她娘的小五,摇摇头,“你伤成这样,她哪有心思?”

  宋大家的手肘支在枕头上,疼得呲牙咧嘴,喘了两口气,道,“只管叫她们把每日的米面菜肉送进来,这丫头也跟着我学了几年了,只要不是办酒席,寻常的菜式都能做。姑娘,即便再叫前头安排人来,也未必有合适的。”

  小五本不情愿,她宁愿像姑娘说的那般留下伺候她娘,可她娘的一席话,却令她两下为难了。

  宋大家的捏捏女儿的手,“姑娘信我一回,让这丫头试试吧?”

  曼春看看小五,见她没有吭声,只好道,“你既然坚持,那我就让她试试——春波,你给她打下手。今晚吃些清淡简单的吧。”

  又叫来春雁,“你在这屋里守着两位嬷嬷,她们渴了,就给她们倒水喝,要用什么东西,就给她们拿来,有事就喊一声。”

  “姚嬷嬷,你来,我给你拿钱。”领着姚氏和小屏出去了。

  曼春给她拿了银子和两串钱,“金疮药专治刀伤,虽说也治跌伤,可嬷嬷她们是挨了竹条子,也不知对症不对症,找家好药堂,或是专治跌打损伤的大夫,一定要是对症的好药,多买点儿来。”

  曼春叫小屏去给她打水洗了脸,换了件衣裳,唐曼宁屋里的玉珠拿了个小药盒过来,“我们姑娘说了,家里暂时也没有好药,这化瘀膏多少能管些用处,二姑娘这边的嬷嬷们先将就着用,明儿一早再叫人去药房买好药来。”

  曼春问玉珠,“葛嬷嬷她们怎么样了?”

  玉珠道,“葛嬷嬷腿上打得厉害,在床上趴着不能动,李嬷嬷和赵七嫂子还不知道,她们回后罩房了,我这就去给她们送药去。”

  曼春想了想,道,“我叫人去找药了,再晚些二门和东内门该上锁了,你们那边记得留着梯子,要是找来了,叫个人爬梯子接一下。”

  玉珠一听有药,忙应下了,“我这就去和我们姑娘说!”

  曼春嘱咐她,“别告诉别人。”

  姚氏去了约有半个时辰,匆匆回来了,她将个小包袱放在桌上,里头有个蜡封的瓷罐。

  “这罐子里是棒疮药,一次一丸,用酒研开,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就好了,若是伤得厉害,隔一日就再敷一次。”

  曼春当即叫姚氏把药用酒调了,用鹅毛蘸着药液给童嬷嬷和宋大家的上了药,停了小一刻钟,曼春问道,“怎么样了?”

  童嬷嬷擦擦额头的汗,“刚抹上的时候略有些疼,这会儿倒好多了,没那么疼了。”

  宋大家的有些费劲的侧了侧身,春雁赶紧在她腰上垫了个枕头。

  曼春道,“你们且安心养伤吧,小五和小屏没活儿的时候就过来照顾着。”

  又对姚氏道,“这几日你且受累,照顾照顾两位嬷嬷,这院子里人手少,也是没法子,有忙不过来的帮把手,大家匀一匀。”

  几人忙应下了。

  曼春把棒疮药用个素面荷包装了三丸,又让春波搬了梯子,小声喊了两声,果然墙那边儿玉珠正等着,春波照着二姑娘嘱咐的告诉了用药的法子,“快去吧,我们这边已经用上了。”

  玉珠点点头,她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看,小声道,“我们姑娘正生石榴的气呢,叫她跪了半个时辰了。”说完便缩了下去。

  春波下来把话转达了,曼春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饭做好了,红枣粥,鸡蛋面,芝麻葱香饼,两凉四热六样菜,还有用小碟装的酱菜,曼春夹了两筷子,把自己桌上的红烧鸭块和一盘酿豆腐叫小屏撤走,“这两样给童嬷嬷和小五她娘分了吧。”

  吃了晚饭,曼春叫小屏去替下春雁,她觉得头皮有些痒,想着人手不够还是不折腾了,就自己拿篦子篦了篦,结果更难受更想洗头了,连身上也觉得痒痒的,见小五也打扫好了厨房去伺候她娘了,就叫来春波,“你力气大,给我烧两桶水罢,我洗洗头,难受得不行了。”

  春波倒也利索,她在家时就是干惯了重活儿的,往锅里添了一桶水,点上柴火,见春雁吃好了饭跑过来要帮忙,她道,“你去问问,姑娘平时用的香胰子和洗头的东西在哪儿。”

  小屏把要用的东西给找了出来交给春雁,嘱咐她了一番,回去跟小五说,“一会儿给嬷嬷和你娘也烧些水擦擦吧?在外头跑了两天,都该洗洗的。”

  小五见她娘这会儿没什么事,就道,“那你在这儿看着,我去帮忙。”

  “哎,你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