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漫村田 一百四十七章

《花漫村田》一百四十七章

作者:梦枫薇 字数:3470 书籍:花漫村田

  滨滨看着蜂蜜水,抿了口,对大伯道:“大伯喝,大伯喝了,滨滨喝。”

  大伯听后心里比喝了蜜更甜,笑着道:“大伯不喝,滨滨喝。”滨滨使撒娇,硬是与大伯分喝了蜂蜜水。

  厨房里,孙大娘怕烫着孩子们,又怕他们上火,哪里敢让他们吃刚从油锅里捞起来的南瓜饼。冲了四杯盐水给四个孩子,说:“这些水,你们要喝下去,不喝就没有饼吃。饼要都好了才可以吃。”

  四小孩子,被盐水盐得舌头都有些麻了,但闻着油锅里的香,将盐水都喝了下去。李海闲着没事,帮着孙大娘搓圆,孩子们最喜欢玩,有人起了个头,众人都争着向那盆粉伸出魔爪。也不知是帮忙还是捣乱。

  孙大娘也由着孩子们,和乐融融。

  邓氏这边需要打一百零八个红结,现在屋里都是做惯活的,还有绣活底子在,这一百零八个,一天就都结成了。罗氏往日在店铺、家里两边跑,手脚特快,做了三十个就没再做了,再做就太占别人的份子了,她自觉帮着众人将红绳一根一根分出来,卷好,方便使用。

  李翠花看后笑了笑,心想,罗氏是个知足的,李诸家与他们家交好,应该是不会错的。又想到自家二弟媳的性子,摇了摇头,她是越将其与李权家的对比,越看不好二弟想做生意。虽然,做生意的是二弟,但是贤内助也是很重要的。

  李诸及戚九中午过了尚老处做中饭。尚老向李诸提了引水入圈。李诸奇怪的看着尚老,尚老看了看李诸,问道:“李秀才没有听过引水?”李诸摇摇头。

  尚老笑着道:“可能你们这边没有,咱们以前村里只有一个井,想到这样的方法。为了方便喂养,从溪水这边挖一些小溪到牲畜圈里,像引水灌田。而为了保持水干净,咱们在水流经的地方放上空竹管,这样水就需经过竹管才到牲畜们喝水的地方。干净,且不易干可结冰。牲畜们喝了,也不易得病。”

  李诸听后眼前一亮,点点头,对戚九道:“九兄,咱们明儿整这个,还可以引入山地里,这样也省下咱们挑水的功夫。”戚九听后直点头,笑着道:“和你们家干活吃饱,还可以省力。读书人思想就是活泛。”

  李诸笑着摇头,说:“这哪是我脑子好,这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众人听后都笑了起来。

  尚老想了想,问道:“李秀才这里连没有人养的鸟都有,为什么不养鸭、鹅?还可以卖些钱。”

  李诸一听拍着脚,笑道:“对,我忘了这一遭。待引水这个整好,我就去买些回来。”

  尚老听后点点头,笑了起来,道:“李秀才,现在佐儿去你那学打红结,卖钱,你这包吃住,钱可以攒下来。你家鸡蛋,可以卖我吗?我看孩子读书辛苦,就想给他好好补补。”李诸想都没想,道:“想吃就拿,不需要钱的。”

  尚老一听,忙要继续说,李诸摆摆手阻止,道:“你家与我签的是长工,以后还要过日子的,钱能省着攒,就攒起来,以后也有些依靠!”

  尚老听后眼圈红了红,笑着道:“李秀才说笑了,虽然你不与我们签死契,但是我们爷俩都当自己是你们家的人,都当与你们签死契的。就算长工契到期,咱们也不会离开的。我还指望你们家出钱,给我孙子考试、娶媳妇。我自个攒的钱,就跟着我下地。”

  李诸听后笑着应道:“佐儿的应试钱、娶媳妇钱,我们当然准备好。至于死契,你们长工契契约满,你没有改变主意,我与你签。”

  尚老听后激动的抓着李诸的手,道:“好!有戚哥在旁边做证的,你这肯定得一个准。”李诸点点头,不当真。尚老可不这样认为,他是知道的,富贵的人家,真心赋予重任的人,都是死契的。现在主人家只有雏形,富贵、名誉还未可以看到,但是,从家里的孩子,主人家办事手法的大气,都可以看出,这只是迟早的事。在现在投诚,肯定是最明智的选择。

