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进击的原住民 第一百九十一章 迎,还是不迎?

《进击的原住民》第一百九十一章 迎,还是不迎?

作者:椒盐豆花 字数:2662 书籍:进击的原住民

  弘农境内。

  一辆破旧的牛车正在咯吱咯吱地前进。有几个大官模样的人,满头大汗地跟在牛车后面。在牛车周围,还有一队士卒,紧张兮兮地注视着周围的情况。

  大官中一个年纪最大的人,显然已经快跟不上牛车的速度了。

  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杨将军,我们已经离开长安很远了。李傕、郭汜应该不会追上来了。大家都已经非常疲惫了,咱们应该停下来歇歇了。”

  这一行人,正是趁乱从长安逃出来的献帝一行人。为首的大官,是国舅董承。杨将军,是被献帝临时封为兴义将军的杨奉。

  献帝逃亡多日,又在牛车上经过一路颠簸,确实有些撑不住了。此时他还需要杨奉和他的手下护送,因而说话格外客气:“杨将军,朕也有些撑不住了,咱们歇息一下再赶路,你看如何?”

  杨奉见众人确实疲惫不堪,现在又到达了曹操治下的弘农境内,心中放心了不少。他答应了献帝的要求,“陛下有有命,奉自当遵从。”

  得到了杨奉的许可,献帝一行才停了下来,就地休息。

  献帝长出了一口气,总算是从长安逃出来了。

  他自从被董卓立为皇帝一来,没有一天是快活的。董卓在位时,他要忍受董卓的欺凌。好不容易有关东义军组织起来讨伐董卓,最后却在攻入洛阳后不了了之。

  忍受了几年的摧残,忠臣王允巧施连环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在吕布的帮助下,斩杀了董卓。

  可惜好景不长,王允因为坚决不肯赦免李傕、郭汜等人的罪行,被他们率领西凉军攻陷了长安,最终也落得个跳楼身亡的下场。

  自此,长安城陷入了一片动荡之中。

  樊稠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杀,张济远走宛城。李傕、郭汜为了争夺权力,将献帝当做了筹码,整日在长安城中争斗不休。献帝最终在国舅董承、大将杨奉的帮助下,仓皇逃离了长安。

  “国舅,我们此行要去哪里?”

  献帝对未来充满了迷茫。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汉室威严不再,他这个皇帝只是一个身份高贵的普通人而已。

  董承略一思索,“陛下,目前我们在曹操治下的弘农境内。陛下可以下诏,命令周边的诸侯前来迎驾。此时能来迎驾的诸侯,必然是心向大汉、值得托付的忠臣。

  能来迎驾的就是忠臣么?

  献帝心中不以为然,十常侍之乱的时候,董卓前来迎驾。他以为董卓是个忠臣,结果却成为了董卓手中的傀儡。

  他虽然久居深宫之中,却也听到了一些消息,各个诸侯为了争夺地盘,早已开始相互攻伐。这样的诸侯们,哪里会有真正的忠臣?就算诸侯前来迎驾,就不会生出将他当成傀儡的心思?

  献帝长叹一声,“就按国舅说的办吧,下诏给周边诸侯,命他们前来迎驾。”

  曹操离得最近,也是第一个收到诏书的。

  他前两天才收到吕布传来的消息,说没有在长安城发现皇帝,询问是否继续寻找。没想到,献帝居然在董承和杨奉的帮助下,已经逃离了长安。

  到底要不要去弘农迎驾呢?

  曹操的心里其实很矛盾。

  他以前的志向是成为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希望有一天能够封狼居胥。现在汉室没落,诸侯相互攻伐。他不知道是应该继续挽救汉室,还是应该如同其他诸侯那样去争霸天下。

  也许,做个周文王也不错吧。

  曹操召集了众人,拿出诏书给大家传阅了一番。他心中有些动摇,因此想要再听听手下众人的意见。

  荀彧第一个发言:“主公,咱们应该去弘农迎驾。天子代表着正统,属下还是那个策略——奉天子以讨不臣。”

  曹洪大咧咧地说:“兄长,咱们过得自由自在的,干嘛要弄个天子在我们头上?真把皇帝迎到洛阳,他要是胡乱指挥,咱们是听还是不听呢?”

  夏侯渊十分赞同曹洪的说法,“子廉说得对,我们干嘛要迎来皇帝小儿?反正我只听孟德兄长一个人的。”

  曹洪和夏侯渊的话,也是曹操所担心的。迎来天子是没有问题,但如果真像曹洪所说,皇帝想要实行自己的权利,那该如何是好?

