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庶女的日常 169 怂恿

《庶女的日常》169 怂恿

作者:狐酒 字数:2600 书籍:庶女的日常

  太夫人的寿辰总算过去了。

  王氏休息了好几天都没缓过来,眼看又到了中秋节,她躺在床上直叹气,叹息自己人到中年,身子越来越不济了。

  “怨不得以前听母亲念叨,我还道是她情绪不好的缘故,看来果真是岁数到了,年岁不饶人呢,这才哪儿到哪儿,就累着了,我这腰腿酸的不行,真是……看来不服老是不行的。”

  韦嬷嬷笑道,“太太这样说,倒叫我们这样的无地自容了,还不得赶紧辞了差事回家养老去?太太还年轻呢,这回为了老太太的寿辰的确是辛苦了,等过了中秋,好好歇歇。”

  王氏往后靠了靠,韦嬷嬷懂眼色的在她身后添了个靠垫,“等再过一阵子就好了,等老爷回来,和太太、哥儿还有姑娘们都团聚了……”

  “快打住!”王氏的好心情就好像风中摇曳的灯光,一下子就被吹散了,气恨地咬了咬唇,“好端端的,提他做什么?”

  韦嬷嬷替王氏把鞋脱了,在小腿下头垫了个软软的枕头,“太太又言不由衷了,明明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着老爷回来,这会儿又不肯认了。”

  叫韦嬷嬷这么一说,王氏一笑,自嘲道,“我就是盼着他回来,他能舍得回来?在那边儿多滋润啊,没人管着,也没人念叨他,又有人奉承伺候,整天自在得很呢!”

  “等老爷回来,那几个狐媚子还不是得跟着回来?太太只管放心,这后院儿可不是爷们的天下。”

  王氏淡淡一笑,“借你吉言吧。”

  “只是还有一事,”韦嬷嬷迟疑地往王氏那边瞟了一眼,见王氏微微阖目,似乎并无不悦的样子,“您还记不记得二姑娘那边那一注船行银股?”

  王氏睁开了眼睛,“有消息了?”

  韦嬷嬷忙堆起笑意,“尚未打听到。”

  王氏嗔了她一眼,“那你要和我说什么?”

  “虽未打听确实,二姑娘那边儿却是露了马脚的。”韦嬷嬷凑近了,神神秘秘的道,“不知太太还记得不,童氏有个儿子,先前在泉州的时候开了个卖针线的铺子,这次也跟着进京了,这些日子这个叫王勤的正忙着买宅子买铺子,太太想想,在京城这地界,买宅子也就罢了,买铺子?本钱少了都不敢提,二姑娘哪儿来的那么些银子?”

  王氏沉默了一会儿,“消息确实么?”

  “确实,虽说还没打听到卖家是哪个,不过我特意去瞧过,那的确是童氏的儿子,找了他租住旅店的伙计问过的,说是和青州的王将军府上有瓜葛的,不是他还能是谁?太太——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王氏皱了皱眉,“如今四下里都有眼睛盯着,那丫头又是个嘴硬的,如何叫她开口?总要想个妥当的法子。”

  若还是在泉州,大可找个老爷不在家的机会把那丫头绑来,逼她交出东西,又或者想个法儿令她露出马脚,如今却怎么办?先机已失,这府里又有许多人盯着,她便是勉强将东西弄来,保不保得住还是两说呢。

  “太太,需得快下决心哪——”韦嬷嬷劝道,“若等老爷回来,这事更是难办。”

  “你先盯着那丫头,看她会把东西藏在哪里,外头也叫人看紧了,别把人弄丢了。”

  “哎,您就放心吧。——说实话,回回瞧见二姑娘缠着咱们姑娘和哥儿,我这心里呀,总是不踏实呢。”

  这话不必韦嬷嬷说,王氏心里也是不舒坦,儿子女儿都是她怀胎十月生下的,她哪个不疼?偏偏一个一个的为了那丫头跟她顶着来,真是气死她了!

  曼春从学堂回来,整理了一下今天所学,便和童嬷嬷和丫鬟们说起中秋节的事。

  府里趁着中秋给各房发下了新一季的衣裳份例,等到了曼春这边,原本的定例却少了一半,童嬷嬷去问韦嬷嬷,韦嬷嬷却道,“二姑娘身家丰厚,还差这几个银子?”硬是不肯给。

  曼春皱眉,“她人呢?”刚才回来的时候就没见韦嬷嬷的人影。

  素兰道,“才儿敦本堂使了人来,太太过去的时候是由韦嬷嬷陪着的。”

  曼春看向素兰,素兰道,“听跟着敦本堂嬷嬷的小丫头说,今儿王尚书府上送了中秋节礼来。”

  曼春看时候不早了,一会儿就该去庆僖堂请安去了,就对众人道,“韦嬷嬷那人你们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那就是个雁过拔毛的,让她克扣了去的,大半都要进她自家的口袋里,这事儿不能算了,有一就有二,真让她得了意,以后不定要怎么克扣呢,只怕她还指望着要拿咱们的把柄,你们都要心里有数,回来我问问她,能要回来就要回来,要不回来,也得让人知道咱们不是好欺负的。宋大家的——”

  “姑娘?”

