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漫村田 二百章 李诸家现状

《花漫村田》二百章 李诸家现状

作者:梦枫薇 字数:2718 书籍:花漫村田

  到了放养区一看,李诸及邓氏看了鹅的情况,李诸紧张地问道:“这是怎么了?咱们这里,有没有会这个的?”

  尚老想了想,摇了摇头。

  李海哥仨、邓炽及滨滨,入圈内左看右看,孩子们虽然都精明,但是这些饲养的问题,他们也看不出什么。

  滨滨看了看河里,鹅及鸭虽然在岸上,各分开两个圈,但是下水区是一起。滨滨看后,想了想,皱了皱眉毛,问道:“尚老,这两个牲畜一直都是一起放养的吗?”

  尚老点头应道:“是的,为了方便看管,让它们在一起,这样咱们能够便宜行事。”

  滨滨听后,摇了摇头,笑着道:“爹,俗话说,鸡鸭鹅共三畜,就是三禽要分家,咱们放在一起放养,这样肯定是出问题的。”

  李诸想了想,道:“对,可能有这样的影响。这样吧,将鹅搬离开鸭的放养区。整个新的圈出来。尚老,你去叫上戚九,人多才快些。”

  尚老迅速的应下,邓氏想了想,道:“诸,尚老去叫人,咱们打扫个干净的地方出来,洒些石灰,只给这些牲畜喂绿草,看看情况再说吧。”

  滨滨听了自家娘亲颇有见地的话,一脸疑惑的看向邓氏。

  李诸与滨滨不愧是父女,俩人的表情一致,两脸,一大一小,就这样脸上写满为什么你知道,顶着这样的表情看着邓氏。

  邓氏看后“扑哧”一声笑开道:“以前我们家养过这些,那时我爹刚中举人,大哥还未考上秀才。娘想着让大哥吃好,家里也养了鸡、鸭、鹅、猪,饲养上的东西,我才会一些。”

  说话的功夫,尚老已经跑远了。饲养牲畜一向由尚老管,现在又是他投诚的时候,出了事,他比李诸及邓氏都紧张。

  滨滨看着尚老的身影,心里对其的工作态度是给予肯定的。

  李诸家的孩子省心,邓氏让孩子们自行回房看书,与李诸一起,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

  滨滨看爹娘已有应对措施,放下心,抱着装珍珠的篮子,想生钱的方法。(除了钱,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得到滨滨全心的注意的了。)

  生财之道不可一日即出,创新都是源于生活的,滨滨一时半会儿,也是急不了的。

  李诸、邓氏、戚九及尚老,将鹅于鸭分开后,鹅的情况明显好转。大家都松了口气。

  有了喘口气的时间,李诸想起自家楼房前的大泥塘,他搬了些沙倒入,趁着未到秋收,将泥塘整了会儿,引入水,待水深一米至一点五米停了下来。

  李诸种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与现在只将莲子洒下塘的方法不同,他提前将莲子浸泡,每隔一天看一下,将有小突尖的一头戳破,另一头有小凹点。

  滨滨看着直点头,难怪自家爹爹也自赞自己是种东西的老把式!

  李诸将有小凹点的那一端在粗糙的石地上磨破,然后用低温水,放在室内再次浸泡,不晒阳。每天换两次水,七天后就发芽了。

  发芽后的莲子,移到阳光下。两周后,长出细根和贰至叁片幼嫩的小荷叶,待叶如线状,根系形成便可移塘了。

  移塘的前一天,李诸将塘水排完,形成泥污,第二日,将细根按入塘泥中,这次加水就细心的铺,水不能浸泡上荷叶。

  这种慢工细活,都是李诸一人一手一脚忙活的。期间,李海哥仨、邓炽及滨滨,没少帮忙。这种大人看着烦锁的东西,孩子们倒挺高兴的,他们为自己能为家里出一份力而高兴。

  邓氏看没有影响孩子们往日的读书识字,由着李诸带着孩子们整,就当他带孩子玩了。

  滨滨这时终于知道,为什么当时自家爹爹买那一整包的种子时,如此便宜了,可能这里的人都不太会种植的方法,不然,这几天来看他们忙活的人,也不会一脸小孩子玩的表情。

  戚九过来帮了一下,笑着道:“秀才家种个东西也与众不同。”吃过饭,下午就不过来了。用他的话来说,看着也受累。

  李老爷子过来看了看,觉得李诸就是在瞎折腾,索性家里现在干活有劳力,少李诸不少,多他不多,家里人都由着他的性子慢慢整。

  大伯李洪深看着李诸忙前忙后,笑了笑,跟着一起忙活。李洪深笑着道:“诸啊,我这几年,看着你买的东西,跟着你,是真长见识了。”

