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军行 第184章 花门楼聚会

《从军行》第184章 花门楼聚会

作者:一滴晓露 字数:2351 书籍:从军行

  太阳落山,金风送爽,感觉分外惬意。一行人飞马来到花门楼,胡姬笑逐颜开地迎了出来,不用吩咐就引着大伙儿进了一个雅间,临窗一张大圆桌,落日余晖映得桌子红彤彤的,天边红霞如缎。

  除了光弼,这一桌子的人都是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了,大伙儿谈笑风生,光弼紧邻王千里而坐,他悄悄对王千里耳语道:“高仙芝的判官是岑参,这已经够意外了,更想不到的是岑参和你居然是好朋友。看来,就算咱们节度使真的迁调朔方,你也不必跟着迁移了。”

  一提到迁调朔方,王千里脸上的笑容就僵硬起来,他叹了口气,说:“如果节度使迁移了,我当然也得跟着迁移。新任节度使是高仙芝而不是岑参,就算我跟岑参私交再好也不管用的。”

  酒过三巡,晚霞渐阴,斜月东升,胡姬点亮烛台上的几支大蜡烛,照得整个雅间亮堂堂的,远远近近的琵琶声、歌声缠缠绵绵缭绕于耳。

  座中一位武官一时兴起,忍不住击节而歌,唱的却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他声音清亮、磁性,听来别有韵味。

  岑参拍掌赞道:“好!李副使这歌唱得——恐怕比凉州专业歌姬的更好听,你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原来这位武官也姓李,光弼定睛看了看这位李副使:此公三十左右,一脸络腮胡子,鼻梁笔挺,眼睛凹陷,眸子泛着晴空的蓝色,不用问也是一位胡人了。

  李副使憨厚地笑,“我一介武人,又不靠唱歌吃饭,你平时当然听不到啦。”他端起桌上的酒杯,一仰脖子一饮而尽,掏出手绢抹了抹唇,道:“我们昭武九姓胡人喜欢歌舞,几乎人人都能唱能跳。”

  岑参眼睛一亮,兴奋地笑,“原来你还会跳舞,那今夜一定得露两手才对得起大伙儿。”岑参话音刚落,立即有许多人跟着起哄“跳一个”。

  “行啊。”李副使爽快地说:“只要有人给我弹琵琶,我马上就舞给你们看。”

  “不就是奏个曲子嘛,这难不倒我。”王千里更豪爽地一拍桌子,霍地站起身来,冲站在门口听候传唤的胡姬招了招手,胡姬笑盈盈地走了过来,王千里吩咐道:“借把琵琶来用用。”

  琵琶很快就送来了,王千里抱着琵琶得意地对李副使眨了眨眼,道:“要来个什么曲子?”

  “居然真有人会弹琵琶,看来今儿哥不露两手还不成了。”李副使笑道:“咱们都是军人,你就来个《关山月》吧。”

  高亢凄清的琵琶声响了起来,李副使随着乐曲翩翩起舞,他面相虽然粗豪,跳起舞来却很自然也很好看。座中许多人忍不住鼓起掌来,岑参却随着曲子高歌太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一曲舞毕,李副使大笑着坐回原位,他指着岑参道:“别光顾着看我的热闹,你也得留下一首诗纪念纪念今夜的聚会,不这样怎么对得起你岑诗人的大名?”

  李副使的提议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赞成,他话音刚落,汇聚在他身上的目光齐齐转向岑参,大伙儿鼓掌的鼓掌,起哄的起哄。

  直等到众人的闹哄声渐渐小了下去,岑参才漫不经心的道:“是不是今儿我不做诗,从此就不能叫诗人了?”

  “诗人怎么能不做诗呢?你别推三推四的,我知道即兴做诗是你的拿手好戏。”李副使的笑容满是促狭,“今晚我要给你一点时间限制,昔日曹子建七步成诗,我就不那么苛刻了。我看这样好了,王十二再奏个什么曲子,他的曲子奏完了,你的诗如果写不出来,那就算你输了,就得认罚。”

  岑参满不在乎地笑,“罚什么?三杯酒吗?”

