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元配之训妻记 第二四九章 全面攻击

《元配之训妻记》第二四九章 全面攻击

作者:帘卷朱楼 字数:1859 书籍:元配之训妻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苏嬷嬷退出房去,安世诚便温声劝妻子道:“何苦如此呢。我说过,那个誓言不会成真的,便是成真,也只会应在我身上。你们是我的妻儿,今日没能护住你母子,已让我羞愧万分,你现又如此,自让我无地自容了。”

  丘如意柔柔看着丈夫,轻笑道:“你不必自责。那是天家,天家的意志,非我们作臣子的能干预得了的。我知道你今天已经尽了力的,幸好太皇太后还对安氏有所顾忌,才没将事情做绝。这已是大幸。今天佛堂之中,不过是尽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心。不管将来会应在我夫妻哪一个的身上,都是甘之如饴,只是话已然说出口,我便不想节外生枝。”

  安世诚叹道:“这个孩子自从来了,便不得安生日子过,身子本就吃了亏,你再不吃点荤腥好好补贴他,只怕这孩子于母体里得不着个好体魄,你于心何忍。”

  丘如意闻言,一下子想起造成她这段时日颇多磨难的关键人物长兴帝来。

  他就是因为在母体里身子受损,才不得长寿的。

  想想太皇太后因失子悲痛起来的疯狂,丘如意心里一凛,犹疑道:“那就等生下他来,再吃素吧。”

  其实不只孩子要补,便是丘如意也同样需要好好补养身子。她虽身上刚有了些肉,但今天一路痛哭下来,脸色比之从前越发憔悴不堪起来。

  安世诚心疼地看着丘如意,点点头,表示同意了。

  他知道这是丘如意最大的让步了,便暗在心里打定主意,等到了北边,那边条件不好,少不得劝着妻子亲自喂养孩子,如此也可引着她好好将养一番。

  不过,安世诚的主意打得有点太早了。

  因为他的去边关的计划到底没能成行。

  因为太皇太后道:“先帝最喜族人团圆,如今国孝未过,诸安氏宗亲不得离京。”

  丘如意的心便提了上来,心里越发的祈祷自己腹中的是个男孩子。

  因为她往常也听老人们提起,一般男孩子性急,多会早于产期就出来了,倒是女孩子矜贵,总要过了产期才姗姗来迟。

  虽未必是真,但她着实担心孩子产期拖后,被太皇太后拿了把柄,这个孩子性命堪忧。

  这不过是深宅后院里妇人的见识,对于安氏宗族众人来说,想得则更为深远。

  安氏宗族也有带兵在外的,这次先帝崩逝,新皇登基,两件大事,自都回到京城,如果大事已定,也都该返回驻地,偏太皇太后的话占了大义,便是寻常官员若无夺情也要辞官回乡丁忧,如今被拘在京城,也是合情又合理的。

  但北地新平定,其他番邦未尝不生出心思来,军务不可松懈,主帅既不能归,也只有另择其他能干将士暂代管理了。

  刘氏众将在旁虎视眈眈,一旦被刘氏全权接手,这天下到底是姓安还是姓刘,就只有天知道了。

  安氏族人自然不能坐以待毙,却也不敢在明面上动作,只悄悄地聚在一处商议。

  事实证明,这绝非安氏宗族杞人忧天。

  边关刘氏各处果然蠢~蠢~欲~动。只是安氏这边也是能人辈出,各有自己的小心思,拧不成一条绳,便也想不出万全的谋策来。

  不多时,果然便安氏兵权被刘氏人取代,众安氏宗族便急了,也都意识到为了祖宗家业,必须团结一致对抗刘姓,至于领头人,自然以手握重兵的安国公、宁泰郡公和永平郡公为主,却又各有不足。

  安国公本分老实,虽堪为良将,却只有保境安民之心,无甚政治野心,从前只知一心忠君,如今见小皇帝不可靠,虽心中着急,脑里却无良策。

  宁泰郡公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他也知自己的短处,从前只听梁王命令,梁王退避朝事后,他又以永平郡公马首是瞻。

  永平郡公倒是智能双全,政治敏感,可惜那年一场刺杀,生生毁了他,世子才能平庸只适合做个闲散富贵王爷。

  永平郡公虽再无斗志,却因梁王先是保下袁兴后又帮着安世诚,觉得他虽圆滑些,却不失赤子心,便对众人举荐了梁王。

  众人难得一致的心服口服。

  不提梁王先前的功绩,只最几年,因他对安氏各人的照顾,早已深入人心,只是他太低调了,一时半刻竟是忘了他。

  梁王极力推脱,安氏秘密联盟倒一时僵住不得前进了。

  这时,刘氏终于出手了。

  先是宁泰郡公被人告发在边关行~事暴戾,擅杀意见不合之将官,而其所拥之兵,仗势欺人,滥杀无辜百姓冒领军功。

  偏经人查证,还真有几件确有其事,宁泰郡公只管喊冤:“最底层的士兵做的事情,我一个督军哪里能知道。至于被我所杀之将领,乃是因为作战时,他贪生怕死往回跑,为怕扰了士气,我身为主帅,就地正法了他,本是军中常事,何罪之有。”

  自己就把罪名给定下了。

  要不说他有勇无谋,太皇太后听到他的自辩,差点笑出声来。

  先帝当年也未敢全然相信这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所以才挑了这几位出来委以重兵,没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不用担心他们有朝一日兵临城下,可一到大事上,却全然溃不成军。

  最终,太皇太后暂收回宁泰郡公的兵权,其心腹将领们也都被停职审查,刘氏趁机派进自己人去。

  气得宁泰郡公破口大骂,又夜里跑到梁王府上,请求梁王务必出山。

  可惜仍未如愿。

  梁王对儿子说道:“现在不能心急,不然反为他人作嫁衣。”

  安世弘点头,便又着人依计行~事。

  不久,永平郡公也被举报曾得北荻贿赂,为谋私利,迟迟不肯解决北地问题,不然袁大将军也不会只领兵三年便将事情都解决了。

  永平郡公不得不让人抬他到殿上自辩:因为要离间北荻各部落,才收下各方贿赂,当年已密奏过先帝的,先帝也是认可的。

  先帝已去,谁能给他作证?永平郡公当年何等的英雄人物,如今却瘦骨嶙峋躺在竹滕椅上,因不能自圆其说,急噪中喘咳不止,老泪纵横,见者无不心酸难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