  李诸想红结今天应该可以打完,送红结上镇上时,刚好可以买鸭鹅。李诸想到就做,叫上戚九立即起身,道:“九兄,咱们现在就去砍竹子,明天送大表嫂及二表嫂上镇上时,顺便将鸭鹅也带回来。咱们今天下午先整俩圈。反正鸭鹅回来也是不能下水,养在门前这里的。然后再慢慢整个大点的鸭鹅圈。还要方便尚老放养。”

  戚九听后点点头。

  俩人抓了馒头带上锄头及镰刀向村子的竹林走去。

  ………………过个年……学了样东西……讨厌的分割线…………出现了……………

  酉时,孙大娘便将晚饭做好了,叫上邓氏房里的妯娌们。还有李渔家、李老爷子、张老太太、张然、张贵等。毕竟女人们都在打结,家里也没有人做饭。

  李洪深怕孩子们饿着,申时就去地里叫李诸回家吃饭。邓氏想拦着,李老爷子都没有那么疼李诸,亲爹都没去,大伯爷去不像话。孙大娘笑着道:“你不让你大伯爷去,才不像话。”邓氏听后想想也是,便不再说什么了,心里满满的感动。罗氏看着,也不酸了,笑着道:“我以前听权说,他们到饭点没有回家,回到家没有饭吃,还要挨一顿胖揍。如果不是知要知底的亲戚,还以为李诸不是表的,是亲的。”

  张氏听后忙推了推罗氏,指了指孙大娘、李老爷子。孙大娘听后,道:“权及慕出外是玩,诸在外没回来,一是有事,二是做事。这怎么相同。人家诸就是省心的。”

  罗氏笑着拉过孙大娘道:“对,娘,你说的都对。李诸家都是省心的。他们不是凡人,咱们这些普通人,就要你们俩老费心、劳心。”

  孙大娘听后点点头。

  李洪深到田地里找李诸,当然是找不着,就绕到地里,然后又绕到竹林。到竹林后,李洪深听了李诸的设想后,帮着砍了两根竹子。还提出要帮着整这个什么引管入水。李诸想活计不多,就应了下来。

  仨人砍了会儿,李诸怕饿着大伯,尽快提出回家吃晚饭。大伯李洪深听后笑了笑,很明显,大伯李洪深还是比较了解李诸这孩子的。

  回家后,众人都七口八舌的说今天的事,女人们难得除了绣品可以卖来赚钱,还有其他活计可以赚钱。一桌饭吃得好不热闹。邓炽如往常一样雷打不动的问滨滨吃饭。罗氏看着逗趣,不无可惜的道:“如果敏可以做主就好了,这个女婿可真是不错。”

  滨滨听到看了看邓炽,想像着邓炽与思雪姐姐在一起的样子,笑起来,吞了饭后对邓炽笑道:“炽哥哥,思雪姐姐,一对。”

  邓炽听后黑着脸,对滨滨喝道:“吃饭。”滨滨听了,好奇的问道:“炽哥哥不想和思雪姐姐凑对?”邓炽立马答道:“不想。”滨滨眯了眯眼,心里想,改明儿将这个告诉思雪姐姐,等他知道什么是五颜六色的日子。邓炽看着滨滨的样子,恐吓道:“我自己的事自己看着办,你别瞎搅和。”滨滨看到李海看过来,假装被欺负,扁着嘴。

  李海怎会给人欺负自家妹妹,看向邓炽,说:“不可以欺负滨滨。”然后强行与邓炽换了位置。

  李诸也看向邓炽,对滨滨道:“滨滨,炽哥是俊,可是滨滨如果你相公比你更俊,那多没意思。以后爹给你找个更好的。”

  滨滨听后满头黑线。自己那幺小就说女婿这事,邓炽听后脸都黑了,接着李诸的话道:“滨滨也很漂亮,以后我就不像女娃了。”李诸听后,看了邓炽一眼,没有再说什么。邓氏听后惊了一下,难道邓炽,不姬越辗对自家闺女有意思,想了想,摇了摇头,自己笑了自己一下,怎么可能,那幺小的孩子。可能就是纯粹的顶嘴。

  罗氏听了李诸的话,又看了看邓炽,道:“确实,思雪都没有邓炽长得俊。你们家也就滨滨比他俊。”邓炽听后高兴的点点头。张氏又看了看邓炽,说:“大嫂子,这个女婿就算了,你看诸都说了,找一个比自家闺女更俊的女婿,还不是自个儿给自家添堵?”