  “想得美。”李副使立马反对,“今晚的酒你一滴也别想再喝了。”

  岑参无可奈何的笑了笑,扭头看向王千里。王千里想也不想就道:“我赞成,现在就开始奏曲了。”说着,他轻轻一拨琵琶弦,手指底下的琵琶声如小桥流水淙淙,宁静中透着几许淡淡的忧伤。

  胡姬送上文房四宝,岑参拿起笔来,对着白纸稍一沉吟就开始笔走龙蛇了,他边写边和着琵琶曲轻声吟诵。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王千里一曲未完,岑参已经停笔,他举起墨迹淋漓龙飞凤舞的大作,得意地看向李副使,李副使一边鼓掌一边笑道:“果然不愧是大诗人,今晚的酒你随便喝,喝醉了我背你回节度府。”

  光弼击节赞赏不已,岑参这诗虽然是即兴之作,看来却是大气磅礴,“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一句道尽凉州繁华,而“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则充分体现了岑诗人的勃勃雄心。

  光弼听说过:安西的知留后事、副大都护封常清就曾做过高仙芝的节度判官。如今岑参也是高仙芝的节度判官,前面有那样的榜样,恐怕这位岑大诗人也想成为封常清第二吧?

  岑参将自己的杰作铺到桌上,转头看向光弼道:“李押衙身为河西节度府的第二号人物,怎么着也得给我们露两手吧?”

  “啊?”光弼还沉浸在诗歌中呢,没想到一转眼诗人就找他麻烦来了,他搔了搔头,为难道:“其实我才真的是个粗人,一不会做诗,二不会奏曲,三不会唱歌跳舞啊……”

  岑参看向在坐众人,道:“大家说呢?”

  “不行!不行!一定得露两手。”众人不依不饶。

  座中一个白衣青年道:“李押衙别太谦虚,干脆我陪你练一通拳脚吧。”

  那人说着已站了起来,对着光弼一抱拳。他的头圆圆的,就像荒野里最灵活的豹子的头一样,眼睛也是圆圆的,眼神清亮,约莫二十八 九岁的样子,一身劲装,看来异常精干。

  话已说到这个地步,光弼只好也站了起来,走到那个青年面前,抱拳一礼,道:“还未请教兄台大名呢。”

  青年笑道:“在下来瑱,人送绰号‘来嚼铁’,来瑱久慕李押衙大名,今天竟有机会与君切蹉,也算幸事一桩吧。”他虽然是个武人,说起话来却文绉绉的。

  来瑱!这人才一发话,光弼已知此君必非凡俗,如今再听到这个名字,他肃然起敬,动容道:“来兄弟莫非就是前安西大都护来曜的公子?”

  来瑱点了点头,道:“是,家父已经过世,小弟正在丁忧期间。”

  光弼尴尬起来,道:“很抱歉,光弼不是有意勾起兄弟伤心之事。”

  来瑱叹了口气,道:“生老病死,人间不能避免。家父身为武人,不曾横死沙场,也算寿终正寝了。”说着,他躬身一揖,道:“在下失礼了。”来瑱话音一落就挥拳扑了过来。

  光弼挥臂相格,两人拳来脚往,你一招“双龙出海”我一招“风卷残云”的斗得煞是好看,众人看得眼花缭乱,只看到一青一白两个影子在眼前飘来转去。雅间虽然狭小,那两人却灵活自如,完全没有半点束手束脚施展不开的迹象,有许多次,明明看见他们就要撞到酒席上来了,结果却连在座之人的衣角都不曾碰到就远远飘了开去。

  王千里笑道:“好身手,我来给你们伴奏。” 他话音未落就奏起了《从军行》。

  王千里一曲奏完,琵琶声停歇的时候,比武的来瑱与光弼也收了势,两人相对而立,脸不红气不喘的。众人纷纷喝彩。

  光弼和来瑱相视一笑,来瑱抱拳一礼,由衷道:“李押衙果然本领过人,如果再比下去,在下非输不可。”

  虽然胜负未分,来瑱却甘愿认输。武人几乎都有好胜的毛病,像来瑱这样谦虚求实的,也算难能可贵了。

  光弼对他的为人已暗暗起敬,当下躬身一礼,道“来兄弟武功不弱,人品更不错,光弼也钦佩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