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狂飙时代 第233章 刷存在感的蟑螂

《重生狂飙时代》第233章 刷存在感的蟑螂

作者:哲士 字数:2016 书籍:重生狂飙时代

  第二百三十三章刷存在感的蟑螂

  长安奥拓平白多了三个竞争对手不说,还要给三家供应覆盖件,这四兄弟里,难道就自个儿是后妈养的?

  于是配件由于距离覆盖远近不一,难免供应不及时不说,或许还出点差错啥的,当然成本难免高昂。

  另外由于当时的国内产业环境,很多配件就是同一个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出多少有点不同,导致兵器总公司想象中的零部件在系统内统一配套,迅速就能形成大批量,总体上解决兵总系统的“军转民”战略问题的立案直接破产。

  吉省的江北厂基本上每生产一台就亏一万,秦川厂奥拓一样的巨亏,后来改产福莱尔,小火一把后又转让给了电池大王比亚迪,准备改产电动车了。

  江南厂距离近点,同样没少亏,但是一直也没找到出路,兜兜转转后来干脆破釜沉舟搞出了2.98万这种让人眼睛掉一地的特种奥拓,充分证明了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一组沙发的论证。

  然并卵市场还是不买账,没办法只能再求到这时候又有点家底的母公司,求到了资金最终搞起了汽配配件和金属器件生产,弄出了一家上市公司,总算没有最后完蛋掉。

  现在这时候正是江南厂获取了奥拓生产出了二轮,又卖不掉亏到死的时候,兵器总公司在军方的地位,自然知道了有个傻大头想在国内投资汽车和摩托车产业,于是死活把这当初好不容易弄到轿车名录的几家宝贝公司又放到了可以合资的名录里来。

  于是,阮巴定给陈咨可以合作的目录中自然包含了具有轿车生产资质的江南厂。

  ……

  且不说几个行政高管各自忙的飞起来,陈咨也很烦恼。

  现在能够用的人手捉襟见肘,胡可虎和秦戈都还需要一周才能到位。

  宋君去了云阳,只能自个儿顶着,不得已把蒋大刚和姚书蕴给拎出来加担子。

  蒋大刚这段时间随着两个管理理论的讨论,每天孜孜不倦的跟着学习,又央求宋君给了他港大的MBA课程,多少有点具有新世纪外资企业合拍的思维想法了。

  正好可以让他来练练手,趁着现在新世纪还未壮大的时候。

  这人一直在军防科大的行政系统里面,人脉关系不可小觑,是未来合作的一根重要纽带,前段时间默默无闻只是由于管理文化和思维的不同而已。

  现在可以初步接受工作,自然要让其发挥价值。

  于是陈咨让他和姚书蕴、何从初有什么问题三个先商量个子午卯出来再和自己汇报,顺便让何教授的思维也转变成企业领导的思维。

  想出了这个甩手掌柜的办法,陈咨又去了汽车研究所。

  路上收到李坤的两个消息,第一个是上次和王磊的华太精密的投资已经达成。

  对方的技术人员、攻关和管理人员确实是参考国外成熟公司的架构组建,而且企业定位和经营思维清晰,算是一个较好的投资项目。

  不过目前还未获取到控股权,只能够以后再操作。

  另一个消息让陈咨又感觉一阵不舒服。

  却是朱城摩托车厂的收购中,耀华昊又插手了,他们联合了南方航空机械搞的事,本来也没啥!

  关键是别人是来参加和我公司的最后并购谈判的,你们中途截胡也就算了,毕竟如果是你真看好,只能算是正常的商业手段。

  偏偏耀华昊的几个家伙高调在他们圈子里宣称要让这家刚刚开的外资摩托车厂好看,要打败趾高气昂的外资代表云云。

  这个趾高气昂的外资代表,自然指的就是陈咨了无疑。

  本来宋君和陈咨的目的是要把朱城摩托车厂也收购下来的,确是国内目前只有两相当完善的摩托车配件集中地。

  第一个就是川省重城,这时候还不是直辖市,这里有嘉陵和建设两家目前国内摩托车的头两位,形成了完善的配件群聚效应。

  另一个就是羊城,这里是国内最先开放和商业氛围最浓的城市,有五羊本田等等合资车厂。

  除了这两个还有几个小的配件集中地,一个是直江省的钱江,这里有著名的钱江摩托,还有天津市的天津本田。

  还有就是朱城这里,这里有个南方摩托,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配件集中地。

  东方摩托开始的规划目标是整车放在朱城生产,发动机放在技术够得上的云阳长江机械厂生产。

  却没想到最后朱城厂咬定自己的条件不变,原来是有耀华昊这个给兜底的底气。

  话说这次超远物贸的招标,耀华昊最后是和另外一家集团公司联合才中标的,由本来的独家变成的联合,再加上他们自以为陈咨给予的巨大尊严羞辱,自然是对其恨之入骨,现在是恨不得每天扫描陈咨的动向。

  所谓小人报仇从早到晚,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哼!只要你们不玩些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商场上对垒谁又怕了谁?”陈咨冷冷一笑,并不在意。

  耀华昊三个家伙肯定也是看出了朱城厂的地利,又有摩托车生产的准生证,方向是陈咨这个现在业界公认的有前瞻眼光的家伙选的。

  既然知道了,没可能不分一杯羹,这会儿觉得截了陈咨的胡,顺便还抢到陈咨看好的锅里食,自然得意非凡。

  陈咨倒是很想看看,耀华昊要如何运作好朱城摩托车厂这个本来是做农用偏三轮产品的小厂家,来和自己竞争。

  这个消息对他并没有多少影响,只是对耀华昊多加了点备注,自个儿干嘛干嘛。

  发动机缸体的负载实验结果良好,接下来是加载活塞、曲轴、传动机构、离合器等等。

  由于搞到了嘉陵和建设的这些主要的配件或者材料厂商,在针对性的找相关的材料配方就容易了许多。

  所以总体来说发动机的进度是飞快,按尤乐梓的估计,最终形成实验室的产品,大概就在半个月内。

  倒是整车那边小麻烦不断,车型和车架倒是好确定,圈定了街车、旅行车(太子车),踏板车的模样后,自己找材料加工就好了。

  问题出在采购件上面,为了以后形成完善的供应商机制。

  从实验室开始,东方摩托就在朱城的整个摩托车配件厂家中找寻合格的供应商。

  可惜结果很感人,几个相对关键的配件,譬如减震器、轮毂、刹车片、火花塞、化油器等等,基本上达标的就没几件。

  让姚书和夏博涵嘴上都冒泡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