  李诸听后不好意思笑了笑,也不知道大伯是夸还是什么的。

  莲子在长,水也跟着加,幸好当时是引进河水,将这一工作变得很简单,只是取板放板的事。

  回过头来看看李诸家山地现在的东西。

  现在改为院子了。因为李诸圈了个墙在山地外。

  入门即可看见一片的桃花林,这些是从原院子里插剪过来的,本着不要钱的原则,李诸插了一百棵。

  桃林后是梅林,这些都是李诸从邻镇偷挖过来的,没敢挖多,只三十棵,还是分了两次挖回来的。

  李诸留下空地,想着以后梅树大了,再想办法分多几株出来。

  向里行,右边是一个大塘子,现在只有一些小荷尖尖角,可以想象以后是一片多么喜人的光景。塘子后是新房子,以右厨中正厅左房间的格局。

  小狗是住进李波的房前的书房,所以没有另外搭狗圈。

  猴子及鸟住在阁楼上,也没有另外搭鸟圈及猴子窝。

  房子的左边,是一片殷红的玫瑰花海。恰适玫瑰花期,骆安骆全将玫瑰打理得不错。

  浓浓艳艳的红色花瓣,像一团火焰熊熊地烧向天空里去。花枝似乎在伸展,花苞也似乎在伸展。红似火,美似仙,那鲜红的花瓣在阳光照耀下慢慢舒张,那碧绿带刺的根,托花的福,还有那椭圆的绿叶,在微风吹拂中,随着花朵左右摇晃,搭眼一看,还真是个众仙群舞!美不甚收!

  之前李诸家铺子开张,邓举人送的牡丹,“红霞迎日”被搬了回来。单独开辟了地方种植,李诸有等其开枝散叶的意思。

  玫瑰花海后,间插了几棵桂花树,这也是从山地里的桂花树移过来的。

  然后是一片一片的苹果树、梨树、橘子树,野葡萄,桑树。这些有邓材轩送的,托李慕及李权买的,自家买的,总之不一而足。

  花海之后,是鸡圈、猪圈、鸭圈、鹅圈、牛圈、羊圈、马圈、兔圈、鸵鸟圈、孔雀圈等,各种圈,一字排开,看得甚为壮观。

  再向内而行是五亩菜地,李诸买山地时最初的桂花树,以及山洞和厨房。山洞前已被李诸安了门,这里被当成自家人的秘密之处。

  最令李诸有成就感、高兴的是沿着河边,随风摇曳的竹林。这些是李诸一点一点搬过来的。

  以前在地窖里养的萤火虫,也被捉了过来,将一些草、蜗牛等东西,将一个区用个鱼网罩着,养在河的边上。

  李诸经过几次买人,现在家里的人多了,人手方面虽然还是有些紧缺,但各人的分工是十分明确,忙活的方向也是十分明确的。

  戚九主要看顾着李诸家里的田地、山地,遇着事,忙不过来则请人帮忙。用李诸的话来说,反正现在请人便宜。

  尚老及尚佐、裴蓝则负责家里的牲畜喂养、清理以及收蛋等。

  骆安及骆全负责全院子里的果树、花,可以说是李诸家的园艺。

  裴青负责五亩的菜地及一日三餐。

  裴绿及裴翠在镇上的铺子,除了看管生意、染布、制豆浆外,还在院子内种了一小亩子的菜。

  邓氏每日手没有停,不是给所有人制新衣,就是打打中国结、染染布。

  李诸上午的时候带着孩子们看书,下午的时候则至山洞那边制纸。

  滨滨时不时看看珍珠,时不时看看早前发酿制的红酒。这些酒她打算一年后,等自己三岁了再打开。家里人知道滨滨是有主见,没有擅自拆她的东西。

  滨滨还要抽空拾捡掉落的花瓣,摘她现在是不敢的,以骆安及骆全宝贝的程度,一有人靠近,都会引起俩人眼不离的高度重视。

  晚上,李诸的书房上亮起油灯,所有在院子里的人,都必须跟着读四书五经,识字,还有一些简单的算术。

  其他人都是普通人,读书识字的速度,连邓炽都比不上的,但李诸规定,识理、条法,这些基本的东西,都必须张口就得。用李诸话是,只求明理,不求都成秀才。算术是为了以后出外不被骗。这是李诸的规定,也是李诸的坚持。

  李诸的这一举动,使戚九、尚老及尚佐、裴青及裴蓝、骆安及骆全都心生感激,令众人对李诸家更是死心踏地地信服及尊崇。

  裴蓝这会儿,暗暗庆幸入了李家。

  其实四书五经张口就有,这样也可以说是成秀才了。毕竟,秀才就是考这些东西的。

  在李诸家里,要考秀才的人有李海、邓炽、尚佐及裴蓝。李海及邓炽是明年就考的。经过李诸的检测,尚佐及裴蓝都要再看看书,才可以参试。

  在每晚的书本知识探讨及算术的教学中,众人,都受益匪浅。

  在这一探讨中,李诸无法解答的,滨滨时不时也会插几句,毕竟这里有她以后发家致富的班子,她比其他人都紧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