  “回头你找人去外头照着咱们屋里的人头买些好料子好棉花来,我给报账,天冷了,这入冬的衣裳可不能马虎。”

  众人听了,都高兴起来,一个个的都来谢过曼春,曼春翘了翘嘴角,“好了,不用为那糟心的愁烦,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得了。”

  到了时辰,曼春和姐姐一起去了庆僖堂,太夫人今年这个寿辰过得颇为圆满,她老人家自是高兴的,今天总算开了金口,定下一等过了中秋节,就让姑娘们搬进园子里。

  太夫人轻轻拍着江溆的手,“你也搬去,小姑娘家就该和高高兴兴的,你和她们年龄相近,总比在老婆子这里热闹些,那里花木也多,随你去挑,爱住哪个就住哪个。”

  江溆摇了摇太夫人的手,“孙女还是想跟着您住在这儿——”

  太夫人道,“这儿有什么好的?成天的人来人往,烦也要烦死了,我倒羡慕你们能去园子里享清净呢。”

  江溆虽不想搬,可太夫人既然已经发了话,她也只得应下了,便道,“二薇亭旁的梅邨还算雅致,外祖母,我想住那儿。”

  “好——我记得那里有不少梅树,等到天冷花开,那景致才好呢,你倒是会挑地方。”

  太夫人又对唐曼宁等人说道,“你们小姑娘不要离得太远,要不然走动起来不便。”

  唐曼宁知机,便道,“梅邨南边儿正好是临湖绕水的五座院子,我们一人一处就是了,离学堂也近。”

  太夫人就笑了,“这丫头真是机灵。”

  又问唐曼宁,“你看中哪儿了?”

  唐曼宁见太夫人心情甚好的样子,便大着胆子道,“我喜欢那素荫堂里的树。”

  唐曼锦道,“大姐姐真会挑地方,那里离水法最近。”

  唐曼宁道,“到了冬天水就冻住了,水法也是不成的。”

  唐曼锦这才不说什么了。

  太夫人就问,“三丫头喜欢哪里?”

  “锦溪小墅里头有个锦字——”

  二太太就有些急了,“那里临着湖面,冬天多冷啊。”

  唐曼锦就嘟了嘟嘴,“屋里有地龙,怕什么?”

  二太太还想说话,太夫人道,“让孩子们自己选,她们爱的,你们不懂。”

  二太太就不敢插嘴了。

  最后定下来唐曼宁住素荫堂,曼春住素荫堂东边的居来山房,唐曼锦住在北边临湖的锦溪小墅,正在素荫堂的西北方向,唐曼颖住在锦溪小墅往西的莲榭,也是一处临湖的院子,最小的唐曼瑗住在素荫堂西边的洵美堂,从洵美堂往西南方向望去便是碧波岛。

  太夫人道,“都回去先收拾着吧,那些笨重的大件儿就不要搬了,园子里尽是有的,回头定个好日子再搬。”

  林夫人道,“既然如此,我就叫人把那几处院子收拾干净,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唐曼宁等人起身道谢,“祖母体贴我们。”

  唐曼锦忽然道,“眼看园子里的桂花越开越盛,曾祖母何不也去住几天?”

  曼春心里一叹,这姑娘虽说脾气不好,却的确是个机灵的。

  果然,太夫人听了并无不悦,林夫人趁机道,“三丫头说的是,这么好的时节,又是新修的园子,您若是不去住一住,未免可惜。”

  江溆道,“那外祖母还是和我一起住吧。”

  太夫人听了心里喜悦,道,“还是溆姐儿和我亲近。”

  林夫人解释道,“你外祖母常住的蔚霞堂就在那一片桂花林里,就在咱们先前听戏的双松馆西南,再往北就是一大片枫林,还有满地的菊花,再过几日,那景致才好呢。”

  太夫人对江溆道,“你先跟我去住蔚霞堂,等天冷了,梅花开了,咱们再去梅邨。”

  江溆欣喜地钻进太夫人怀里,“外祖母——”

  林夫人笑道,“真是个孩子。”

  太夫人疼爱地拍拍江溆,“这孩子亲近我,怎么不叫我疼她?”

  唐曼锦神色讪讪,咬了咬唇,面上闪过一丝嫉妒,这原本是她提出来的主意,没想到结果却是这样,老太太也太偏心了些,只疼那个外姓女。

  二太太看女儿神色不好,唯恐叫人瞧了去,便赶紧给她使了个眼色,唐曼锦暗暗哼了一声,又堆起笑容,“曾祖母偏心,我们早就准备扫榻以待,偏偏曾祖母只疼江姑姑——”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