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长夏江村事 第650章 了不起的自己

《长夏江村事》第650章 了不起的自己

作者:浮生困梦 字数:1947 书籍:长夏江村事

  冯时夏真心觉得每个孩子的想法都很独特又可贵,每人都毫不吝啬地给了一个大笑脸,每张画都给落了他们各自的签名字母。

  孟氏坐在门边听得几个孩子欢快的笑闹声,终于没忍住跟着过来看了一圈。她之前以为几个孩子是又在学字呢,这下看到他们并没有写一个字,而是在随意涂涂画画,心里真的是复杂难言。

  她虽然不认字,但让人代写过这么多年的书信,还是分得清纸张的好赖,这么白这么细的纸她可是一回都没见写信的人给她用过。肯定不便宜的。

  而这么精贵的纸,女娃就任着这几个娃子放肆玩了,浪费是肯定的,但转眼看看几个娃子笑得不知多开心的样子,拿着那纸个个都美得不行,她似乎隐约明白了女娃的心意。

  这孩子,总是想让这群娃子们开开心心的,不论吃的玩的都是,不论自家的还是别家的,从来不计较贵贱。女娃的心很大,而且软得不成样子。

  因为冯时夏只打算做最简单的三角风筝和菱形风筝,屋子里有现成的模板,她直接按了他们的尺寸来就是。所以,竹条不需要很多,绑框架也不复杂。

  她用锯子截了最长的一段竹子,劈两半,用砍刀劈两毫米厚度的竹片出来。竹子有纹理,好劈得很,顺着下去就成了竹片。

  竹片再分成竹条也简单,要小心的就是自己别扎了竹刺,还有竹条要剖得粗细均匀,以免影响平衡。

  冯时夏自己是最怕竹刺的,别看上次给小家伙挑木刺她很稳,但要轮到自己手上扎了,她会很崩溃。所以她一早就戴了手套,还借了小女孩的,直接戴了两层。

  劈出来的一把竹条,她按需要的长度都截好。

  一比一组合搭架的操作对冯时夏这个以前手工还勉强过得去的人来说并不难,难的是竹条连接点的打结技巧。

  她自己打的结不仅松还容易让竹条滑动,这样糊纸上去,肯定最后飞不了几分钟支架就会不成样子,纸面也会被戳破的。

  不过,这个难题在孟氏看出女娃打算做什么后就上前帮着指点了特殊的打结技巧,每个结点都绑得很牢。

  最后把她规定了范围的小孩们的画裁到合适的大小,糊上绑好的竹制框架,多余的碎边她还仿着裁了一些长条飘带。她还教小女孩剪了几个螺旋的立体纸带用浆糊粘接在一起,一拉起来有点像古早时候办喜事装饰在房间四角的那种感觉。

  等飘带粘上去,风筝的大致样子就出来了,几个小的在一旁拍手兴奋得又叫又跳,连向来喜欢装老成的“学委”都忍不住摸了又摸最后完工的作品,笑得可傻可傻。

  这些可是夏夏和他们自己做出来的呀!

  他们可真了不起啊!

  于娟发现这些读书人家里才会有的玩意儿居然经过自己的手就这么做出来了,都忍不住呆了。

  风筝做完,他们就该出发了,时间还不算晚,应该才七点多。冯时夏拿出那天画的示意图把大家召集起来再次说明了一下他们的目标和路线。

  “哦哦,去大山里哦!铁蛋,你说过的,你爷爷说那里头有大狐、大猫、大狼、大野猪和大兔子,对不对?那我们等下把他们全部都抓起来,就有好多肉吃了!”贵宝完全兴奋得不能自已,挥着小胖手似乎要把所有都拢到自己怀里来。

  江澄满脸黑线,他表示不想说话,虽然他同样兴奋,但是他知道那些肯定不是他们这种小娃子能抓到的。

  大人们还都说它们吃人,尤其喜欢吃小娃子,这种吓小娃子的话他现在是不太相信的,他只想着看一眼就好了。

  孟氏眼睛眯了眯,对这个一开始就被自己吓哭过的胖娃娃的胆子有些质疑。

  “大狼吃小娃子的。”于元戳一戳贵宝,他对大哥说的深信不疑。

  “就是,我们就去抓抓大兔子和大野鸡就好了。”小豆子也是同样的迷之自信。

  大毛和二毛则在思考他们带的渔网在抓鸡和兔子的时候能不能用得上。

  于娟在一旁听几个小的津津有味地讨论该怎么找到这些大野物听得胆战心惊,她觉得自己之前的担心可能真的担心错了,这几个小娃子本身才是这次去山里最让人忧心的事。

  冯时夏只听懂了他们在讨论鸡,很遗憾自己不能告诉他们,上次自己在几座大山上走了那么久,其实连个野鸡的影子都没见着。

  不过重新拿出这张计划图,她突然就想起来昨夜一直梗在心里被自己漏掉的那一点是什么了。

  是他们路途中她曾经标过的另一个点。

  是那个曾经给她递水敷药的老人。

  她上次画这张图的时候还想着趁这回带点什么礼物过去表示一下感谢的,结果这几天忙起来,全部都忘光了,更别说准备礼物了。

  还好现在想起来了,仔细考虑了一圈,礼物的话,现在挑什么手工艺品或者字画什么的根本就不实用。

  以目前这儿的大环境和这个村的经济水平,她觉得最合适的礼物还是钱和日常用品,比如米粮布匹什么的。

  钱是个好东西,但在人际往来中都只凭这个难免少了些人情味。而且有了上回的教训,冯时夏觉得自己还是得谨慎些,老人当时对她的心思肯定没任何可怀疑的,可她还有家人,这样直白地往来并不合适。

  自己这回采购的东西多,她给带点米面和自己做的零食,再添几尺布应该也就差不多了。

  哦,还有伤药。大狗身上的伤口都已经愈合了,骨折的地方医生也说不用敷得那么频繁了,药剩得有多。

  老人家里有备药草,估计是比较常用到,而老人直接用的鲜药草捣汁,很可能是因为炮制的中药在这时代贵。

  那药自己和小胖墩都亲身试过,消肿化瘀还挺有用的,有配方的药粉应该要比单纯的药草汁见效快,这东西对老人最有实际作用吧。

  可送药对一些人来说很晦气,不吉利,虽然她觉得健康比迷信更重要,但如果对方到时翻脸的话,道歉可能都没用吧?甚至追究起来,会不会还连累这几个孩子?

  她犹豫半晌,送药这一项还是放弃了,药草汁见效慢些,但总归还是有作用的,她还是不插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