  罗氏可惜的又看了看,叹了口气,突然眼睛里星光闪了起来,对李诸道:“诸,你看看,这娃子与滨滨站在一起,看起来还有点男娃样,这说明滨滨比这孩子俊。现在这孩子也养在你们家,你们就当童养婿来养。孩子虽然没有你家人聪明,但还行,你看,他与你们家处得也不错,就当未来的女婿养,这也不错。”

  滨滨听后直翻白眼,邓炽听后眼角都翘了起来。

  李诸听后不乐意的道:“我们家的孩子以后都不由我与敏儿选,要他们自己欢喜的,自己选,毕竟日子是他们自己过。入了我与敏儿眼的,不入孩子眼的都不行。而且滨滨还小,不急这些,我还想留我闺女在我身边久些,滨滨没到十四岁,咱们都不急这些。”

  滨滨听后差点忍不住要拍手笑。自家爹爹的思想真是太合自己的意了。

  罗氏一听不得了,道:“十四岁,普通家的大姑娘都嫁人了,滨滨才可以议亲,敏儿,你要说说诸。别把孩子耽搁了。”

  李诸听后应道:“十四岁我都嫌早了,敏儿嫁我时十六,我大姐出嫁也是十六。滨滨十四岁就定个亲,真到嫁人时,也要等到十六的。当然,如果滨滨没有中意,再拖后几年也是行的。”

  罗氏看向邓氏,邓氏也一脸认同的道:“确实是这样,闺女嫁人后不如在家里有福,迟些也是好的。”

  罗氏看向娘,希望其帮忙劝劝李诸及邓氏。孙大娘看到,想了想,道:“诸,敏儿,一般人家都是十四岁嫁女,敏儿那是因为她爹是举人,家里人又不舍得她早嫁,才留了些时候。”

  李诸听后满不在乎,对李海哥仨道:“你们要认真读书,以后你们妹妹在咱们家里待久些时候,就要靠你们了,如果你们成举人了,滨滨还可以在咱们家留多些时候。”

  李海哥仨也不知道中不中举人有什么不同,但听懂,如果自己是举人,滨滨就可以在家里,不是举人,滨滨就要去别人家了,忙应下一定考中举人。众人听到李海哥仨的童言童语,都笑了起来。

  滨滨等众人笑完后,对李诸道:“爹,大婆婆说娘在家留得久,是因为外公是举人,要不你也中个举人,养多我几年。”

  李诸听后看了看滨滨,低头想了想,道:“这是个方法,等日子没那么忙后,爹与你们一起看看书,中个举人回来。这样滨滨也好留在我们自己身边,少受些累。”

  滨滨听后眼睛都笑弯了。众人听后都惊喜的笑起来。李洪深道:“还是滨滨有方法,咱们劝你都不愿意中举人,闺女一说就成。”

  李诸看着大伯李洪深道:“大伯,我就去考个举人,还不定中不中。我中了也不去教书,更不去为官。就是不让其他人看低我闺女。”李洪深听后笑道:“不论怎么样都是好的。只要你下决心了,同意用功了,就是好的。”

  邓氏听后高兴的点点头,又担心的看看李诸,道:“诸,闺女才一岁,不急一时半会儿的,你可别累坏身子。”李诸听后点点头,李老爷子听了李诸的话,想了想,道:“诸,你考这个举人不为官,不为师,就是要个名头回来挂挂。要不你努力些,考个前十名,这样每个月还可以领俸银。”

  李诸听后点点头,随口应道:“再说吧。”滨滨听到有俸银,眼睛都亮了起来。看来这个举人领俸银的制度,她要打听清楚,要好好督促自家哥哥们看书,可别拿少了,也不可以考太高,不然被封了官,不去做可是死罪。

  滨滨突然想到邓炽,这小子在自家白吃食,应该让其早点去考个举人,这样可以提前拿多几年俸银。(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