  听从皇帝吧,曹操心有不甘,自己辛苦建立的势力就这么便宜了皇帝?不听皇帝的,岂不是要背上忤逆天子,甚至是不忠的罪名?

  荀彧的策略很好。可是现在的诸侯已经越来越少,有谁会去听从天子的命令?王元会么?袁绍会么?刘表会么?没有人会听。

  迎来天子,最有利的一面,就是可以成为汉室正统的代表,能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还可以招募到那些心怀汉室的人才。

  荀彧见曹操还在犹豫,继续劝说他:“主公,我们目前实力弱小,汉室正统的身份,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

  曹操终于做出了决定,“好,就听文若的。曹仁,你带领5000先锋去迎接皇帝,我随后就到。另外,派人速速召回吕布。”

  “是,主公。”

  诏书传到邺城。

  沮授立即建议道:“主公,我们应该把天子迎到邺城。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没有主见,听沮授这么说,觉得挺不错的。刚想要同意下来,就遭到了其余谋士的一致反对。

  审配、逢纪、许攸的理由与曹洪一样,把天子迎来邺城,我们究竟是听不听他的?听皇帝的话,大家心有不甘。不听皇帝的话,就成了抗旨不尊。并且,献帝是董卓所立,袁绍曾经强烈反对过。如果把献帝迎到邺城,主公袁绍的面子往哪里放?

  袁绍听了审配等人的话,又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最后,他决定听取大多数人的意见,直斥献帝是董卓所立的伪帝,将前来传诏的使者赶了出去。

  使者来到濮阳,向王元传达了诏书。

  王元拿着手里的诏书,随便扫了两眼,之后交还给了前来传诏的使者。

  “这个真的是诏书么?怎么没有盖上玉玺?不会是伪诏吧?”

  使者脸色很难看,“大人,这是真的诏书,是当今天子亲自书写的诏书。”

  诸葛亮立即上前,“主公,属下也认为这是伪诏。”

  新加入的郭嘉、荀攸不知道玉玺在王元手里,他们觉得迎来皇帝是十分有利的事情。可是一向很有大局观的主公王元,还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田丰,他们一致认定这是伪诏。这让他俩有些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贾诩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不动声色地观察每一个人。

  使者没有完成任务,只能回去向皇帝复命。

  使者走后,郭嘉立即疑惑地问道:“主公、各位大人,迎来天子可以让我军占据大义,为什么要拒绝呢?”

  贾诩眼睛动了动,他也十分好奇,王元他们为什么一致拒绝。

  王元扫了贾诩、郭嘉、荀攸一眼,漫不经心地说:“因为我有一个宝物,它的名字叫做——玉玺。”

  玉玺!

  贾诩、郭嘉、荀攸心中猛然一震。

  玉玺代表了什么?它代表了上天授予的正统地位!

  一个皇帝,如果手中没有玉玺,就代表着他不受上天的承认。同时,没有玉玺的皇帝也很难被天下人所认同。这样的皇帝,他的皇位是极为不稳的。任何人都可以质疑,质疑皇位的合法性。

  反过来,一个实力、势力强大的人,如果拥有了玉玺,就代表着他拥有上天承认的正统地位。强大的实力,再加上玉玺的象征意义,只要能够夺得天下,甚至是拥有大半的天下,就可以登基称帝。

  荀攸激动地说:“主公,可以给属下看看玉玺么?”

  郭嘉更加激动,“主公,属下也希望能够亲眼看看这天下重宝。”

  贾诩虽然没有说话,但略微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此时的心情。

  这种收买人心的事情,王元怎么会放过。他立即命令道:“来人啊,让蝉儿把我的重宝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玉玺,一直是由蝉儿保管的。

  蝉儿捧着一只朴实无华的匣子,小心翼翼地将它打开。然后捧出玉玺,让众人观看。

  郭嘉、荀攸直接围了过去,仔细地观看个不停。贾诩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伸着脖子不住地偷瞄。

  “玉玺,真的是玉玺!”荀攸十分确定。

  郭嘉使劲地擦着眼睛,这可是象征着皇权的玉玺啊。以前只在一些书本上见过,今天可算是开眼了,见到了真真正正的玉玺。

  贾诩心中开始动摇,也许跟着王元,真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光宗耀祖,是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的愿望。王元实力强大,又手握玉玺,将来一定能够问鼎天下。跟着他的话,自己很可能就会成为开国功臣,说不定还能够名留青史。

  献帝广派使者,最终前来迎驾的,只有曹操一人。

  ¥¥¥¥¥¥

  (豆花羞惭不已,之前还说过年期间尽量两更的,没想到昨天就断更了。真的感觉有些对不住大家的推荐。最后还是那句话,尽量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